《后研究生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研究生时代-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任师傅尝到了甜头自此便成了老外家的常客,每天必按门铃亲自查看他们家有没有出现水管问题,这钱来得多快啊,平时辛辛苦苦一天8小时也就挣1o块钱,可现在去老外家例行检查一次,轻轻松松二三十块钱就到手了,并且还被老外媳妇当成座上宾,每次不是请他喝杯白兰地,就是沏壶新茶招待着,各种水果、糕点摆一大桌子,我怀疑任师傅每天都不在家吃早饭,熬到上班后赶去老外家凑合一顿,因为每次我见他坐桌前后嘴就没停过,反正他跟老外媳妇语言不通也不会去深入交流。

    不过老外家的水管确实不断出现问题,比如他们家的碗本来由保姆专门洗的,可老外媳妇为了显示自己多么体贴别人,吃完饭后总是会亲自动手把锅碗瓢盆啥地丢进水池里面,当然连同里面的剩饭菜也一并倒进去,每次不乏会有些虾壳,蟹壳,鱼骨头啥的,所以没隔两三天厨房的下水管保准堵掉,我们任师傅便会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撸起袖子,半蹲在地上,把水池下的下水管给卸下来,然后把堵在里面的垃圾清理一下再重新装好,这不就立马成功解决了一个水管难题,等得到老外媳妇的认可并收取了小费后就开始享用他的茶点了。

    我倒是乐得清闲,一方面任师傅总能把老外媳妇哄得开开心心的,这样她心情一好就不会变着法儿的来折磨我了,看来异性相吸这一自然界法则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再加上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关系,问题就摆在那里了,做得好与坏一目了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如果活儿干得漂亮,东家自然喜欢,所以说他们两个关系处得好我还能理解!

    可我听说的另一对就忒不靠谱了,这男的是俄罗斯一高级知识分子被派驻来华工作,谈不上金领吧,但绝对一标准白领,一点不懂汉语,我看他也没学得意向。女的就是公司一打杂的,初中都没毕业,放在大学生都不值钱的年代都算得上文盲了,别说俄语了就连英语二十六个字母都认不全呢,结果毫不沾边的俩人居然结婚了,去年还生了个漂亮的混血儿,至今也没听说他们俩找到第三种语言沟通,俩人相处全靠对眼神了。不过这也说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建立在精神基础上的婚姻比较牢固。另外呢,我也挺支持老外媳妇给咱中国人提供了这么多的赚钱机会,可以把以往老外们剥削中国人的钱赚回来点儿,尽管只是个毫毛,但有总比没有的好。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第二十八章 浓缩的才是精华】………

    每个月底都是给老外家结牛奶帐的时间,老外媳妇会提前把她的记账单拿给我,上面清清楚楚详详细细地记录了该月送奶的年月日、单价、数量、总价、合计,我觉得就差把每天几时几分几秒送的奶给记上了。i。她也就是在炫耀自己办事多认真而已。至于嘛,每天固定五袋奶,每袋两块钱,一天十块钱,一个月多少天一算不就出来了。

    老外媳妇可真把它当个事儿,每次都要求我提前给送牛奶的李师傅预约个时间,然后再让我当面给人家对帐,为了防止我偷懒不按她设定的程序走,还要求老外在旁边行使监督权,那场面隆重得跟警车押运钞票差不多。李师傅第一次见这阵势时着实吓了一跳以为自己犯啥事了,估计后来老外也觉得挺没劲的,于是私下授予我全权处理,不过每次都会嘱咐一遍一定要跟李师傅对账,并且在老外媳妇的账单上要求人家签字确认,还好李师傅识文断字,假如遇到个文盲,难不成我得喊人家按手印啊!

    就凭老外媳妇那股清楚劲儿牛奶账上倒没出过啥纰漏,可偏偏在牛奶价格上面生了一次严重事故。有一次老外媳妇跟她的汉语老师闲聊,居然无意中得知在鲈鱼圈鲜牛奶的市场行情才一块五一斤,然而一直以来送牛奶的李师傅卖给她的都是两块钱一斤,老外媳妇当时就气得不行了,肯定她那位小家教也在旁边煽风点火,听她讲电话的语气都恨不得立马飞到李师傅家把他就地斩了。

    还好牛奶不是我帮她订的,否则老外媳妇非给我也定个“卖国罪”不可,这是绝对不可原谅的,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即使我没伙同李师傅“骗”他家钱,那也因举报不及时犯了“包庇罪”,所以要我必须即刻把牛奶价格给降下来以将功补过。

