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在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飘在大唐-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年,你还是换作别的事吧。”

“为何一定不能带女子上战场?不是也有花木兰代父从军之事么?”杨悦争辩道。

“那只不过是传说而矣,如何当真。”尉迟敬德摇头笑道。

“然而当今之世,平阳长公主不也曾带过兵?这个总不是传说。”杨悦不服气地说道。

“平阳长公主当日不过是从权之计,更况只是囤兵,并非行军作战,自然不同。”尉迟敬德并非泛泛之辈,虽然直率,却也是极聪明之人,说起道理来不呈多让,头头是道。

杨悦一时语结,只好拿眼去看李世民,唯有希望他能够破此一例。

李世民沉吟片刻,终是摇头说道:“朕为天下表率,更不能因私废公……”

杨悦气极,却也无可奈何。心中却又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终是英明之主,不会因私爱左右判断。

杨悦只好暗自叹息:古人作战怎会是这样,女人竟然不能上战场樊梨花、穆桂英这些巾帼英雄的传说,难道当真只是评书、传奇而矣。

春节在唐代叫做正元,或者元旦。官员、学校皆放假十日。举国狂欢。

正元过后,大军终于出动。李世勣在幽州,集结军队完毕,开始向辽东进发。

李世民也从洛阳正式开拔,北向幽州。

司徒长孙无忌暂摄侍中,吏部尚书杨师道为中书令,中书令岑文本为军中书记,另有愕国公尉迟敬德为左一马军总管、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等一众武将随行。

特进萧瑀留守洛阳。

皇太子李治至定州监国。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暂摄太子太傅,与中书令马周、侍中刘洎、黄门侍郎褚遂良等一众文臣辅作皇太子。

李靖终因年迈,足疾突发。李靖虽然极力说无坊,李世民却不忍其劳顿,终是没有带他一同出征。

与此同时,太行山的山道上,一骑白马幽幽向西而行。白马上是一个白衣“少年”,一面走一面却忍不住回头向东眺望。

远处军旗烈烈、兵马飞腾。正是李世民北去幽州的军队。

在定州,杨悦与出征的军队分道。一路向西往五台山方向而去。

想起不能随军队出征,心下不由寂寂。

然而想到,很快便会到五台山,很快便能回到后世,却又有些兴奋。

第二百三十七章 无路可寻

烟花三月,柳新花开。

然而,五台山向有清凉之名,便是炎炎夏季也十分凉快。这冬季更是比别处长出一两个月,已是三月天气,山中依然没有一点春的气息。

不过,这并不能阻挡住香客的兴致。来来往往有不少人,拔山涉水到这里进香。

大孚灵鹫寺。

杨悦好容易推三阻四,阻止任何人跟随,独自一人来到这里。

抬头望向寺院匾额上的五个大字,有些激动。

低头去看一“龙”一“虎”殿前廊下的两个大字,激动更甚。

一年多前,不,应该是一千三百多年后,她与白艳灵曾经坐在这儿,对着这两个字猜测。

如今看到这个地方,竟有一种游子归乡的感觉。

从这里来,当然要从这里回去。说不定白艳灵等人还在这儿等着自己,说不定回去后,便会发现自己在这个时代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

杨悦压抑不住兴奋,欣然走进寺院。院中古森参天,宝殿庄严,与当日一般无二。

“大孚灵鹫寺。原来出口在这里。”望着杨悦走进寺院,一个看上去只有三十几岁的道长低声言道。

“什么出口?”他的身边是一个十来岁的小童,一双大眼睛骨碌地转了几转,诧异地问道。

那道长却并未回答,似乎正想着心事,没有听到。

“师父。”小童见那道长沉吟不答,稚声唤道。

“这里即是灵鹫山,出口自然便在这里。”不知那道长到底在想什么事情,想得十分入迷,竟然没有听到小童的叫声,沉吟片刻,又低声咕哝起来。

小童更加不解,拽了拽道长的袖子,奇道:“师父,这儿是五台山,不是灵鹫山。”

那道长这才醒过神来,看了看小童,微微一笑,说道:“释教中传说如来佛祖住的灵鹫山上,这个地方与佛祖住的地方一模一样,因而印度僧人才会在此建寺修院。所以这座山又叫灵鹫山。”

“这座寺院也叫做灵鹫寺?”小童抬头望向牌匾,接口说道。他到是十分机灵,闻声知意。

只是他原本个子就小,头上又戴着一只大帽子,要完全仰起头才能看牌匾。

那道长头上也戴了一个相似的大帽子,这种帽子只有边沿,正中却是一个洞,刚好将发髻穿过去。

这道长小童,皆清风明月,生得一幅神仙模样。

“师父,咱们要不要跟进去看看?莫要一会儿走失了她的踪影。”小童见师父又抬头望着牌匾发愣,急着问道。

“既然到了这儿,自然要进去好好看一看才是。”道长笑了笑,向院内走去。

一路穿过院中佛殿、宝塔,杨悦无心欣赏,直奔寺院最高处的大雄宝殿。

不知何时,天色阴沉下来,若有若无的飘起了小雪。只是那雪十分细小,不及触地已化作了雨水,因而落到衣衫上,还以为是在下雨。

“我来这里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的天气。”杨悦抬头淋着冰冷地雪水,心中激动更甚。

