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在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飘在大唐-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悦见二位道士仙风鹤骨,一看便不似普通人物。而且一个性李一个性袁,当即便想到大唐最有名的两位道士,李淳风与袁天罡,至于在大唐时代二人是否出名,她却并不知道。忙上前见礼,道:“久仰久仰。二位可是袁天罡与李淳风大师?”

杨夫人没想到杨悦竟然知道二人,不由一怔,笑道:“悦儿休要无礼……”

袁、李二人却笑着说无防,也忙还礼道:“闲散之人,何敢称作大师。”

杨悦笑道:“你二人若不能当得起如此称号,当今天下更无第三人能当得起。”袁、李二人连称不敢。

杨夫人也笑道:“袁道长,李道长,不必过谦。先郎君在世时,便常称道二人道法高深。今日,还请二位给我儿看一看相。”

袁天罡微微一笑,上下打量杨悦,而后向杨悦索要生辰八字。杨悦一时有点犯难,心想我来到这个世上,不过几个月而已。如果说我真正的世生年月,那是1300年后,也就是说我现在的年龄其实是负1300来岁。也就是说我现在根本还没有出生。想到此,不由莞尔,说道:“以大师的道法,何需生辰。又不用称骨算命,你只给我看看面相吧。”

袁天罡的称骨算命歌却是刚刚作好,见杨悦居然一语道破,不由一怔,笑道:“武公子见笑了,我那称骨算命歌不过是小玩意,见不得人。”心中却暗暗纳闷。

杨悦一直是男装,她本来生的个子高,面相俊美之中带着英气,加上举止洒脱,无半点女儿家地扭捏作态,因而不知底细地人便把她当作了真男儿。

杨悦笑着说道:“道长地小玩意,却不知对后世人会有多大的影响。”袁天罡当然不知,他那顺手而作的“称骨算命歌”竟然被后来算卦的人奉为经典。

袁天罡半闭双眼,仔细观看杨悦一番,半响才道:“观武公子面相,凤颈龙瞳,面如妇人,乃大贵之相。只可惜……”说完略加停顿,卖个关子。

杨夫人道:“可惜什么?”

袁天罡道:“可惜,武公子乃是个男人,如若是个女子,当贵为天子。”

杨悦见说,不由纵声大笑。

杨夫人也笑出声来说道:“道长莫不是误会了。十几年前道长给小儿看相也曾如此说法,只是眼前这孩儿,乃是我刚刚收的义子,并非道长当年看过的小儿,道长却说出相同的话来,莫不是故意说笑……”

杨悦见说,心中更是不以为然:“都说算命看相乃是骗钱之术,果不其然,这袁天罡可以说是命相之祖,也不过这般胡诌。他日若有机会,以我对历史人物归宿的先知,开个麻衣神算骗点银两,包准比他准得多。”当下也笑着打趣道:“那可真是可惜了,否则这历史上岂不多出个女皇帝来。”

袁天罡却只是摇头,微笑不语。

杨夫人忙道:“悦儿,不得胡说八道。这种玩笑怎么能胡乱开。幸亏袁道长不是外人,否则被官府知道,定是谋逆大罪。”

杨悦笑道:“有罪也是袁道长有罪,‘当贵为天子’是他所说,可不是我想要当的。”

杨夫人忙又斥她不得无礼。袁天罡却是个嘻嘻哈哈地好脾气,连说无妨。

杨悦见袁、李二人年龄相差不多,试着问二人可是兄弟?杨夫人先已答道:“傻孩子,他二人一个姓袁一个姓李怎么会是亲兄弟?”

袁天罡也笑道:“我徒儿比我小十来岁,难道看不出来么?”

杨悦知道了二人乃是师徒,不由一笑。李淳风叫袁天罡师父,但面相却比袁天罡看上去还要老成些。李淳风性子沉静,不喜多言,袁天罡却正好相反,嘻嘻哈哈说个不停。几个人东拉西扯地闲聊一会儿才散。

走了几步,杨悦突然想起什么,回过头来对李淳风道:“你那‘推背图’可带在身上?能否借来瞧瞧?”

《推背图》可以说是李淳风最有名的著作,据说推测中国各朝各代的重大事件,十分准确,被后世人捧为神书。但也有人传说,李淳风怕泄露天机,将推背图的原来次序打乱了。杨悦在后世的网上,查到过《推背图》的内容,只是不知是否是真正的推背图。今日见到书的作者李淳风本人,自然想借来观看印证一下真伪。

然而,李淳风听了杨悦的话,却莫名其妙地说道:“什么‘推背图’?”

