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奋斗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村姑奋斗纪-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想看,年轻的帝王面带慈和的笑容,却又不失皇家威严,高举一臂向京中百姓致意,成千上万的百姓为帝王那不世出的王霸之气所倾倒拜服,纷纷叩首,山呼万岁,声震寰宇,而在那遥远的夜空之上,绚丽夺目五彩缤纷的烟花次第绽开,嚯哈哈。好想向天再借五百年,好年年欣赏这一幅盛世美景的长卷啊!

以上均为新帝的美好愿望。

事实是,正是大年初一,老皇帝就和几个仅存的几个皇子亲自领着三路兵马,约有近十万之众,将京城围了起来。并且日夜向城内射书信,并且喊话,要不忠不孝不悌不义的伪帝二皇子趁早向老皇帝投降请罪。

而城中的众多附逆的官员,如果能临阵举义,也可以免去其谋逆大罪。

讨逆军这般声势浩大。京城中本来已经渐渐安静下的局面登时又再起波涛。

伪帝阵营中的官员们登时有吓得惶惶不可终日的,有心里打小九九盘算怎么才能逃出去向老皇帝投诚的,还有想着反正都是死罪不如咬牙顶着顶过去就是更大的富贵的。

先时二皇子还觉得自己英明神武手下个个精兵强将。并没有一味守在城中不出,而是也派着兵将出去厮杀几回,奈何战绩着实丢人,有全军覆没的,有直接投降的。还有才战便逃的。

二皇子便学精了,反是缩在城内不出,任他如何叫骂挑衅,我自岿然不动。

反正京城是大昭国都,几百年下来,京城已修造得如铁城一般。着实易守难攻,老皇帝那不到十万的兵马,想在寒冬腊月攻下京城。除非战神附体。

恨得牙痒痒的老皇帝一系,也不管在城里的是不是他大昭的子民,索性将进出京城的各种要道都给封锁了,心道这般困上些日子,不愁过不下去的城中军民造那逆子的反。

果不其然。不上几十天,京中的物价便开始飞涨。

这是得亏是过年前。京中各家都囤了好些年货,否则都坚持不了几十天,几天就能立竿见影了。京城百姓,就这般在两方对峙的大战阴云下过了个担惊受怕极不安宁的新年。

二皇子见这势头不妙,想着若是时日长了,难保京中的平民们就要变乱,到时候自己可就下场不妙了,于是就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打听那些跟随在老皇帝军中的人,如果有家眷在京中的,便尽数捉了来,每当对方攻城之时,便把这些人吊在城墙楼子上,充当人盾。

初时倒也管用,对方退过几回兵,然而这些人不过是老幼妇孺,哪里经得起这般搓磨。不过几回便死得差不多了,二皇子这一损招也就失了效。

京城局势紧张,而远在数百里外的姜缨,则是悠然地躲在乡下大院子里。

冬天无事,众人都聚拢在一间大屋里,围着火炉团团而坐,炉上头烧着热茶,边上还煨着烤栗子和红薯,香气散了满屋。

姜缨的座位最舒适也最豪华,是一张铺了黑色毛皮的躺椅,姜缨躺在上头,仰面朝天,头枕圆垫,身上还搭着条薄被子,即使是盖着被子,还是能看到那高高凸起的肚子,同样变化的,还有姜缨的脸盘,整个的圆润了一圈儿,倒是显得她面上的五官都柔和了几分,多了些母姓的温婉。

在她的只着了厚厚袜子的脚边儿,摆着只小凳子。

赵希坐在小凳子上头,一手轻轻地帮着姜缨捏着小腿。

没办法,月份越大,这腿也有点肿,时不时还抽几下,虽然前世有着丰富的理论经验,但亲身体验姜缨这还是头一回,这才恍然对前世不大理解的,现下都有些领会了。

而小道姑也坐在火炉另一面的小凳子上,怀里抱着一个装栗子壳的盆子,跟只过冬的松鼠似的,边剥边吃那个香甜啊,直吃得两手嘴边都是碎屑渣子。

旁边王大姐就坐在小道姑身侧,两手也没闲着,却是勤劳地剥着栗子,只不过果肉都交给了小道姑而已。

而魏娘子和罗嬷嬷则分坐在姜缨的左右两侧。

罗嬷嬷手里却是在细细地缝着一件小小的衣服,动作悠然地不紧不慢。

来了这边庄上,平时什么活计也没有,罗嬷嬷闲得无聊,这便开始给未来的小小姐和小少爷做小衣服了。她年轻时也是有名的巧手,这做出来的小衣服小裤子都是针脚细密,且线头都藏得极好,摸起来柔软舒服,让姜缨没事就喜欢拿出来瞧,呵呵乐上半天。

于是罗嬷嬷做这些娃娃的小衣服就更是勤快了。

魏娘子给大家伙讲着京城里的最新消息。

小道姑听得一脸后怕,直合掌祝道,“真是无量佛祖保佑,幸亏咱们都不在京城了,不然只怕……”

按说如果老皇帝带兵回来,对于白云堂应该是另眼相待才是,毕竟,是碧灵真人在关键时刻让皇帝和皇子们在白云堂护卫的保护下顺利地逃出了京郊。

但这真打起仗来,什么都难说得紧,有些军纪不严的军队反而祸害自家百姓的事也不是没有。

屋内暖和,又有点食物的香气,再加上赵希贴心地服务,姜缨有些昏昏欲睡,眨了眨眼皮儿,好半天才想起要问魏娘子的话来。

“宁远王爷呢?他不是支持新帝的么?他可打算带兵到京城去?”

