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医有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娇医有毒-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望过知晚后,又去看王妃,眸底的光芒变成了同情,有个这样有钱有权的儿媳妇。做婆母的日子不好过吧?

她们可是私底下打听过,听说王妃都管不到临墨轩的事,虽说心里不舒坦,总比和郡王妃作对好。

这已经不是儿媳妇惦记当家主母的权利。而是当家主母惦记儿媳妇陪嫁的事了。

有了在水一方,不仅有钱了,还多了层护身符,要是她出了事,难保大家不会往谋财害命上想,这样的流言蜚语最是伤人啊!

王妃端茶啜着,连茶香都品不出来了,本来瞻儿封官是喜事,可是大家对在水一方更感兴趣,真不知道她们乐呵什么。钱往人家口袋里钻,还高兴的直乐。

从紫珠院出来,憋了半个时辰的茯苓总算顺畅呼吸了,笑的跟个小傻似地,“皇上把除掉七大世家的事交给郡王爷处理。结果一个在水一方,就让六大世家一落千丈了,这不是就是郡王妃常说的兵不血刃?”

知晚眸底带笑,“可以这样说,不过只是撼动六大世家三成的生意是不够的,最少也要五成才行,不过苏家……。”

照这样架势下去。苏家会稳稳的坐着第二大世家的位置,钱太多,若是后台不够硬,总是不安全。

七大世家的平衡被她给打破了。

是她带着镇南王府和楚沛他们硬生生的打破了七大世家亦敌亦友的身份,苏家坚定不移的站在她的立场,又通过联姻。把安家拉拢了过来,借着朝廷的手,迅速出击,其余五家再厉害,也没法跟朝廷对抗。

其实。朝廷只是一部分因素,最主要的是货物,那是才是硬道理。

就拿酒水和盐来说,物美价廉,谁都爱。

说到盐,忻州的盐矿从皇上把忻州作了尘儿的封地后,第一件事就是卖盐,盐可比煤值钱,算来也有两个月的时间了,也不知道收入怎么样?

大户人家,饭菜的盐味自然合适,可是穷苦人家,许多人都吃不起盐,菜就淡的多,他们有了钱,不是买肉,而是先买盐。

盐的利润大,没有允许,私自卖盐,那可是触犯律法的事,轻则杖责,重则处死。

盐在草原地带尤其受欢迎,有时候一小袋子盐就能换一头羊。

茯苓想着蒹葭阁,本来以为够大的了,没想到还是小了些,“郡王妃是打算把绸缎铺子摆在南苑里面吗?”

知晚也在为此犯愁呢,要是蒹葭阁再大上一些就好了,不过南苑够大,里面有专门教刺绣的地方,把一楼收拾出来,把精致的绸缎摆在里面,各类绣品也要,种类越齐全越好,只是有些绣品光是绣就要一年半载,有些精美的,她都舍不得卖啊!

蒹葭阁自然也不能少了,摆些样品,供人挑选。

过了两日,就有了忻州盐矿的消息,是特地询问知晚和叶归越的,大体的意思是这样,大越朝的规定,是每年上缴两次税收。

还有就是矿产税收,是满十万两,就要送入国库存起来。

忻州的盐矿税收满十万两了。

朝廷欠在水一方银子,这批银子是先扣下来,还是依照规定送进京,要知晚拿主意。

老实说,知晚很想扣下来,那批钱,准确的说是不算税收的,而是和皇上五五平分。

也就是她得了十万两,皇上得了十万两。

还有别的矿,比如铜矿,她有提炼铜的简便方法,让忻州的铜市面的价格比别处低两到三成,铜器的制造价自然也要低不少。

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差不多,皇上有十五万的钱撰在她手里,给不给皇上看她一句话。

可是她拿不定主意,她什么都不缺,对钱的*就少了不少,望着叶归越,“钱给不给皇上?”

“你拿主意便是。”

知晚翻了翻白眼,思岑了下,“钱到皇上手里是十五万两,再拿出来用到百姓身上,估计连十万两都不到,不如我直接替他用掉好了,咱们修路怎么样?”

叶归越挑了下眉头,若是说修桥,建屋,修建渠道他还能理解,怎么是修路呢,“你确定修路?”

知晚点点头。“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

叶归越摇了摇头,知晚便道。“京都内城,青石铺地,马车驶起来,不算颠簸,可是出了城门,就是灰土了,马车颠簸,就浪费时间,寻常三个时辰的路,要浪费上一天。浪费人力啊,修路多好啊!”

叶归越琢磨了下,这办法未尝不可,朝廷也经常修路,只是并没有什么效果。反倒是她用来修渠建坝的砖质量好,“可行,明天告诉皇上一声,那钱就用来修路。”

知晚心想,她要是修了路,怎么样也是高速公路了吧,要不要收费?

