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帝国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帝国崛起-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中华帝国初立,根本就经不起战争的折腾。但是香港又是必须要收复的,但在徐世昌看来,二十年之内,中华帝国根本就没有收复香港的能力。这是徐世昌的看法,也是事实。

海军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哪怕你建造出来了军舰,却无法提供更多优秀的士兵。现在虽然是拼军舰的时代。但何尝又不是在拼士兵?海军不比陆军,他们这些人每一个都是块宝,金贵得很,死了那就没了。

国防部长王林看完之后也紧紧的皱起了眉头,他虽然料到了英国人会反扑,但却没有想到力度竟然会这么大。本来还以为英国人会让远东舰队直接攻占香港的,可没想到竟然会调派一支新的海军主力舰队。

这意味着什么?英国海军,欧洲区的实力最强,装备最新,最先进。威力也是最大的。亚洲区的则是装备最老,相对落后。威力也不是最大的。

可即便如此,中华帝国在英国远东舰队面前也依然没有任何的优势。尽管都是新船,火力什么的也很猛。但人家毕竟是老牌世界海军,不是你一个中华帝国这个新崛起的国家能够抗衡的。

人家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新的军舰,你能吗?除了从美国购买之外,自己的制造能力又有多少?上海的耶松船厂公司?虽然在前段时间经过合并之后,耶松船厂公司的制造能力大幅提升,可现在他们也只能建造千吨级的战舰,而且技术也不是很先进。

最要命的是,张野竟然放弃了建造战列舰的计划,转而选择了一种在很多国家都被淘汰了的小吨位军舰。当然,这种军舰的吨位也并不小,大多都在七千至三千吨左右,偶尔也有万吨级的,但那些耶松船厂造不出来,必须将订单交给美国。

英国海上力量极为强大,船厂又是在上海,守的话根本就守不住。除非放弃所有的沿海地区,将舰队全部安置在上海附近,在这里阻击来袭的英**舰。

接下来,陆军总长苏道看了看电报,同样也是眉头紧皱,来的虽然是海军,可对于陆军来说压力也同样不小。

在之后,是海军总长刘春贵,看了之后也没有什么表情,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都看完了吧?说说看都有什么看法?”张野笑言道。

“这仗不好打,搞不好的话还的丢地盘。”王林想了下,说。

“我们倒是好说,大不了就后撤,可以保证部队的安全。就是海军那边的压力会比较大。”苏道说道。

“压力归压力,敌人来了总不能不打吧?我们又不是满清,不想他们那样胆小鬼。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哪怕拼个全军覆没,我们海军也不会让英国海军占便宜的。下面的士兵打光了我这个海军总长就亲自上,我打光了还有下一任总长呢。”刘春贵冷哼一声,道。

“打,是肯定的,但也不能盲目的打。先前我要求沿海地区的百姓撤离,主要也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英国海军虽然厉害,可他们的陆军却很一般,而且英国的补给线太长,根本就打不了持久战。这一仗,我们不需要去死拼,但也绝不能不拼。

海军想要进步,就必须要去打仗,否则的话,光靠练是练不出来的。但是这个打,我们也必须要有计划的去打。接下来,海军方面放弃所有海域,全力退守上海,守卫耶松船厂。不要小看现在正在建造的那些小吨位战舰,以后我们打败英国,可全靠他们了。

另外陆军方面,在沿海地区,所有适合修建炮台的地方,都修建永久性炮台。哪怕这一次不用,以后也还是要用的。我们不能只守某一个地方,而放弃其他大片的国土。只要英**舰敢靠近,我们绝对要给他们来上一拳头,哪怕打不死他,也要打的他一脸是血。

海军退守到上海之后,务必要与炮台形成联系,一旦交战,必须将敌军引入到炮台的射程之内。也只有这样,海陆联合,才能暂时击败英国海军,不至于全军覆没,在无防守之力。现在我们是防守期,必须要熬过这段时间才行。”张野突然说道。

张野虽然是个愣头青,但也绝不会不经任何思考就去做一个决定。英国人固然强大,可这一次张野却是抓住了英国人的命脉。他们的陆军不行,所以,我不跟你拼海上力量,但是你要是想打的话,那么我就奉陪。但我只在岸炮的射程之内跟你交战,这样你不仅要防御我的军舰,同样也要防备我的岸炮。

至于什么射程问题,这个根本就不用担心。哪怕你装备的舰炮能打二十公里又如何?你的士兵能看到二十公里以外的情况吗?你能确保命中率吗?所以,要想提高战斗质量,舰队还的往前来,只有双方都在视线范围之内的时候,你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你的战斗质量。

