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风月- 第7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唯一还能让他稍稍纾解郁闷的是;他终于把陈希烈这一尊皮里阳秋的点头菩萨给赶了下去;举荐了亲近自己;名声才于又不错的韦见素为左相。最要紧的是;韦见素也是极其坚定的倒安党;一心认为安禄山必反
    相比往年一到腊月年关;天下各地节度使便纷纷来长安谒见;今年的状况便冷清多了。漠北大乱;杜士仪肯定不能来;高仙芝正在筹备出兵;分不出身;李俭提出告老;如今新任北庭节度使的人选还没定下来;鲜于仲通这个剑南道节度使定下来不久;可因为吐蕃和南诏正在勾勾搭搭;暂时回不来;安禄山就不消说了;借着辅琳之口宣扬自己病了;哪里会回京;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声称要时刻注意漠北动向;也不会来。
    至于天高路远的岭南五府经略使;听上去管辖的地方最多;但在天下诸节度之中的地位却最最低下;来不来都无所谓
    于是;左思右想之后;觉得天子在面对新年少见的节帅全体缺席一幕时;必定会不高兴;杨国忠便下定决心;亲自写了一封急信;令人用六百里加急送到河西凉州给哥舒翰。在他看来;这个已经年纪一大把的胡将对自己不会有多少威胁;却因缘巧合很让天子器重信赖;如果哥舒翰今岁来长安朝谒;抵得上其他人不来最好再能带上一批河陇精兵强将;也好让天子看看;大唐又不是离开王忠嗣杜士仪就没人了
    杨国忠给哥舒翰的这封信去得极其隐秘;但走的是驿道;自然就不可能真的瞒住所有人。当玉真观中的固安公主得到这个消息时;她便不禁微微眯起了眼睛;心中生出了众多计算来。她亲自来到玉真公主清修的小楼;一见着消瘦了许多的玉真公主;她便认认真真地说道:“事到如今;观主还要犹豫吗?”

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
    玉真公主辟谷不食多日,说是为了修道清心寡欲,可只有她自己知道,是因为李隆基竟然派了罗希姡д庋桓隹崂羟巴脖毖勒食牵蟛欢嗍蹦贝舐遥黄路讲帕故扯疾幌虢耍〉蹦晁韭沓徐踉淌诠恍┓淼囊鳎伤碓诟还笙纾菔乖缒晔Υ右斗ㄉ蒲У溃芍站坎豢赡苡心茄牡佬奈蛐浴T偌由弦豢判囊崖遥獗俟鹊慕峁皇切钠狡停切乃几痈≡辏靡痪渫ㄋ椎幕袄此担褪羌负醯搅俗呋鹑肽У木辰纾�
    如果能够让她到宫中李隆基面前去大骂一通发泄一下火气,也许结果还能好些,可这样大不敬的事情,纵使长公主也不可能做!
    所以,玉真公主死死盯着固安公主看了好一会儿,最终声音艰涩地说道:“可如果我用了药,你怎么办?更何况,君礼还有妹妹和子女晚辈留在这里……”
    “药只剩下一瓶了,君礼在长安城的亲人朋友却还有很多,更何况,观主觉得是那些原本生龙活虎的人突然死了,不容易让人疑心,还是别人认为心灰意冷,少在人前出没的观主死了,不容易让人疑心?”固安公主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见玉真公主果是没有任何怒意,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怅惘,她便趁热打铁地说道,“至于观主担心我,那就更加大可不必了。只要观主把终南山的玉华观别业送给我,我搬出长安城去,杨国忠又奈我何?”
    “可我脱身之后,又该往何处去?”
