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蒙山军- 第4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础,应接手继续搞下去。

“我不同意继续在内蒙垦荒的理由你想不到,”龙谦放下了于氏整理的报告,对于氏那手堪称精品的蝇头小楷欣赏不已,“于先生,理由很简单,环境。如果大规模废草原而种地,必将导致土地的荒漠化。内蒙不同于北满,两地情况完全不同。我们不能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啊,你一定想不到北京漫天风沙是什么景象。”

“环境?”于右任真的迷惑了。按照他的测算,内蒙的垦务工作真正见成效之后,每年的产粮足以供应边疆驻军了。

“是的,环境。当然也不是一概而论。河套地区适宜农耕,那就搞下去好了。其实,”龙谦亲自给于右任泡了一杯茶,让这位陕西青年受宠若惊,“我们面临的粮食问题并不严重,我们有多少人口?五亿打足了,虽然我没有翔实的统计资料,但我敢说,只要每亩耕地提高产量100斤,温饱无忧矣。边疆屯垦不只是为了粮食,你看到了重要的一面,那就是戍边,也有改善人口布局的功效,这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将农业被压抑的生产力解放出来,鲁南山多地少可以解决自身的粮食,甚至可以为军队提供余粮,其他地方没有理由做不好。你去山东待了时间不短,有什么感想?”

山东是蒙山军的老窝,农业处目前20余人有一半是来自山东,山东的一半是来自鲁南,足见龙谦对鲁南的欣赏和重视。之前于右任认为这不过是感情问题,为蒙山军提供人力物力的鲁南当然要在新朝得到最大的红利。但于氏调查了鲁南之后,承认鲁南确实有值得研究借鉴的地方,“回总统的话,感想很多,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山东调查统计的资料甚全,一目了然,其次是沂州、兖州两府农民的势力极为强悍,士绅为之敛手……”

“哈哈,倒不如说规矩坏了,泥腿子当家。哈哈,”龙谦没有细问于氏的出身,但既然可以考中秀才并留学日本,想必不会是一般的农家子弟,“小于啊,有两个经济学概念不知你听说过没有,生产力和生产资料?”

于右任摇头。他跟龙谦接触不多,但觉得龙谦口中的新鲜词语很多。

“生产资料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生产的本钱嘛,土地,耕牛,农具都是,工厂的机器厂房也是。生产力就复杂一些了,关键的就是人,就是从事生产的人,当然,还有科学技术,也应归于生产力的范畴。我讲一个原则,你回去想想看是不是正确,当生产资料和生产力处于分离状态,生产的效果就不会好,反之就很好。以农业为例,雇农耕种地主的土地,与自耕农耕种自己的土地,两者有何区别?”

这个不消说,于右任认为很简单,“当然耕种自己的土地要经心的多。”

“是的,因为后者是生产力与生产资料的完全结合,而前者不是。种什么作物,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给自己干跟给地主干是不一样的,或者不经心,或者说了不算。据我所知,关中有很多种植鸦片的,多是地主的授意而不是雇农。你可能会说雇农也很经心的,因为交纳了地租后剩下的就是他自己的了,但地租过高会影响农民的积极性,这个不需要争论,是铁定无疑的事实。”

于右任明白了龙谦所说的含义。鲁南确实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地租低,地主的平均占地也少,那都是乡村自治带来的结果,也因为鲁南的工业兴起,将大量的人口吸引到沂州兖州从事工业的背后,是士绅对工业的投入,不少地主以官府规定的价格出售土地给官府,筹集资金投入了工业,为沂州钢铁、中兴实业提供中间产品,这部分被官府土地又租给或者卖给了农民……以此缓解了土地兼并的压力。

“鲁南或者济南府的情况特殊,恐怕不能推广至全国。”

“为什么不行?农业处就是农业部的骨架,我是准备设立一个农业部的,或者将农林部也可以。我们不解决农业问题就站不住脚,肚子吃不饱谈什么建设?限定土地占有的数量,规范土地流转的价格,高价征收超出标准的土地税,迫使地主选择出售土地,低价售给或者租给无地的农民,鼓励地主将获得的资金转入工业……这就是农业处应当出台的主要政策。你已经看到了统计调查的威力,各省的情况有所不同,东南数省跟西北就不能是一个标准嘛。可惜邓公超搞了好几年的乡村自治,竟然转不过这个弯子!开口闭口都是困难,蒙山军没有公开反清都能搞的东西,在我们掌握全国政权后反而不敢搞了,这是什么道理?我承认地主的土地并不全部来自巧取豪夺,有一大批地主是靠勤劳致富积累的,但土地集中于他们手里就不会提高粮食产量!这个你不要怀疑了,只有将土地给了无地的农民,才能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按说我国的农业历史最长,反而搞到吃不饱肚子的地步,岂不荒唐!”