连大雄宝殿也与当日相似,竟然没有几个人游览。

“风雪送春归,风雨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杨悦禁不住恣意地放声大叫起来。

“师父,她在哪儿。”小童听到声音,咯咯笑着向道长说道。

道长捋了捋全颌下黑亮的胡须,点了点头。眯起眼望向高处的大雄宝殿。

杨悦就站在大雄宝殿前面,正要进去。

就在即将迈进大雄宝殿门槛的一刹那,杨悦禁不住回头。

一年多前,她从这里出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跟着杨夫人到了长安,又拜了杨贵妃为师,莫名其妙的成了隋国公主,又莫名其妙的被指认为弥勒佛,还差点成了“王…夫…人”……

往事如烟,历历在目。

在这个地方,有过许多欢笑,交了不少朋友。

然而这里终久不是自己的时代。

“再见了,大唐……”杨悦心中感慨万千,低声一一说道,“再见了,卫公;再见了,李世民;再见了,杨夫人;再见了,杨贵妃;再见了……李愔;再见了,豫之;再见了,洪道;再见了,裴炎;再见了,徐惠徐充容……”

等到所有能够想起的名字都说了一遍,杨悦不无遗憾地摇头说道:“可惜,一直没有见到过‘父亲’李二郎,也没能参加一场冷兵器时代的战争”

殿中几乎竟然看不到人。只有一个僧人坐在一只蒲团上打盹,那僧人面向释迦佛祖,看不到面目。

杨悦微微好笑,看来这和尚也是个懒和尚。

径直向西侧走去,正是弥勒佛像。杨悦友好的冲弥勒佛笑了笑,双手合什行了一礼。心道:“弥勒佛祖,可不是我硬要冒充你,是别人非要说我是你,罪过,罪过,千万别怪我。”

行完礼,向弥勒佛像后侧的楼梯转去。却不由愣住。

楼梯依旧,然而只有向上的楼梯,却无向下的楼梯。

杨悦记得清清楚楚,当时自己是顺着西侧的楼梯向下,进了一个地下佛堂。如今连楼梯都没有了,地下佛堂又会在哪里?

杨悦千算万算,竟然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呆立当场,张大嘴巴,一时回不过神来。

半晌,才“噫”了一声出来。

“楼梯去了哪里?佛堂去了哪里?”杨悦跺一跺脚,脚下噗噗之声,分明是实地。

“谁在跟我开玩笑?”杨悦急步退了出来,向大雄宝殿的另一侧转去。

另一侧是药师佛,佛像后来,跟西侧一样,只有向上的楼梯,根本没有向下去的楼梯。

“到底怎么会事儿?”杨悦颓然坐倒在地,不明所以。

沉吟片刻,杨悦跳起来,向殿外跑去,抬头看了殿眉上的大匾,“大雄宝殿”几个大字,金光灿灿,一点没错。

杨悦再次进殿,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四处搜寻,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向下走的楼梯。

“妈哎高的。”杨悦猛拍自己的脑门,却也不起作用。

“你在找什么。”突然,有人问道。

杨悦转头看时,却没有看到人。回头看了一眼半伏在蒲团上的打盹儿的僧人,不由暗奇。难不成是他在说话,说的是梦话?



杨悦心头一震,此人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独自一人在此,说不定有些古怪。

“找路。”杨悦答道。

“什么路?”打盹儿和尚姿势未变,但杨悦却已听出,这句话的确出自此人。

“确切的说是一个楼梯。”杨悦沉吟片刻,说道。

“什么楼梯?”打盹僧人又问道。

“我记得以前,殿里有一个地下佛堂,从西面的楼梯口可以下去,却不知为何不见了。”杨悦想了想,言道。

“贫僧在此待了几十年,怎会从未见过什么地下佛堂。你若找佛堂,这殿里殿外到处都是,并不在地下。”打盹僧人继续说道。

“不是那此,就是这里。大雄宝殿下面有一处的佛堂。”杨悦摇头说道。

“胡闹”打盹僧人摇头说道,似是杨悦在白日说梦一般。

杨悦顾不许多,急忙问道:“难道你们将佛堂封死了,所以才会不见?”

打盹僧人却不再理她,依旧打盹入睡。

杨悦无奈,央求道:“万望‘师傅’行个方便。”

然而无论杨悦如何再说,那僧人便如真睡着一般,一动不动,不再理会杨悦。

杨悦气馁,正要转身向殿外走增,突然发现那僧人枕着的左手中抓着一根洞箫。不由心中一动。

难道他是“父亲”李二郎?

