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洋天下-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唔,这些事你们与和总参和海军司令部进行协调,但要注意一点,尽量不要冒特别大的风险。”林铄对他说道,“我们现在占据绝对优势,没有必要冒很大风险,只要一步一步推进,就能把英国人给压垮。”

“我明白了,总统所说的是所谓的正兵之道。”萨师俊说道。

林铄摆了摆手,“没有什么正不正,现代战争,拼的是工业实力,力量够了,你就一路滚过去,谁也拿你没办法。有时候玩花活,反而弄巧成拙。”说完之后也叹息了一声,“在今后的战争中,过去所谓的战术将会慢慢消失。飞机在天上飞,大家的一举一动都会摆在明处,象一些奇袭之类的战术将会越来越少见,大家就是相互在斗力量,谁的劲大谁就赢。我们在非洲的行动,实际上看似无关紧要,却是增强我们整体实力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不一定要占领人家的地盘,只要我们能控制那里的资源和市场。”

第七章北非 十二、启航之前

为了配合对超级战列舰的宣传活动,海军司令部决定对台湾的基隆要塞进行一次攻击行动,只当是实弹训练,而在台湾的日本作战飞机几乎已经被海航和部署于闽浙沿海的陆军航空队消灭得差不多了。

东海舰队和第四舰队共派出了“泰山号”、“华山号”、“昆仑山号”、“燕山号”四艘战列舰,由“江苏号”和“浙江号”航空战舰执行空中掩护任务。

“开始炮击!”

刚入役的“华山号”战列舰上四座炮塔轰隆隆地喷出四团黑褐色的浓烟和桔红色的火球。整个军舰都被震得摇摇晃晃,在海面上颠簸不止。作为观察员站在指挥塔里的方明浩尽管耳朵里塞着棉花塞还是感到耳根发疼。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战场上的气氛,数艘战列舰排成一排对基隆港日军修筑的要塞工整发射出第一轮攻击的炮火。看到了炮口喷吐出火光,听到了海面上隆隆炮声,感受着如此巨大的战舰在海面上震颤着,站在滚滚硝烟包围之中的舰桥上,方明浩不禁为共各海军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而感到欢欣鼓舞。

站在指挥位置的萨师俊上将却脸色铁青,刚刚入役的“华山号”在战斗初期的表现十分不理想:舰上的一架侦察机在弹射起飞时差点掉进了海里,舰员们操作还很不熟练,直到“燕山号”在进行第二轮齐射时,“华山号”才第一次将炮弹打了出去。第一轮射击时炮弹距离预计的着弹点偏得离谱,大部分都落到了港外的海水里。

日军在基隆港内只有一些炮艇和鱼雷艇之类的小船,另外还有几艘与护卫舰并不多大的近海运输船,根本就没有什么油水。

萨师俊通过短程无线对讲机对着手下发布了新命令,他要求舰队抵近到要塞炮的射程之内,这位气急败坏的海军上将决定让军舰上的“菜鸟们”吃点苦头。“泰山号”和“华山号”在上将的命令下从侧面的海面上逼近着基隆港外部的要塞区,把岸上的建筑物轰得炮火纷飞,浓烟滚滚。

日军设在岸上的炮台开始还击,“司令,我们是不是在往后退一些,我们这两艘军舰已经暴露在了岸防炮的射程之内?”“华山号”的舰长刘霖看到战舰四周激起的水柱有些着急。

“不用,让他们多闻闻火药味,多经历几回在敌人炮火之下作战时的恐惧,才能更快的成长起来!”萨师俊通过望远镜在观察着海岸上的情况,依然不动声色地说道。

炮击又进行了半个小时,“华山号”连续挨了三发炮弹,前甲板上冒起了一股浓烟,萨师俊在看到两艘军舰都处在了岸防火炮的交叉火力夹击之下,这才下令两艘军舰退到了岸炮有射程之外。

“德国人在纳尔维克把重巡洋舰直接对着挪威人的要塞开了过去,结果被击沉了,您是不是也想跟他们学一学?”方明浩站在萨师俊身边笑着说道。

“我可没那个胆量,日本人的岸炮离能够击穿我们还差得很远,这些兔崽子们只有真正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滋味,在今后的海战中才不至于惊慌失措。”萨师俊说道,“再说德国的布吕歇尔号是被岸上发射的鱼雷击沉的,又不是真的让火炮给打沉的。”

舰队在半下午时开始返航,日军没有出动飞机,这让在上空巡航的飞行员们都显得很郁闷,倒是担任警戒的驱逐舰发回报告说发现了潜望镜的痕迹,这让大家都虚惊了一阵儿。在撤到浅水区后,这才放下心来。

回到舟山基地后,萨师俊铁青着脸把华山号上的官兵给训斥了一遍,然后宣布全体舰员取消休假,加紧备战。

“现在没有特殊情况,舰队全体人员一律不准请假上岸,在军舰驻泊的情况下也要进行实战操作训练,全体解散!”

