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科普知识图文百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学生科普知识图文百科-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过小孩抓周儿,在客观上检验了生母、看妈、奶妈对小孩是如何带领的,是如何进行启蒙教育的。因此,有些家长并不迷信,但仍主张让小孩抓周儿,也是这一风俗得以*在民间流传的原因之一。

    少数民族的抓周习俗如下:

    朝鲜族

    在育儿方面的习俗,有为“产神”致诚、度“三七”、“百日”宴贺、“抓周”等礼仪,其中以“抓周”最隆重。

    婴儿过周岁生日,意味着在人生道路上安然地度过了第一个春夏秋冬,为此要设宴庆贺一则祝贺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来寄托大人们对孩子的美好期望。

    庆贺周岁生日,主要包括给“三神”(亦称“产神”)致诚,给婴儿穿生日新装、抓周、分食生日糕等习俗。

    在孩子周岁生日的前一天,首先要给“三神”致诚。一张小桌上各放一碗大米、海带汤和“净水”(早晨先打的井水或泉水),谓之“三神桌”。桌旁还放一碗大米面蒸糕,由孩子的母亲或祖母,对着三神桌一边念叨着祈愿的话,一边虔诚地叩头致谢。

    周岁生日这一天,要给小儿换上艳丽的生日新装。男孩的服装一般是粉红裤、彩袖袄、兰坎肩,脚穿乡花布袜。女孩的服装则是彩袖袄、红色长裙,脚穿乡花布袜。不论男孩女孩,都要腰系象征长寿的“晬囊”,身佩乡有牡丹、菊花和“寿”、“福”字样的“晬囊”。在“晬囊”的口袋绳上,还要栓系银妆刀、银斧、银销赃等各种佩物。

    抓周是庆贺周岁生日的主要礼仪。先在一张炕桌上摆放刀、剪、弓、笔、书、线、钱、算盘之类的东西和几种糕饼、水果,谓之摆晬桌。在晬桌上摆放的糕饼主要有白雪糕(大米面蒸糕)、红高梁面饼、打糕、大米面饺子之类。其中的白雪糕意味着心地洁白,红高梁面饼意味着驱鬼避邪,打糕象征意志坚韧,饺子(没有馅)象征经纶满腹和胸襟豁达,彩虹象征前程灿烂。摆好晬桌后,在桌前放一尺棉面或叠放一条毛毯,而后由小孩的父亲或祖母把小孩抱到上面,让其随便抓取桌上的东西,以最先抓取的东西来判断其将来的志趣。首先抓取的如果是刀、弓,预兆将来能有武功;如果是书、笔,预兆将来会有文才;如果是糕饼之类,则预兆将来不会有大出息。

    “抓周”结束后,把糕分赠给亲朋邻里。凡是得到晬糕的人家,都要回赠一些礼物作为答谢。

    现在,朝鲜族人给小孩过一周岁生日,只有“抓周”一项内容。小孩抓取晬桌的东西时,在一旁围观的亲戚们,一边用各自不同的话语夸奖小孩,一边行为表现桌上放置一些钱币,借以表示祝贺。

    回族

    回族抓周礼也叫“岁礼”,回族俗称“抓岁”。这是回族当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礼仪,尤其有的回族生的第一胎,或有些没有生育能力领别人孩子的,则更重视这种仪礼。

    回族小孩的抓岁仪式比较简单。当小孩一周岁时,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都怀着喜悦的心情,在周岁的头天晚上或当天早晨忙忙碌碌、说说笑笑地准备岁糕。

    回族对岁糕很讲究,选用优粉、红枣、香豆子粉、胡麻油等原料。岁糕必须做成圆的,厚约三四寸,直径一尺左右,用蒸笼蒸。讲究厚道大方。花样要新颖美观,一般由六至八个三角形组成。每个三角形上的图案必须是用面制作的牡丹、梅花、荷花等花草,忌讳用猫、狗、兔、羊等动物一类的图案。每朵花的中心放一个大红枣。岁糕做得既白又软,吃起来又香又甜。切糕人要请长辈或年老的人。有条件的回族还要宰鸡、羊,做凉粉,烩五香莱。由于回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做岁糕的习俗也不完全一样。有的地方的回族在抓岁那天,只须吃岁糕,不吃米饭、面条等其它主食。

    在抓岁这天,还要邀请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的人到家吃岁糕。来宾一般要给孩子带上玩具等小礼品,表示庆贺。

    举行抓岁礼时,主人要放一个大红桌子,桌子上喜欢摆上钢笔、毛笔、笔记本、《古兰经》和用纸制作的小飞机、小轮船、刀、剑及其他玩具等,尔后,由母亲或父亲把小孩抱到桌子前,让小孩任意抓。来宾和全家老小围着孩子一起观看,希望孩子能抓到一个比较理想的东西。

    据回族习俗,如果孩子抓到了笔和本子,就意味着将来是一个能写会画、才华出众的文人学者;如果抱上了《古兰经》,就认为是个精通阿文、百问百答的阿訇,是一个真正的穆斯林;若拿起剑刀,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个耍刀舞剑,好武尚勇的武士;如果既抓了笔又拿了剑,就认为这孩子会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将,要抓到不起眼的小玩具等,则认为是个吃喝玩乐、贪图安逸、成不了才的“榆木疙瘩”;如果孩子什么也不抓,便说他(她)是个昏昏噩噩、一事无成的白痴、庸人等等。当孩子抓到钢笔、本子、《古兰经》一类的东西时,孩子的父母欢天喜地,心旷神怡,高高举起孩子庆贺逗笑,围观者拍手叫好!

