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小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夏至的小日子-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隔间,这才稍微宽敞点,可这也不能让宋绣娘就住他们屋了,那成了什么了。

田家人左思又想,只好让田老二夫妻到别的屋挤挤,把他们的屋腾出来让宋绣娘住进去,而且隔间还得让田雨水田立夏住着,不然实在是住不下。李氏也不好去麻烦其他人,不然宋绣娘这事要是传出去,那还不得炸开了锅啊。

好在田家孩子除了一个田小满爱玩的其他人都不怎么出去,这几天学刺绣她也出不去。而且田家人周边没什么住户,就一个徐老二家和田家住得近,不过因为上次打架的事,两家也不怎么往来了。就是有人看见了宋绣娘也没事,对外就说她是李氏的远方倍女,路过此处过来看看姑姑。

宋绣娘也明白这个道理,而且倍女看姑姑的理由还是她想出来的,至于住处在来的时候,老板娘都已经让她做好准备了,而且老板娘特地叮嘱,对田家人要和善,切不可瞧不起田家。再说就是为了老板娘多给的二十文钱,她也不会为难田家。

安排好宋绣娘,这还有被赶出窝的田老二夫妻,李氏哀叹家里房子太小,最后只好田老二和田老三、老罗头挤在他们屋子里的大炕上,她自己则是和林氏、刘氏挤在田老的卧室里,好在这田家夫妻的床都不算小,不然还真得打点浆糊,将人贴墙上去哩。而夏至他们屋里多了个小白露,王氏身怀有孕所以李氏就没让他们折腾,毕竟都不方便不是。

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了,第二天宋绣娘就开始教导田家八个孙女刺绣。不过她的学生可不止八个,田家几个媳妇忙完了家务,也想跟着学点。宋绣娘秉着教八个是教,多来一两个也没什么的原则,把她们四个也一并收了。

宋绣娘要交的是苏绣,田家众人表示只听说过,没见过。据说宋绣娘的曾姥姥曾是南方人,随着曾姥爷逃荒才来到这北方。如今她家里的姐妹都靠这手艺,家里的日子过的还不错。

听了宋绣娘的事情,田家媳妇孙女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了,就连平时好动的田小满也而是坐着一动不动,认真听讲。她们心里都担心怕自己学不好这苏绣,只得伸直耳朵仔细听,瞪大了眼睛仔细看。只有夏至老神神在在,因为宋绣娘教的苏绣恰好是她最拿手的。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在现代夏至知道它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清代时是全盛时期,而且发展出众多流派。至于这大武朝苏绣的发源地和流派,夏至表示实在不知。

传统苏绣绣法有六种,分别是:直绣、盘针、套针、擞和针、抢针、平针。其中直绣包括直针和缠针;盘针包括切针、接针、滚针、旋针四种;而套针又有单套和双套、木梳套、集套、偏毛套、活毛套六种之说;平针也包括平针和钉线。

就这样在宋绣娘每讲一种针法,就给大家演示一种针法后,她开始教大家如何动手了,夏至赶紧将之前阿爷和伯伯、阿爹他们赶制出来有成人巴掌大小的绣绷发给大家,然后一人又发了一快小碎布。

话说这倒霉的古代连做个绣绷还要去木器店,还好夏至以前见过,直接用两个一大一小的圆圈把布卡在中间就可以了,虽说附和条件的圆圈少,可不代表没有啊。至于绣花针,夏至早有先见之明,之前给家里买的就是绣花针。

在这之前宋绣娘还说了一件事,那就是画花样,这里可不像现代有已经印好的花样,那完全是纯手工出产。所以新手如果你想要绣一朵花啊,一副景啊,你都得自己先在纸上画好,在描绘到布上。

不过在田家纸完全是个奢侈品。所以众人的图都是都是宋娘子直接在上面勾勒的一棵小草外形。这种简单的勾勒,对于宋绣娘这种绣了十几年的绣娘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田家媳妇和孙女见到宋绣娘露出这幅功夫,那是眼里冒星星,佩服的五体投地。让夏至看的好笑的很,没想到家里人还有这样的时候,平时看他们都一副‘和谐’的样子。

当然这些对夏至来说也是小菜,但是她毕竟换了个五岁的身子子,手生了一些不说,她也不好在田家人面前表现不是。要是她也像宋绣娘一样来这么一手,估计不被田家人捉起来烧死,那也肯定被认为是鬼附身,所以咱还是老老实实的和大家一起学习吧,不过偶尔可以表现的聪明些。夏至表示咱聪明些,你奈何不了咱了吧。

而且夏至为了和大家保持一致,把自己最关心的鱼都交给自家阿爹了,好在田老四每天跟着夏至也学会了一点。毕竟这不像赶集就一天,这可是五天,要是在这五天里,鱼出了什么事,夏至连哭的地方都没有,这古代可没有兽医啊!