听说李二郎作了僧人,又称作“箫魔”,不是他还会有谁?

更况,自己从这个地方来,只有一个人知道。那人便是西天圣母杨夫人,而杨夫人与李二郎乃是一对纠结夫妻。莫非杨夫人早已算定自己会到这里,让李二郎到这儿等着自己?

第二百三十八章 出口(上)

“请问师父可是姓李?”杨悦向前几步,惊喜地问道。

那僧人听到,身驱一震,没有说话,只猛然间坐直了身子。

从背影可以看到此人身材极是高大。

虽然那僧人极力控制着自己,杨悦却早已发现他的异样。

见他一直不敢回头,便干脆转到他的前面,看到他已是泪流满面,心下不由一阵狂喜,颤声问道:“你……可是卫公的二公子李二郎?”

那僧人始才缓缓点头。

“父亲”杨悦万分激动。

虽然李二郎并非她的父亲,但李二郎的箫声自始便在暗中保护她。圣城之时,更是对她父爱真情流露。然而,她却连面都不曾见到过,心中甚是遗憾。没想到竟然遇到。

“好孩子。”李二郎见杨悦行礼,忙一把扶住她,哽咽着叫道。

二人不由泪眼相看泪眼,唏嘘半晌。

“在圣城之时,父亲为何不声不响地独自去了?”杨悦问道。

“因为有些事情要办,所以提前走了。”李二郎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古怪。

“我还以为母亲故意不让父亲见我。”杨悦笑道。

“傻孩子,她怎会要拦着你见父亲……”李二郎诧异地摇头说道。

杨悦摇了摇头,却说不出所以然来。不过,在圣城之时,杨悦凭直觉觉得西天圣母似乎不想让她见到“李二郎”。

杨悦并非“李二郎”的女儿,却被西天圣母硬说成是她与李二郎的女儿。自然会怕杨悦见到“李二郎”时一时不慎说露了嘴。

不过,见“李二郎”如此说,以为自己误会了。差开话题笑道:“父亲怎会在这儿,是母亲让你来这儿等我?”

李二郎不置可否地“唔”了一声。

杨悦又道:“是了,刚才父亲说在此处待了几十年,难道父亲在此地出家?”

心中却道:难怪当日见到杨夫人在这座寺院,大概她是来找李二郎,恰巧碰上了她。

李二郎没有回答,反而问道:“你刚才在找什么……地下佛堂?”

“是啊”杨悦看了看李二郎说道,“我记的一年前和母亲在此相遇时,这儿似乎有一个佛堂。父亲即在此地出家多年,怎会没有见过?”杨悦十分地纳闷。

“这里的确没有什么地下佛堂。”李二郎摇头说道。

杨悦心下暗暗大奇。仔细观察李二郎,见他不似在说谎,更加莫名其妙。

既然不是杨夫人故意让人将地下佛堂堵死,那个佛堂到底怎么会事儿?自己明明从那儿出来,怎会没有?

“听说弥勒教的《圣典》十分了得,不知是什么东西,如此神奇。为父一直只听其名,不见其踪,想见识见识如何?”见杨悦发呆,李二郎突然转开话题问道。

杨悦一愣,心道:在圣城之时,自己当众念颂《大云无想经》,李二郎就在身侧,怎会说没有见过。

转念又一想,当时他只是看着自己念,并未仔细观看,当然不算是见过。

当下,杨悦笑了笑,说道:“其实不过是一本极普通的经书。没什么新奇。”

边说,边从怀中拿出《大云无想经》,递向李二郎。

李二郎不由大喜,忙伸手去接。

“不可”便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声大喝。

杨悦微怔,手指停在了半空。

“李二郎”见势不妙,身体向前探出,伸手一抓,竟然是来抢经书。

杨悦嘿得一声冷笑,手腕一翻,一串袖箭同时发了出去。

原来,见“李二郎”突然要看“圣典”,杨悦心中暗自起疑。在递出经书的同时,也凝神观察“李二郎”神色。见他看到经书,眼光闪动,冒出贪婪之色,已知其中有诈。当下不动声色,却已暗中握住了袖中机关。

“李二郎”一惊,急忙纵身跃起,躲过袖箭。在空中一翻,竟然来势不减,一个“苍鹰逮兔”,又向杨悦扑了过来。

杨悦忙举起左臂,袖箭再次向上射出。

“李二郎”哈哈一笑,竟然不闪不避,径直取向杨悦。

杨悦刚才射出的袖箭,尽数落到李二郎身上,但听当当声响,又尽数落了下来。原来那“李二郎”僧袍里面穿了铁甲。

看来此人早有防备。

二击不中,杨悦心下不由大骇。来不急闪开,李二郎的手指便要抓到她的头皮。

杨悦本能的倒退一步,右手扣紧三枚飞刀,正要向上挥出。突见“李二郎”猛然向后退去,掠出数丈,才落到地上。

与此同时,一道灰影也轻飘飘地落下,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