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在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飘在大唐-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贞气恼地说道:“六哥一定又会发疯。”

杨悦哭笑不得地看着二人一厢情愿地将她安给李愔,瞪二人一眼:“胡说什么。”

“我可是答应过六哥,一定好好看着你。”

“看着我?”杨悦奇道。

“六哥说,在他成为英雄之前,你不能嫁给别人。”

“混蛋。”杨悦心中暗骂一声,脸上微怒,“他管得着么”

话虽如此,但这个公主的封号,却确确实实让她有点晕,馅饼有点大,砸得头晕。

杨悦微蹙柳眉,第一直觉,杨贵妃一定知道原因,这事儿得找杨贵妃问一问。

两仪殿中。

李世民提出这个爆炸性的意见,立时引起一阵轰动。殿内诸臣或猜侧,或疑惑,或惊讶,或反对……当然,也有人拍手叫好。

首先拍手叫好的是杨师道。

杨师道因为杨豫之的事儿被贬为吏部尚书,不过依旧在两仪殿“参知政事”的大臣之列。圣上对他没有一点疏远之意。

“圣上英明,她的确是少见的俊杰,十分义气。如果不是怕高攀不上,臣也想过认她做义女。”杨师道虽然不知道杨悦与杨豫之是什么关系,但杨悦对杨豫之的关心却是看在眼里,一直为此莫名其妙。他想认她做义女这事儿到也不假,只是一时还未实施,没想到被圣上抢了先。

司徒长孙无忌本能地第一个反对:“圣上即使垂怜她,却也没必要封为公主。”说了半截,忽又改口说道,“不过这是圣上自己的家事,外臣却也不便多嘴。”

长孙无忌前半句,殿中众人还在微笑倾听,后半句说出来却立时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连杨师道也微微惊讶地侧过头去看长孙司徒。长孙无忌对宫中杨氏忌惮由来已久,怎么可能突然转性?

杨悦,这个杨贵妃的弟子,如今长住宫中,深受圣上赏识,外朝已有耳闻。

李世民赐了杨悦一座宫殿,这件事儿虽然只是在“家宴”上刚刚宣布,还未来得及正式下诏,但并未想要封锁消息,自然立时传遍了外朝。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儿。

杨师道是杨阀中人,自然支持杨贵妃一派。杨悦是杨贵妃的弟子,便是没有杨豫之的关系,他也会支持。

长孙无忌则正好相反。吴王李恪如今是太子最大的竟争对手,一向被长孙深以为忌,抑制杨贵妃在宫中的势力首当其冲。他反对没有人会惊诧,他一赞同,却有不少人开始纳闷,纷纷转头看向他。

司空房玄龄微微一笑,看了看长孙无忌,心中暗暗点头。

黄门侍郎禇遂良看到房玄龄的微笑,略一思忖,也明白过来。

显然杨贵妃的弟子非一般人物,原本听说要嫁给吴王,后来却没了音信。反而是李世民越来越赏识她,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李世民极有可能要纳她为妃。若果真如此,杨氏在后中的势力岂不更上一层楼?

如今李世民要封杨悦为公主,自然便罢了纳妃之意。一个公主再得宠也终是要出嫁,不会常在宫中。因而对于太子来说是有利无弊。

所以长孙无忌才会中途又改了口风。

明白了其中关键,有不少太子一派的人开始晌应。

一时间,殿中诸臣无论杨阀中人还是反对杨阀之人都表示支持,这在朝中,如此高度一致的现象难得一见。

李世民自然明白其中缘故,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道:“朕只是要封她为公主,并不打算认做义女。”

“哦?”

“噢?”

……

此语一出,刚刚平静下来的大殿,一时又热闹起来。殿中众臣睁大眼睛,满是疑问。

李世民呵呵一笑,解释道:“杨悦乃是前隋皇室之后,朕准备封她为‘隋国公主’。”

“前隋皇室之后?”

“前隋公主?”

“隋国公主?”

……

隋着李世民的话音,殿中立时晌起一片惊叹。

长孙无忌目光一闪,奇道:“不知是何人之后。”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顿了一下笑道:“前隋赵王杨杲之子。”

“赵王杨杲不是与隋炀帝一起被弑杀于大业十三年?”

“赵王当日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怎会有后人?”

“听说贵妃弟子不过二十岁左右,怎会是赵王之女?”

……

两仪殿又一阵议论纷纷。

“其实赵王并没有死,当日被杀的是宇文禅师。南阳公主一直带赵王隐在山中,直到贞观元年才故去。”李世民清咳一声,朗声言道。

“杀错了人?当日死的是宇文禅师?”

“宇文禅师不是被窦建德所杀么?”

“宇文化及怎会连自己的侄儿都不认识?”

“后来,被窦建德杀的宇文禅师又是何人?”

