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骠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骠骑-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坏事了!坏事了!我被人给讹上了,只有你能帮忙了!”沈细妹惊慌失措的哀求。几分钟后,事情弄明白了。

原来沈细妹对马迁安要的东西上了心,为了能多赚一点,他想起了在昆明郊区的第一飞机制造厂里当仓库主任的老乡,鬼迷心窍的想让老乡弄点精密工具出来,没想到飞机厂保卫措施严密,老乡被抓了个正着,供出了“教唆犯”沈细妹。沈细妹总算是有点身份的人,制造厂的厂长没有太难为他,只是把他“请进”办公室奚落了他一番,言辞有点难听,沈细妹忍不住抖出了“幕后主谋”陈氏公司。

☆、美帝真黑 (30)

厂长吴汉中一听竟然有架运输机停在沈细妹的机场里,就提出了不追究的条件。条件是沈细妹必须说服运输机主人,明天带几个人到南洋。

听完沈细妹的解说,陈东顺沉吟了一下。为了保密起见,他心中实在是不想带上不认识的旁人。

马迁安眼珠转了一下,问:“带什么人?”

沈细妹见陈东顺没有马上答应自己,又见马迁安相问,忙不迭的把希望寄托在马迁安身上,“说是几个工程师。”

“你没问他们要去哪?要去干嘛?”

“问了问了,去星加坡,他们有一批飞机发动机到货了,就在星加坡码头,好像出了什么纠纷,这几个人去解决问题。”

“他们不会坐民航机?欧亚航空公司的飞机也飞这条线的。”陈东顺还是不想让人搭机。

沈细妹大急:“哎呀老哥,看在朋友的面子上,你就拉兄弟一把吧!他们说了,我要是办不成这事,就把我的丑事捅上去,老兄你不会见死不救吧?再者说了,我这不是为你们搞东西去了嘛,这事咋能让我一个人扛?”

马迁安在旁边偷着乐,让你搞东西,也没让你去教唆人去偷啊,不过不帮他一把,以后没得处了,要是换了机场管理人还得重新打交道,能不能像沈细妹这么好说话的还两说,要是换一个死脑筋的家伙,这条线再夹带私货就不容易了,罢了!帮人就是帮己。

马迁安拍了拍陈东顺,“老叔,沈处长怪不容易的,能帮就帮吧,我们看看来的什么人,看把我们沈哥逼成这个样子,我去说说他们。”马迁安人情做足,决定伸出援手。

沈细妹的宿舍里,坐着航空委员会第一飞机制造厂厂长雷洪耀与俄裔美国人技术总顾问纱卡诺夫。两人对沈细妹的行为不是很生气,这算什么事儿?这根本就没什么,比这个事件大得多的事件他们也经历过,飞机厂从广东搬迁的过程中不知损失多少有用的东西了,厂子不也没垮嘛。

让两人挠头的是前两个月订购的50台霍克75型(P36)战机所用的星型发动机已经运抵星加坡,随着这批货物还有一套霍克75的图纸,这是航空委员会经过艰难谈判才求得的技术转让,但货主寇蒂斯公司派来押运货物的家伙却停在星加坡不走了,按理这批货应该运到缅甸的港口,再从滇缅公路进入昆明。

打电报催问,寇蒂斯公司回复:拿钱提货!再打电报催问重庆的航空委员会,委员会的老爷们答,正在筹款,要他们自己先去星加坡稳住寇蒂斯公司的人。

☆、美帝真黑 (31)

这批货已经先期交了25万美元的定金,现在连技术转让费及技术顾问团的费用还缺120万美元,这个数目太大了,大到委员会一时之间也拿不出来这笔款,只好命令他们使用拖字诀,让他们先行留住卖家。

昨天寇蒂斯公司又来电催促,再不拿钱提货,两日后就装船返回美国了,急的雷洪耀眼前直冒金星,可是没钱又没交通工具,欧亚航空的客机一周才一班,坐汽车吧,猴年马月才能到星加坡?

正巧遇上沈细妹这件事,真是老天有眼,抓到了一架飞星加坡的运输机,先别管钱的事了,先见到寇蒂斯公司销售人员才是最要紧的,到了地方再想其他的事。

两人无精打采的用英语聊着天,商讨着怎么样才能说服那个该死的寇蒂斯公司的人,让他在星加坡多待一些日子,或者能先行提货,货款后补。不过对先提货这种行为,两人都没有报多大希望,只能盼望航空委员会能尽快拨款了。

对于能否搭上飞机,两人到没有考虑太多,如果沈细妹先礼不管用,那就用后兵来逼迫运输机的主人,怎么说两人的这次行动也算是十万火急的国家行为,那个不开眼的敢拒绝?抓到你了,算是给你一个为国奉献的机会,还有人敢抗命不成?

