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则是大约百年前非常出名的一起“资料泄密事件”,而这起事件正是与现今社会上一群由主宰者亲自控制的,专门清理新发现的前文明遗迹的机构“开拓营”有关。
事件发生时主宰者的处理反应相当冷酷无情,不知道有多少人就因为一堆似是而非的三国人物名字,和找不到头绪的数字资料牵连而神秘失踪,但无可否认的是,正因为有这些东西,才造就出了一个专写三国发迹的传奇家族“诸葛家”。
有人说本着“最后谁得利,就是谁指使”的阴谋论调,认为当年的主使者就算不是诸葛家,也必然与之关系极大,当然只要主宰者没作出审判,那些再喧嚣尘上的论调也只能是说说而已。
人们几乎一致相信,有了前车之鉴,在主宰者极大加强的监控下,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的机率,应该是可以完全忽略不计的。
不过,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不是说人们相信,就完全不会发生的……
“三国的确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历史,那么,就从这里开始吧!”
第004章 设定情节,准备发布
readx;由于主宰者本身对于补全历史的极大支持,所以就算是平民也可以轻松的经由个个终端进入智脑系统的资料库中了解所有被公开的历史资料。
当然,你看不看得懂,主宰者大人很忙,这就不是它所关心的问题了。
杨林在从网络上搜索了下,发现主宰者在全球公开的历史补全进度展示页面内,华夏历史那条长长的补全进度上,三国确实要比其它时期长出很多,而且人们的关注程度也非常高,再稍稍翻看了一些被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叫好的“烂”书,实在看不下去的杨林干脆下了决定。
“近古传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自大秦二世而亡,楚汉争霸,汉高祖得天下传至今时,已四百余年,如今汉朝廷积弊入髓,已呈末路之相,黄巾起义暴发,一段英雄辈出的传说故事由此而始……”
没错,杨林正将三国的传说以自己的方式写作出来,以杨林的眼光,别人不明白,他却能从网络上那被公开的资料中确定,前一次“泄密事件”里流传到外面的很多数字类的人物能力,只怕是一个正在开发的三国类游戏资料。
而主宰者本身对于历史还原解锁是有一些提示的,如“黄巾起义,诸侯讨董,官渡之战,诸葛出山,三国归晋”什么的,也正因此,就有了一些所谓的“历史名家”们拼凑出来的“史实”。
而真正让杨林下定决心写三国的原因,却是他前世最喜欢的人物正好也是三国里的诸葛亮,这样一个被奉为古代历史上智慧第一人的存在,他认为值得同样喜欢以智力解决问题的自己去敬服,手上这本所谓的畅销书和网络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实在让他无法接受喜欢的人物被如此糟蹋。
“嘿嘿,既然我是独一无二的‘权威’,那么写这个注定成为经典的人物是不是可以更加奔放一些,把内容充实一些,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多作一些发挥,让他成为一个另类的成功者,而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剧性人物?”
真正的历史写出来多半是非常枯躁的,杨林没有心思成为一个纯粹的“历史学家”。
在他看过主宰者数百年来发放的各种奖励项目后,发现主宰者发放的奖励大部分是对国家整体进行提升的,比如说某项科技奖励,某段历史片断等等,都是对数百年来各个国家间补全过往历史,解锁自身历史进度的“理性对抗”有实际意义的。
但这些对于他自身是没有多大作用的,那样付出与收获实在不成比例,还不如选择一条以娱乐向小说铺路,找机会全面发展的路线。
正是想到了自己可以随意改变一些历史并且有底气不用去顾忌别人的想法,杨林果断的选择写下了书名——《三国之军神传奇》
“昔日汉高祖得韩信而败霸王,终有汉室一统江山,今时大汉将倾,乱世将至,诸侯并起,无数英雄风流人物辈出,是否会有一人如韩信一般横空出世,独领风骚,技压群雄,此时并不被世人所知。
中平元年四月(公元纪年184年),黄巾起义暴发,虽然很快被扑灭,但此次起义除了衬托出如曹操,袁绍,孙坚,董卓等无数英豪之外,也严重动摇了朝廷根基,更值得一提的却是,在这一年在徐州刺史陶谦治下琅琊郡出生的一个人,他就是诸葛亮,字孔明。
