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在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飘在大唐-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那愁眉暗锁的白袍书生不同,“毛笔胡子”永远是一幅笑眯眯的模样。也或许只是因为他的眼睛太小,自然而然眯成一条缝的缘故。

三人正说到前几日,那个因弹劾房玄龄,被圣上问也未问便一刀斩了的封不才之事。

此事并非什么秘密,作为《天下新闻》东都分刊之所在,自然也早已得知。

“圣上与房相相知多年,比当年的汉高与萧河有过之而无不及,岂会被人离间。”愁苦书生眉头虽然锁着,开口之时却是微微一笑。

“那也不见得。”绿衣女子却泼了一瓢冷水说道,“候君集不也是一直跟随圣上的旧臣,最后不也参与了废太子的谋逆。”

“候君集不知天高地厚,贪得无厌之人,岂能与房相相比。房相一直谦逊自省,虚怀若谷……”愁苦书生不屑地道。

“君未听说过‘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么?”绿衣女子有点不服气地说道,“以周公之贤尚且畏惧流言。王莽在未篡逆之时,不是人人都称赞其谦恭。是王莽还是周公又岂是一时所见。”

其实杨悦心中再清楚不过,房玄龄绝对不可能谋反,因为历史上房玄龄终其一生,一直是李世民最得力的助手。成为一段圣君贤臣的佳话。此时,她不过是故意与西天王强辩而矣。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说得好。”“毛笔胡子”捻着颌下“笔尖”,看着二人辩论,微微一笑道。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公主诗才、辩才属下佩服。”愁苦书生摇头大笑。

杨悦不由心下惭愧。“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这句话并非她先杜撰,而是白居易的诗句。

那愁苦书生口中的公主,自然不是别人,正是刚从西域到达洛阳的杨悦。

愁苦书生自然是西天王。

杨悦自别过西天圣母,从“圣城”出来,到了交河城后。从白齐齐格处得知杨豫之回了“天马牧场”。

杨悦劝杨豫之跟自己一起回京,怎奈杨豫之执意不肯,坚持要在西域服刑。杨悦无奈,只好拜托裴行俭平日多加照顾。自己与西天王带着龙比格先回了长安。

到了长安之后,杨悦原本将龙比格交给房玄龄处置。房玄龄却说焉耆国主龙突骑支等战俘已被押解到了东都洛阳,让杨悦将龙比格也押到洛阳去。因而,杨悦便又到了东都。

转眼已入冬,李世民一路上游猎,反到是杨悦这个从西域来的人,先行到达了洛阳。

左右无事,与西天王等人吃酒闲聊。听说了封不才弹劾房玄龄之事,正与西天王、钱神通一起谈论。

“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说房相与圣上,到是再合适不过。”杨悦摇头笑道,“房相被人弹劾,如烫手山芋,不敢接手,便将球一脚踢给圣上。圣上却技高一筹,干脆问也不问,一刀斩了那斯,以示君臣无间。岂不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以属下来看。那算计房相之人,直接向房相弹劾房相,其算计不可谓不高明。大概以为圣上即是不信,也免不了生疑。可谓是‘道高一尺’。然而房相与圣上的处理方式却更胜一筹。可谓‘魔高一丈’。”西天王辩解道。

众人不由再次大笑。

“只可惜圣上听也没听‘告密内容’,不知那人要告房相如何造反。也无法知道这次‘告密’事件又会是何人幕后操纵。”杨悦摇了摇头,似是感觉十分可惜。

“钱先生以为呢?”愁苦书生看了一眼一直眯着眼睛微笑的“毛笔胡子”,突然问道。

“公主以为呢?”“毛笔胡子”并不回答,反向绿衣女子回问道。

“毛笔胡子”自然是一直在惊鸿宫,为杨悦出谋划策的“钱神通”。

杨悦见“毛笔胡子”反问自己,想起“毛笔胡子”当日带自己到荆王府上偷听一事,不由呵呵笑道:“至少不会再是荆王。”

“荆王已被圣上赐死,死人自然不会再离间生事。”西天王微微戏笑道,“不过,房相被诬陷的内容或许与荆王有关。”

“房相与荆王关系很好么?”杨悦奇道。

“荆王的女儿是房家三郎之妻。”西天王与“毛笔胡子”对视一眼,说道。

“哦?”杨悦恍然道,“原来如此。看来亲戚乱结不得,万一不惧,没准会被带累个莫逆之罪。”

“毛笔胡子”听了,看了杨悦一眼,眼中突的精光一闪。转头向西天王说道:“白将军认为这此会是谁要诬陷房相?”

