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时尚圈:宁要一个LG,不要十个LV(全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战时尚圈:宁要一个LG,不要十个LV(全本)-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龟慢慢地说,世界顶级奢侈品制造商和分销商早在十多年前就对中国有了详尽的研究和布局,奢侈品市场将在两三年内有一个爆发期,继日本之后,中国大陆地区将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奢侈品市场。重庆作为一个国内二线城市一定会成为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奢侈品销售市场之后重点火拼的战场,连离我们最近的成都还要比重庆早进入国际奢侈品行销阵营三五年,谁能在排兵布阵时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谁就赢了。
  我明白了。如果早做准备就能抢得先手,比别人多一些胜算!但是如果时机太早,我们粮草先行、排兵布阵岂不也浪费了精力?
  这个疑问是当时我隐藏在心里的一个巨大的原子弹,我并不知道凭直觉而来的这个问号将在不久以后引发类似多米诺骨牌般的联动效果,我也不知道这种效应就是一部电影的名字,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名称——《蝴蝶效应》。
  在饭桌上一边向领导要条件一边给我们鼓劲施压的李懋姐,虽然说话有点结结巴巴的,似乎喝得有点醉了,但是从她话里面的含义和条理性上看却一点都没醉!
  “思思啊,你要记着,这里的每个人包括没有到的嘉卉,都不是你现在看到的样子。每个人有很多面,而在工作上你永远要当跑得最快、下手最准、脑筋想得最周全的那一个,你才会活得比其他人都好,成为最食物链上不被人吃掉的那一个!这就是媒体圈的‘丛林法则’……哦,当然了,也适用于其他任何行业。当着程总的面我不妨和你说,如果你勤奋你会比别人收获得多一半,如果你再加上聪明你会再多得一倍,加起来你就比别人多得两倍!我希望你是又勤奋又聪明的那一个!”
  那天,我还从似醉非醉的李懋姐的嘴里知道了:李懋姐以前其实是做电梯销售的,因为偶然的原因进入刚刚创建不久的报社,成为一个普通的行政人员;又偶然因为一个业务人员的离职,补缺才从行政转入做经营,之后开始接触新闻采编工作。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一)  我们的庆功宴(5)
“你不要以为采编工作一定要中文系、新闻系毕业的才能做,科班毕业的80%都被该死的大学教育给教条化了,用词永远是‘高贵’、‘典雅’、‘漂亮’、‘华丽’……我觉得写作是天生的,只需要一点点启蒙就够了。一棵好苗子要是被应试教育给教坏了,那就完了……”李懋姐发表着高见。
  “李懋,你这么说可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啊!我这个学文学的可要伤心死了……你们有没有学中文和新闻的?”程总似乎是在抗议,又似乎是在提醒迷蒙着双眼的李懋姐。
  “呵呵,在我们报社科班出身的都是那剩余的20%!要不程总,我第一个就不服你,要不我怎么这么崇拜你呢!留学归来的高才生绝对是知道人才的价值的嘛!我丑话早就说在前面过:科班出身脑筋已经念书念死了,我们又不是写小说写剧本,更多的是依赖对时尚的触觉……思思你记住,怎样把专业的充满神秘感的时尚知识用一个大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写得天花乱坠但词不达意强多了!我们就是要让读者有触摸、领悟时尚的一个便捷快速的通道,让他们瞬间抵达那个众人觉得遥不可及的时尚殿堂……”我连连点头称是,这个理论我可是第一次听说。
  说到专业方面的知识,程总仿佛也是第一次听李懋姐说这些,跟我一样问东问西的,很感兴趣的样子,一个劲儿地喊她多讲点常识,给我和他补补课。
  我们一边听着李懋姐发表着自己的高见,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喝着小酒。海涛则添油加醋地补充、调侃着李懋姐的“醉话连连”,其实是她对采编工作和用人识人的一些真知灼见。我估计平时她不会在领导也不会在下属面前讲这些,今天借着酒意向领导展示了自己的观点,又让下属们明白了她平时的严格要求,真是一举两得。
  那天喝到晚上11点多,小羊倌都打烊了,我们才尽兴出门。
  走在解放碑临近深夜12点的大街上,偌大的广场只有零星的几个清洁工还在用清水冲刷街道。强劲的水花虽然没有溅到我们身上,但那水流所带起的劲风迎面向我们扑来,立刻酒意都醒了三分!
  我们每人手提一盆水仙,有的还提着手提包,又唱又笑。很久以后,每当我喝了点酒走在解放碑街头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第一次喝白酒、第一次那么晚吃完饭、第一次和报社最亲近的几个人,鲜衣怒马,桀骜不羁地走在空旷无人的广场上……四围悄然矗立的大厦仿佛是我们手下的等待检阅和安抚的铁金刚一般,那么乖巧。
  后来,我还缠着海涛在送我回家的出租车上给我多讲点李懋姐的经历,我对一个会选这个时机和这种表达方式的女人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对她的好感成为对一种人生经历的强烈好奇!