收费太遭人恨了。还是不要了。

只不过这里的人搬运基本靠肩膀,这个要不得,影响速度,浪费人力啊,现代工地上的推车可以出现了,反正炼制铁不难。就是那轮胎不好办,她不知道怎么弄,不过马车轮子也是木头的,就木头好了。

“就先修京都到历州的,把道路拓宽两米。修过路后,京都到历州,坐马车一天就能到了。”

要换做后世,十五万两银子就想修这么长一条路,简直是在做梦,可架不住这里的路窄,劳动力廉价啊,工钱二三十个铜板,管饱饭就够了,而且很多东西都是不要钱的,比如路边的地,直接征用,然后再给你划一块就成了。

让这里的百姓也体会下不靠种田,光靠修路也能养活一家子人的生活。

而且有些地方,只要架上一座桥,就能少走好多的弯路,有时候不只是一两刻钟,而是几个时辰。

木桥不结实,走人勉强可以,过马车绝对不成,得建成石头的,得用钢筋才成。

知晚决定招募造桥能手,还有那些耕牛,不耕地时许多养着都是浪费,征用当做劳动力。

知晚决定修路,她不会告诉叶归越,她其实就是想去历州的别院玩玩,可是怕坐马车,来回奔波怕骨头散架。

那样一个别院,不能放在那里当成摆设啊,得让它有价值。

知晚需要一份京都到历州的地图,大约多少里,征用多少人合适,大约多久能修好。

说干就干,一点也不含糊。

叶归越真把修路的事跟文远帝提了下来,知晚说的要致富,先修路之言文远帝大为赞同,钱没到国库里来,而且忻州贫瘠,不给他添烦劳,他已经很高兴了,这钱她也不算浪费,那就修路吧。

只是有些官员不大高兴,这不是牝鸡司晨吗,那是他们该管的事,竟然叫郡王妃抢去了,还是那样的办法,什么叫不修路,那钱就先还债?

赤果果的威胁,文远帝听着也觉着脸面无光,不过一想到只要他撑着十年不还,那钱估计也不用还了,还能修一条路出来,那是政绩啊,咳咳,不还钱的事,他乐意。

然后朝廷就给知晚颁了道圣旨,奉旨修路,有了这道圣旨,她就可以找衙门,正大光明的征用劳动力啥的了。

知晚甚至看有好多田属于朝廷,荒在那里无人耕种,只等人家生了孩子,分人口田,真的很无语,田没人种,粮食会自个蹦出来吗?

知晚果断拿了圣旨办事了,修路一百天,不拿工钱,负责两餐,可分良田一亩。

报名的人,要在十七岁到四十五岁之间,优先当地居民。

此条例一出来,报名的人一天就有一两百人。

都是不要工钱的,乐的知晚咯咯直笑,本来还担心钱不够,这样不就够了么?

估计还有的多,知晚这人素来大方,早上供应肉包子。

知晚高兴了,修路的百姓高兴了,文武百官不高兴了,一弹劾,皇上也不高兴了。

拿朝廷的地算工钱,越郡王妃未免也太精了吧,这不还是坑皇上吗?

可他们没办法,修路是惠民的好事,路途顺畅了,运输就方便,想吃什么当地特产,也方便啊,反正要的又不是他们的钱,算了,当不知道好了。

不过有钱的地方,最怕的无疑是贪墨,未免贪墨,派了专人监督。

在这样惊人的速度下,京都到历州的路四个月不到就修好了,震惊了文远帝和满朝文武,完全修好之后,文远帝特地骑马走了十里。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ps:

推荐《酒商攻略》

——穿越酒商逆袭大渣,搜刮滚滚财源。

☆、第二百零一章 草原

这一天,秋高气爽,天蓝、云白。

柏香,竹香逗着尘儿思儿玩,她则坐在一旁绣针线,钱嫂端着篓子过来,扭着眉头看着知晚,“郡王妃,这羊毛真的能纺成线吗?”

知晚很坚定的点点头,“绝对能。”

“可是怎么纺?”钱嫂很苦恼,她试过很多办法了,都不行。

知晚脸颊一红,亏得她说的坚定,“办法我是不知道,但是我见过用人用羊毛做衣裳。”

茯苓轻轻道,“像以前在赵家那样,把羊毛装布娃娃里,也不浪费羊毛啊,何必费脑筋防线,又不是没衣服穿。”

知晚拍了她脑门一下,“布娃娃能用多少羊毛,浪费可耻,羊毛必须要利用起来,多请几个纺纱娘,谁能想到办法把羊毛纺成线,我赏她一百两!”

茯苓撅了撅嘴,认命的下去吩咐请纺纱娘来。

钱嫂也不走,她是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知晚见绣篓子里的羊毛,眼皮都在抖,“羊毛没洗?”

“还要洗?”钱嫂睁圆了眼睛。

知晚崩溃,羊每天在草地上打滚,不知道有多脏呢,她记得把羊毛纺成线,就是把一撮撮羊毛弄的很散,就是那样的小纤维,最后很自然就能拉长拉成线了啊!