    一辈子生活在皇家,纵使痛恨极了这种桎梏多多的生活,可真的放归自由,玉真公主却仍是一片茫然。可是,她问出这样一句话,便代表终于愿意了,因此固安公主还是好一阵喜悦。她上前在玉真公主面前屈膝坐了下来,这才紧紧握住了这位金枝玉叶的双手。
    “观主可以去云州云中郡。我曾经栖身在那里多年,虽然早就回来了,可还有很多亲信留在那里,还有一座偌大的公主府留着。虽说及不上玉真观,可修缮修缮,一样能住人。而云州又是阿弟起家之地,军民上下全都对他感恩戴德,朝廷官员说一句话,却未必都有我和他说一句话管用,他的堂弟杜望之也还在云中守捉。去别的地方也许还有被人识破或是安全之忧,去那里却断然没有!”
    此时此刻,玉真公主哪里不明白,固安公主是早有定计,竟一切都安排好了。想想在长安锦衣玉食的憋闷和苦涩,她终于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杨国忠的信尚未有回音,玉真公主病倒之事,便由固安公主代奏了李隆基。如今兄弟姐妹几乎凋零殆尽,尽管玉真公主这些年渐渐少有入宫,可李隆基对一母同胞的嫡亲妹妹,总还有几分情意在,当即派了御医前去诊治,却不想玉真公主却不愿诊治,口口声声说金仙公主屡次托梦给自己,道是山居寂寞。一来二去,李隆基仿佛是怕金仙公主的幽魂反过来缠住自己,听御医说玉真公主仿佛有油尽灯枯之相,他甚至都不曾亲自出面去探望一下自己这幼妹。
    于是,等到哥舒翰真的应了杨国忠那封信,带着河陇大将王思礼并一队精锐马军进京朝谒,抵达长安城的那一天,玉真公主香消玉殒的讯息也同时传到了兴庆宫。尽管这些年来听惯了死讯,看惯了讣闻,可李隆基还是忍不住掉了几滴眼泪。他悲伤的不是玉真之死,而是他的生母,也就是当年的窦德妃所出的一子二女中,就只剩下他一个了!
    玉真公主这些年来不再如开元初年那样广聚文士,饮宴常开,她的死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不过如一颗小小的石子投入水面,根本没有溅起什么涟漪来。可对于视玉真公主如同母亲的杜仙蕙来说,这就是晴天霹雳了。她早年拜在玉真公主门下学道多年,此前也曾经登门苦苦哀求侍疾,可玉真公主却坚持不允。她本以为只要回头再劝一劝,说不定就会有转机,可没想到人竟然就这么去了!
    闻讯而来的杜幼麟却是孤身一人。妻子宋锦溪如今已经有八个月的身孕,临盆在即,即便她很想来,他也只能把妻子劝在家中呆着。见杜仙蕙伏跪在地痛哭不止,一旁的崔朋陪她跪着,却在小声规劝着她,而再一旁的姑姑杜十三娘则是双眼微微红肿,面色惘然,他只觉得心里极其不是滋味。
    面对这般情景,亲自为玉真公主操持丧礼的固安公主没有去搅扰满心悲痛的杜仙蕙,却把杜十三娘和杜幼麟请到了里间。而她开口说出的第一句话,就让这姑侄俩齐齐大惊失色。
    “阿姊,你这话……这话说的是真的?”
    “观主真的没有……”
    见固安公主轻轻点了点头,杜十三娘和杜幼麟同时倒吸一口凉气。这几年来的风云突变,他们全都看在眼里。自从吉温在河东陷害杜士仪不成,反而遭人悍然行刺丢了性命,一切就开始急转直下了。杜士仪先是在回京时遭到了天子冷落,甚至及不上安禄山这样的胡将,而后则是请辞兼领的河东以及朔方节度使,再跟着好不容易逃脱了一场伏杀,结果李隆基反而却听了杨国忠的谗言,命罗希姡д庋桓隹崂羟叭グ脖毖勒食牵谑且戳肆舐遥�
    如今长安城中最风行的传闻就是,都是罗希姡г诙攀恳遣辉诎脖毖勒食侵剩业鞫恚灾劣诘芯С鞘保脖毖勒食羌负跏且蛔粘牵灰涤Χ灾枞怀霰髑值亩疾セ骋蹇珊梗≈劣诰咛迩榭鋈绾危土攀锖投庞作胍膊⒉恢椤R舱蛭绱耍强晌绞鞘咕』肷斫馐M⒊霰保纱吹娜词且淮斡忠淮蔚氖�
    这并不仅仅是杨国忠一个人一手遮天,只怕背后的天子亦是想着横竖从前突厥还不是反手即灭,手下又不止杜士仪一个良将,漠北随时都可平定!