就这样,田家的女人除了还在怀里抱着的小白露和李氏,人人左手拿着绣绷,右手拿着针开始跟着宋绣娘开始练习如何绣苏绣,夏至看着其他人一副认真的学习的样子,表示咱也要多多练习,争取很快能恢复以前水准。

看着绣绷上歪歪扭扭的小草,夏至表示咱这不是为了装像一点嘛,坚决不承认,这是有十几年绣龄的她绣出来的。

第三十六章 五天

五天的时间,宋娘子几乎是一天讲一种绣法。每天上午讲完绣法,下午就让大家练习。而在这五天里田家的女人几乎从早到晚都在学习刺绣。

如今田家的条件已经好了很多,家里也有了一盏灯,所以几乎吃过晚饭,大家都坐在炕上一起练习刺绣,夏至为了和大家保持一致,当然也是免不了的。

起先田家媳妇做完了家务后,才轻手轻脚的走进堂屋听讲。只是她们发现这样容易打断宋绣娘,而且有时因为缺席时间太长,每当练习的时候,她们都不知道要干什么。宋娘子每天除了教导大家刺绣外,自己还要赶修活。田家媳妇不好耽误她做事,只好问自家闺女,奈何她们也是新手,自己都还没弄明白,更何况给被别人上课。

所以发展到后来除了烧饭的活,其他事直接撂挑子扔给了田家的男人们,田家男人也不埋怨,任劳任怨的接过了自家媳妇的家务,至于做饭这件事,他们是在是没办法了。

第一天,宋绣娘教大家的是直绣;¨。电子书 ZEi8。COm电子书 。电子书 。电子书¨直绣又分为直针和缠针。

所谓直针就是完全用垂直线绣成形体,线路起落针全在边缘,全是平行排比,边口齐整。配色是一个单位一种色线,没有和色。针脚太长的地方就加线钉住,后来就演变成铺针加刻的针法了。

缠针是用斜行的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有这边起针到那边落针,方向是一致的。

第二天则是盘针;盘针是表现弯曲形体的针法。包括切针、接针、滚针、旋针四种。其中切针最早,以后发展到旋针。

切针也叫“刺针”,针与针相连而刺。第二针须接第一针的原眼起针,针迹要细如鱼籽,所谓“一芝麻三针”,就在于此。

接针直针线条可以拉长,但因太长线松而会抛起。切针可以延长线条,但会露出针脚。

滚针也叫曲针,针针逼紧而绣。第二针插入第一针中偏前些,紧逼其线,把针脚藏在线下,第三针接第一针针尾偏前些,下面以此类推。

旋针是用接针或者滚针的方法盘旋而绣的一种针法。绣的时候,顺着形体徊旋的纹路用短针盘针,匀密而不露针脚。

第三天是套针;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排针密,内则长短参差。包括单套和双套、木梳套、集套、偏毛套、活毛套六种。

单套又名平套。其绣法是第一批从边上起针,边口齐整;第二批在第一批之中落针,第一批需留一线空隙,以容第二批之针;第三批需转入第一批尾一厘许,尔后留第四批针的空隙;第四批又接入第二批尾一厘许……;其后,依此类推。

双套的绣法与单套的绣法相同,只是比单套套得深,批数短。它以第四批和第一批相接,即第二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三处,第三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二处,第四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一处。

木梳套其绣法和单套相同,但比单套松稀。它是在第一批出边后,第二批在第一批一半处落针的,每隔一线套一针,第二批接入第一批尾的一厘许,在第二批留下的空隙中夹入。

集套其绣法也如单套,但外口的第一批针多,绣一批少一批针数,批批藏短针。绣到最后,周围的线路全集中在一个眼中,一批一批相覆,犹如单套。

偏毛套是绣鸟毛的套法,也就是绣片毛的套法。其方法市:根据片毛的纹路进行套绣,套法和双套相同,只是线条略有长短。因此,也有人称它为“长短套”。

活毛套是绣走兽用的针法。其套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平绣三针,然后在第三针上加上一针交叉针。这种绣法有一定规律,都是一组一组绣上去的。第二种是里面紧,外面带有放射形,由外向内绣,第二批套上的线覆在前一批的一半处落针,按照动物的形状转势。也有用两种绣法一起绣的。

第四天学的是擞和和针抢针。擞和针又称长短针,这种针法是长短针参差互用的,后针从前针的中间羼出,边口不齐,有调色和顺的长处,可用来绣仿真形象。

抢针又叫戗针,是用短直针顺着形体的姿势,以后针继前针,一批一批地抢上去的针法。可以说,这种针法是直针的发展。

第五天学习的是平针;平针绣法包括平针和钉线。

平针是用金银线代替丝线的绣法。其方法:先用金线或银线平铺在绣地上面,再以丝线短针扎上,每针距离一分到一分半,依所绣纹样而回旋填满,有二、三排的,也有多排的。扎的线要对花如十字纹,如同扎鞋底花纹。

