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洋天下-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批7个集团军,共65万人,另外意大利方面还会派出2个集团军15万人,包括在俄国的意大利第8集团军,我们将采取联合行动,由你出任最高指挥官,由乔瓦尼?梅塞上将担任中意联军副总司令。利纳齐中将将接任意军第8集团军指挥官,你们曾在索马里战场上有过合作。”

“嗯,还好,这两位是意大利陆军中为数不多的优秀将军,我还担心墨索里尼会给我派一个笨蛋过来。”张义安笑道。

“远征军是墨索里尼的脸面,他怎么也会把最好的将军派出来的。”张廷辅说道,“另外海军方面将第9巡洋舰队划归你的指挥,航空兵方面是第9航空兵司令部。”第9航空兵司令部拥有3000多架作战飞机,原来隶属于西北战区,如果加上各集团军所辖的陆航师乌克兰方面军应该拥有5000多架作战飞机,这足以扭转战场上的形势。

不过,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绝不可能完成的,也就是说,在1943年春季以前,共和军是不准备投入到俄国战场上的。(未完待续。)

战争与和平 95、珊瑚海(一)

舰队从满天阴霾的地中海穿过红海驶入阳光明媚的亚丁湾,好象变换了不同的季节。苍凉的曼德海峡之间谢赫赛义德山屹立其中,海浪翻滚着,成群的海岛在碧水蓝天和白沙之间自在地飞翔着。

由第12航空舰队2艘“北海级”航空舰和第五舰队6艘战列舰和4艘意大利海军“维内托级”战列舰组成的庞大特混舰队浩浩荡荡地驶入到阿拉伯海之中,“天山号”战列舰行驶在舰队的前方,“喜马拉雅号”紧随其后,它有桅杆上悬挂着方明浩的中将旗。海海上风平浪静,所有的战舰身后都拖着一道道白色的航迹,场面看起来十分壮观。

方明浩站在“喜马拉雅号”高大的舰桥上,俯视着海面,温暖的海风带着咸湿的味道扑面而来,这种场面让他感到心潮澎湃。自从进入海军学校,他就无数次幻想着这样的场面,来自少年时的记忆和在印第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就读时所看过的记录片,排列成纵队的无畏舰队在海面上驶过,场面蔚为壮观,拥有压倒一切的气势。。。

虽然如今战列舰风光不再,但是它雄壮的外表仍然让人羡慕,能够指挥一艘战列舰仍然是一些海军军官的梦想。

地中海已经完全掌握在中意联军的手中,由于共和军封锁了直布罗陀海峡,并且近期没有大规模进入到大西洋中的作战计划,战列舰队呆在地中海中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于是海军总司令部决定把战列舰队调往南太平洋用以加强南洋舰队。

为了显示罗马人的力量,墨索里尼下令意大利海军也派出最强的战列舰队加入到共和军在南太平洋对美澳的海上战争之中,由亚基诺海军上将担任意大利舰队最高指挥官。出以之前,意大利人的“领袖”亲自赶到塔兰托港为远征的中意联合舰队送行,由10艘战列舰组成的强大舰队着实让视察的墨索里尼风光了一回。

相比于航空战舰,外表雄壮的战列舰队显更加适合用来炫耀武力。

在方明浩的作战参谋长的命令下,“喜马拉雅号”上发出了新的旗号,刚刚稓起的信号旗在桅杆上迎风飘动:舰队以双列纵队通过海峡。

各舰上随之先后升起了响应的旗号,整个舰队顺利地变换着位置,重新列队。然后驶过曼德海峡。

做为一个海军高级将领。方明浩的海军生涯并不是很如意,除了作过一阵驱逐舰舰长之外,还没有指挥过更大的舰艇经历,这对于他的晋升十分不利。没有指挥过舰队的经历。是肯定不会升到海军上将军衔的。而他。大部分的海军生涯都是在从事战略研究,另外就是担任幕僚职务。舰队参谋长和总参谋部的参谋长甚至是作战处长有着本质的不同,共和军所有的重大作战命令都是由参谋总长来下达的。但在舰队或是战区,作战命令是由司令员来下达,参谋长一般只能为决策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现在,这么一支庞大的舰队就在他的指挥之下,但是,不知道到了南洋舰队又会是什么样,虽然他已经作为参谋长经历过多次海战,但是,作为舰队指挥官需要在关键时候拿出决断,而且还需要在危难之中表现出冷静和理智,在这方面,海军的高层对他并不是很放心。

舰队抵达索科特拉岛进行补给,这个从英国人手上夺取的群岛目前已经成为共和军在阿拉伯海最大的海军基地。以共和海军主力舰的续航力,整个主力舰队可以一直从马耳他航行到广州,而中途不需要进行补给,但意大利人的主力舰可做不到这样,“维内托级”战列舰先天就存在“短腿”的弱点,其续航力只有4000海里多一点,这和共和海军的远洋驱逐舰和护卫舰续航力差不多。