“难怪南阳公主不肯与宇文将军合好,原来如此。”

……

有人狐疑,有人恍然,殿中被李世民一个炸弹接一个炸弹投过来,震得诸臣有点晕。

“事情是否有点太离奇?圣上能确定?”房玄龄笑道。

“不会有错。”李世民肯定地说,“朕已经调查过了。”

李世民如此一说,一时间殿中又突然变得哑雀无声。

殿中诸人自然不方便问调查过程,但这个事情太过离谱,大家不免半信半疑。

“有南阳公主的亲笔信可以作证。”李世民出言解释道。

李世民虽然未提杨贵妃,但很显然是杨贵妃说杨悦是前隋皇室之后。

估且不论真假,但圣上要封杨悦为公主是真。而且是前隋的公主,等于大唐之“国宾”。也就是说杨悦的身份只要一确定,地位之尊崇,便是本朝的一般公主也无法相比。将又是一个杨贵妃级的人物。

长孙无忌与禇遂良对望一眼,二人心中立时拥上同一句话:“杨贵妃这一招真高。”

历朝向有优待“国宾”之礼。前隋的后人便是唐代的“国宾”,二代之内享有“国宾”礼。自《周礼》之中可寻。

虽然如此,但前朝的男儿一向会莫名其妙的“死去”,却也是事实。比如向李渊禅让大位的隋恭帝杨侑,不到一年之内便突然死去。

女儿却完全不同。在男权社会里,向来不会将女人视做威胁。反而正好可以彰显皇帝的“仁德”,往往会地位尊崇。而且这些女人往往会成为新朝中的皇帝或皇子们的嫔妃,自然尊崇一点也没有威胁。杨贵妃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且不说当朝的杨贵妃因是前隋帝女,在内宫之中的地位尊崇,长孙皇后在世时在她面前极尽礼让。便是当日隋文帝的皇后独孤迦逻,以好妒出名,唯独对南陈公主宣华夫人礼遇有加,也正是因此。

殿中诸臣心中自然明镜一般。

婚姻即政治。当日李世民与关陇士族联姻,弘农杨氏,京兆韦氏,包括长孙皇后、来自幽州的燕德妃,无一不是决定他今日胜利的因素。

如果杨悦这个公主身份确立,无论是哪个皇子得到她,可以说是贵上加贵。更况会有弘农杨氏整个家族做支持。只怕又将是一个杨贵妃一样的人物。

而这个杨悦极有可能成为吴王妃,对太子李治构成的危协可想而知。

明白其中关键,殿中诸臣,不少已陷入深思,一时殿上连呼吸都谨慎起来,没有人发出一声。

“哈哈哈”突然一阵笑,分外响亮,打破了殿中的沉静。杨师道出列行礼拜倒在地:“难怪她气度非凡,原来是前隋皇室之后。圣上仁厚英明,臣拜服。”

长孙无忌等人脸色却越来越难看起来。

侍中兼左庶子刘洎与新中书令马周对望一眼,齐声说道:“圣上,臣以为此事还应三思。”

“众爱卿刚才不是说,此乃朕之家事,由朕自行决断即可,怎么又要三思。”李世民嘿嘿一笑说道。

众臣这才明白刚才李世民是故意将大家套进去,留着话在这儿等着大家。

看来圣上册封杨悦的决心已定。殿中诸臣一齐禁声,不再坐徒劳的反对。

“圣上。”唯有长孙无忌沉吟片刻,说道,“若是圣上想收义女,册封为公主,那自是圣上家事,臣等没有异议。不过,圣上想封的是前隋公主,便是国之大事,臣等是否可以商榷?”

李世民看了长孙无忌片刻,嘿嘿一笑:“朕册封她为公主,是示天下以仁厚,与国只有利而无弊,何乐而不为?”

见长孙无忌想要分辩,挥了挥手说道:“司徒的担心不足为虑。更况司徒先前对她也是赞不绝口,这会儿怎么又来反对?”

长孙无忌被李世民说中心事,不好再辩。又见李世民说自己认识杨贵妃的弟子,心下暗暗纳闷。

李世民又向刘洎、马周、禇遂良等人看了一圈,嘿嘿笑道:“众臣都曾对她赞不绝口,朕封她为隋国公主,将来大家必无异议。”

看到众臣皆是一脸茫然,李世民却不多做解释,径直招中书舍人立册封诏书。

……

咸池殿中,杨悦听了杨贵妃的诉说,心中又讶又惊。这才明白李世民为何要送自己宫殿,又要册封自己公主。

“我是前隋的公主?”杨悦面上的表情十分复杂,震惊、好笑、不解疑问……应有尽有。

“师父一定搞错了。”杨悦不住摇头。没想到自己胡编乱造的故事,与杨贵妃的这个故事如此吻合。

“不会有错。”杨贵妃拉着杨悦的手,爱怜地说道,“抚养你长大的道姑师父其实是我的亲姊姊,南阳公主。”

“哪里有什么道姑。”杨悦心中暗呼,此时却无法辩驳。

“杨夫人从五台山找到你,更没有错处。”杨贵妃说道,“南阳公主便是隐在太行山中,距离五台山不远。”