两天之后,方明浩躺在离码头不远的“西安号”防空巡洋舰一间双人的军官住舱的铺位上,对面睡着的是海军作战处的曾明扬中校。他听到有人敲门,曾中校轻微的打鼾声也停止了,他起身打开房门,看见外面走廊里站着一个传令兵。

“您是方明浩将军吗?”年青的水兵向他敬礼后问道。

“有什么事?”方明浩点了点头之后问道。

“这里有您的电报,舰长正在甲板上等着您!”传令兵递给他一张电报纸。

他拿着电报纸走到床头,打开了床头的阅读灯,只见上面写着:请方明浩少将携带随身行装,于凌晨六时前赶到燕山号上待命。萨

曾中校醒了过来,见他正在收拾行装,从床上坐起来问道:“您要走了?”

“是,紧急任务。”方明浩提着行李箱说道,“去燕山号,今后有空大家再聚一聚。”他和中校握了握手,然后离开了住舱。

甲板上吹着阵阵的凉风,方明浩跟着值班军官顺着舷梯下到了交通艇上,舰长专门到甲板上来送他离开。海面上有一层淡淡的晨雾,小艇的马达在轻声作响,不紧不慢地驶向驻泊在锚地的燕山号战列舰,这艘巨舰灰色的身躯如同小山一般在朦胧的晨雾中时隐时现。

大约有十分钟的时间,快艇停靠在了燕山号的一侧。方明浩顺着舷梯登上了甲板,这时候朝阳正从海面上升了出来,整个军舰深灰色的舰体上泛着一层淡淡的红光。与平常噪杂的场面不同,身穿着蓝色作训服的水兵们正在紧张但却安静地在进行着启航前的准备工作,这一切都表明,舰上肯定是有大人物的到来。

穿着一身白色礼服的萨师俊上将正站在舰桥上向舰长交待着一些什么事情,看到方明浩从侧舷上到甲板上面,就在上面对他招了招手。

“方少将,总统一会儿就会过来。”萨上将见到方明浩立即说道。

“那么快,不是计划在明天才启程吗?”方明浩说道。

“临时有了一些变化,整个第四舰队今天就会出发,幸亏我们在两天前将补给品都装到了船上。”萨师俊说道,“总统需要的一些文件你都带了吗?”

“都放在行李箱里,随时都能取。”方明浩说道。

“很好,我们预计在9点左右就启程,现在军舰就开始要加压了。”萨师俊说道,“因为保密的原因,军舰上不会举行仪式。”

第七章北非 十三、战争意愿

朝阳斜挂在东南的天空,阳光照耀之下,在浙江东部的海湾内,集中了共和海军第四舰队的所有主力舰。

这里是象山湾,共和海军最大的海军基地之一,也是共和海军东海舰队与第四舰队共用的海军基地。由于战争的爆发,东海舰队一多半的主力被调往了江苏沿海和长江口一带,这里成了第四舰队的主要锚地。

在这片被象山半岛和穿山半岛几乎合抱之间的海湾,四周都是连绵的山地,在进入海湾的入口后,形成一个水域宽阔、风平浪静的天然深水浪港。这是一个防卫严密大大型海军基地,象山军港四周几乎每个山峰和海湾入口外的中央山岛、横山岛、铜山岛上都部署了加了伪装的高射炮群和岸防要塞。

深水锚地红色的水鼓上,系泊着第四舰队司令萨师俊上将的旗舰,共和海军新入役的“华山号”战列舰,在旗舰的周围是包括4艘重型航空战舰、4艘战列舰、1艘重巡洋舰、12艘巡洋舰和18艘驱逐舰以及12艘远洋护卫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另外还包括1艘大型保障舰和8补给舰和3艘油料补给舰等辅助船在内的一支大型补给船队。

现在这支涂着共和海军特有的深灰色涂装的庞大舰队大部分还驻泊在锚地的水面上,也有一些军舰已经驶离了港口在海面上待命,每艘军舰都在忙碌地作着出发前的准备。由于加满了燃料、淡水和补给品,每艘军舰的流水线都压的很低。

驱逐舰和护卫舰等中型舰船能够自行离开港口,而巡洋舰以上的军舰包括大型补给船只能在拖船的帮助下驶入航道。

9时30分,华山号战列舰上升起了萨师俊的海军上将旗,随后桅杆上又升起一面信号旗,向正在集结的舰队发出命令:舰队按时出航!

