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帝国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帝国崛起-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彻底的包围。

否则的话,无论你怎么堵,总会有一个缺口可以让对方逃掉。这个道理赵克明知道,日本人也知道,甚至天下人都知道。

但是现在赵克明偏偏就是要兵行险招,他就是要给日本人来个反包围,看谁能玩的过谁?

前方战斗已然打响,张野坐镇临沂也一点都不轻松,不停的询问着前方有没有什么最新的消息传来。

而当张野听到夜晚部队遭到日军突袭的时候,张野的心中猛然咯噔一声。他想到了黑山之战,他想到了那些因为夜战而死在黑山的士兵。

他很害怕这一次夜晚被日军突袭,也会是当初的结果。不过还好,最终传来的消息让张野松了口气。

好在侦察兵暗哨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发出预警信号,这样部队才能顺利的击溃日军,并且立下一个这么大的战功。

张野默默的记下了那名因为预警而阵亡的侦察兵,同时也记下了被日军意外发现的侦察兵。虽然他们两个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张野敢肯定,假若第一个人没有发出预警,到了他们这边也是会开枪预警的。

张野为这三人记下了特等功,这是复汉军自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功勋。尽管如此,张野也觉得很对不起他们的家人。

很快,张野再一次接到了一个很不幸的消息。消息来自于德国人。

自从与德国人的关系修缮之后,德国人似乎对于自己很是上心。尽管他们的舰队没能阻止日本人的舰队,放任两个师团的日本陆军顺利的登陆。

但是在其他的事情上,德国人也依然很是支持张野。德国在远东的情报机构基本上是全力的运转着,不停的在为张野打探着任何一个消息,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

日本人的第二批援军已经赶到了福冈,同样的还是两个师团,而且负责指挥的是日本的皇太子。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张野深深的震惊了。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日本人敢这么大手笔,同样的还有日本天皇的气魄。

竟然敢把这个独子给派出来,难道她就不怕会发生点什么意外吗?要知道现在的皇太子可是还没有子嗣的,他的大儿子,也就是未来的昭和天皇是在1901年才出生的。

也就是说,如果这次张野能够把日本的皇太子留下来,那么对于日本的打击将会是巨大的。至于作用,那就不用说了。

但是紧接着,张野又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很明显,日本的援军是不可能还从海州登陆的。

因为第一批登陆的部队已经证明了那里是不可行的,很耽误时间的。而东营则不同,日本人在那里呆了几个月,也修建了一座码头,虽然不能让日本的整支舰队都开进去,可一艘一艘的进还是没问题的。

假如日军第二批部队若是从东营登陆的话,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而直接面对着东营的青州,在抽调了兵力之后也只剩下了不足五千人和两门榴弹炮。

这在日本人的两万多大军面前,根本就不够看的,而且他们也极有可能携带重型武器,若是死守城池,恐怕会跟第三师团一样的下场。

五千人,防守两万多人,而且还是破烂不堪的城墙,这根本就没办法守。虽然城墙的修补工作已经在进行,但是这才多久?这点时间根本就修不好。

新兵这才刚刚训练,根本就没办法上战场。难道调武警过去支援?可是支援的话,起码也得知道日军是从哪登陆的。

否则的话万一等武警到了青州,日军却从海州登陆了,这岂不是更让人郁闷?

想到这里,张野急忙派人去联系杨军威,让他派人去把东营的码头毁的更彻底一点,同时派人全方位的盯死东营。

一旦发现日本舰队靠近,立刻来报。

另一方面,张野下令武警紧急集合,原本八千人的武警,加上正在训练的一万人,这次张野直接抽调了五千人,三个城池中各自只留一千防守,而新兵工作则由剩余的人继续训练。

第一三六章:措手不及的大雨

(感谢老朋友梦飞中华童鞋和麻罗童鞋的慷慨打赏!)

日本人这一次的动作让把张野压的有些喘不过气来,大手笔,绝对的大手笔。

虽然不知道日本国内还剩下多少兵力,但这次他们至少来了一半还要多的部队。若是加上第三师团的话,恐怕就真的有一半了。

山东,有大量的铁矿,这是日本目前急需的物资。

想要通过和平的谈判来解决问题,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无论是日本,还是张野,双方在这个问题上都无法做出妥协。

日本人的原因暂且就不说了,他们主要就是想搜刮这里的资源。但是对于张野,这可是他最后的基地。

用了这么久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将沂蒙山基地慢慢的发展壮大起来。里面不仅有大量的设备,还有大量的装备以及没来得及加工的物资。