确实没有人敢抗命,马迁安的笑脸随着开门声一下子映入了雷洪耀的眼睛。嗯!看来这架运输机的主人很识相。

第174章航空现状

马迁安一进屋,立即自报家门连说久仰,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在哪里久又在哪里仰,但态度是明白无误表现出来了。配合着马迁安有些做作的亲热,雷洪耀与傻看诺夫不自然的还礼,按理说自己是给人家添麻烦来了,理应自己主动点,却被主人抢了先。

沈细妹与陈东顺跟了进来,沈细妹有些心虚的看了一眼雷洪耀,见雷洪耀不理自己,就讪讪的闪到一边找个椅子坐下,支棱起耳朵听众人寒暄。

雷洪耀已经从沈细妹口中得知,坐在自己面前的两人是侨领陈嘉申的人,运输机也是陈氏公司的。雷洪耀对于陈嘉申的印象极佳,对于这次能搭上便机表示了感谢,但为了能够让这两个华侨心里舒服一些,雷洪耀还是解释了自己的唐突:“总之,政府对抗日,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现在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奋勇自卫。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希望各位效忠国家,这是兄弟所恳切期望的。”

☆、美帝真黑 (32)

噫!这个雷洪耀真是图省事,把老蒋的庐山讲话稍微一改,抛头露面了。不过概此文简单扼要又能说明事理,激发百姓抗战之决心,所以被频频引用了吧?

雷洪耀不知马迁安腹诽,依旧循循善诱给他眼中的“华侨”灌输守土抗战的责任。先拿大帽子压人的手段是他最近学会的,此时用出心里爽的不行,雷洪耀看着“聚精会神”眼睛盯着沙坎诺夫的马迁安,继续卖弄,“盖这位陈老兄与詹小兄居于南洋,虽对国内抗战有所耳闻,但未深入理解,不知国家可以随时征用交通工具用于抗战,特提醒两位,我们这次要随机前往亦是有征用之意图,还望两位配合。”

这家伙一口一个守土抗战,一口一个征用,是不是真把我们当土鳖吓唬人啊?你说这话到底是感谢我们还是给人上课来了?陈东顺有些不悦,跟着陈嘉申久了,老头自然也有了老爷的风骨,况见过那么多大人物,神态上也没见有这么牛的。

陈东顺不愿再听这种“训导”,扭脸拽了一下马迁安,对雷洪耀努努嘴,满脸的不耐。马迁安知道老头不耐烦了,对老头使了个眼色。陈东顺借故躲到了一边,找窝在屋角的沈细妹聊起别的话题,将雷洪耀两人撇在了一边。

雷洪耀疑惑的摸摸脑袋,不知道自己那里讲错了,惹得那个老头不耐烦。幸而自己面前的马迁安善于寻找话题,两次三番云山雾罩一顿,圆了自己的面子,不过自己都讲了什么?引得对面的马迁安如释重负的样子?

马迁安心中暗笑,经过一番瞎扯,他对雷洪耀的了解加深了一层,新的信息完全颠覆了自己最初对他的印象。这个雷洪耀总体来说是个知识分子,城府极浅,对很多事都不加分析全盘倒出,根本不是常见的小官僚,那么刚开始的时候怎么那么多废话?

马迁安嘲弄的看着雷洪耀说:“雷兄,你开始讲的是蒋先生庐山讲话稿吧?如果我猜得没错,你老哥还是下了功夫背诵过了的。”

欸?雷洪耀惊讶的张大嘴巴,惊奇的反问了一句:“你咋知道?”见马迁安笑而不答,雷洪耀反而扭捏起来,补充道:“这篇稿子费了我好大劲才背会的,好像让我画一张飞机分解图也没这么难的。”

马迁安笑着敷衍过去。

唉!你们这些沉浸在技术中的人才!偏要学人家打官腔,还学不像浪费时间。

了解了雷洪耀为人的马迁安心中安定下来,开始有意探听雷洪耀一行去星加坡的目的,他从沈细妹那里了解不多,但既然知道是与航空发动机有关的事情,好奇心迫使他做出了这个决定。

☆、美帝真黑 (33)

雷洪耀则毫无戒心,见马迁安肯定的答应自己这方面的人搭机,心头一松,兼则马迁安所问的问题涉及到自己技术方面的工作,话匣子打开一发不可收拾。

沙坎诺夫偶尔也能听懂一些词汇,闲的难受的庞大家伙也不时怪腔怪调的插一些话,使事情更加明了起来。

第一飞机制造厂是从关东韶关迁移过来的,到此地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扩大了不少规模,除了继续生产“复兴号”双翼飞机外,厂子也在摸索生产现下流行的下单翼驱逐机,参考美国出口到中国的霍克75型飞机,飞机制造厂也花费了大量精力试制了大部分零部件,但苦于发动机不能自产,这种飞机处于进行不下去的地步。