    杜十三娘虽然和兄长分离多年,可他们兄妹俩从小相依为命,对于兄长的很多想法,她隐隐约约也有感觉,更何况她的丈夫崔俭玄是最最服气杜士仪的,很多话都会转告于她。所以,此时此刻,她只觉得抓住了脑海中那一丝乍然浮现的线索,当即低声问道:“这么说,让观主诈死,是让她借此离开长安?”
    “不错。”固安公主很痛快地承认了,这才似笑非笑地说道,“你们不用担心,阿弟不会利令智昏,做什么揭竿而起的蠢事。只不过是有些事不想让观主这样和他情分深厚,又帮了他很多次的人牵扯进去。毕竟,当今陛下是观主一母同胞的嫡亲兄长。”
    尽管固安公主已经挑明杜士仪绝不会叛乱谋反,可无论杜十三娘还是杜幼麟,都知道这个大前提的背后,杜士仪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所以,杜幼麟在努力镇定了一下心神后,便沉声说道:“姑姑,阿爷如今究竟情况怎么样?”
    “之前没给你们透信,是因为漠北大乱实在出乎很多人意料,所以每个人都在盯着你们还有蕙娘的反应,你们如果不是那样心急火燎,四处奔走,而是稳坐泰山,那就难免会让人起疑心。现在我可以明明白白告诉你们了,阿弟已经回到了安北牙帐城,罗希姡б丫懒耍磺卸季≡谡莆铡!�
    至于王容之事,固安公主心中嗟叹,却是不想再说出来让眼前的姑侄俩焦心。
    尽管只是短短几句话,但对于杜十三娘来说,兄长的安然无恙就代表着一切。而杜幼麟更注重的是一切尽在掌握几个字,那一刻,他只觉得后背心甚至微微出了汗。果然,接下来,固安公主直截了当地表明,玉真公主的丧礼办完之后,她就会离城住到终南山玉华观去,而长安城中剩下的一切,都会交给杜十三娘和杜幼麟来分别主导。说话间,她便开口唤了一声,她身后的帷幕立刻被人掀开,却有两个人钻了出来。
    “赤毕!”
    “虎牙大叔!”
    赤毕这一年六十有二,虎牙这一年五十有五,全都不再是风华正茂的好年纪。尽管发间银丝尽显,但他们的腰杆却无不挺得笔直。在听到杜十三娘和杜幼麟几乎同时迸出的惊呼后,两人便笑着冲着杜家姑侄两代人躬了躬身。而固安公主,则是再次开口说道:“赤毕是早就留在长安的,而虎牙,则是前些日子才刚刚带着一批人秘密潜回长安的。”
    “十三娘,你和赤毕熟络,他在长安替你阿兄经营多年,既有退路,也有杀手锏,更有暗子众多。你虽然一定会被人监视,可只要届时万一有变,别人就顾不上你了。那时候杜家亲友,以及朝中那些值得保全也需要保全的人,需得由你来出面劝说保护。”这样一个沉甸甸的任务交托出去,固安公主就只见杜十三娘先是面露惊色,但随即便转为坚毅,最终重重点头。
    见杜十三娘勇担此责,固安公主便对杜幼麟道:“幼麟,你阿兄很快就要跟着高仙芝出征石国,你虽然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但日后的长安,很快就会成为真正的战场。你已经见识过当初那出塞九首刹那间流散全城的一幕,也应该知道紧跟其后那铺天盖地的流言风波。可相比这样的文字攻势,接下来你要面对的情况,也许会更大,更有危险,你可做好了准备?”