西天王皱眉说道:“不论是谁,圣上要亲征辽东,如果后院失火,只怕要重蹈当年隋天子征辽的覆辙。”

“杨玄感当年在黎阳起兵,隋炀帝措手不及,大败而归,百万子弟葬送到辽东,惨不忍……”“毛笔胡子”也不无担忧地说道。

李世民亲征高丽,虽然未灭其国,但也是大胜而归。自然与杨广当年三征高丽结国大不相同。

杨悦虽见二人忧心,却也不好说出。心中暗暗搜索贞观年间还有哪个亲王曾妄图造反。

想了一遍,也想不出贞观末年会有谁如此大胆。便是荆王,历史上,他在贞观年间也不敢谋反。是永徽四年,才……

突然,杨悦心中一惊。

荆王原本是永徽四年与房遗爱等人一起被赐死。可现在荆王已死。

是历史记载出错,还是历史现实出了错?

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到来,一只蝴蝶掀起一个台风,令历史改变了?

想到此,杨悦不由心头大震。

忽又想起,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之初,似乎便与历史现实大有不同。武照没有按照史册记载,在贞观十一年进宫。

虽然后来武眉儿被自己捣鼓进宫做了才人,但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武眉儿已步入武则天的轨迹,至少已变成历史上的“武媚娘”……

一切都与历史记载有点不一样,到底是怎么会事儿?

难道这个时代与自己那个时代知道的大唐已走上不同的轨迹。

若果真如此,这个时代的一切会不会和自己知道的历史上的大唐不再一样?

李世民东征会不会大胜而归?会不会有人像隋代的杨玄感那样趁皇帝东征之即,起兵造反?

突然,杨悦发现这个时代的人物命运,自己越来越不能把握。

还有,她如果找到那个能“飞天遁地”的人,先不说那人会不会愿意送她回到后世,更重要的是,她的那个时代还存在不存在……

想到这些,杨悦头上冷汗不由涔涔冒出。

“公主,想到什么?”西天王发现杨悦的异样,诧异地问道。

杨悦一怔,稍稍回过神来,停下乱想。正要摇头微笑,突然,灵光一闪,失声说道:“会不会是那个人。”

“什么人?”西天王奇道。

“天王可还记的,在龙华大会上,风部菩萨问荆王是否还另有盟友。”杨悦说道。

西天王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原来以为荆王引公主去灵台,只是要挟圣上。后来圣上到了,荆王还想抓住公主。曾说他与那人讲好,要将公主送给那人……”

“那人会是谁?”杨悦皱眉说道。

什么人想要打她的主意?

能与荆王联手的人自然不会是小人物。至少到了可以相互利用的地步。

李恪?不可能。李恪不可能强迫自己嫁她。

李愔?更不可能。他早已去了辽东,更不可能强迫自己。

难道是李泰?李泰虽然被贬为顺阳郡王,但贼心不死,想要勾结荆王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然而李泰此人从来没有见过她,怎么也不可能会对她有兴趣。

难道是他?猛然间,杨悦想到一人。

第二百二十五章 洛阳烟花(2)

一阵风吹过,吹落枝头白雪,洒入阁中。众人脸上一阵凉。

“公主想到是谁?”看到杨悦面上的异样,西天王与“毛笔胡子”齐声问道。

“会不会是蒋王李恽。”杨悦皱眉说道。

想起萧皇后曾经向她说过“小心王氏母子”,虽然萧皇后老狐狸一样的眼神,令她没什么好感。但萧皇后是否是知道些什么?

当下,杨悦将萧皇后当日向自己说过的话,向西天王与钱神通说了一遍。

“五御史弹劾一案后,蒋王代替荆王做了‘雍州牧’。如今看来,那件事最大的受益者竟是蒋王。”“毛笔胡子”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说道,“看来此事确与蒋王有些关联。”

李世民做秦王时,也曾兼领过雍州牧。雍州牧的位置何其重要,可想而知。否则,李世民也不会让自己最宠爱的儿子李泰领雍州牧。至使李泰野心越来越膨胀,最终与废太子李承乾火拼。

自从玄武门兵变后,突厥兵直捣长安脚下。李世民布兵原则便是内重外轻,以内驭外。天下折冲府共六百三十四个,其中关内道二百六十一,占了府兵的百分之四十。

雍州正是京师所在地,雍州牧的地位向来特别,乃是重中之重,自来都是由亲王担任。

李世民既然将雍州牧一职让蒋王来担任,自然是对他十分信任。

难道蒋王真会暗中捣鼓?杨悦心下不由又有些疑惑。

忽然想起李世民说起过,让蒋王任雍州牧是为了“酬谢”五御史弹劾她与杨贵妃之事。难道王夫人出面作证的条件是让她的儿子做雍州牧?

“按理说我还欠了他几次人情。”杨悦喃喃说道。蒋王李恽曾帮过她躲开荆王追捕,又在太极殿请了王夫人来为她作证。

想到蒋王那双半梦半醒的惺忪眼神,平日总是一幅懒洋洋地面孔,怎会也有野心?

然而,凭直觉杨悦却又感到他大有问题。

“或许野心会一点点长出来。”杨悦想到李泰这个例子,暗暗心道。

“若果真是他,许多事儿到是可以解释了。”“毛笔胡子”若有所思地说道,“公主可还记得那封信?当时公主不是怀疑那封信与王夫人或者萧夫人有关么?”