但是这么一来的话,那么问题就来了。视线范围之内,我的岸炮口径虽然小,打的距离也近,但视线范围之内还是没问题的。在一个,岸炮打军舰本就有巨大的优势。在连带上永久性的工事,如果运气不好的话,估计一艘军舰打完所有的弹药,也未必会摧毁一个岸炮。而他本身则至少要挨上几炮。

耶松船厂,其实就是上海造船厂的前身,现在还属于私企。但因为张野是皇帝,亲自下了命令,所以他们也不敢抵抗。因为在这种制度下,你要你敢反抗皇帝,只需要皇帝一句话,你这个船厂就要成为国家的产物。

而且造船厂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赚钱?如果自己的国家有钱给他们赚,他们为什么要拒绝?所以,在耶松船厂合并的时候,张野也是下了功夫的。不仅加速了合并进展,同时还给船厂拨付了更大面积的地皮,并且所建造的船坞,也一并由帝国负责。所以,现在合并之后的耶松船厂,其实就是官民合办的企业。

所有所需要建造军舰的材料,由政府提供,船厂负责出人,同时,政府在单独向船厂支付一笔加工费。在外面买军舰为什么那么贵?因为那是政府只需要下单,军舰上所有的东西,都由船厂自己去采购,而这些东西的制造商,也是要赚取利润的。

现在张野等于是省掉了这一环节,他只需要出铁矿工人的工资,炼钢厂工人的工资以及这些运费就可以了。所以,再买过买相同的一艘军舰,在自己这边可以造三艘,甚至更多。

“皇上,我实在是想不明白,人家的军舰都是越造越大,吨位也是越来越重,我们为什么放弃大吨位的军舰不造,偏偏要造这种小吨位的呢?”徐世昌疑惑道。

这里真正能让他说上话的地方并不多,而他之所以参加这次会议,主要也是考虑到要配合军方的行动,所以一些事情也必须要告诉他,让他知道。

“我曾经说过,未来战争将会是立体战争,大炮巨舰的时代将会成为过去。到时候天上飞的,水底游的,都将成为战斗的组成。他们造几万吨级的战列舰,那就让他们造去吧,到时候你们会看到一种绝对想不到的场面,甚至连做梦都不敢想的画面。他们的战列舰,在我们的打击之下,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只能看着一艘艘的战列舰被我们击沉。”张野说。(未完待续……)

第二一五章:战略部署

张野的话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愣,特别是海军总长刘春贵。他本身就是海军,对海军可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到底有什么东西能打的战列舰毫无还手之力?如果真要有的话,估计只能是比战列舰更大的战舰。

“到底是什么东西啊?战列舰那么强大,这怎么可能呢?”刘春贵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我刚不是说了吗?未来打的是立体战争,海陆空三方齐头并进。战列舰虽然强大,可他真的就没有弱点了吗?”。张野笑了笑,说道。

刘春贵摇了摇头,他实在是想不出战列舰还有什么弱点。要是战列舰弱点很明显的话,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去改进?怎么可能会让其他人抓住把柄?而战列舰已经出现了这么多年,也经过了很多次的战争,包括各种环境,事实证明了他是没有问题的。唯一的弱点就是害怕遇到比他更厉害的战列舰。

“立体!立体!战列舰的防御重心在侧面,可现在技术就那么点,你加厚了侧面的装甲厚度,就必然要从其他的地方减掉一些。我问你,我们的战舰什么地方最薄弱?如果一颗炮弹想要干掉我们的军舰,那么从什么地方进入可以一击必中?”张野并没有明说,而是问道。

“战舰最薄弱的地方当然是上面,什么?你是说……”刘春贵下意识的说了出来,可紧接着,却更加惊讶了。。电子书下载

张野点了点头,同意了刘春贵的猜测。后世随随便便一个成年人都知道,战列舰什么都不怕。就怕飞机。而真正指使战列舰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也正是因为飞机被大量的投入战场。

战列舰身躯庞大。行动比其他军舰稍微慢一些,这无疑增加了飞行员的投弹准头。不需要太多,一次派出去二十架飞机,只要有一架飞机能把炸弹投中目标,就能给这艘战列舰带来严重的后果。

而且战列舰又有很多锅炉,现在内燃机还没有投入运用,所有的船只都是用的锅炉来制造动力的。特别是战列舰的,因为所需要的动力很大。锅炉的数量以及个头头很大。那么问题就来了,有这么大的锅炉,也就必须建造这么大的烟囱。