杨悦不由一愕以为他不肯借观。但见他惊讶模样又不似作伪,突然想到也许他还不曾作出“推背图”来,不由暗叫鲁莽。只好吱唔着搪塞过去,匆匆而去。

见杨悦与杨夫人走远,李淳风笑道:“师父,这是今天第三个被你称作‘当贵为天子’的人了。”

袁天罡也笑道:“这里是皇家猎场,来这儿狩猎的人,不是王子便是皇帝。上午来此的一对父子,第一个气宇轩昂,藐视一切的气度,一看便是当今圣上;那第二个,除了皇帝之外,众人皆察此人眼色行事儿,想来便是太子;这第三个……”

李淳风笑着打断他:“师父,骗人,你分明认的圣上、太子,故作玄虚罢了。去年圣上泰山封禅的时候,咱们不是见过吗?”这个李淳风刚才沉默寡言,现在看上去却也十分的健谈。大概属于在生人面前不善说话类型。

袁天罡“嘿嘿”只笑。李淳风又道:“师父,既然已有皇上与太子二人贵为天子,那姓武的小子,又怎么能贵为天子?”

袁天罡摇头愰脑地说道:“天机,天机,不可泄漏。为师看他的确是‘风眼龙瞳’,当为帝王之相,只可惜错生了是个男儿。你可听说过有本‘秘记’中有‘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地说法?”

李淳风笑道:“弟子也看到过。不过那又如何,难道还真要出现女皇么?这可是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未有过的事情。男为阳女为阴,如果那样岂不是阴阳颠倒,乾坤乱了……”

袁天罡不至可否,低着头在默默地想着什么,过了一会儿说道:“淳风,你精于谶学,但相学却不如为师。刚才的武公子只怕是位女子。如若果真那样,以她的钟灵神透,不类凡人,将来必有大运……”转而又问李淳风,“你一直在写的占星之术的书,快写好了没有?”

李淳风回道:“还没有,恐怕还早。”

袁天罡若有所思地道:“反正你我闲着无事儿,何不占卜一下,测测大唐国运。”

李淳风点头赞同:“这些日子弟子观太白星昼显,只怕是确有异象”。

二人离开无忧亭,回到主殿,取来龟骨等占卜事物,四象八卦开始推算。袁天罡善于相面,天象占卜之术却不及李淳风精通,便站在李淳风身后观看。

李淳风起占诚心祈祷。以火灼龟,噼啪之声清咧,得出第一象,乃是两道白虹。

李淳风断象,从九宫八卦中推得谶语四句: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做颂称道: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悟得循环真谛在试于唐后论元机。作为起卦之语。

再次祈祷,推测出第二卦,图象为:一盘李子放在盘中。谶语诗句为:“累累硕果,莫明其数,一果一仁,即新即故”;袁天罡数了数果中之实,共21数。李淳风说道:“大唐国运似是二十一帝”。

袁天罡看得仔细,指着象中的第四只果子说道:“此果无柄,只怕是与《秘书》的‘女主昌’相合,应是女子”。

李淳风也不由暗暗称奇,做颂歌注解曰:“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口中却不肯承认,说道:“自古**主政也不在少数,但并未见那个女子真正走到殿前称帝,也有可能不过是**干政之象。”袁天罡摇摇头,示意他继续推测。

李淳风再推,测出第三象:乃是一女子。谶曰:“日月当空,照临天下,扑朔迷离,不文亦武”;李淳风与袁天罡面面相觑,心知必有女王出世。袁天罡说道:“日月当空,一阳一阴共同临朝,‘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只怕果真有女王当朝。”李淳风却凝眉不解道:“大唐国运在二九之数,传二十一帝,此女子当朝临政,但未减大唐运势,却是为何?”袁天罡说道:“也或许她是帝王**中的妃嫔。’”李淳风想了想觉得有理,点头道:“应该是这样,而且继位的天子没准便是女王的子嗣,因此才没有减大唐运势。”袁天罡点头称是。李淳风又得颂歌注解:“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第四象推出:乃是一只鹦鹉和五只猴子。谶曰:“飞者不飞,走者不走,振翅高岗,乃克有后。”

李淳风问道:“师父认为此象应做何解释?”袁天罡道:“飞者不飞,走者不走,大概是说这女子掌权后,天下大定;又或者是想飞走,却被拌住不能飞走。”李淳风想了想道:“后者可能性较大,李唐天下原本被女子篡权,最终又被众王候扶持,归还李唐。”袁天罡也觉有理,点头称是。李淳风得颂歌注解曰:“威行青女实权奇,极目萧条十八枝,赖有猴儿齐着力,已倾大树仗扶持。”

李淳风卜得性起,竟然占卜了一夜,直到天亮时分,占到第五十九卦,二人推算的日期竟然到了2500年之后。

袁天罡站着看了一夜,十分疲倦,打个哈欠伸伸懒腰,抬头看到殿中三清像,刚好与太上老君打个照面,太上老君威严的眼神便他心中一跳,突然有所醒悟,猛推李淳风的后背,说道:“够了,够了,不要再泄露天机,免得被太君上仙责罚。”

李淳风正算得入迷,猛然间被袁天罡推醒,也恍然大悟。突然想起杨悦刚才说的话,二人同时惊叫道:“推背图。”