钉线是一种特制的细色线代替金线的绣法。这种色线叫棕线,也叫包根线。其绣法和平金相仿,因为它的线色多,能绣的物体也比平金广得多。

同时宋绣娘也给大家总结了一些经验,譬如秀树杆、树枝应该先从树杆开始的根部起用绕针,叶枝的中心是叶茎把叶茎作为分阶线从叶子的根上分两部分绣。

绣花朵从花瓣的中间开始,花是画面的中心,花心便是花朵的中心。从中间绣能抓住花瓣的总方向。

绣鸟首先要看什么地方被盖住,应该先绣,如鸟的背在尾巴上面就先绣尾巴,翅膀盖在鸟的身上,就先绣鸟身,后绣翅膀。

绣山水的顺序,应该从远到近,从后面到前面。有前后,应先绣后面再绣前面的

绣动物先从里面的脚绣起,再从尾巴绣到头部,有的从两耳倒绣到面部,绣面部时,先绣眼后绣鼻,再绣最后至全部。

总的就是从里到外,从远到近,从内到外,从下到上。

五天的时间里,田家女性几乎疯狂的学习着苏绣,都想乘着宋绣娘还在的是时候,能绣出简单的作品,哪怕是一朵花也好,奈何这苏绣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出了夏至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绣出完整的花样来,就是之前打络子天赋很好的田立秋,也只是歪歪扭扭的绣了副小草。

到第五天傍晚的时候,田家女人更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极点,眼看着明天宋绣娘要走了,都想赶紧着。宋绣娘也是负责的。田家人熬夜,她也陪着,几乎是等到了子时出,人人手里都绣完了一朵花,且给她们指出其中的不足及如何搭配更加好。众人才去休息。

夏至表示真没想到伯娘阿娘和姐姐没如此爱好学习啊,这比高三的学生还有冲劲啊!

ps:这章好多内容都是从百度上搜索出来的,大家感兴趣也可仔细了解。

第三十七章 夏至的刺绣天赋

第二天一早,田老大和田老二就借了村里的牛车将宋绣娘送走了。

宋绣娘一走,夏至是深深的松了一口气,本来就是为了给她找个借口,才请了宋绣娘来,只是没想到田家人会如此拼命,那是不到夜深不睡,天隐隐见亮就起,对于如今习惯早睡早起的她来说,这五天简直被折磨的不行,几乎一坐在炕上,宋绣娘一开讲,她就想打瞌睡,惹的坐在她旁边的田立秋总是使劲的掐她,至今手臂上还有还几块青没消呢。

田家其她女性却是担心,这宋绣娘一走,家里都是新手,这可怎么办呀,还有好多东西她们还不会呢。不过她们虽然担心自己学不好,心里却是为这次的学习感到满足,最起码能绣出东西了,比以前一点都不知道强。

而且简单的花样她们还是能绣出来的,虽然丑了一点,不过人家宋娘子也说了,刺绣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她们相信只要勤加练习,总有一日一定可以绣出拿出手的绣品的。

送走了宋绣娘,夏至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鱼塘边,检查她的鱼,虽说夏至相信自家阿爹肯定能够照顾好它们,可是不亲眼看看情况她还是不放心,这和信任无关,只是一种肯定,毕竟她可是指着这些鱼赚一笔呢!

夏至打算如果鱼没问题,以后就让阿爹照顾她了,她就专供刺绣了,这绣活需要精细而且还费神,恐怕她没有什么过多的时间来照顾它们。在说她阿爹对着这鱼现在可比她上心了,几乎亲力亲为,完全不假他人之手。就是夏至有时都是干看着。夏至感觉自己阿爹都快变成鱼痴了。

现在检查完鱼,夏至也完全放心了,看来自家老爹胜任这项任务是完全没问题的。夏至一边想一边往回走,只是没想到等她进了家门,田家的女人们是如此热情。

大伯娘热情的喊道:“夏至快来,我这缠针是不是有问题呢?”只是还没等夏至开口说话,二伯母却是开始喊道:“我这花怎么越绣越歪,夏至快来给我看看是怎么回事”夏至刚想说话,那边自家阿娘和三伯娘开口道:“夏至,我这针是不是不对啊”,“夏至啊,我这切针如何用啊!”就连田家姐妹也不例外,纷纷口说道:“六妹快来教教我,这滚针我怎么也不会”,

“六姐,双套包括哪些来着,我给忘了~”,

“六姐,我不会擞和,你能教我不?”

“六妹,你能给我演示一遍抢针吗?”

“六妹,这刺绣怎么这么难,你是怎么会的!你能教教我吗?’……

面对众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