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洋天下-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沿爆z炸;只见峰顶上腾起一团团的火光;顿时烟雾弥漫;枝叶横飞。

趁着日军火地被暂时地压制住;共和军官兵迅速散开;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向最近的几个高地发起反击。

7连的士兵跳出装甲车;迅速地开始抢占杨树台高地。

矶谷廉介在望远镜里看到共和军正在组织反击;如果让对手摆好了防御阵式将会更难攻击;随即抓起了电话:“田鸠君;命令赤柴大佐率部冲上公路;务必切断支那军的联络”他向第三十三旅团旅团长田鸠荣次郎少将下达着命令。

“妈了个巴子;小鬼子竟然敢阴老子”此时距离台沟岭约五公里的山路上;骑兵19师师长黄显声站在指挥车旁;一边怒骂着一边向身旁的通讯参谋口述着命令:“向集团军司令部、辽吉东线作战总指挥部及战区司令部发报:我部在连山关一线受到日军突袭;日前正在激战中;日军兵力大约有三到四个师团;请附近各部向我方靠拢”

黄显声心中也不是特别担心战场上的局势;他已经命令第55坦克团打通与56团之间的联系;以日军的装备情况;除了它的**重炮兵联队为数不多的重型加农炮;其大量装备的75毫米山炮或是野战炮根本无法给他的坦克或是履带式装甲车造成致命的伤害。

第55坦克团近一百五十辆坦克和装甲车在巨大的轰鸣声中沿着公路快速向前推进;有些运输汽车为了给坦克车队让出公路;不得已把汽车开到了山坡下面;再想回到公路上可不是件容易事。公路两旁的山坡上;第57装甲步兵团的士兵则跳到车外;快速地抢占着附近的制高点。

黄沟附近的一片开阔地上;骑19师师属重炮团及各装甲团所属的重炮营正忙着从汽车上卸下后面拖拽的重型火炮。

共和军师属重炮团编有一个12门152重榴弹炮营和两个18门105中型榴弹炮营;一般团属炮兵营装备为6门105毫米中型榴弹炮和18门75毫米野战炮。另外还有高炮团等防空火力;不过这欣空火炮只能进行直瞄射击;摆在炮兵阵地周围形成一个防空火力网。

站在台沟岭上的矶谷廉介很快就发现了自己方面的失误;由于是夜间山地快速行军;第二军所有的重型火炮都被留在了凤凰城和安东;各师团只携带了少量的75毫米山炮;剩下的只有37毫米步兵炮和大正11年式90毫米迫击炮;另外就是日军中普遍装备的50毫米掷弹筒了;而这叙炮根本就无法击穿共和军坦克和装甲战车厚重的装甲。

冲上公路的赤柴联队在共和军坦克和装甲车的打击下损失惨重;不得已;日军只能又退回到山岭上;凭借有利地形在尽可能地阻击着;攻势渐渐衰退。

第五章中亚 二一、突破

“日本人终于露出了马脚我就说嘛;在我军进入山地作战后;这些恶狼终究会忍不住出来伤人的。”在位于哈尔滨王爷街的东北战区司令部;李之梁大将在接到黄显声的电报后反而有些兴奋。

在战区作战室外的大厅;摆着一个巨大的沙盘;参谋人员正把代表敌我双方兵力调动和部署位置的小旗插到地图上;敌我双方的战场态势基本上一目了然。

“司令;从黄显声报告的情况来看;出现在连山关一线的日军应该是满洲派瀢军第二军的主力;那么他们面对的敌人最少在六万人以上;其兵力是骑兵19师的三倍以上。如果想截断其退路;我军在这一带的部队最少需要两到三天才能运动到位;是不是命令19集团军先抽出兵力进行增援。”战区参谋长张孝准说道。

“需要不需要增援让杨宇霆去决定;战区的建议是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则尽力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但要确保各部队的安全;这是总参谋部的原则。另外电告第19集团军王以哲;第57山地师应尽快穿插至凤凰城侧后;以期切断这一带日军的退路;各部作战时应当注意协调。”李之梁想了想说道;战区司令部一般只是在战役发起之前根据战役的规模将战区内的兵力进行配置;很少插手作战时的兵力调动。

在作战时;具体的指挥是由前线总指挥部根据战场形势来调动兵力;除非遇到兵力不足的情况才会向战区指挥部要求增派援军。

其实整个吉辽东部战役只是整个战役的一部分;目的是将日军的兵力和注意力吸引到鸭绿江一侧来。如果在战役期间能够大量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更好;但这一切都是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如果贪功冒进;遭到不必要的损失;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吉辽东线作战总指挥是杨宇霆;这位张作霖时期奉军的二号人物在东北军被改编后被调到北决任总装备部兵工署署长;有四年多的时间都离开了一线的指挥岗位。