两人心头均闪过一个念头,“原来所谓《推背图》便是二人刚刚完成的推测”,心中不由大为惊异,已知杨悦非常人,面面相觑,各自看到对方眼中的惊骇。

第六章 西北入长安

若不是杨夫人说离开家时间太久了,要尽早赶回长安,依着杨悦的性子,巴不得四处游玩。进入秋天,树木萧落,天气渐渐冷了。家丁们身上衣衫还是夏装,杨夫人一行不得不加快行程,终于在十月底,一行人到了长安。

在后世,杨悦到过西安,八百里秦川,四面环山,中部河流纵横,气势磅礴,的确有王霸之气,历史之厚重无人能及。与东部相比,西安的“胡人”相对较多,民风彪悍。走在大唐的长安街上,这种感觉更加深切。行人之中,胡来胡往,蓝眼睛、大鼻子、卷毛虬髯,骆驼、马队,如坠异域外邦。与现代的高鼻子黄头发西装革履的老外,感觉大不相同。

杨悦惊道:“怎么这么多外域人。”仔细一想,长安乃是当时著名的国际大都会。长安与外联系,以丝绸之路为主,东面的高丽、倭国也有人来,但长安的“国际友人”还是以来自中亚、西亚以及少数东欧人为主,于是释然。心道:这些外国人都是老毒物欧阳峰的同伙,来自西域,当然与现代西方人大不相同。

武权笑道:“少主有所不知,这里接近西市,各地来的胡商大都住在这里,所以这条街上的胡人多,穿过前面的朱雀大街就好多了。”武权不同于其他家丁,他坚持叫杨悦为少主,而不是郎君。

杨悦点点头,知道唐代的长安城划分坊区,设东西二市。这种设置在当时影响深远。包括日本的京都,朝鲜的平壤都仿着长安造成。

到了朱雀大街,着实让杨悦吃了一惊,朱雀大街的宽度足有一百五十米,便是一般街道也在八十米左右,比现代一般城市的街道还要宽。两旁植有槐树,绿荫成排,令人赞叹。街道马车行人各走其道,与电视剧中骑马者横冲直撞行人的场境大不相同。不由感叹:长安城的繁华比起1300年后的西安规模似是还过之而无不及,这东西二市一定要好好的转转。看一看那“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胜景。这两句诗是李白《少年行》中的句子,写的便是这长安城的繁华胜“市”。

武府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位于东城的崇仁坊。长安城的“坊”其实跟现在的小区相差无几,有围墙圈住,南北东西各一门。武府在崇仁坊的南巷。

武权上前敲门,半晌才走出一个家丁,三撇小胡子稀里咣当,一双精明的小眼睛象老鼠一般机敏,见是武权,双眼一翻说道:“敲什么敲,门都被你敲破了。”武权陪笑道:“丁管事,夫人回来了。”姓丁的小眼睛瞄了一眼杨夫人的马车,才慢吞吞地边开门边嘟囔道:“回来就回来吧,好大的架子。”

杨悦一愣,心道:“好一个无礼的家丁,见主母回来竟然敢如此放肆。”略一思忖已明白其中道理。杨悦从武眉儿那里早已得知,杨夫人杨氏并非武氏家长武士彟的元配夫人,而是继室,也就是原来的妻子去逝后,又娶的妻子,也叫做续弦。与二房或小妾不同。古代的妻与妾有非常严格的界线,妻才是真正的夫人,妾相当于妻的奴婢,无论再怎么得宠,地位也极低,所以一般人家的女儿,宁做穷人妻,不做富人妾。这种“正统”思想一直延续到民国,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香炉》中葛微的姑母,因嫁给香港富商做妾,葛微的父亲认为她败坏门风,以至于跟她断绝了兄妹关系。这种古人妻与妾的区别,不是现代人能够想象得出的。现代人的妻,甚至连情人都不如,被二奶打上门的都有,很是嚣张。

杨夫人虽然是续弦的正牌夫人,但只生了两个女儿。武家的两个儿子,老大武元庆,老二武元爽,都不是杨氏亲生,而是武士彟前妻相里氏的儿子。武士彟在世时,大家相安无事儿,武士彟一死,武氏两兄弟自然对杨氏便不太敬重起来。这些家丁自然狗眼看人低,最会见风使砣,平日便对武杨氏不大礼貌。

杨悦向来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等势利小人,见丁管事无礼,当下怒喝道:“好一个欠扁地奴才,见到主母回来不赶快下来行礼,胆敢说出这等大不敬的话来。武权给我掌嘴。”武权迟疑地看看杨悦,又向杨夫人坐的马车看去。杨夫人坐在车中似没听到一般,无声无息。

丁小眼儿被人喝骂,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是个不认识的小白脸,大怒道:“那里来的小杂种,敢管我武府上的闲事儿。”

杨悦被骂,不怒反笑,摧马上前,手中马鞭一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