美国的华侨鼎力支持,不断地从在美国建立的华人飞机厂中抽调人员回国帮忙,又游说在美国的外交部长宋子纹与美国政府交涉,取得了罗斯福总统的同意,秘密授意寇蒂斯公司卖给中国50台发动机并可转让出口型号图纸。

在这种大环境下,寇蒂斯公司与中国航空委员会达成了一项买卖合同,从供给英国的货物中挤出了这部分发动机,当然寇蒂斯公司做的是买卖,以不能及时供货给英方,英方索赔违约金为借口,狠狠的敲了中国航空委员会一笔竹杠。

此时美国的《租借法案》尚在总统罗斯福的脑子里,还没有得到议会通过,但敏锐的罗斯福意识到中国的抗日能够拖住日本人,绝对不可以让中国垮掉,如果中国垮掉,巨大的人力资源被日本整合,日本独霸了亚洲,那将是美国在亚洲的灾难。所以罗斯福开始有意识的输出一定的技术兵器给中国,但底下具体负责输出兵器与技术的公司却视这为狠狠捞一笔的契机,不仅供货不及时,还要乘人之危抬高价格,急迫需要飞机的国民政府只能打落牙齿肚里吞。

听完雷洪耀充满激动和不满的述说,马迁安忙递给他一杯水,并附和了一句,“啊,要这么说,雷兄要去提货,可钱还没有着落,缺120万美元,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贵我们也一定要拿到图纸,最坏的打算我们也要弄到发动机制造技术,总受制于人不是那么回事,我们中国人也不笨,我和厂里的工程师都商量过了,弄到发动机制造技术以后,以此为基础我们再设计新的发动机,要更大的更强的,超过他们!”

雷洪耀斜眼瞥了一下沙坎诺夫。沙坎诺夫听懂了最后一句,也示威性的曲了曲臂膀,大声叫嚷了一句,“对,超过他们!”

雷洪耀一乐,对马迁安挤挤眼道:“他不懂中国话,听不明白我的意思,瞎跟着起哄,不过他是个好人,对我们在技术上没有保留,我们现在造的那种飞机得到他很大帮助。”

☆、美帝真黑 (34)

马迁安对雷洪耀肃然起敬,这个人还没有陷入官僚体系的大染缸里,这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他全心全意的想让自己的飞机厂造出更好的飞机,精神可嘉!

但马迁安模糊记得所谓的霍克75也不是最先进的型号,飞机这东西在战争年代更新换代极快,仅凭飞机厂里薄弱的技术力量,配套机器缺乏不完备,缺乏财政支持的情况下,恐怕要很长时间才能造出发动机,等厂里造出来这种发动机,说不定战争都结束了,现时情况最好是买现成的战机才好用。

但若是总向人家买,自己不造的话,什么时候才能掌握技术呢?不掌握技术那不得永远受人盘剥嘛?雷洪耀做的是对的,虽然艰难但总算开了头,决不能让这个计划夭折!

“那光买发动机吗?其余部分怎么解决?”马迁安好奇的问了一句。

“有了发动机,其余都好办,即使他们不给这种飞机的图纸,我们自己也能设计出来,要知道,我的厂里的工程师都是从美国回来的华侨,他们在美国都学过飞机设计与制造,设计个机身机翼操控系统、武器系统、散热系统什么的很简单,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你以为有多难?”雷洪耀反问。在行家的眼中看来,这是简单不过的事情。

马迁安不知道,但从雷洪耀的夸耀语气里听出来,这事儿好像不那么困难,也是,又不是后世中的喷气式,想必现在的飞机除了发动机外,其余结构很简单。

沙坎诺夫有时用英语插话,偶尔冒出一句俄语谚语,让马迁安知道了他俄裔身份,为了不冷落沙坎诺夫,马迁安也用俄语与沙坎诺夫交流。马迁安的这个才艺也令两人产生了好感,三个人相互之间语言英俄汉掺杂,两两交谈,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时间不知不觉流走。

马迁安与雷洪耀越谈越投机。旁边的陈东顺与沈细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沈细妹见自己的问题已经解决,再没人找自己的麻烦了,乐得回去睡大觉。

天快亮时,马迁安与两人携手走出房屋,在他的引导下,几个人向飞机走去,再过一小时飞机将按时起飞。

在路上,马迁安谨慎的表达了自己的善意,言明如果雷洪耀在星加坡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去找陈嘉申,由他负责引荐。雷洪耀一下子想到了货款问题,一把抓住马迁安的胳膊,急促的问了一句,“当真!”

“当真!”马迁安坚定地回答了一句,心中却暗中想到:就怕你不去,去了就得给我留下几样好东西,谁让咱赶上了呢。

第175章圣旨到了

☆、美帝真黑 (35)

在星加坡乔治区蒙特利尔大街,最繁华的地段上矗立着一座高达8层的巍峨壮观的大楼。大楼顶端铁架上焊着几个大大的红颜色的金属字“陈氏投资公司”。大楼前面有一块几百平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