    抓岁仪式结束后,主人便端出岁糕、滚烫的烩菜,和来宾一起会餐一顿,祝贺孩子年复一年,吉庆平安,健康成长。有条件的回族家庭,以后每年在孩子的生日,都蒸一个岁糕,在自己家庭范围内庆贺、纪念,不请客人。这种习俗直到女孩长到九岁,男孩长到十二岁为止。

    东非的巴朱恩族(其他国家)

    流行一种类似中国“抓周”的起名方法,即将事先选好的许多姓名写在树叶上,让出生后七天的婴儿自己抓取,抓到哪个名字就用哪个;中非裂谷地带的民族因为地处“非洲十字路口”,自古以来战祸频仍,给孩子起名常常带有忧伤色彩,如卢格巴拉族常给孩子起名“懒惰”、“讨人嫌”、“小气鬼”、“没牛汉”,这往往是孩子父母的缺点或家庭窘境,带有自嘲意味;巴尼欧罗族则常给孩子起名“可怜虫”、“无家可归”等,这则是部族争端、疾病瘟疫等不幸事件的生动纪录。

    隆重的潮汕*礼

    小孩总要长成大人的,谓之“*”。据说古代法定的*年龄是男人二十岁,谓之“戴冠”,届时要行“戴冠礼”,女人则视十五岁为*,谓之“及笄”,也要举行仪式,但没有男孩子那么隆重。

    到了当代,则不管男女都将十八岁为法定*年龄,可以享受权利,必须履行义务,在民间,则约定俗成地将十五岁视为*。

    在全国各地,都有未满十五岁的男女(也有的地方只限男孩子)举行*礼仪式,只是繁简不同,要论行*礼的郑重其事,首推潮汕。隆重到市面上竟出现了为这项仪式服务的行业。不过,他们店前挂的可不是“*节用品”之类的字样,而是用大约纸写着“出花园”三个醒目大字,因为潮人称行*礼为“出花园”,“出花园”的店铺就是专为“出花园”的孩子服务的。

    凡是行*礼所需要的用品,除食物之外,其它的店铺里应有尽有,像什么木屐呀、花篮呀、腰肚(腰兜)呀、桶盘呀、米筒呀、笔筒呀等等。中国人尚红,潮人尤甚,所以凡出花园的用品大都或添或刷以浓烈大红色,使得店内红光耀室,喜气扬扬。

    儿女是大人的寄托和希望,谁都想把心肝宝贝的*礼办得如式如仪,而且现在大多数家庭只生一个,*礼更是“几十年等一回”,礼俗又有那么多繁文缛节,有几个能记得清楚?于是有的店家便免费向顾客提供有关这方面仪规咨询,以招揽生意。出花园礼仪,潮汕各县市大同小异。一般要先求神问卜,获知没有“忌讳”或“冲撞”,才能举行仪式。

    礼仪的第一步就是沐浴更衣,沐浴的水要烧开后再降温,还要用泡上十二样鲜花,如百合、桂花、牡丹、芝兰、红花(石榴花)、玫瑰、百日红、千日红、九里香再加上榕树枝、竹枝、桃树枝、状元竹、青草等等,具体并无特别的规定,鲜花可随季节选用,但一定要凑足十二样。花最好取吉利好听的,唯有一样花不可泡于水中给出花园者沐浴,就是菊花,“菊”、“革”、“激”潮音皆相同,而不管是“革”还是“激”,都含有憋屈的意思,所以要忌讳。

    沐浴时辰要选在正午。这边,儿女庄重地用香汤擦洗自己的身子,望着自自已不知不觉变得结实和粗壮的身体各部位,想象着天真无邪的童年岁月将要随“花水”而去,憧憬着如何当个像模像样的男子汉,那种心情,是既神秘,又新奇,也兴奋。

    这时,得摆好红漆八仙桌,八仙桌上摆满了供品,再把公婆神、“花公”神、“花妈”神请来供在龛上,并跪下口中念念有词,进行祷告。

    “香汤沐浴”完毕,母亲就让孩子“更衣”。其中穿红皮木屐,贴肚脐眼处要围上新肚兜的古俗是免不了的。穿带完毕,就在母亲的引导下跪拜公婆神,而后再拜花公花妈。在跪拜过程中,看到桌上供品,除了潮人敬神必备一些鱼肉、牲体外,八仙桌中间摆着一只大公鸡,这只大公鸡身上其他部位的毛都拔光了,唯有鸡头上留下一撮茸毛,很是惹眼。