杨宇霆足智多谋;而且治军严谨;而且能力出众;渐渐又得到了林铄的赏识;其后升任总作训部装甲兵训练总监;为共和国的军工生产和装甲兵发展做出很多贡献。杨宇霆是东北人;自从中日战争开始后;他就几次自告奋勇要上前线;在总参谋长林閒、李之梁、徐树铮等一班日本士官学校同学的说情下;总统终于同意其出任辽东前线总指挥。

共和军在东北发起新的攻势之前;杨宇霆又被调任吉辽东线前线总指挥;能够指挥有八个集团军组成的重兵集团为国作战;他总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一桩夙愿。

现代战争中不会出现象古代那样的能决定战争胜负的名将;杨宇霆很认可这样的观点。

军官和士兵们都是受到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如同从流水线上制造的产品一样;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制造武器和培训人员的数量与质量的差距;已经把人为的因素降至最低。

共和军的作战方式毫无创造性;就是凭借武器和人员的数量向前推进;很少采用冒险的军事策略。但这种简单的作战方式却十分有效;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俄国人;在共和军滚滚向前的钢铁洪流面前毫无办法;大家只能硬碰硬地进行无休止的消耗;任何奇谋都都得不到施展的时机和空间。

“王八羔子;小日本越来胆子越大;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还真以为我们不会打仗了?”在沈阳的东线总指挥部内;杨宇霆站在作战室的地图前;显得有羞怒。“命令骑19师死守杨树岭至关沟一线;第19集团军56师对骑19师进行增援;55和57师绕过凤凰城;直插鸭绿江边。第38集团军继续从宽甸向鸭绿江一线运动;第37集团军从宽甸向安东进军;第10集团军从辽阳进攻凤凰城;第11集团军立即从岫岩向安东前进。老子要来一回关门打狗;把日本人留在鸭绿江这边。”

“总指挥;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冒险?总参谋部的作战计划是让我们进行大规模的佯攻;把日军吸引到鸭绿江一线。”参谋长陈调元提醒他说道。

“日本人送上门来的肉;不吃掉它就对不住人家的好意。”杨宇霆说道:“计划总赶不上变化;任何作战计划都是以消灭敌人为目的;不把日本人打疼了;还真让他们小看了我们立即下达命令;同时将计划上报战区和总参。”

战火纷飞的连山关一线;骑56团依托杨树台高地进行着顽强的抵抗。

西尾寿造有些着急;自己用一个师团两万多人围攻陷在包围圈中的共和军一个团不到三千人;居然在一个多小时的激战中毫无进展;反而被对手在局部展开反击。

战场上双方都在做着调整;黄显声在努力收拢着部队;一方面骑55团在前方开路;全师反而向陷入包围中的骑56团靠拢。而日军则从黄岭一线切断了公路;整个战场上炮火纷飞;枪声不绝;双方将士都在奋力地拼杀着。

骑55团团长柯俊良用坦克3营和装甲步兵营1连组成了一个突击分队;这支突击分队由22辆35式坦克、12辆28式坦克和12辆步兵战车组成;他准备沿着谷地硬突进日军的包围圈。

在距离杨树台不到2公里远的大西沟;这支坦克分队遭到日军的猛烈拦截;日军的迫击炮和掷弹筒如同雨点一般落在公路上;柯俊良的坦克队被迫停了下来。

“不要停;往前冲不要管受损的车辆”柯俊良对着步话机大导声地喊道;大西沟有一个不大的村庄;日军利用十几栋土坯房在进行着顽强的抵抗。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突击分队的坦克相距不到20米;一辆接着一辆;在一阵阵马达的轰鸣声中;日军设在村里仅有的两门37毫米反坦克步兵炮毫无意义地发射出炮弹;炮弹根本无法穿透35式坦克的任何部位;徒劳地在装甲表面炸起一团团的火光;根本无法阻止这些钢铁巨兽前进的脚步。



为首的坦克射出一发炮弹;在它前方不到60米的地方;一门反坦克炮连同半间房屋一起被炸上了天。

体型巨大的35式坦克直接从日本兵藏身的低矮的土屋中间穿过;在残垣断壁之间辗压着四处躲避的鬼子步兵;那些鬼子兵投出的手榴弹在坦克上徒劳地爆z炸;根本无法伤害到这些有着厚重装甲的坦克。

“班载”那些鬼子兵抱着炸y药包冲了出来;绝大多数人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但也有两辆坦克和一辆装甲车的履带被打断;停在半路上无助地向冲上来的日军扫射着。

“不要管他们;冲过去”柯俊良大声喊着;他所乘坐的坦克发疯似的冲过了日军的防线。几辆被点燃的坦克在房屋间穿行;倒塌的房屋扑灭了车身上的火焰;但整个村庄也都被夷为平地;在履带的辗压下;防守这个村庄的一个鬼子中队全都成了肉泥。