……”
原本杨林在前世无聊之时就有经历过网络小说的创作,所以对于如何写作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以半白话的方式写作的念头仅仅只在脑中闪过就被他忽略了,如果是在原本的21世纪可能这样写还可以提高点“格调”,糊弄下“不明真相”的读者。
但是之前他就有过尝试,发现以他的写作水平,除非他想做文抄公,大部份抄《三国演义》,不然是没有办法驾驭这种十分考验笔力的写作方法。
所以他果断仅仅是在开头用了一些后,正文完全用了平铺直叙的手法,反正是第一本处女作,把大部份精力用来雕琢行文,在杨林看来完全是舍末逐末。
他有足够的自信自己写出来比别人严谨、丰富,精彩许多的故事情节不怕别人挑剔出太多毛病来。
而在故事中,杨林也适当地采用一些注解将三国时期一些知识作了描述,比如古时人们的名字构成方式,节日风俗等。
在写好开头之后,杨林没有继续立即写下去,而是新开了一个界面,开始作详细的设定,既然选择了以诸葛亮成为主角,那么原三国演义那样多视角多主角的方法肯定是不适用的,那么整个三国故事的详略,切入点,结构都得作改变,这些提前设定好会在以后的写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切作完之后,杨林理清了思路继续开始创作。
在书中将小诸葛亮一直到十六岁的成长轨迹描写了出来,对于这段时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也通过让其拜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而通过庞大的消息网从侧面点了出来。
并且通过故意的安排,将一些注定会产生纠缠的顶尖智者们如郭嘉,司马懿,周瑜等等集中起来成为当世第一的颍川学院学子,用适当的情节使他们产生竞争,将诸葛亮与其它智者们的性格、观念以及分岐描绘出来,为后文作出铺垫。
再后面的主线,就要略过一些不必要的描写,加快进度到诸葛亮正式出山,进入乱世第一次出手“火烧博望坡”,一直到帮助一穷二白的刘备成为鼎立一足,进入**跌宕的情节了。
而写到这部份全文的铺垫情节结束后,正文字数已经达到了五万。
杨林看看时间,仅仅过去三个多小时而已。
有这个速度却是要归功于现代科技的强大,个人电脑上自带的录入软件比起杨林前世地球上的电脑手动打字来说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其中的语言识别系统准确率惊人,完全不需要手动输入,就可以只用声音让文字迅速的进入系统之内,也算是一项福利了,毕竟每天纯手动录入大量的文字绝对不算什么轻松的事情。
“好了,万事开头难,故事已经开头了,接下来就是申请作者身份,以及选择发布网站了。”
第005章 预备作家,两家网站的反应
readx;“尊敬的‘杨林259’先生,您的网络类别预备作家身份申请已接收,请稍侯……”
“资料确认中,身份确认,权限等级平民lv1,职业:学生lv2,拥有申请资格。”
“犯罪记录查询中…无犯罪记录。”
“审核完成,尊敬的‘杨林259’先生,恭喜您通过审核,专署笔名‘木易’无重复,准许拥有。”
“预备作家身份已记录,检测您为首次提交申请,未来之星保护启动:基础权限不变,保护优先级上升为公民lv0(时间一年),请在一年内发布一部被10000人完本订阅(网络订阅+实体出版书籍预售)的作品,相关接口及权限已激活,天网直辖大中华区西南省作家公会智能处理中心办事员cd186为您服务。”
从杨林填写完资料提交后,不超过两分钟一连串消息就发送到了杨林的个人终端上,让他不得不感叹由主宰者亲自控制下的办事效率比那些现实中的人类“精英”们实在强了太多。
没有再多想些无用的东西,杨林将注意力集中回发布网站上来,前身的他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需要他亲自论证一番。
轻轻一点搜索相关信息,十分钟后,杨林就已经有了答案。
由于主宰者数百年来将管理权的放回,除了比如全球作家公会,开拓营这种由其直接控制的机构外。
其余基本上是它提供数据支持,协助各个国家控制的组织来分别管理数量众多的民众。
而它好像也没有心思管人类社会是否真的有平等,人权这些东西,全球各地都一样,先不提国外。
只说华盟内部权力和各种利益,基本是被各色家族瓜分,它们手中的家族企业除了必要时候的协同合作,其余时候基本具有鲜明的独立和排他性,竞争无处不在。