    为这事被训我真比窦娥还冤,从我进公司起就一直住在宿舍里面,周围也没见谁订过牛奶,哪里会知道牛奶行情啊!再说了在我的观念里,这种刚挤出来的牛奶不是给哺乳期的婴儿喝,就是给耄耋期的老人喝的,哪像他们老外不论年龄大小都在那里瞎补营养,没准他们的白皮肤就是喝牛奶喝出来的呢,当然这纯属个人言论,概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老外媳妇的气愤略略平息了一点儿后,就意识到我这人嘴巴不咋灵活,完全交给我处理搞不好会把事情弄砸掉,这军师她还是要当的,除了电话嘱咐外又给我写了小纸条“出谋献策”,把我跟李师傅谈判的细节都给设定好了。先礼后兵,软硬兼施,这老外媳妇真不简单中国话都还没说溜当,倒会运用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了。

    其实我挺矛盾的,于理,确实是李师傅不对,做买卖要童叟无欺,尽管老外既非童又非叟,但他也不能欺负老外不懂行情就故意抬高物价;于情,我又希望李师傅把给老外家的牛奶卖得贵些,倒不是因为我偏激,谁不知道如果不考虑退税的话,同种商品的出口价应该远高于内销价嘛。再说了,在国内,做同样的工作,外国人拿的薪水远远高于中国人,同工不同酬。

    等我声情并茂地把老外媳妇的原话转述给李师傅时,谁知他立马说:“我卖给外国人就是两块钱,他不要就算了。”话语中带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在我被法西斯残酷压榨的殖民生涯中,听到这样豪情的话,感动地几乎热泪盈眶了,可我不能瞎跟着激动谈爱国主义民族热情去了,老外媳妇是让我戴罪立功的,赶紧高运转一下我不咋聪明的脑袋找突破口。这李师傅可是生在旧中国长在红旗下,把满腔的反日热血都转移到了老外身上,从老外的立场出肯定是行不通的,于是调整一下思路从我自身说起:“李师傅,我也知道这牛奶卖给老外两块钱一点都不亏,比起当年他们老祖宗从咱中国剥削的那些差老远了,可现在也不是咱跟他们算总账的时候,老外媳妇不知情也就罢了,我肯定不会跟咱自己人过不去的,睁只眼闭只眼还赚个顺水人情呢。关键是她现在已经知道每斤奶多卖了五毛钱,她反而把责任都推到我身上,认为是我故意隐瞒,如果不能给她个合理的解释,怕我这当小兵的就饭碗不保了。”

    看来我这番声情并茂的演讲还是起作用了,李师傅似乎开始动摇了,他很仗义的说:“我的牛奶不卖给她,倒还可以卖给别人,养这几头奶牛纯粹是为了打时间,根本不在乎那几个钱的,可要是害你丢了工作就不值当了。”

    “是啊,您不知道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有多难,您看我老家也不在这儿,可为了工作愣是一个人大老远跑来受外国人的气,本来我被公司招来是做技术的,结果变成了跟他媳妇当保姆,我这大学都白读了。”说得委屈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得赶紧再利用一下李师傅的同情心,一鼓作气把事儿给办好了,即使真哭也容易,想当年在学校我可是个性特强的一人,哪知工作还没几天就被老外两口子磨得懦弱得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

    李师傅赶紧安慰我:“小姑娘别着急,我有一办法,你呢,要不这样答复老外媳妇,如果她非要一块五的牛奶也行,下次我多兑点儿水不就结了。”这主意太妙了,老外媳妇不是最看重产品的质量嘛!

    果真我打电话给她汇报战果时,她那边立马笑逐颜开说,“你告诉他千万不要兑水,我还买两块钱一斤的牛奶。”仿佛她占了多大的便宜似的。兴奋之余她又不忘让我转告李师傅,牛奶兑不兑水她能查出来的,碍于面子我肯定不会跟李师傅传达老外媳妇的警告的。

    当时我挺纳闷的,她是用什么方法检查哪些是兑进去的水哪些是本来就含的水啊,单单每天五斤奶喝进肚子里味觉早就麻木了吧。后来我才知道,老外媳妇把大部分牛奶都用来做奶酪了,满满一大口蒸锅估计得三四十斤鲜奶吧,放灶上干煮,把水分蒸干,到最后也就一小碗的精华,然后用勺子挖着吃!我想大概她早就有了经验比如多少袋奶蒸出多少碗奶酪是一定的,兑不兑水不就明摆着了。

    没想到经过此事后,李师傅不仅没有记恨我,反而对我印象特别好一心想把他小儿子介绍给我,有次送牛奶时居然把他儿子直接带我们公司来了,那小孩虽说读大二了可一看跟个初中生差不多,我这人对待婚姻大事还是比较传统的,坚决不能接受“姐弟恋”,特别是年龄差了六岁按现在的计算标准我跟人家都隔代了,虽然委婉地回绝了他老人家一片好心,不过李师傅还是把我当儿媳妇般对待。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第二十九章 我的人脉银行-前篇】………