一旦有一颗炸弹从烟囱内落入的锅炉,那么这艘战列舰基本上就等于是报废了。另外还有一点,现在的海军,陆军,甚至全世界,根本就没有防空的意识。所以,现在只需要有一架飞机,带着炸弹就可以慢慢悠悠的去干掉一艘战列舰。当然。前提是可以准确的命中目标才行。

而耶松船厂内现在所建造的,正是驱逐舰以及护卫舰。上面装备了大量的防空武器,其目的就是组建航母编队。

中华帝国的海军已经落后了,但紧接着海军却要进行一个大转变。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要从头开始,张野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抢占先机。也只有这样,才能追赶上欧美海军的水平,让中华帝国的海军有一战之力,甚至去争一下世界第一什么的名头。

“枣庄的那个飞机制造厂就是干这个的?”徐世昌惊讶道。

“恩,现在你该明白我为什么会不顾你反对也要加大投入了吧?”张野点了点头,说。

“这能行吗?虽然理论上说没问题。”徐世昌纠结的说着。

“只要理论行,那就没问题,相信我的眼光。”张野笑着说。这回他总不能说历史已经证明了之类的话,因为飞机还没有真正投入到战场过,而且除了中华帝国,也没有任何国家有飞机。

“希望是这样吧。”徐世昌无奈的摊了摊手,道。

枣庄的飞机制造厂一直是徐世昌心头的一个疑惑,除了能让那什么所谓的飞机飞起来,徐世昌就只觉得这东西拿来侦查倒还不错,可侦查的话哪有热气球来得方便?所以也就一直对枣庄飞机制造厂有些不满。

当然了,指使徐世昌不满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他太烧钱了,每每研究成功一个产品,张野先是一番肯定,然后在去提出一些意见,然后推翻重建。如此来来回回,这一个小小的飞机制造厂,一年的时间竟然花去了一百多万的研究经费,就这还不带那些被他们搞报废的材料。

这对于张野来说就是一句话,对于莱特兄弟来说,虽然这是他们的产品,被否定了也很可惜。但张野提出了更具体的意见,这让他们有了更多的灵感。而且完全不必担心资金问题,他们需要什么,直接打个单子就是了,自然会有人去给他们找来一切所需要的东西。

而且张野还从世界各地找来了很多有同样兴趣的人来一起帮忙。在来到枣庄的这一年多时间内,莱特兄弟已经完成了五代飞机的制造。由最开始在美国时期制造的初级飞机,到第二代增加航程,第三代增加发动机动力以及航程,第四代的操纵性等等。而目前正在研究的第五代,对于他们来说则是个全新的挑战。

因为他们要将双翼飞机改为单翼的,如果在以前,他们只会觉得这个计划太疯狂了,可是现在在他们看来,这似乎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张野又拿出了外观图纸,他们只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来确定飞机的具体尺寸,以及内部安装的物件等等。

甚至就连莱特兄弟都觉得他们的研究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在研究的过程中莱特兄弟也没感觉,可当张野要求他们研究第五代飞机的时候,他们回头一看才知道,原来他们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五年都不敢想的事情。

试想一下,给你说让你制造飞机,要什么东西直说,我立马给你找来。就这一句话,让你去研究飞机,很多人都会觉得无从下手。

但是如果给你一个外形的框架,你只需要按照这个框架,去把一些要求的东西安装进去,然后再去测试一下性能,改进不合理的地方。哪个速度更快?等于一个是造积木,一个是堆积木,肯定是堆的快。

双翼飞机只研究了四代,原本还有希望继续改进的,但张野却果断的选择了放弃。因为他根本就没打算将双翼飞机用在战场上。所以也不需要太深入的研究。之前的这一年时间内,让莱特兄弟研究这么多的双翼飞机,只不过是为了让他们积累经验而已。

现在经验已经积累的差不多了,那么自然要去追求更先进的战机。而且张野有过了解,相同马力的发动机,安在双翼和单翼两架飞机上,他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而且双翼飞机的武器也很单调,就是一挺马克沁重机枪,而且最搞笑的是,每一个飞行员身边都有一个小锤子,一旦子弹卡壳,则必须拿着小锤子敲敲打打的,很不方便,也很耽误事。

不过按照张野的预计,第一代可以投入使用的单翼战机将会很尴尬,对于飞行员的要求也很高。因为在这款飞机上,张野没办法去要求他们装载更多的设备。唯一有的仪表盘,也就那么几项,分别是水平仪,速度表,油料表,指南针这几个东西。

至于高度仪,这个张野倒是很想,只是技术还达不到。再说了,人家连飞机都没有呢,中华帝国这边就由双翼飞机发展为单翼飞机,这还让其他国家怎么活?

“好了,事情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