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在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飘在大唐-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悦没好气地偷偷叫他一声“大色狼”,李道宗哈哈大笑。杨悦笑着回过头,见推辞不过,只好于肚中搜寻后世名诗,看有没有可以改得应景一点的诗作。

正沉吟见,只听身边有人从鼻子发出一声冷哼。声音虽然不太高,却十分刺耳,邻座诸人也都听得清清楚楚。杨悦拿眼看去,却见是新科状头田备。

田备因为是状头,座位最靠近三位高官。《天下新闻》讽刺“投卷”作弊,他正好首当其冲。文中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田备这个状头是由荆王李元昌所举荐,参加科考的举人无人不知,因而他这个状头最是受到质疑。这些日子同甲士子见面相贺,也不免有些虚情假意。田备为此早已窝了一肚子火。今日曲江宴,本来应该状头大出风头,没想到此时长安公子又出来捣乱。此人当今已隐隐引领天下士子,成为天下士子之领袖。没听说她写过几首诗,但一两首传颂足见其才情,而文章“人道论”一出,更是引起一片哗然。虽然褒贬不一,但其中道理无人不点头称是。

这个田备在平日却也不是如杨悦等人所想,完全是个草包。琴诗书画虽然不是顶尖人物,但也属于一流,没想到因为《天下新闻》的论调,被众人相哂。

看到长安公子一出现,众举子竟然如众星捧月一般,一齐向杨悦祝酒,称赞溢美之辞不绝于耳。把他的风头抢了一个一干二净。便不由自主的从鼻子里冷哼了出来。

刘洎离他最近,看了一眼杨悦,向田备微微一笑道:“怎么,新状头不服么?”

田备这一声冷哼,原本自己也吓了一跳。正在讪讪的尴尬,却被刘洎一语点破。既然作了,此时退却不得,干脆不再掩示。见不少人已盯向自己。田备略一沉吟,起身说道:“某不才,听过长安公子之名,向来十分敬慕。只是最近读了一篇文章,叫做‘人道论’,署名长安公子。然而篇中用词之简陋,实在令人诧异。不敢相信此作便是大名鼎鼎的长安公子之作。今日长安公子在此,正要向公子请教。”

此话一出,果然有不少人微微点头,看来不少人心里也存了这个疑问。杨悦这篇白话文“人道论”引起的哄动的确不小。

杨悦心中不由暗骂田备一句“老狐狸”,明明想说我名不副实,却弯弯绕出这一大堆话来。当下面堆微笑说道:“田状头不用怀疑,那篇文章的确是本人所作。”

“啊?咳咳——”田备似是被猛然呛到水一般,一阵大咳,半晌才停下来,说道,“这个,这个,果然是高明大作……”脸上早已写满讥讽和得意的笑,等着看杨悦的笑话。

杨悦如何不明白他的心意,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言道:“我个人认为,用什么样的语言写文章,首先要看文章是要写给谁。譬如对着‘下里巴人’弹‘阳春白雪’,自然没人来听。文以载道,我认为文章与诗不同,是用来讲道理的,我这篇‘人道论’是讲给众人听的,因而写得直白些,用了大家平日说的话来写,用意是让所有的人都能听懂。这不过是一种写作立场而矣,与文辞无关。”

听了杨悦的说法,已有不少人点头称是,富嘉谟等人早对田备故意挑衅看不过眼,更是夸张的鼓掌叫好。

刘洎看了一眼杨悦,没想到她对答如流,暗赞一声好辩才,笑道:“公子所言极是。只是如果公子今日写诗,不知是要写‘阳春白雪’,还是要写‘下里巴人’?”

杨悦已知这个刘洎心存刁难之意,刘洎为东宫左庶子,自然是太子李治的忠心拥护者,而杨悦这个蜀王派生当然被他看着不顺眼。

杨悦知道自己今日作诗大有难度,别说写的“直白”,便是引经据典,只要众人能猜得出出处,也定会被贯以“直白”之名讥讽,说她将大家看作了“下里巴人”。但是要难住坐中众才子,只怕杨悦这个现代的中文高才,到了古代不过是小学二册。

理清这些道理,杨悦微一沉吟,看了刘洎一眼,微微一笑道:“众位才子当然是‘阳春白雪’。我这里有一首诗正要与大家来一起评品……”

第一百零七章 曲江流饮(下)

“夭夭灼灼,委委佗佗洋洋活活,敖敖揭揭,子兮子兮,今夕何夕,匪饥匪渴,式食式饮,日之月之,载舞载歌,室兮闼兮,即兮发兮……”

杨悦将诗句徐徐念出,不待念完,已有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有些人微微点头,有些人面露惊诧……再到后来,有些人已开始低头沉吟,或者相互问询印证。等到念完,宴会上已是一片嗡嗡之声,窃窃私语。