沉重的锚链被从水中绞了起来,翻腾着水花,带着带着泥污的黑水顺着锚链孔流了出来,在舰体侧面留下一道宽宽的污痕。首先出发的是第11驱逐舰队,其后是第12驱逐舰队,然后是第7护卫舰队,后面依次是第15巡洋舰队、16巡洋舰队和第7战列舰队,再后面是第4航空舰队,补给船队,第8战列舰队和第13、14巡洋舰队,最后面是第10驱逐舰队和第8护卫舰队。

这支庞大的舰队将离开象山基地,奔赴印度洋上新的战场。

舰队排着三列纵队以20节的航速向南驶过六横岛以西的水道。上午的阳光时常隐没在天空中飘浮的白云之中。天空中有海军岸基航空兵战斗机的护航,大约有三个中队的战斗机一直在头顶来回不停地盘旋着。

方明浩靠在华山号主甲板的栏杆上,领略着这艘巨型战舰驰骋在大海上所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军舰激起的浪花在脚底翻腾着,汽轮机在高速工作时甲板上依然能够感觉到一些轻微而且均匀的震动。

总统和一帮高官们都上了司令塔,搞得很从军官也都被挤到了甲板上,这种情况除了一些级别较高的军官知道外,并没有很多人能够了解到。

过了一会儿,从上面下来一个穿着陆军军服的军官,他找到了方明浩,告诉他总统请他上去。方明浩跟着这位副官上到了指挥塔的二层,这里原来的一个军官餐厅被改成了一间大会客室,他走到门口,两名身材粗壮的卫兵在看到后立即向他敬礼。

“小方,来的正好,我们正在讨论关于与德国之间的关系,大家想听听你的看法。”房间里摆了一张很大的长方型会议桌,边上摆着十来把靠背很高的软椅,总统身上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衬衣,坐在正对着舱门的主座位置。

在长桌两旁坐着外交部部长施肇基和副部长王正廷,总统侍从室主任冯家骏上将,国家安全局局长陈启,萨师俊海军上将,海军作战处处长林国赓中将和第四舰队参谋长莫耀明少将等人,不过大家坐着的位置都很随意,看样子只是在闲聊。

“德国人已经占领了挪威,他们下一步的目标肯定会是指向法国,方少将,你在欧洲呆的时间最长,来谈谈你对这场战争前景的看法。”林铄坐在靠近舱壁的位置上,清新的海风从打开着的小舷窗吹了进来,他的头发被风吹得有些乱,有几根还不停地随风抖动着,

方明浩坐到了王副外长的一旁,听到总统的讲话后连忙站了起来。

“你坐,坐!”总统示意他坐了下来,“大家只是在闲谈,不必那么拘束。方少将曾经预计德国人能在三个月内就打垮法国。”总统转头对施外长和萨师俊说道。

“怎么能做出这样的结论?要知道在欧战期间法国人和英国人曾与德国人消耗了四年多,之后最终把德国拖垮。”萨上将立即向方明浩部道。

“战争中的力量对比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当然工业能力是最主要和决定性的因素之一,这一方面总统已经多次强调过了。另外一些因素包括人口和后备兵源结构,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战争意愿。”方明浩说道,“法国现在的情况和我们在进行西伯利亚战争前的情况有些相似,国民和政府都缺乏战争的意愿,他们惧怕战争,并且因为恐惧而修建了马其诺防线。我个人认为马其诺防线和中国古代的长城都是人类历史上最愚蠢的工程之一,它让整个民族都失去了进取之心。”

“但法国陆军的数量和装备都并不弱于德国人。”施外长开口问道。

“是的,在装备和总兵力方面甚至法国人还占有优势,但另一个方面,法国人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却极度落伍,正是因为他们缺乏战争意愿才造成了这个国家在军事思想上的停滞不前。法国人装备的火炮大约是德军的两倍,而他们的坦克从性能让来说甚至还要优于对手,但这又怎么样,从波兰战役到现在,近六百万的法国陆军还不是一样都呆在马其诺防线后面无所作为。”方明浩说到,“这种保守的军事思想导致了整个法军都缺少机动作战的能力,另外一个方面,是法国缺少性能优异的作战飞机。我们已经在中亚和东南亚战场上证明了航空兵是取得战场主动权的决定力量,特别是在欧洲这样地域狭小又缺乏战略空间的地域,战场主动权,必然后导致战役的失败,而对于本来就缺少战争意愿的法国人来说,战役失败即意味着全面的崩溃。”

“很好,分析的很有道理。”总统对他赞赏地说道,“要想战胜敌人,必须要先具备战胜一切敌人的决心和勇气。”

第七章北非 十四、战略构想

“一个国家的强大和衰落,首先要看他们有没有成为强国的意愿。”总统点着了一根烟,坐在那里继续说道:“德国人因为有着强烈的复仇愿望,这才使得他们能从经济大危机中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恢复了过来,并且很快成为了一个强国。而法国人为什么衰落了呢,方少将,您为我们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这……原因是很多方面的了,欧战期间对经济造成的巨大破坏,工业能力始终都没有得到恢复等等。但有一点我认为是要加以注意的,许多的英国或是美国人所作的研究报告中都在避免提到这一点,但却有一些德国历史学者们曾提出过这个问题,就是因为人口的低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