    拜过公婆神、花公花妈神,*仪式就告一段落,终于可以坐下来用餐,该请的亲族已坐了一桌,大家围坐一起,吃菜喝酒,为庆“*”。十五岁第一次成了宴席主人,不管胃口如何,桌上有两样供品是宴席主人所必须吃的,就是吃清蒸青鱼,潮汕人叫“乌鱼”,乌鱼肉可以不吃,但乌鱼脐必须吃,因为它很像男性*器的部分,潮人叫“鱼术”,必定得吃。再就是那只留下一撮茸毛的公鸡,最好整个鸡头吞下去,再不济也要意思意思咬几口。吃“鱼术”、咬“公鸡头”,其用意是希望男孩子长大之后能做个真正的“男人”,更希望长大之后,“宁为鸡头,勿当牛后”。男孩子用公鸡,如是女孩子则用母鸡,母鸡能下蛋。咬了鸡头,吞下“鱼术”,母亲就将行仪式时焚化的纸、香灰连同香炉一起丢弃野外,算是真正告别童年,*礼仪式原则上全部完成。

    说是“原则上”,是因为对当事人来说还有“尾声”,这一天,他必须躲在自己房里,不得外出,更不得和小孩子玩耍。有的人家更讲究,其母亲会为他买来一只猪肚子,煮熟了他躲在门后独自享用。此俗也有说法,叫“换肠肚”。

    潮人为何将*礼称为“出花园”?其意是花公花妈是保佑小孩子平安的神,未成年的男女可以在花公花*园子里过着天真无邪的童年生活,到了十五岁,应该走出花园,承担*的责任。这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所以出花园仪式要办得隆重认真。

    至于公婆神原型是谁?说法不一,有说是唐朝汾阳郡主郭子仪夫妇,有说是周文王夫妇。总之皆取其多子之意——郭子仪有八子八女,周文王有子九十九个……。

    中国的祝寿礼仪

    生日,是每个人的节日,而其他节日都是大家的。孩子们特别爱过生日。过生日,就能吃到香甜可口的生日蛋糕,收到各种各样的生日礼物。也许很多孩子不知道,吃蛋糕、吹蜡烛原是从西方传来的风俗。

    那么,中国传统的过生日是怎么过的呢?按中国的传统习惯,孩童和年轻人的生日称为“过生日”或“做生日”,而对老年人则称“做寿”、“庆寿”、“贺寿”。一般来说,逢十的生日,如十岁、二十岁,是比较重要的生日,要办得格外隆重一些,而每年一次的生日则简单一点,一般不请客,就在家里自己庆贺一下。

    西方人过生日的传统是吃蛋糕,而中国人的传统是吃面。唐人笔记里有这么个故事:唐玄宗当上皇帝后,渐渐冷落了自己的患难之妻王皇后。有一天,王皇后用一件过去的事情来提醒唐玄宗:“你忘了当年我脱下新背心去换了一斗面粉,为你做面条过生日的事吗?”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生日吃面条的风俗最迟在唐代就已经流行于世了。面条,细白而绵长,可象征长寿。所以这个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中国是个尊重老年人的国家,为老年人庆寿诞是很重要的事。一般五十岁以上过生日便称作“寿”,特别是以十为整数的寿诞(俗称“整寿”),更是倍受重视,格外隆重。

    民间有不少关于做寿的禁忌。比如,不少地方有“男不做十,女不做九”的习俗,因为在吴语方言中,“十”与“贼”,“九”与“鸠”谐音,鸠为凶悍之鸟。也就是说,男不可做“贼”,女不可为“鸠”。另外,民间还普遍流行七十三岁、八十四岁为不吉之年的说法。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七十三,八十四,阎王请你商量事”,意思都是说这两个岁数是人生的一大关口。据说这种习俗与孔子、孟子这两位圣人的终年有关。相传孔子是七十三岁死的,孟子是八十四岁死的,既然连圣人都过不了这两关,那么一般老百姓就更不用提了。

    给老人和长辈做寿,一般都由子孙出面张罗。正逢寿诞的老人称为“寿星”、“老寿星”或“寿翁”。按旧时习惯,做寿这天,亲戚、晚辈、世交故友都要携礼前往祝寿。传统的寿礼有寿幛、寿联、寿烛、寿桃、寿面、寿糕等。寿幛、寿联是上面写着祝贺、吉庆话语的丝帛长轴。常用的吉庆语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类。

    祝寿仪式习惯在中堂举行,堂上挂一个大大的“寿”字,两旁挂上寿联,四周陈列亲友馈赠的寿幛、寿联,香案上摆满寿桃、寿糕、寿烛等寿礼,堂内张灯结彩,红烛高照。寿星坐正中,接受亲友、晚辈的祝贺、叩拜。拜寿仪式结束后,摆筵设席招待来宾,最后一道必是寿面。在江南一带,吃寿面时,各人要从自己碗里先挑出数根面条,加到寿星碗里,这叫“添寿”。碗里面条不能盛得太满,因为“满寿”为不吉,“满”即意味着“尽”和“终”。

    传统做寿少不了面做的寿桃,桃子当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于是用面粉来做寿桃便相沿成俗。

    旧时民间还有“借寿”之俗。人们认为寿命虽本在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