所以,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张野都不可能放弃这里的。甚至可以说,张野已经没有了退路。

虽说再往西走,经过河南也可以直接进入山西。在那里,张野发展的速度将会更快。因为那里到处都是山,无论是清廷还是其他势力,除了本土势力以外,大家对于那里的掌控基本上都不强。

试想清廷掌管了山西那么久,也不能做到管理好每一寸土地,张野并不认为自己有能力管理好那片土地。

可是现在大兵压境,张野也别无选择,只能等,等到日本人撑不下去,等到海州的日军被消灭,或者击溃,然后南边的部队在掉头回来支援北边。

海州城外。

以往的热闹已然不见,平日里去往海州城内的商队或是百姓早已不知跑到了哪里去。

城内的百姓或者商家也是忧心忡忡,不是待在家中不敢出门,便是几个要好的朋友聚在一起,商谈着接下来的事情。

日本人的军队他们可是看到过的,密密麻麻的数万人之多,他们也并不认为张野有能力打败他们。

这并不是不相信张野的实力,而是敌人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多到比他们所知道张野的部队总和还要多。

以往的时候,数倍于日军的清军都没能伤到日军一根汗毛,何况人数还不如日军的复汉军呢?

对于他们来说,两者之间的差距太大,大到他们根本无法想象。

日军,像是送死一般的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在大量的马克沁重机枪,以及步枪,迫击炮,步兵炮,加上偶尔还有榴弹炮支援下,日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瞬间被打垮。

日本人显然很不相信眼前的这一幕,四面进攻,无论是哪一面,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是进攻却一直受挫,根本没能前进一步,甚至都没能与复汉军形成近战。

日本人也是人,在见识到了复汉军的强盛之后,也开始害怕了起来。

这与他们在国内听到的完全不一样,复汉军的表现,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在他们的印象中,无论是复汉军也好,清军也好,他们都应该是不堪一击才对,就像是甲午战争时期那样。

苏黎躺在只有半米高的战壕内,因为时间问题,这条战壕挖的并不深,也没有防炮洞,甚至还有很多地方都没能连成一片。

苏黎有一口每一口的拿着馒头往嘴里塞,打了一上午,他们打退了日军的三次进攻。而日军方面却丢下了数百具尸体仓惶离去。

趁着难得的休息机会,不少人纷纷强忍着心中的不适,一口口的吃着馒头,或者喝一些水补充一下体力。

这帮人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起码他们也经过几次战斗,现在这种场面虽然一样会让他们感到不适,但是跟第一次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的时候,有人两三天都吃不下东西也是很正常的,起码现在他们可以不受影响,或者可以强忍着进食了。

“排长,连长让你过去一下。”

一名士兵走到苏黎身旁,大声的说着。

苏黎点了点头,做起了身子,一边拿着馒头继续吃着,一边猫着腰向前走着。

因为战壕只有半米高,即便是加上被翻出来的土,也只有八十多公分,若是站直了走的话,那才是不要命的做法。

“连长!”

走了几百米左右,苏黎很快便来到了连部,所谓的连部也不过是一个深约两米的战壕,人在里面可以站起来,其他的与那边的战壕一样,没有任何差别。

其他的三个排长已经在这里等着了,连长看了看苏黎,点了点头,也没客气,紧接着便直接切入正题。

“援军已经到了,上级命令下一次小鬼子进攻的时候,大家别打的太猛,要给小鬼子留下一点希望,不过也不能让他们冲破防线。总之就是一句话,把鬼子更多的兵力吸引进来,然后我们内外夹击。”

连长解释着上面的意思,最后还用自己的理解说了句。

其实这个意思大家都明白,在训练的时候这种手段没少用。己方利用地理和装备的优势将敌人吸引过来,然后伏兵从后面攻击,尽可能的压榨对方的活动空间。

而这个时候,无论是迫击炮还是机枪,又或者是步兵炮,都可以很轻易的给敌军带来最大的伤亡。

换句话说,这就叫关门打狗。但是这么做必须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可以确保把敌人封死在一定的距离内,不能让他们冲进来。

同时,也不能让敌人撤退,另外还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吸引更多的敌人,敌人越多,这仗就越好打。

因为那时候一颗子弹打出去根本就不用瞄准,有很大的几率击中对方。即便是趴在地上也不要紧,咱们一颗子弹一颗子弹的去点名,再不济也还有迫击炮呢,虽然趴在地上能抵御一定的迫击炮杀伤,但万事没有绝对,总有倒霉蛋会被打死的。

“好,明白了!”