“可是……”杨悦无力的辩驳,但无论如何辩驳却都是徒劳。

见杨悦不信,杨贵妃更加难受:“我可怜的悦儿,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然而,南阳公主之所以没有告诉你身世,是不想让你难过。”

“可是,我那个道姑师父在三年前已经去逝了。”杨悦突然说道,心道这次总没什么说得了吧,如果自己真有个道姑师父活着,自己的来历更加不好说清。这个南阳公主说自己是公主,大概恰好真有这么个公主。与自己的经历相仿。

“那是更加没错了,南阳公主具体哪一年去逝,我虽然不知道,但南阳公主已经去逝了。”杨贵妃说道,“只留下这封信,是她去逝前写给我的,让我好好照顾你。”

杨悦看到信更加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信中提到的一切与她十分相像,包括姓名、年龄、爱好……写得十分详细,看上去似是唠唠叨叨,在叮嘱杨贵妃照顾好杨悦。

“还有你的眼睛与父皇长得一模一样,怎会有错?”杨贵妃继续说道,想要说服杨悦。

“妈唉高的,我的眼睛长得像杨广?”杨悦暗暗好笑,“天下怎么可能有这种巧合?”

“这中间一定有问题。”杨悦头脑飞速地转动。

阴谋?

好心?

目的是什么?

无论怎么说,自己是谁杨悦心中再清楚不过,她还没有被眼前巨大的诱惑迷昏了头。

“是谁在伪造我的身世?”杨悦低头暗想,不再徒劳的否认。

是杨贵妃?杨悦看到杨贵妃哭红的双眼,心中摇了摇头。这份真情流露,伪装不来。回想一下杨贵妃一直将自己视若女儿一般,看来真的以为自己是她的“侄女”。

不是杨贵妃,会是谁?是她?

唯一可能的便是她?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第一百四十章 疑问

同样的疑问,不只杨悦一个人有。

“为何是这样?”

清明的月光下,照着两个人影。青影放下手中的洞箫,没有回头,简单的问道。

他的身后,刚好有一个黑影如飞鸟一般,轻盈地落了下来。

那个孩子到底是不是他的女儿,青影似乎一直毫不怀疑。但她现在却被别人认作另外一个人,却不能不让他产生一丝疑问。

“梅子黄了。”黑影没有直接回答青影的问题。向身边的梅枝上望去。

青影一愕,回过头看向黑影,眼中有些迷茫,更多的却是温柔的回忆。

这片梅林承载了二人太多的欢乐与幸福。

梅林深处的茅舍曾经在梅花中飞舞。静静的河水上卧着一道拱桥,倒影在水中恰好成为一个圆。圆月就在水中央,桥头边。

初夏的夜晚,风儿温柔和煦。

青影不自主的又将洞箫放到嘴边,轻轻地吹凑起来。温柔婉转的箫声悠然荡出,化入美景,化入相思夜。

“悦儿出生的时候正是这个时候,梅子渐黄,香气四溢。”黑影幽幽地一声长叹,钩住了青影的时光。迅速地倒流,到流回二十年前。

也是这样的夜晚,月儿很圆,他扶着心爱人坐在梅花深处的茅舍前,静静的吹凑。爱人笨拙腰身与动作,在他的眼中却无限的美丽。他的爱人就快要分娩了,梅子微熟的青香在四周飘荡。

那一晚,他曾经温情、曾经焦灼、曾经恐慌、曾经欣喜……他的爱人为他生下了女儿,他终于心头落下了一颗石头,抬头望向明亮的月光,难掩心中喜悦,因而他为女儿取名为一个“悦”字。

“我想吃梅子。”黑影轻轻地说道,向身边的梅枝伸出纤纤玉手。

“别动,我来。”一只大手止住那灵巧的小手,揽住她的腰,青影温柔地说道。

“铁哥。你还和当年一模一样。”黑影轻轻倚到青影的怀中,幽幽说道,语气了溢满淡淡的柔情,便如洋溢在周身的梅子清香一样,令人百孔散慢,周身舒适。

青影回过神来,伸向梅子的手在空中停了一下,仍旧伸了出去,采摘了些微黄的梅子,放到黑影的嘴边。

黑影回眸一笑,眼中闪过一道亮光,照到青影的心底。

“为何非要这样做?”

长叹一声,青影问道。神情里有一丝落漠,刚才那一丝疑问却早已遁入无形。

“我想让女儿有一个尊贵的身份,而不是”黑影顿了一下,似是在考虑用词,“来历不明……”

“来历不明?”青影脸上闪过一道无奈的伤痛,“青青,只要你愿意,我们随时都能在一起。”

黑影怔了片刻,终是摇了摇头:“可惜,哪有那么简单。”

“你不要想的太多,只要你肯,大唐的法令又不是不允许……”青影省掉了“再婚”两个字,怕触到黑影的伤心处。

饶是如此,黑影的脸上还是泛起一道伤痛。叹了一口气,许久才道:“只怕你父亲和当年一样,不肯接受我。”

“只要你能放弃……我父亲不会为难你。”青影说道。

“傻铁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