杨师道一捋胡须,不住点头微笑。便是刘洎也目露赞叹之色。

江夏王却是哈哈大笑,低声向杨悦说道:“服了你这丫头。难怪老六对你如此……”

杨悦心中得意,便没在意他话中的戏谑。去看田备,田备一脸尴尬之色,眼中有些不愤,更多的却是嫉妒。

杨悦这首诗不是律诗,而是用乐府诗形式,十分巧妙。妙就妙在所有句子都用复词。而更妙的是全部都用典故,所有的句子皆出于《诗经》。

开篇四句“夭夭灼灼,委委佗佗洋洋活活,敖敖揭揭”,描写女子丰华正茂,美丽佼好;中间四句“敖敖揭揭,子兮子兮,今夕何夕,匪饥匪渴”,写男子见到心爱的女子,十分欢欣,不知所措的心情;最后四句“日之月之,载舞载歌,室兮闼兮,即兮发兮”,写的是新婚夫妻,恩恩爱爱,形影不离。

整个诗句不仅全部是用典故,而且用得恰到好处,连成一个有情节有发展有高潮的故事。如果不是对《诗经》十分了解,很难理解此诗。难怪众人要交头接耳,相互补问。

杨悦能写出这样一首诗,却是因为她在后世读书时,曾经作过一篇专门研究《诗经》中婚恋诗歌的论文。没想此时恰好用到。

杨师道点头笑道:“公子此诗一出,天下士子再也不敢写新婚诗也。”

刘洎则打趣道:“长安公子这首诗,比杨中书的‘更笑巫山曲,空传暮雨过’要高明了些。”

“老夫的诗比起公子的,的确要直白得多。”杨师道深以为然,哈哈大笑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刘洎说的是杨师道的《看婚》一首,“洛城花烛动,戚里画新蛾。隐扇羞应惯,含情愁已多。轻啼湿红粉,微睇转横波。更笑巫山曲,空传暮雨过。”诗中写得是新娘新婚时的娇羞之情,极是微妙。最后一句的打趣,还有些荤段子的意思。比起杨悦这首诗要露骨直白太多。

江夏王见杨悦看向田备,明白她的心意,呵呵一笑向田备言道:“田状头以为如何?请田状头品评一下如何?”

“长安公子果然名不虚传。”田备讪讪地起身说道,面上有些尴尬。与在座的大多士子一样,他虽然知道杨悦是全部用典,而且全部用的《诗经》典故,但其中有一两句却拿不准出处,不敢乱说。因而被江夏王点名出来品评,不免要露怯。

田备脸上一红,略一沉吟,忙放低姿态,言道:“长安公子这首诗实在高明,其它用典田某还能知之,只是这句‘洋洋活活,敖敖揭揭’出自哪一首,还要向公子请教。”

杨悦刚要开口,却听乔知之冷笑一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这是《诗经。卫风。硕人》里的句子。田状头刚才还说公子的作品用词‘简陋’,怎么此时却又不识得出处。看来长安公子写的太‘阳春白雪’,对错人了。”

田备被他讥讽,脸上立时羞成一块大红布,呆立当场,不知如何应对。

反到是杨悦看了有些不忍,笑着言道:“田状头不必如此,天下诗歌何止万千,有一两首记不清楚也是常见。在下也不敢说对于诗歌有多少见的,不过是恰好知道田状头不知道的一首诗而矣。”

田备见说纳纳的点道称谢,坐在一旁,心中却暗骂杨悦故示大方,今日这个人是丢大了,偏偏好人被她做尽。

果然,众士子见杨悦如此雅量,纷纷称赞。天下诗社的人不用说,便是不是天下诗社的人也大为赞扬。交口称赞之下,众人又大大将杨悦用典的出处热烈的讨论了一番……

“这句‘夭夭灼灼’出自《桃夭》:‘桃之夭夭,灼灼痛其华,子之于归子之于归,宜其适家’,比兴的是女子正值妙龄,适宜成家。公子用这句开篇,写得极是恰当。”

“‘君子偕老,副笄六枷,委委陀陀,如山如河’,这句‘委委陀陀’出自《君子偕老》,用它来形容侍嫁的女子举止雍容优雅而稳重,再合适不过。”

“用‘洋洋活活,敖敖揭揭’来形容女子高桃身材修长美好,十分贴切……”

“这句‘子兮子兮,今夕何夕’当是出自《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说的是男子猛然见到自己心爱的人,不知怎么办发出的衷心的感叹。更见女子之美。”

“《车辖》中有‘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是说有德淑女嫁过来,男子心得安慰,欣喜不已,劝大家多饮几杯。这‘匪饥匪渴,式食式饮’,用的应该是这个意思。”

“这最后四句,最为出彩。《东方之日》中有‘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意思是太阳从东方出来啊,美丽的娘子就在我的内房,悄悄伴我情意浓啊;月亮出自东方啊,美丽的娘子在我门旁,悄悄随我情意长……”