    为了区别老外媳妇的电话我特意把手机铃声设成s。h。e的《不想长大》,总之那种快节奏的调子很容易唤起精神的高度紧张感。i。虽然我没有自虐倾向,但还是希望每次能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有个思想准备。“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这世界就没有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每次还没等它唱到我的心声“我宁愿永远又笨又傻”我就得接起电话,换成愉悦的“您好!”。

    今天听语气老外媳妇的心情恐怕又不咋地,“你立马带公司电工来,我家有严重的电问题。”每回听到“立马”俩字,我保准条件反射般开始头皮麻,一方面我会“立马”承受老外媳妇那种更年期没来由的指责,另一方面还得“立马”给电工的领导陪笑脸去,我给老外家为奴为俾就认命了,谁让我时运不济摊上老外这样的主儿呢,可别人没拿那份俸禄自然也就没那个义务随传随到啊。假如公司的人都像我一样归他家媳妇随便差遣估计离关门大吉也就不远了。

    我都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去求光学材料厂的高厂长了,那老爷子长得面凶,一看就是那种强硬型的领导,听说以前在一老牌国企里面已经做到了很高的位置,后来企业效益不好再加上改制失败基本就内退了,后来被我们公司返聘过来当了光学材料厂的头儿,不过几十年在大型国有企业里练就的官本位思想还没完全消失,如果没点儿胆量还真不敢去跟他打交道,不过与资本主义列强的阶级矛盾相比,我更愿意去面对咱同胞的人民内部矛盾。接触久了我现高厂长其实还是很善良可亲的一老头儿,只不过是嘴巴硬了点,反正我早也被老外两口子调教成了死猪不怕开水烫型的。

    “高厂长,现在还得麻烦小曲儿跟我去趟老外家。”只见高厂长正在办公室里批文件,我赶紧给他茶杯续了些开水,这点儿眼力劲儿我还是有的。

    “咋又去?你自己说说单这个月都去几回了,他家的用电线路到底咋回事啊?再说了他们小区里面不是也有电工嘛!就非得让小曲儿撇下厂里正儿八经的活儿不干,去给他家倒腾那点儿破事。”高厂长无一例外地把嗓门提高了八度。

    “高厂长您又不是不知道,咱小曲儿技术高嘛!物业的电工就是个绣花枕头,也就换个灯泡还在行,真遇到点啥问题还没我懂得多呢,跟小曲儿完全不一档次的!老外媳妇这门外汉都能看出点门道来,这不早就把小曲儿列为他家的御用电工了。”这小曲是高厂长一手**来的,徒弟水平高还不是师傅调教有方嘛,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高厂长极不情愿地说:“好啦!好啦!你去车间看看小曲儿,有空你们就去吧!要不干脆让小曲去他家上班得了,让老外媳妇给工资”。

    “这倒是个好主意!谢谢高厂长,我这就打报告去!”说完一溜烟去车间去找小曲儿,其实我知道高厂长也无奈,毕竟他也算是公司元老级人物了,对公司的展史是了如指掌,肯定也清楚老外是布朗特意请来东港坐镇的和尚,得罪不起的。

    我和小曲儿出了公司就招手拦了辆出租车,由于鲈鱼圈也就巴掌大的地儿,坐出租不打表一律五块钱,所以一般出租车司机特喜欢拉那些单个的而又顺道的乘客,当然一个东城一个西城司机也认为是顺道,这拨人还没下车下一拨就上来了,最好是车上同时好几拨,出一次车挣两份钱。

    今天比较走运没其他乘客跟我们拼车,五六分钟就赶到了嘉和俪园。等我们到他家一看真被我乌鸦嘴说中了,她所谓严重的电问题就是客厅花形吊灯的一个灯泡闪了。本来客厅的吊灯就类似个装饰品,门厅,两个落地窗的屋顶,以及客厅四壁几乎全是灯,你说你整天没啥事大白天开灯瞎研究个啥?不过我更佩服老外媳妇的眼神,居然连少了二十分之一的光源都能现。

    小曲儿去储藏间抬来折叠梯,爬上去拧下不亮的灯泡,然后我们又打的去了鲈鱼圈最大的商场,花了两块钱买了一个新灯泡,到不是因为考虑到美观非得买个跟原来一样的灯泡,等装进花瓣里面后管你长得高矮胖瘦只要能光就成,关键我们给公家买东西得开票,那可是报销凭证否则就是几块钱的东西,没白纸黑字的证明人家也认为你贪污。在鲈鱼圈只有大厦能为两块钱的东西开票,而不需要磨嘴皮子或遭人家白眼。

    打车回去换上灯泡,再打车回公司。先不算给小曲儿的2o元小费,单单来回四趟2o元的打的钱值当去换个2块钱的灯泡吗?我想有可能老外在家真把自个儿当皇帝看了,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些下人干得活儿怎能劳驾他老人家亲自动手呢;再不就是老外本身是个生活白痴动手能力级差,看来国外的教育也跟中国的有着异曲同工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