    杜幼麟只觉得周身神经都完全绷紧了。可是,王忠嗣的遭遇,他从前在大理寺看到的残酷杀戮,在御史台看到的酷吏行刑,再加上父亲这些年遇到的种种变故,无不让他早早成熟了起来。只是沉默了片刻,他就开口说道:“我会竭尽全力!”
    “那好,你记着,万一有事,你阿兄的岳父姜度是最靠得住的人,从前又常常出入宫中,可以随时去找他!裴大夫则是人望卓著,可以以他为主。”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一条道走到黑
    尽管玉真公主的病故;让近日以来风波不断的李隆基感到心力交瘁;可哥舒翰的进京;以及正月大朝时;那山呼海啸似的拜谒朝贺;仍然很快冲淡了他这一丝疲倦。哥舒翰虽则年老;可身姿雄壮;声若洪钟;每逢召见时;却又和安禄山的灵巧善媚不同;字里行间总能让他领略一种不同的感觉;使他别有一番欣悦。再加上杨国忠在旁边为哥舒翰百般赞美;他越觉得自己没有用错人。
    至于一直觉得自己大器晚成的哥舒翰;在人人奉承的情况下;就越觉得飘飘然了。尽管之前王忠嗣贬官去职;但河西陇右在他和安思顺的镇守下;先后击退了几次吐蕃的反扑;局势稳定;他又得了高适这样能于的节度判官留守;哪里担心什么河陇防务问题。所以;杨国忠以河陇无战事为由;力劝天子留着哥舒翰到二月;哥舒翰自己也乐意多在李隆基面前露露脸加深印象;一口答应了。
    元宵节那一天;君臣同登花萼相辉楼赏灯;哥舒翰只觉得人生登顶;再无遗憾。然而;仿佛是乐极生悲;就是这一天上元之夜;本就好酒的他禁不住宫中御酒甘甜;天子亲自执杯劝酒;杨国忠韦见素身为宰相亦是敬酒不断;更不要说下头的其他臣子了;于是多喝了几杯。就连太子李亨;也在领了李隆基的眼色后;亲自上前为哥舒翰贺功。
    这一轮敞开肚子喝下来;哥舒翰下楼的时候;竟不是走下来的;而是被两个身强力壮的内侍给搀扶下来的。他却还要逞强骑马;结果在离开兴庆宫之后不多久;就被那冬日冷风一吹;不觉栽倒下来;送回家就病了。
    他这一病;更加引来了一场少有的盛况。天子送御医;宰相送药材;百官探望;门前竟是车水马龙;声势更胜当年杜士仪和王忠嗣深得帝心之日;甚至连安禄山得宠之时也不过如此。事到如今;长安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风水轮流转;如今的天下边镇诸节帅之中;最最得宠的已经不再是安禄山那个死胖子;而是换成年纪一大把的哥舒翰了
    对于这样的局势;坐镇道政坊安宅的刘骆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安禄山派侯希逸前往都播联络怀义可汗一同进兵之事;他并不知情;可他既然身居长安情报中枢;判断力当然不差;此前杨国忠说动天子派辅琳前往范阳;名虽为赐物;实则为刺探;这样的苗头他怎么会察觉不出来?安禄山这些年一直在积蓄实力;据他所知很有几分不臣之心;如今又被杨国忠一再逼迫;安禄山可不是王忠嗣;哪里会任人宰割?
    可如果真有揭竿而起的那一天;留在长安的他肯定第一个倒霉
    既然这么盘算;刘骆谷便悄悄筹划安排起了自己的退路。可还不等他计划好如何金蝉脱壳离开长安;一个更加让他料想不到的消息便倏然到了。天子竟是为安庆宗赐婚了宗室女李氏;又封了这个李氏为荣义郡主;令刘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