战舰依次进入到安西港码头进行加油,虽然见多识广,驻索科特拉的后勤官兵仍然在见到体型庞大,排水量超过60000吨的“喜马拉雅号”和“天山号”惊叹不已。方明浩特准许索科特拉岛上的驻军登上“天山号”进行参观,自己和索科特拉岛基地司令唐安国少将陪同亚基诺上将在岛上观光。索科特拉岛上的动植物十分奇特,犹如冠盖一般的龙血树,形状奇异的沙漠玫瑰,珍贵的没药和乳香树,犹如一座幻境。

在索科特拉进行了三天补给之后,也就是1942年10月12日,清晨的阳光刚刚升起,整个特混舰队又离开了安西港,向马六甲方向继续航行。舰队在进入印度洋后,方明浩下令变换成反潜阵形,虽然整睂印度洋目前都在共和海军的控制之下,但还是不时会出现美国潜艇对运输船队进行袭击。

舰队以16节的航速不紧不慢地穿越整个北印度洋驶入马六甲海峡,这一路上并没有遇到麻烦,即使有敌人的潜艇也不会轻易攻击一支舰队,第一是很难接近到攻击位置,第二是很难得手,反而自己被击沉的可能性最大。舰队驶过锡兰,天空中就一直在下雨,似乎就没有中断过。

在快抵达新加坡时,舰队收到了来自国内的命令,来自海军部的命令让方明浩带领舰队返回国内进行休整。

这是要进行一场大的海上战役的前奏,军舰在海上长期执勤后,舰体上都会附着许多海洋生物,这会影响战舰的航速和作战能力,在每一次大规模的海战之前,主力舰队都会返回船厂进行一次例行检修。

舰队在新加坡呆了两天,意大利舰队则留在樟宜基地的海军船厂进行维护,而方明浩则继续率舰队返回到国内。

南中国海给人以一种亲切的感觉,在进入南海之后,舰上的官兵都显得有些兴奋,在海面飘泊了近两年,这是他们第一次返回家乡。

方明浩则坐在作战室里,面对着桌上巨大的太平洋地区海域地图,猜测着总参和海军司令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尽管海军方面有不少人对于袭击珍珠港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最高决策层特别是总统方面为避免挑起美国人的仇视情绪,一直在否定接近美国本土的进攻作战方案,另外就是阿留申群岛和南太平洋上的岛屿争夺战。

方明浩判断,海军方面将在南太平洋发动一次大的海上战役的可能性最大,如果能切断澳大利亚方面的海上供应,那么在澳洲的230多万美澳日联军则会不攻自溃,海上的争夺是整个南太平洋作战的关键。

他的判断没错,总参制定的作战计划果然是以南所罗门群岛和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为战役重点。(未完待续。)

战争与和平 96、珊瑚海(二)

共和国造船工业起步于清朝末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经历了快速发展,欧战以后,由于政府的补贴扶持和国内贸易的快速增长,国内造船工业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对共和国的造船工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一大批规模较小的造船企业在这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被迫倒闭或被兼并,在经过调整后,国内九大财团旗下的造船企业反而变得更加强大。

随着1931年的中日“东北战争”爆发,共和国的造船工业又迎来一次快速发展的时机,并且随着世界大战的爆发,更使得国内造船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机会。仅在1941年到1942年两年之内,共和国造船工业共建造护卫舰以上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船387艘,共162万吨,潜艇426艘,近45万吨,其他大型军用辅助舰142艘,共71万吨,庞大的造船工业是共和军一直能保持着战场主动的主要因素。

到1943年,共和国造船工业从业入数达到312万入,比战前增加了5倍,国内拥有120米船台,能够建造护卫舰的造船厂达到了68家,其中星岛、广州、厦门、罗源、宁波、江南、沪东、崇明、青岛、大连九大造船厂共拥有18座长度在260米以上,能够建造排量在35000吨以上重型舰船的大型千船坞,拥有能够建造13000吨以上巡洋舰和大型补给舰的船台和船坞36座。由于采用标准化设计方案、流水线式分段建造方法,在诸如钢型和钢板、舰上设备、机械以及武器各等方面也都实行了高度标准化,大大提高了造船厂的建造速度和船台、船坞的利用率,一艘“北海级”重型舰队航空战舰的船台建造周期缩短到了10个月,而一艘标准排水量在15000吨的防空巡洋舰船台建造周期缩短到6个月,这象征着共和海军每年能有16艘重型航空战舰和超过70艘的巡洋舰能够建成下水。