  海涛在飞速退后的夜色中简短地给我讲述了李懋姐进入媒体熟知媒体的经历:她接触采编工作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很快对时尚行业的趋势、营销手段、品牌建设、品牌传播等有所了解,并发挥在人际关系、沟通能力方面的长项与众多的时尚机构、公关公司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逐渐赢得市内一些机构负责人的信任,慢慢交付一些推广广告、营销广告给她,反倒无心插柳柳成荫,开辟了本土时尚行业新市场。从此以后,报社又让她转型成为主攻经营兼带负责时尚方面的采编。
  在新一轮奢侈品广告的大好机会来临之前,李懋说动了报社将未来奢侈品行业作为重点开拓的目标,报社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开辟这个新兴市场,弄得好就可以抢占先机成为本土时尚行业广告投放的首选,那么我们天天在超厚超重的铜版纸杂志上面看到的那些世界顶级品牌广告很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未来客户……
  如果不成功,也就是说到程总规定的三个月内还见不到实质性的进展,未来就很难说了。可以说,李懋姐的这个军令状充满了挑战!
  

(十二)  忙里偷闲(1)
虽说我在李懋姐、海龟、嘉卉的提携下,很快就熟悉了编辑写作流程,但要独立地策划一个选题并全程完成总是让海龟有些不太放心。虽然发稿量在不断增加,从最初每期的500字增加到一个版1500字再到两个版3000字,我用了两个月。但是由于没有独力自己策划、申报、执行过一次完整的稿件,我感觉自己停留在一个平台上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心中有些许的郁闷。
  所幸广告方面,我们刊登了非常百货的广告以后,在元旦三天的促销活动中,有五百多名读者到现场领取了他们精心准备的红包、福字、对联等新春礼包,本报的宣传效果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虽然后来那最后一个版的广告没有投放,但非常百货决定将本报作为2007年重点倾斜的媒体,并在春节即将来临之前开始了2007年的媒体投放计划,我成为了时尚百货行业的一员,而非常百货也成为了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广告客户。
  这一年的正月初一是1月28日。1月20日,报社才决定了休假的时间表。
  20日这天下午,我在外面采访春节七天大假之后的稿件,李懋姐给我打了一个电话。
  “思思,非常百货的版面提成下来了,你可以放假前来领了,我明天在,你明天来吧!”我一时间没有回过神来,只是嗯嗯地称好。
  第二天,我到办公室找李懋。
  没想到去年最后一个加上节前的第一个两个广告,提成加起来有2000多块。
  我下意识地说了一句:“啊?这么多啊?给我的?”
  “不是给你的给谁的?!还没见过你这种见到钱不敢拿的!这是你正大光明该得的,以前我没和你说我们的广告政策和提成,以后啊你就要把这些广告价格啊、提成返点啊都记清楚了!”
  原来报社的广告是由不同的代理公司在代理各行业的广告,我们时尚行业是由一个叫繁圣广告的公司所代理,此公司自己有几个业务员负责本地的一些广告业务开展。由于时尚行业对报纸的依存度很高,所以报社员工也就是我们几个记者,包括李懋姐也可以跟他们的业务人员一样做广告业务,这跟其他媒体可能有些不同。
  一般来说一个整版的广告,业务人员可以提成1000多块,如果一次性谈成几个整版的广告或者谈成全年的广告客户呢,代理公司有一个相应的奖励政策,算起来会相对高一点。
  除了协助业务人员完成一定量的广告任务以外,我们做记者编辑的还要考虑经常投放广告的客户与未来潜力广告客户等方面的情况,适当地为我们的广告客户多亮相,但对于一些不可忽视的客户,即使人家没有投放广告也还是得给予必要的关注,以保持资讯量的充足。
  由于我进报社时间太短,不管是稿子的独立完成还是客户的独立维护方面,李懋姐都相当关注,经常提醒或者督促我进行完善。其实她是很希望我尽快了解这些制度和游戏规则,独当一面。
  我基本搞清楚了广告的相关制度以后,向李懋姐正式提出了希望独自完成选题和稿件的要求。
  “好的,你主动提出这种要求是很好的,我会让海涛慢慢放手,你也可以分担他的一部分工作,嘉卉擅长做客户,在策划方面是弱项,这也是我觉得你可能有优势的地方。但是在这之前,你要跟我们组每周的节奏一致,试着向我申报选题,放假之后试行两三周,我看看效果!”李懋姐说。

(十二)  忙里偷闲(2)
当天下午,我揣着2000多块的提成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靓到爆!