魏娘子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规规矩矩地答,“王爷仍在宁远城,…出兵,这个倒没听说。”

本来宁远王明面上派自己的庶长子跟着二皇子谋逆,就是图个把水搅混的念头。

盼着哥哥老皇帝的几个儿子,争得你死我活,他好在一边坐山观虎斗。

说不定还能渔翁得利呢。

这个时候他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军队先去送死的。

出兵?

怕也是要等双方尘埃落定,他好捡现成的吧?

姜缨昏昏然地这样想着,又随口问了一句。

“那,宁远王府的家眷可还都是在京城么?”

“正是呢。王府的几位娘娘和小姐公子如今都在京城,如今在宁远城的,不过是几个侍妾罢了。”

姜缨睁开了眼,“那宁远王爷就不担心,他这些儿女们在京中会有危险么?”

他何来这么笃定,新帝就不会动他的家人?

☆、三四 包子

宁远王通过庶长子和二皇子结盟,实际上出的力还不到宁远王实力的十分之一。

在这场大变乱里,反倒是得了不少好处。

比如说趁着朝中不稳,无暇顾及西北的空儿,将宁远城附近五座县城不动声色地收入囊中,官员武将都换成了自己的人,有那未换的,也是威逼利诱纳入旗下。

又打着勤王的名义,多招了数万兵马。

且还在二皇子对京城大清洗时,透过高寒的手,把长期针对宁远王的两个死敌给抄家流放。

当然,名为流放,实则那死敌一家刚出京城,就被宁远王派出的暗卫给灭得干干净净了。

在新帝即位之始,宁远王这边跟新帝的关系还是不错的,那时如果提出让宁远王府的家眷回到宁远城去,新帝为了面子,估计是会同意的,顶多为了放心,留下一两个宁远王的子女当人质。

宁远王便派人传信,让宁远王妃带着众人回到宁远城来。

偏偏不知宁远王妃什么时候脑子进了水。

许是见识到了京都的繁华,又或是在京城宁远王府里唯她独大,竟是格外依依不舍起来。

寻了各种理由拖延,一会儿是要留下来参加新皇的登基大典啊,又或是忽然隐疾发作不得挪动啊…

而宁远王的几个儿女,也就乐得以跟随在母妃身边服侍为理由,也拖着不回那气候寒冷的北方宁远城,这一拖就是小半年,结果,现下两下打仗,就是想走也走不成了。

当然,如果宁远王有强烈的意愿,要让他们回去的话。也不会任由他们这般了。

就好像姜缨这个私生女,虽然宁远王表示过想要见一见她,但如果姜缨一直不去的话,宁远王也似乎无所谓。

当着姜缨和众人的面,魏娘子当然不会说的太多太细,只是略提了几句王妃身子不快,所以没有离京的说法。

姜缨微微眯了眼。

宁远王这性子也算是古怪的吧?似乎他对所有的人,什么妻子儿女都不怎么在乎,那他又在乎什么呢?仅倾天下?

不过也好,这样的宁远王。肯定没空多关注自己这个便宜闺女的。

姜缨正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忽然觉得腹中一动,似乎某个地方就鼓起了个小小的包。

不由得身子一僵。用手轻轻地抚上那处,隔着一层皮肉,感受着那个小生命的欢快。

“是小宝贝在打拳了么?”

赵希停了手上的动作,笑吟吟地问道,“好有精神的小家伙。定是个虎头虎脑的小…小丫头。”

他本来是想说虎头虎脑的小子的,说到一半忽然想起来姜缨可是只喜欢女儿的,才忙转成了小丫头,却不想谁家的闺女盼着生下来是虎头虎脑的?

果然这话一出口,倒引得在场的众人大半都笑了起来。

罗嬷嬷笑道,“哎哟。若是个小小姐,可不能是虎头虎脑,小公子虎头虎脑的倒还罢了。”

对于自己伺候的小姐。居然未婚生子这件事,罗嬷嬷已经从最先的惊骇变做现下的处变不惊。不过还是习惯性地觉得小姐就该生个男宝宝,将来就算不嫁人,也是一生的依靠。

所以她做的小衣物里,虽然男女样式都有。但细算起来,还是男娃的衣服更多些。

小道姑眨眨眼。愣愣地道,“怎么女娃娃就不能生的虎头虎脑了么?我小时候,师父师伯们都老摸着我的头说我跟个小老虎一般啊?”