为了保持对美国的海上优势,共和海军需要每年建造超过200万吨的作战舰艇,随着战争的进行,共和军的力量不但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反而在快速地增强。

船坞数量和建造效率代表了一个国家造船能力,方明浩在与海军后勤部制定大型军舰进坞维修计划时,才真正了解到共和国拥有多么强大的造船能力。之前,他知道共和国的造船能力肯定要比英国强一些,但仍然与美国有着一定的差距,但现在才发现,共和国的整体造船能力可能已经超过了美国。

共和国在1943年度的航空舰造舰计划中的建造数量是12艘,巡洋舰建造数量为38艘,这表示船船业甚至富裕了一半的造舰能力用于建造民用船舶。

大型战舰的进坞检修和涂装大约需要用半个月的时间,由于2艘“广东级”航空舰相继战沉,共和海军意识到排水量关系到航空战舰的作战性能和战场生存力,排量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在1943财年建造的“北海级”航空战舰又稍稍作了修正,增加了舰体长度和飞行甲板宽度,新的“特别市级”航空舰排水排水量达到了51200吨,比“北海级”的作战能力又有一些提升。

最新一批的“特别市级”航空战舰陆续从船坞下水,被拖往舾装码头,借着这个空档,海军部开始安排现役的战舰进行例行维护。

战争进行了四年多的时间的时间里,共和海军共损失了三艘航空舰、四艘巡洋舰共七艘主力舰,但俘获和打捞修复了十五艘老式的战列舰和六艘重巡洋舰,经过现代化改装之后,共和海军反而战列舰数量增加到了三十二艘,仅仅比美英两国的战列舰总数少三艘,战列舰队的实力反而比战前增强了数倍。

方明浩利用战舰进行检修的机会,参观了国内数家大型的造船企业,与37年时相比,各船厂的规模和自动化水平要高出不少,明显就能感觉到增加了不少新式的重型设备。相比较而言,美国的造船工业也快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根据情报显示,在1943年初,美国海军将会有12艘“埃塞克斯级”舰队航空舰和六艘“依阿华级”级战列舰陆续建成服役,这样加上6艘“独立级”和2艘“塞班级”航空舰,美国海军的航空舰数量将会达到34艘,并且有情报证明,鉴于“埃塞克斯级”从作战性能上与共和海军航空舰所存在的差距,他们新一级的航空战舰也开始开工建造。

由于四艘“蒙大拿级”战列舰占用了大型船坞,美国新一级航空舰首批的建造数量只有6艘。这是让共和海军方面感到得意的一面,从德国购买的2艘“兴登堡级”超级战列舰果然千扰了美国的航空舰建造进程。

虽然英国是最早开始建造航空战舰的国家,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皇家海军对于海军航空兵的应用和理解远不如美国海军,这表现在他们的航空舰由于舰载机数量不够,其攻击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反而美国海军对于航空战舰的认识十分接近于共和海军,两国海军使用的海上战术相似,都是把航空战舰和海军航空兵作为主要攻击力量,而把战列舰列为担任护航和对岸火力支援和辅助舰只。

因为大家的战术水平相当,海战的结果基本上就是由数量和综合性能这些数据来决定,自从进入到工业时代,军队统帅对于战争结局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小。就象目前在伏尔加河战役中,以曼施坦因这样优秀的军事统帅也不可能阻止德军的溃败一样。

随着前方战事的缓和,国内的民用物资的配给和管制已经不那么严格,随着海湾地区数大油田的陆续建成投产,共和国控制区的原油生产已经达到了每年1。2亿吨,除了满足军队的需求和对德国每年900万吨的原油供应之外,现在每年已经有大约1000万吨汽油可以提供给民用。当然柴油的供应依然受到限制,因为首先要保证国内的工农业生产用的燃油供应。在上海这几夭,方明浩还是能感受到民众对于战争早已经没有了刚开战时的狂热,共和军数年来近百万的伤亡数量让国内几乎每一户入家都有亲友在这场战争中牺牲或是因伤致残,而且长期的生活品配给和管制也使得一些入颇有微辞,特别是一些富入,严格的配给制使他们有钱也不能买到想要的东西。

比如汽车,在战前,象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拥有近10万辆私家汽车,由于受战争的影响,在近三年的时间里,这些小汽车只能象废品一样摆在车库里,因为根本就没有汽油供应。由于限制酒精饮料的生产和供应,有钱入再也不能象过去一样任意挥霍,即使是水果、白糖、咖啡和茶叶的供应都受到严格的限制,这让富入们想开个“派对”也显得毫无气氛。

随着物资管制逐渐放宽,权贵们又开始开着私家车开始上街炫耀,夜幕降临之时,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