……

听着众口称赞,极尽溢美。杨悦不由暗暗摇头,古人真是食古不化。大概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多,所以才以引经据典为美。不过,想到后世那些绵羊体、梨花体等,又觉得还是古诗好些,虽然免不了要多吊些书袋,但总比“白开水”两句,便叫诗好多了。

正想得出神间,却听刘洎言道:“圣人言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公子的诗用典之妙,可谓妙不可言。只是如田状头这样的人才都不能全部理解,不免有些……哈哈。”

刘洎一阵打哈哈,言下之意甚是明了。

杨悦心中不由大骂:“这家伙可真不是东西”。这老家伙逼着我作“阳春白雪”来难倒别人,现在却又用孔圣人的话,说我写的诗过于“文邹邹”,暗示我的诗过犹不及,不是“君子”……

不过,杨悦面上却是微微一笑,从容言道:“刘侍中所言极是。孔圣人的话自然不会有错。然而,在下对孔圣人这句话的理解却与刘侍中有些不同。”

“不知长安公子有何不同?”

“‘文’与‘质’的关系当然如圣人所言,‘文质彬彬’为最好不过。过简则流于粗野,过于华丽未免流于虚伪骄饰。不偏不移,不简不繁,中庸之道,才正是我儒学之道,某也如此认为。只是对于何为‘质’何为‘文’的理解有所不同。某以为‘简白’之文不一定便是粗野,而引经据典有时候也不一定便是华丽。”

“哦,此话怎讲?”

众进士、明经皆凝神细听。田备见刘洎为难杨悦,眼中微有得色。

“比如,在下听过一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样的诗句,虽然基本上是用白话写出来,可谓是再简朴不过,但不见得便是粗野之作。”

富嘉谟高声声援道:“公子所言极是。骆宾王这首诗,朗朗上口,质朴可爱,再佳不过。听说在婺州一带,传唱极盛,但凡有小儿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听了二人一唱一和,不少人纷纷点头称是。

刘洎一时无言相对,只好呵呵一笑,说道:“公子高才,见识果然非同一般。”

杨师道见刘洎一直有意刁难杨悦,早看不过眼。又见杨悦机敏答对,心中对杨悦更加赞叹。看到刘洎无话可说,便打趣道:“刘侍中一向以机辩著称,今日可是找到了对手。只是今日是来宴饮,可不是来斗嘴。刘侍中不要只顾着说话,还是多吃几杯酒吧。”说着向众人举杯共饮。

刘洎便顺杆爬下,笑道:“正是,正是。”

众人大笑。当下祝酒对饮,听歌赏舞,去了些含沙射影、故意相难。一时间座中其乐融融起来。

酒深杯醉之时,有人提议玩“曲水流觞”的游戏。

古人风雅,于上巳节,三月初三日,向有“曲水流觞”的风俗。就是在弯弯曲曲的溪流之旁,把盛满了酒的觞放入水中,自上游浮水飘流而下。觞行到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便饮酒,据说此法是用来去邪。后来却被文人改成游戏,即兴赋诗饮酒。如果有人作不出诗来,便要罚酒三觞。传说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便是在兰亭曲水流觞时,王羲之乘兴挥毫而作。

众才子见说,高声响应。夜宴渐渐掀起高超……

不知是谁又来提议,不作诗只联句。规则没什么高明之处,不过是一个人出句,把酒杯放到一只碟子里顺流旋转而下,停到谁面前,谁来对句。如果对不出来,便要罚酒三杯,对得出来,要重出一联。如此连绵接力。

杨师道一向以诗才著称,又是宴会“主持人”,被众人推举由他开始。

杨师道便不客气,出了一联:“曲水通幽暗消魂,今宵登科”,虽然十分应景,但是跟他的诗一样,有些不太正经。众人哄笑绝倒。

戏笑声中,杯盘轻拨动,顺流而下……

众美姬也参与进来,其间娇声燕语,击掌赞叹,觥筹交错好不热闹。众才子果然了得,一转下来,便得了不少佳句。

乔知之的“笑看风雨后,无语问斜阳”,宋令文回的是“杯向云雾间,有意邀明月”令人赞叹不已。其它如“泾渭分可清白立见”、“踏月成诗士子秀”、“飞鸟入林杜鹃啼”等等无一不佳。

便是江夏王李道宗这个行军打仗的将军,也出了一聊,“我醉轻狂谁与共,挑灯看剑”最是佳句。

杨悦不由暗暗赞叹。

对于对联粘句,杨悦也还算拿手。一转杯子没有在她面前停,二转却没有飘过他,停在了她的面前。上联正是江夏王出的“我醉轻狂谁与共,挑灯看剑”,杨悦对了一句“君歌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