于右任低头琢磨着龙谦的话。显然,龙谦要用强力手段解决土地占有不均的问题了,均田是农民的理想,可是,要制定多高的标准?100亩?200亩?超过的征收多少税?地主不干怎么办?

许久,于右任抬起头,迎上了龙谦的目光,“总统,自古士绅是维持统治的基础,您这个政策出台,必然得罪天下士绅……”

龙谦冷笑一声,“谁说士绅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蠢话!或许过去是,今后绝对不是了!你说的没错,统治需要基础,新中华今后依靠的是军队,是农民,是工人,是大批拥护新政府的知识分子,而不是地主劣绅。只要新政府让所依靠的这些人受益,几个心怀不满的地主能翻起什么浪花来?我们要制定的农业方面的政策就是打破土地的垄断,进而解放大量被土地束缚的农民,让他们解脱土地对人生的束缚,有机会进入城市从事工商,为发展工商提供无尽的人力资源。”

于右任默然。

“当然,还要引进科学种田,培育良种,教会农民科学种田,进而积累资金兴修水利,改善交通,增强物资的流动。南方的水果便宜到死,北方却吃不上,就是流通问题。但前提是打击地主,解放农民。”

“这样的话,中枢统一政策怕是不妥。”许久,于右任说道。

“是的,各省的情况不同,不应该划定统一的标准。但时间不等人,我预定在四月开国会,关于农业的基本政策要上国会讨论一下,所以你们的抽样调查要抓紧。不能只靠农业处的几十号人,要让各省也动起来,经济局有权发号施令嘛。中原地区如河南,西北如你的老家陕西,我的老家山西,广东、安徽、江苏、浙江、四川以及两湖等人口大省都要完成调查,取得相对可靠的数据以制定指导性政策,倒是边疆省份,民族杂居比较明显的省份可以缓一缓,东北则不必要——调查要造出声势来,不要偷偷摸摸,据东南军区说去年清廷搞人口调查竟然出现不明真相的百姓活埋了调查员的事件,这绝不能出现在我们的手里,你们的调查要有强力机关的配合,军队可以介入,对于敢对抗调查的,抓一批,杀头也不是不行!”

于右任听说了年前西北军区司令官封国柱曾在甘肃对董福祥旧部大开杀戒,看龙谦说的轻描淡写,心里不禁一阵恶寒。当初朋友说的没错,蒙山军秉国,地主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正文 第十五节 方时俊

方时俊就是宁时俊。时人对于姓氏的看重为后人所不解。得以改回本性,方时俊竟然设香案请了祖宗灵位,祷告天地,启禀祖先。虽然不能回福建祖籍行其事,但也搞的隆重无比,宁时俊为了变回方时俊,竟然在祭祖仪式上大哭一场。

方伯谦在甲午海战中临阵逃脱被李鸿章处死,方家私下认为纯属冤情。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总要有人负责,比起那些英勇战死的同僚,逃回军港的方伯谦受到严厉处分也不应该抱怨什么。但方氏家族为此蒙羞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不是因为伯父出事,已经获得秀才功名的方时俊绝不会离开家乡游历四方,进而“机缘巧合”落草蒙山,成为了龙谦手下的一名什长,从而脱胎换骨,步步高升,由蒙山军参谋长而山东军司令官,一直到新中华的海军总司令。

在很多同僚看来方时俊出任海军司令有些被闲置的意味,但方时俊毫无怨言甚至满怀信心地上任了,既为雪洗家族的耻辱,也为心中那份豪情梦想。

方时俊无疑是龙谦最核心班底的成员。在自1898…1906八年漫长的岁月中,方时俊有无数次机会可以与龙谦深入地交流,或者叫聆听龙谦的“教诲”。如果有人理解龙谦抱有的真正梦想,方时俊绝对是其中之一。

龙谦从来就没有将夺取天下看成是多么艰难多么伟大的事情,但夺取天下后要做的事才是他感兴趣并愿意跟亲信班子反复“唠叨”的内容:建设一支雄冠全球的伟大军队,它不只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陆军,还包括同样强大的海军和空军!纵横决荡将列强统统踩在脚下,武功超越强汉盛唐,为后世打造一个强大无比的中国,用军队的利剑为国人带来土地、资源以及无尽的财富;建设一个经济强大人民富裕的国家,让百姓过上文明富裕有尊严的生活;建设一个科技领先的国家,将来不再是中国人跑到美国、英国、日本去留学,而是外国人以留学中国为荣,就像唐代的长安,来求学的外国人挤满了城市甚至期盼着获得中国国籍永久居住在中国;改变中国人蒙昧已久的心灵,让这个古老民族真正焕发青春,民众有着很高的文化程度,知法守法,文明而有秩序,最关键的是民众有极高的爱国热情,以奉献国家为荣,以为国征战为荣。所有为国捐躯的烈士都受到国民永久的崇敬!所有烈士的家庭都受到国家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