“对啊。”杨悦拍拍脑门说道,“升之捡到的那信封,处处是在离间我对杨贵妃、圣上的信任。”

因为那封信,卢照邻还曾误认为“毛笔胡子”是奸细。

信中曾说杨贵妃并非陈宣华之女,而是陈贵人之妹、杨达之妻陈娴之女。

杨悦曾问过杨夫人这件事。杨夫人曾告诉她,杨贵妃的确是陈娴之女。但她的确也是隋炀帝的女儿,所以一直养在宫中。个中原因阴差阳错,杨夫人也说不太清。

杨夫人当年被隋炀帝从西域接回来后,一直由陈贵人抚养,因而与杨贵妃关系极好。而杨贵妃虽然养在宫中,但名份上还是杨达的女儿。因而杨夫人称自己是杨达的女儿,其实是与杨贵妃调换了身份。

杨贵妃是“杨达”之女,这种大内秘事,大概除了当时宫中之人,估计没有人会“如此”清楚。所以,当时杨悦便怀疑那封信出自“萧皇后”或“王夫人”……

如今看来,定然是与王夫人有关,也就是与蒋王有关。

“这么说来,当日的‘传单’与‘飞白书’皆是蒋王的杰作。”杨悦点头说道。

“模仿圣上的“飞白书”,威胁萧夫人不能作证,然后再由王夫人作证,一来向公主卖了一个人情;二来得到圣上的欢心;三来还得到了雍州牧的位置。一举三得,果然不简单。”“毛笔胡子”精光一闪说道。

“与公主联姻的益处,显而易见。所以他一方面阻止太子与公主联姻,另一方面向公主讨好。”西天王也皱眉说道。

“白将军可曾派手下夜间到药王府上找东西?”“毛笔胡子”突然向西天王问道。

“没有。在下与孙真人也还些交性,想要东西大可直接去要,何必偷偷摸摸。”西天王愕然地摇头说道。

“这么说那些人并非白虎门的人,难怪不会白虎门的绝学。”“毛笔胡子”吸了一口冷气说道。

“这么说钱先生原本一直以为是我白虎门的人所为?”西天王莫名地问道。

“毛笔胡子”点了点头:“那些人右臂上有白虎标记,所以我误以为是白将军的手下。”

“钱先生是在怀疑到药王府上偷‘药方’的人也是蒋王所为?”杨悦皱眉道,“如果是他,又为何要假借白虎门?”

那些人去找的当然是个“药方”,杨悦早已听卢照邻说过。那个药方叫做“内伏硫磺方”。那个方子不是普通的方子,它不仅可以除湿解毒,同是还是“霹雳弹”的配方。换句话说,那是“炸药”的配方,所以很多人想要。

包括那个残缺人也想得到,所以才会趁孙思邈不在之时到药王府上查找。

那残缺人名字叫做李畋,原是江南弥勒教雷部中人。他的残缺正是炼那个“药方”造成。但孙思邈并未将配方给他。不过,他比猫画虎,竟然造了“爆竹”出来。

卢照邻与杨悦都曾被那“爆竹”所伤。

残缺人在龙华大会之后,不知去了哪里。杨悦曾让西天王在被俘地弥勒教众中查看,并未找到此人。

龙华大会上,几乎所有弥勒教众都中了荆王与风部菩萨的僵尸丸,残缺人怎会逃脱?

一切都令人费解。

“属下记得药王府上‘炸炉’,公主当日原本在大内,属下正要设法让人通知公主,公主自己却已听说。公主曾说是听越王与蒋王说起升之失踪之事儿。难道仅仅是巧合?”“毛笔胡子”说道。

杨悦点点头,知道“毛笔胡子”所说不错。当日她在凝晖阁前遇到越王与蒋王。的确是蒋王先开口说起“炸炉”一事,又告诉她卢照邻失踪。

勿用置疑,这个蒋王问题很大。杨悦不由皱眉。

虽然如此,只凭推断,没有真凭实据。如今李世民要亲征辽东,而蒋王已成为雍州牧。他下一步会做什么?

杨悦想了想,向“毛笔胡子”说道:“看来还得请钱伯父回长安了。”

“毛笔胡子”忙点头称是。转过头看了看西天王,笑道:“原本打算跟随公主左右。现在看来只有再次劳驾白将军了。”

西天王摇头笑道:“钱先生不必客气。在下原本便是公主的属下,公主去哪儿自然也要去哪儿。”

杨悦看看“毛笔胡子”,又看看西天王,心下不由感动。

她知道“毛笔胡子”因为上次没能跟随自已左右,结果在龙华大会上杨悦受伤,深为自责。所以这次杨悦回到长安,“毛笔胡子”说什么也要跟着杨悦。原因勿用多说,毛笔胡子是青龙门的人,自己那个“戒言”师父是青龙门主,定是他派毛笔胡子保护自己。想到那个“不说话”的师父虽然不知去了哪儿,许久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