苏黎点头答应道,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他甚至都不需要去跟底下的士兵讲什么,直接把任务一说,他们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办。

回到了阵地,苏黎将任务告诉了众人,士兵们纷纷点头,示意自己明白该怎么做。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许多,士兵们开始准备弹药。上午消耗掉的弹药早已经补充好了,特别是机枪那边,补充了更多的弹药。

在机枪阵地的下方甚至挖出了几个藏弹洞,这个不需要太大,只需要能将一箱的子弹装进去就行了。等到用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出来就行。

而为了减少部队在作战时候换弹药的时间,兵工厂在制作好弹药之后,又特意雇佣了几十个沂蒙山内的妇人。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将一颗颗的机枪子弹穿在弹链上,然后有士兵搬走装箱。一条弹链一百发子弹,速度快的甚至可以在两分钟之内装好一条弹链。

当然了,前提是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反正这也不是什么难度较大的活,一般都能在三分钟之内完成。

上午还是阳光明媚,到了下午,天气却忽然转变,像是孩子的脸一般。空中开始下起了小雨,不过照这趋势来看,这雨一时半会可能停不了。

所以,士兵们必须要准备好雨战的准备。

苏黎从后方砍了几根手臂粗的树干,就这么搭在战壕上,随后又随意的找了点树叶之类的东西盖在上面。

虽然不能阻挡雨水,但起码要比什么也不弄好的多。

这次部队出发的太突然,根本就没有完全的准备,雨具什么的也根本就没带,甚至连伞都没有几把。

至于蓑衣,鬼才知道在哪里。

渐渐的,雨越下越大,战壕内已经有了脚踝深的积水,本就是土地,加上雨水的浸泡,一脚上去便会陷进去一些,将脚拔出来之后,满脚的全都是泥。

此刻即便是战壕内,也很难继续待下去了,搭建了挡雨的简易棚子也无法继续避雨。与其在战壕内坐着,更多的战士还是选择了趴在掩体上避雨,起码这样一直被水泡着的也只有脚。

雨,越下越大!战壕内的积水也是越来越多,这才短短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积水便已经埋过了膝盖。

这种情况下,战斗是决然无法进行的,别的暂且不说,就连冲锋都是个问题,日军若是现在发起进攻,那绝对是找死。

淤泥会阻碍他们前进的速度,让他们耗费更大的力气,也可以给防守士兵更多的时间去瞄准。且淤泥同样会阻碍他们的动作,让他们无法做出灵活的战术动作。

这场大雨,不仅让复汉军狼狈不堪,就连日军那边也同样狼狈不堪。复汉军这边还好一些,他们是防守,虽然同样没有避雨的地方,但其他方面却要比日军强的多。

复汉军这边的炊事兵不停的熬着姜汤,平均每一个小时便会给每一个士兵发上一碗。日军那边因为是突袭,所以只带了一些干粮和水,根本就没有熬姜汤的条件。

雨,一直就这么下着,下了整整一个下午,当战壕内的积水已经与地面持平的时候,雨势终于变小了一些,但依然还在下,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第一三七章:老天都帮忙

天色慢慢的变的越来越黑,天上还下着中雨,泥泞的地面让人难受的很,即便是走路都要费上很大的力气。

战壕里此时已经没办法去待了,那里根本就不是战壕,而是池塘,在里面养鱼也是绰绰有余。

防守阵地就这么被雨水给占领了,淋了一天的雨,现在又到了晚上,浑身上下穿着湿乎乎的衣服,让人很是不舒服。

虽然现在的气温已经明显的升高,但是到了晚上,也依然会觉得很冷。与冬天的那种冷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浑身上下由内到外全都是冷的。

姜汤一碗接着一碗,但还是有不少的士兵打着喷嚏。而且已经有一部分士兵开始发起了高烧,这可绝对不是什么好现象。

突如其来的一场雨,彻底的打乱了他们的计划。诱敌包围,内外夹击,一举破敌。现在变成了被敌包围,缺少药品,即便是姜汤也没有多少了。

而士兵们又都携带着一身衣服,根本就没有可以换的,加上空中的雨也是不停的下着,根本就没有换衣服的机会。

白天因为害怕被日军的炮兵攻击,所以复汉军没有竖起一顶帐篷,全部,所有的人都是在雨中度过的。

而这又是临时阵地,所以也就没有修建防雨的棚子,泄洪槽等等。所以才会有现在的这幅局面。

趁着天色刚黑,李三才急忙指挥着部队搭建帐篷,在帐篷内点起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