  我是拿这钱买件衣服奖励一下自己还是存起来以后添置一件奢侈品呢?我曾经无数次到美美百货拍摄、采访,最想要的还是一个大牌的墨镜,其次就是钱包了——我也只能想想这种小配饰。
  想来想去还是想起一件正事儿:给刘念奇发个祝贺新春的短信,并约他节前吃个饭!
  他可是我的衣食父母啊,直接造成我被钱砸晕砸昏砸得六神无主的状况!
  他的短信很快就回复了:“我已经回到广东老家,一个滨海的小城市,等春假休完回来我请您吃饭!敬贺新春愉快,全家健康!”
  看来我晚了一步。我发回一条表示衷心感谢、新年祝福的话过去。他回:“不必客气,该我请您吃饭!与您合作我也很愉快!”
  怀着这种被人充分肯定的愉悦,我心情一直劲爽。
  很快,就过年了。
  报社放假七天,提早两天26日放假,但也提前两天上班,农历新年初六,人家还在过年的时候我们就要工作了。
  一放假我就收拾好我那小小的家,整理了一包衣服,回到位于北碚的我那温暖的家中。
  我的母亲在七年前就和父亲离婚了,父亲很快就在他经常停留的上海安了家,母亲三年前和秦伯伯结了婚,住到了秦伯伯家里,把她和我居住了十几年的一间60多平米的房子留给了我。
  秦伯伯有个儿子,但在十多年前夭折了,很快他老婆就伤心离世,他独自生活了近十年以后又有了一个家,所以对我和我妈都特别好。
  北碚是离重庆车程大约四五十分钟的一个安详的小城,周边有北温泉、金刀峡、缙云山等名胜,以前我们经常到景区去过周末。这几年,我回北碚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都觉得有些陌生了!
  一回家,妈妈就大呼小叫地迎上来:“幺儿(重庆方言对子女的昵称之一),好久没回来了哦!一天跑哪点去忙了嘛……来,东西给我,微波炉里的豆浆少喝点,马上就吃饭了……”
  不一会儿,排骨藕汤、泡椒墨鱼仔、糖醋排骨几个主菜已经弄好,就等着炒胡萝卜丝炒蒜苗、豌豆尖两个素菜了。
  “炒得了炒得了!早上我饭都来不及吃就坐车回来了,晓得屋头有好吃的!”我这么一嚷犹如一道圣旨,我妈和秦伯伯就都冲入厨房开始忙碌。我则转到客厅打开电视,优哉游哉地看上了平时根本没兴趣看的电视节目。
  不到一刻钟,饭菜上桌。我妈最关心的除了工作情况就是旁敲侧击。一会说这家女儿刚刚生了个儿子那家女儿又要办席,又或者碰到哪个熟人要给我介绍什么什么公务员、商界精英……
  “妈,打住!别跟我说任何相亲的事情了!长得超过或者接近200斤的公务员我已经见过两个,还有两个戴着眼镜的商界精英,一个要找老婆当保姆,一个要找老婆安慰被女友甩掉的痛苦……我佩服他们的坦白!但我也要坦白地告诉你:我才25岁,你那些朋友介绍的相亲以后我坚决肯定以及确定不会再去了,麻烦你以后也不要为我担心!我现在就在《商务精英》工作,碰到金龟婿的机会大大增加,你就让我自己自甘堕落、发配边疆,主动向商业大亨投怀送抱吧……”
  “呵呵呵,那当然好哦!是不是你说的那样哦?不过啊商人多薄情,你还是要注意点。”
  “好啦好啦,你还让不让思思好好吃饭啦?!思思你自己赶快找个姑爷带回来给我们审审,你妈就不会这么讨嫌了!”
  “是是是,我讨嫌我讨嫌……吃饭吃饭!”
  令人尴尬又厌烦的张家长李家短,让人心生留念和懒惰的家庭生活,我最厌烦的找男友的永恒主题……家的气氛总是让人觉得充满了规定制式,有时很享受有时又很害怕。
  大年初一,我们从这天开始走亲戚家串门。初四高中同学聚会,十来个关系比较紧密的同学围坐一起打打麻将聊聊天,晚上吃火锅喝小酒。即将结婚的同学汇报一下心路历程并热心介绍各色男女满足市场需求;即将离婚的同学以沉默对婚姻充满幻想人士作出了最严重警告;还没有另一半的有“死了的鸭子嘴壳子硬”型的……
  和熟稔的同学相聚总是短暂而快乐的,哪怕每次我斗地主都输钱,却还是开开心心的。而这一次,我拿到了比以往更多一些的过年钱。除了那2000多块提成,李懋姐还额外在部门奖金中为上班不到三个月的我考虑了一份奖金。虽不到1000块,但加上报社发的800过年钱也有3000多块,足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