这是一个童话式的梦想。所有聆听龙谦描述的人都不会鄙视这个梦想,但所有人都表示了怀疑,包括一直无条件崇拜龙谦的方时俊。

但梦想的第一步已经实现了,蒙山军用十年的时光从一支只有数百人马躲在蒙山苟延残喘的残军打造了一个新中国,国内的公开敌对势力要么被消灭了,要么转入了地下。搁在十年前跟着龙谦奇袭毛阳镇从而返回蒙山的“元老们”谁能想到十年后他们成为主政一方的大员?谁能想到因北洋舰队覆灭而蒙羞的方氏家族后人能够成为海军总司令?还有什么理由怀疑龙谦的那个“崇高理想”不能实现?

何况龙谦承认,实现那个理想不一定是我们即可完成的伟业,或许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我们要做的就是给民众指明还有这样一条道路,引领着民众朝这个伟大的目标迅跑。

方时俊在军委会成立后即进入了他海军总司令的角色。

干什么都存在一个方法问题,这是方时俊从龙谦那里学来的“秘诀”之一。龙谦率第五镇主力南下后,方时俊主持山东军务,是山东事实上的第一人,曾对他的亲信说过方法的重要性,当时那个人受命组建新部队,方时俊赠诗曰,“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

重振海军谈何容易。方时俊第一步要做的不是向龙谦要经费,更不是要海军衙门,而是筹建海军司令部的班底,方时俊的做法是从中央军区司令部及总参挑选了一批人。

中央军区司令叶延冰难以拒绝老长官的要求,尽管他点名的军官都是叶延冰器重的人才。总参谋长司徒均曾长期担任方时俊的副手,也与叶延冰有着一样的感受,更对海军司令部的筹建极为支持,抽调的人选都是最好的,因为海军的高技术特性,总参特意选调了文化素质高的参谋给方时俊。军令如山,尽管那些参谋们不愿意离开已经熟悉的陆军,但还是打起背包到了临时设在铁狮子胡同的海军司令部报了道。

依靠这些人,方时俊成立了海军司令部最早的几个业务组:资料、舰船、船厂、武器、训练以及院校组,开始对海军仅有的一点家底进行调查与规划。

方时俊认为,蒙山军毫无海军基础,如果不充分利用满清留下的这点家底是不行的,更是极大的浪费。好在清廷去年秋天满清西逃保定,有关档案资料并未销毁,算是完整地被蒙山军接收,方时俊可以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随后,方时俊留下资料组埋首于故纸堆中检索有关资料,带着舰船、船厂、武器等几个组的负责人前往天津、上海、福建以及广东转了一大圈,实地查看了海军舰队、海军船厂以及数地船政学堂的情况,在当地驻军的帮助下会见了包括萨镇冰、严复、刘冠雄等海军元老。

他甚至没有时间回已经阔别十余年的老家看一看,春节前返回北京,给龙谦打一份关于海军建设的综合性报告。

方时俊的报告就是要钱、要人、要政策。综合起来有下面几条:一、鉴于国内海军人才极为匮乏,对于满清政府留下的海军人才,不管其曾有何种反对我军之罪恶,一概予以赦免,绝不追究,包括皇室成员。只要其愿意为海军效力,海军全部招入并授予相应的官职;二、目前情况下,为加速建设海军,官兵待遇应高于陆军,应以军令形式予以明确;三、速从军校中选择至少五百人留学英美日等海军强国,今年即行派遣,从明年起,留学人员数量不少于一千人;四、筹建海军相关学校培育人才,高薪招募海军强国教官前来任教;五、发行海军债券为海军募集专门资金;六、财政应从速投入资金建设上海等地的海军船厂,从国外购置相关设备,以建设民用运输船只为前导,积蓄技术力量;七、务必保证海军现有舰船训练及维护资金。

两天后,龙谦召集海军建设专题会议,逐条讨论了方时俊所列七条。龙谦最后总结道,“时俊所列七条均为海军建设之要务,海军司令部的工作是有成效的,至少知道从何处着手了。关于派遣学员出国留学的思路是对的,这是一条捷径。据我所知,清廷曾与美国海军有造船、训练的约定,我看可以将因战争所中断的合作接续起来,这条没有问题。启用满清所留的海军人才更没障碍,我给你全权,用谁都可以,只要他愿意为我所用。海军官兵的待遇高于陆军,不宜公开写入条例,这样容易引起军种之间不必要的竞争,至于海军司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