她这话更是引来了大家伙儿的一片笑声。

赵希先头说错了话,很有些不好意思,半垂了眼皮,白玉般的脸颊上微微发红。

身在躺椅上的姜缨倒没开口,只是唇角微勾,双目似闭非闭,笑眯眯地听着大家的说笑。

住在这乡间,日子平静而悠闲,彼此间多了相处的时间,闲谈也多了起来。

姜缨自然能知道罗嬷嬷和两个丫环的想法,无非是这异世人的通病,凡是有婴儿将要降生,必会盼着是个男丁,简直全然跟浣花国相反。

不过姜缨也懒得跟每个人都说一遍自己的想法,毕竟,她也不想被人看作异类。

因此虽然略有点不舒服,姜缨也只当做没听见,随她们想去,反正,这时候自己肚子里的娃姓别已定,根本不可能以旁人的意志为转移……

也只有在这愚蠢的异世,才会有人相信,怀着的胎儿可以通过喝药或是求神拜佛来变男胎!

就在年后二月,一个春雪飘飞的日子里,姜缨生下了长子姜小猪。

因为亲娘身子健壮,怀孕期间营养又跟得上,而且这位亲娘还身怀前世丰富的孕产学识,把个姜小猪在母体内就滋养得白白胖胖的,生下来就跟只小胖猪一般,粉粉嫰嫰,肉肉的一团。

负责接生的罗嬷嬷收拾好了小家伙,瞧着是个带把的,眉眼虽未长开,也能看出俊美的轮廓,刚生下来不过意思意思地啼哭了几声,便含着自己的小肉手睡着了,那乖巧可*的模样,瞬间就征服了这位老嬷嬷,那一张老脸都快笑开了花。

喜滋滋地抱给终于解脱的姜缨看,“小姐,你看看,小少爷可真俊啊,这么白这么胖,还有这小头发…”

先时姜缨怀孕待产,吃的用的,平时里做的活动都跟罗嬷嬷所知的大有差异,罗嬷嬷劝了几次无果也就只好不再吱声,可心里还是直打鼓的。

却没想到小姐的生产却是十分顺利,前后才不过两三个时辰,孩子看着还这般的健康可*。也不知道是小姐的运气格外好,还是她做的那些果然是有门道的?

此时的姜缨,就算是生产顺利,也是如同经过了一场生死大战般疲惫不堪,身体痛苦。

再加上听到罗嬷嬷说是个小少爷就更为沮丧了。

哎,运气可真差!

如果这头胎是个女娃,以姜缨浣花国女子的想法来说,这就是有了后,可以从此不再受生育之苦了。

可偏偏是个男娃,因此若是姜缨不想绝后的话,就还得再生。

再生就意味着还要再在这异世找个合眼的男子。

而姜缨却是被杜鸿那不声不响就出轨的行为弄得灰心丧气,信心全无。

连杜鸿那般在前世钟情如厮,后世热情如火的男子都会给自己带绿头巾什么的,那旁的男人又如何能相信?

因此只要一想到后续的种种麻烦,姜缨就有哀嚎声声的冲动。

这被抱到自己面前的,被罗嬷嬷用欣喜的语调说成是个带把的小家伙,虽然白胖可*,但刚生下他的亲娘却是止不住的愁肠,虽然心头也涌起了看见亲生血脉的欢喜,却是疲累不堪地扯开唇角对着姜小猪笑了笑,用微微沙哑的嗓音道,“好像只小猪啊……”

于是姜小猪的这个小名就这样地被敲定了。

PS: 呵呵,感谢阿七女子亲的大力支持~~小凤凤很快就粗线撩~

☆、三五 育儿

姜小猪这个名字可*是可*了,也让人听之难忘。

可把小少爷跟猪这种生物联系在一起,这个……

这个也太不合适了些啊,又不是那些贫家养活了好多孩子,便随口叫个猪儿狗儿的。

在姜缨身边的众人几乎都反对给这般可*的小少爷起这名儿,可惜反对无效,姜缨这个当娘的一锤就定了音。

私下里,罗嬷嬷琢磨着,小少爷不出意外,定是那定国侯的种了。

小姐跟定国侯不知怎地,就闹捌了,连生了娃都不肯再提起杜小侯,而且给小少爷起这样怪名,难道是心里还在恨着小少爷的生父不成?

其实罗嬷嬷还真是错怪了姜缨,姜缨不过就是随了前世的习惯。

浣花国里,男孩子要粗放着养,女孩子才要精心教育,当初就是女皇生了大皇子,也才到三岁上方起了正式的名字,这之前就是狗儿狗儿的叫。

皇家尚且如此,那一般的人家里,男孩子的名更是各种奇葩,什么猫蛋,粪叉,屎毛之类的混叫。

姜缨不自觉地就拿前世的规则用在自己的娃身上,完全不觉得自己这举动,会让人有误会猜测的可能。

可怜姜小猪,此时不过是个软趴趴的婴儿,唯一的生存技能就是会吃奶,还不知道自己被落了个不靠谱的名字,每日无忧无虑,吃饱了就睡,偶而清醒一会儿就会有很多人来看他抱他逗他,小日子也过得满自在。

除了亲娘之外,姜小猪见得最多的便是某个少年。

在姜小猪眼里,那人个子高高大大的,闻起来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

说话的声音也好好听,而且很是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