柯俊良带着仅存的23辆坦克和7辆装甲车在突破了日军最后一道防线后;把正在激战中的双方都吓了一跳;“那是我们的坦克;我们的援兵到了”关盛昌激动地大声喊道。

正在攻击中的日军崩溃了;在56团3营的反击下;接连丢失了大榆岭和小榆岭两处高地;战场的形势急转直下。

第六章潜航 一、出航

战争时期的军人很容易就得到晋升;那些经历过战火又侥幸存活下来的军官和军士们更是如此。譬如在开战初期还是221号潜艇鱼雷长的杨靖文上士如今已经升到了上尉艇长的职务;期间他只进行了一次短期的军官课程培训;这一切在和平时期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作为海军潜艇部队的一员;杨靖文亲身经历了潜艇部队的巨大变化;虽然由于资历和职位的限制他不能了解整个潜艇部队的情况;但他所在的南洋舰队的潜艇数量从战前的仅28艘迅速冷到了132艘;如此快速的冷和发展造成的恶果就是各舰队都缺少有经验的军官和艇员;这也是象他们这样在战前就已经受到过良好训练的军官和艇员得以快速晋升的原因之一。

当然战功也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杨靖文和一批艇员被抽调从南洋舰队被调往北方;加强到北洋舰队。

这次的调动只是人员调动;大家从广州出发;乘火车前往北洋舰队所在地青岛报到。这个年代国内的铁路网已经十分发达;有从广州直通青岛的客运列车;中途不需要下车中转;在经过两天的漫长旅程后;一行人抵达了青岛;这里是共和海军在北方最重要的海军基地。

由于战争的影响;这座自然条件十分优厚的海港如今被林立的炮台和防御工事拱卫着;宽阔的港湾内停泊着近百艘大小的舰船。与巨舰林立的南洋舰队不同;北洋舰队只有两艘主力战列舰和六艘巡洋舰;大部分的舰船是驱逐舰、护卫舰和鱼雷艇、扫雷艇等轻型舰艇。

与水面部队不同;潜艇在不执行任务时;一般都会放在潜艇库中进行维修或例行检修;所以水面上只是偶尔能看到几艘潜艇的影子。

随着战争重点从南洋转向日本;海军北洋舰队的实力正在加强;特别是潜艇部队;如今国内近三分之一的潜艇都被集中到了东海和黄海一带。

“欢迎来到北洋舰队”程克明少将如今成了北洋舰队潜艇部队指挥官;“你们中间一些人是我当初手把手教出来的;现在要你们来帮我训练那些刚加入潜艇部队的菜鸟们了”作为杨靖文他们的老长官;程少将如今掌握的北洋舰队潜艇司令部如今配备有124艘各型潜艇;如何让这些武器能尽快有效地发挥它们的作战能力是最让他头疼的事。

杨靖文被重新任命为北洋舰队432号潜艇的艇长;在青岛军港的潜艇基地;他见到了他的艇员们;令人意外的是;这些人当中有一位当初他在海军学校进修时的同学。

“李家成?”他见到那名带着全体艇员在码头上列队欢迎他的中尉军官后有些惊奇。

“欢迎您来领导我们”李家成笑了一下;然后正色大声说道:“报告长官;432号全体官兵向您致敬艇上编制人员55人;实到54人;报告完毕”

“很好;大家上车;我们要去船厂”杨靖文根本不理会李家成在报数时少报的一人;那是艇上的老水兵们在捉弄那些刚进潜艇部队的菜鸟实习艇长时所耍的把戏。

“长官;你就不能配合一下吗?”李家成跟在他身后上了军用吉普车。

“拜托你们整出点新鲜东西;我已经在潜艇部队呆了五年;换过6艘潜艇;老是这一套;一点新鲜感都没有”杨靖文笑着说道。

三辆卡车载着全体艇员驶向了海军青岛造船厂的舾装码头;在船厂的潜艇码头;有5艘已经完成了海上试验的新型潜艇正系泊在封闭的潜艇码头;准备移交给海军接收。

从打头的数字就能看出这是一艘新型的4号潜艇;它的外表看起来很象一枚巨大的鱼雷;上部的甲板被收窄;只有大约不到四米的宽度;这样使整个艇身能够获得更好的整体流线线型。

432号艇属于新型的远洋攻击潜艇;它的排水量达到了1750吨/2620吨;差不多有两个之前装备的1型或是2型潜艇那么大;而且由于安装了水下通气管;它在水下能以柴油机为动力跑出23节以上的航速;反而要高于其21节的水面速度。

最早的潜艇水下通气管装置是1933年最早的通气管是一个名叫威克斯的荷兰海军军官在1933年发明的。

在潜艇上安装通气管装置主要是为了提高潜艇使用柴油机航行时的隐蔽性。

因为潜艇的水下动力能源——蓄电池的容量有限;在进行长距离航渡作战时;就要经常浮出水面利用柴油机航行和为蓄电池充电。但随着能发现浮出水面的潜艇的雷达反潜航空兵的出现;潜艇要浮出水面航行就很容易被发现;生存受到威胁。在没有通气管时;潜艇只有浮出水面靠水上进、排气装置使柴油机工作。当潜艇下潜时;水上进、排气装置关闭;潜艇就只能依靠蓄电池进行推进。

威克斯发明的通气管是两根固定在舰桥上;高度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