咳咳,怎么拉成小纤维,她不知道。

很快的,就请了五六个纺纱娘来,都拿着羊毛一头莫展,知晚丢了她们到一旁玩,让她们苦恼去。

坐在秋千上,也不用人推,就那样摇摇晃晃,吹着秋风。体会何为惬意。

院门口,一个小丫鬟拿了拜帖上前道,“郡王妃。成国公府大姑娘要见您。”

知晚接过一看,拜帖里飘下来一张银票。赫然一万两银子。

白芍把银票捡起来,知晚则细细看拜帖,上面写了侯青菱,也就是侯青妙之妹的病症。

知晚看了两眼,小丫鬟在一旁等候,道,“郡王妃,这些日子来王府求医问药的人不少。都被总管给推了。”

来求医的人不知道是不是脑子坏了,缺胳膊断腿的也来找郡王妃治病,还说郡王妃乃是神医,会治,总管没差点叫护卫把人赶出这条街。

“去把人请进来,”得了知晚的吩咐,小丫鬟福身退下去。

一盏茶的时间后,小丫鬟才领着侯青妙进来,她身后跟着的一个带着披风的姑娘,应该就是她那脱发症状比较严重的妹妹。侯青菱了。

两人上前,恭谨的给知晚行礼,侯青妙落落大方。侯青菱则拘谨的多,连说话声都像是蚊蝇哼似地。

丫鬟早端了桌椅来,还摆了茶盏,知晚请她们坐,先是聊了会儿天,然后才问及病情。

知晚看了看侯青菱的头发,确实比较的稀疏,连她姐姐的三分之一都没有,女儿家。谁不想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随风起舞。那才叫美呢。

知晚给她把了脉,侯青妙就在一旁等着。担忧的问,“能治么?”

知晚没有说话,侯青菱坐在那里,双手紧紧的握着,渴望的看着她,因为头发少,她都不敢出门见人。

知晚想了想,她身体问题不大,吃些药调理下就没问题了,便道,“治倒是能治,只是要在头上施针。”

侯青菱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知晚,侯青妙的手搭在她的肩上,欣喜道,“我就知道你能治。”

知晚笑笑,治倒是能治,只是还要调药,今天肯定不行了,她写了个方子,让侯青菱去抓了调理身子,明天再来。

厨房端了糕点来,三人就坐在那里闲聊,侯青妙几次把眼睛望向那几个纺纱娘,好奇道,“她们在做什么?”

知晚见那些纺纱娘用手把羊毛扯开,额头抖了下,用这样的办法纺纱,就算行,她也不打算用,这太浪费人力了。

侯青妙一听是要把羊毛防成线,要把一撮撮羊毛分散开,当即就摇头,她不会,倒是一旁的侯青菱轻声道,“用梳子行不行?雪团的毛,我都是用梳子帮她梳理的。”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知晚眼前一亮,对,就是梳子!

不过这梳子有些特别,是羊毛刷。

知晚忙把钱嫂叫来,叫她照着这方向想辄,有了方向,大家积极性就高了,两个时辰后,食指长的羊毛线就诞生了。

钱嫂激动的道,“羊毛果真能纺成线,我试了试,还挺扎实。”

知晚也很激动,虽然只有食指这么长,可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了,要知道,草原地带,羊毛可是累赘的东西,两个铜板绝对能买一头羊身上的毛了。

其中的利润,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

知晚高兴,虽然办法不是纺纱娘们想出来的,不过还是一人赏了五两银子,乐的那几个纺纱娘都惊呆了,连连拍脸,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钱嫂笑看着她们道,“郡王妃素来大方,对你们好,往后用心干活就是了,有认识纺纱娘的,都叫上,这样的羊毛线,郡王妃要很多。”

那几个纺纱娘乐不可支,她们就是干这一行的,哪能不认识几个纺纱娘啊,当下道,“郡王妃要多少纺纱娘?”

“有多少要多少!”知晚云淡风轻的道,转头吩咐白芍道,“吩咐人去苏家小院,把苏家在京都的负责人叫来。”

吃过午饭后,苏家总管才急急忙忙的赶来,奔的是满头大汗,不知道郡王妃找她来是有什么事?

知晚见他进门前,还在擦汗,嘴角轻弧了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做生意的人啊,笑道,“也那么急,先坐下喝杯茶吧。”

苏总管受宠若惊,在京都,他也见过不少达官显贵,根本没他一个小掌柜坐的地方,说白了。就没达官显贵跟他谈生意,都是总管的,今儿忽然郡王妃见他。心有些打鼓。

上好的茶,偏偏尝不出来滋味。喝了一口,就道,“不知道郡王妃找小的有什么事,需不需要小的飞鸽传书,把家主或是少家主叫来?”

知晚笑道,给茯苓使了个眼神,茯苓就端了个托盘走过去,托盘上是一根蛋黄色的线。苏总管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是?”

知晚没有说,而是反问,“苏总管怎么看待羊身上的羊毛?”

苏总管更糊涂了,不过还是如实回道,“羊毛与羊来说有些用处,与人来说一无是处,不知道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