表现出来现在对杨林影响最大的就是,在网络上网络文学发布平台可谓是三家独大,鼎立而居,像极了三国时期形势。
盛世中文,百家书库,辉煌文学三家巨无霸式的文学门户网站就占有了整个网络读者资源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其余为数众多的小网站相对他们三家而言,毫无可比性。
没有犹豫,杨林依着自己的想法在三家网站上都用自己的临时作家权限开通了新书,将写好的部份上传了三万字上去等待网站审核。
可惜,杨林虽然依靠自己缜密的思路一步步进行到现在没有犯大错,却终归百密一疏。
他没有意识到,一个叫“潜规则”的东西并不会随着新时代的开启而消失在历史潮流中,反而在这个时代大行其道,与另一个叫“规矩”的东西亲密相生,和谐发展的很滋润。
如果杨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以他的能力很快就会发现无论哪家网站,绝大多数的作品发布状态都是“专署作品”——
即专署于作者,专发于一个网站。
而并不像他为了尽早与网站签约,完成正式作家考核而选择的“驻站发布”。
毕竟杨林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也不是那种没有才华在网上碰得头破血流然后再被人“大发慈悲”点醒的倒霉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无法避免的。
忙完一切,杨林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他在享用过生活机器人为自己准备的一份晚餐后,就早早上床休息了。
这一天忙的事情有点多,他也觉得有些累了。
盛世中文,作为三家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它几乎垄断了大半个华盟的北方地区,当然,也不乏有部份南方地区的作家和民众支持,只不过不像北方地区那么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罢了。
“咦,看来我今天的运气不错,传说中一年都不一定能遇上的事情居然被我三天内遇上两次?是不是应该考虑下买点彩票什么的?虽然说那玩意儿是那些平民们搞出来的,但偶尔享受下幸运是否降临的趣味也蛮不错的?”
盛世的强大已经不需要用过多的言语来形容了,作为行业各项规定的大部份提议者,它的网络部初审编辑就是公民身份,就足够说明很多问题了。
年轻的初审编辑眼前正是杨林的作品《三国之军神传奇》。
而他仅仅只是第一眼看到了授权状态上的“驻站”字样,就好像只是忽略了一件微不足道的趣事一般,没有往下看一点内容的动作,心中没有半点犹豫就直接选择了“拒绝申请”,然后就继续自己轻松愉快的休闲一天。
……
百家书库名字看起来有一种汇集天下名家的野心,事实上它也的确是三家巨无霸中最早成立的。
可惜第一代的家主后,继任者的能力不足,就像他们总部百源娱乐集团所处的西南地区一样,偏安一隅使得他们的心态多半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所以不温不火就成了它一贯的风格。
不但很快被盛世取代了领头羊的位置,近来来更有被后起之秀,才成立不到五十余年的辉煌文学赶超的迹象。
“吴主编,我发现了一部不错的作品,虽然文笔一般,但故事情节很新颖,而且作者非常自信,文中居然有大量以肯定语气交代的历史时间。”
面对着据说与公司上层血缘关系不浅的主编,这名叫汪全的初审编辑很好地将心底那一点对于对方能力浅薄的鄙视压制下去,用简单直接的话语汇报了工作。
他只是一个平民,如果不是大学时的文化课成绩非常优秀,并花费了不菲地代价,他是很难得到这份相对来说非常体面的工作的。
“嗯,那么直接转给责任编辑让他们交叉审阅是否需要第一时间签约就行了,难道这部作品有什么比较大的缺陷么?”
吴主编虽然自身的文学素养远不如手下这批名牌大学出来的优秀学生,但那也仅是相对而言罢了。
毕竟作为一个要害部门,在有外力强力竞争的情况下,家族也不可能将一个一无是处的草包放到这个位置上来。
“那倒不是,只是这名作者虽然是西南区域人士,但他好像不知道行业中的默契,没有选择在我们网站专署发布。”
汪全小心地将情况说明,虽然之前有过多次的案例,但他可一次都不敢擅作主张处理,毕竞万一有什么意外,那后果不是他那小胳膊小腿能承担的起的。
“既然不是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