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科普知识图文百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学生科普知识图文百科-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歌中唱到筷子的来历虽不可信,但它让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对筷子的偏爱和与众不同的以歌直抒胸臆。

    邯郸除夕扔愁帽

    古赵京都邯郸,在除夕欢庆活动中,流传着一种奇异的风俗“扔愁帽”。

    “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静时进行。各家各户的大人、孩子,都把头上载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把它们清扫到墙旮旯里,到正月十五夜晚烤“柏灵火”时烧掉。老人说,这样做,可以扔掉一年的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

    相传,这一习俗,起自战国末年。秦始皇打败齐、楚等国,派大将章邯出兵赵国。赵*民坚守阵地,英勇抵抗,给秦军以重大创伤。秦将章邯大怒,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后,对这一地方,不分老幼妇孺,官商民贾,大肆烧杀掳掠。赵国人为了逃避秦军的杀戮,士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离乡,四处逃亡。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了统一的土服士帽、商服商帽,赵国人不忘国耻大辱,每当夜深人静,就纷纷把秦王规定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扔到大街上去。但是,那时的邯郸已在秦的统治之下,很多人又因此横遭杀戮。

    从此,赵国人对秦王更加怨恨。他们为了避免无辜的死亡,就在每年除夕之夜,以新换旧为名,把头上的帽子偷偷扔到大街上,说是驱赶一年的晦气,扔旧愁、迎新喜。官府也就无可奈何了。

    久习成俗。后来,秦国虽已灭亡,邯郸人并没有改变习惯,把它作为一种地方风俗,称之为“扔愁帽”,流传至今。不过,现今人们扔帽子,已经没有当年的忧愁,而是把它当作一件应景的乐事了。

    闽台清明习俗拾趣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大多在四月五日,有时也可能在前一天或后一天。清明前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开始春耕春种,是每年农事的重要时刻。有趣的是,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

    民间自古有着扫墓、插柳、踏青、打秋千、拔河、斗鸡、扑蝶、放风筝等丰富的娱乐活动,使“清明”充满了诱人的色彩。这些风俗相传是由隋唐以前较为盛行的“寒食节”渐渐演变而来的。寒食节,相传是晋文公为纪念其辅臣介之推被烧死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吃冷食。

    闽台一直保留着以下习俗:

    扫墓

    泉州民间约定俗成以清明节前、节后各十天为扫墓期。扫墓,泉州人称“巡风水”、“上墓”。清明节期间,在外子孙归家祭祖,一家亲属扶老携幼,随带果盒祭品,相偕上坟扫墓。到达墓地,大家动手斩荆棘,除杂草,培墓土,开排水沟,填平洼坑,描红墓碑,修整墓园停当,即陈上祭品,焚香点烛,献纸钱,按辈分大小依次行礼致敬,表达对先人的悼念。

    食清明

    清明节前数天,泉州城郊农家大多忙于蒸制清明。清明有两种:一种以糯米粉揉成薄皮,炒小麦磨粉调糖水做馅,名叫“麦馅”;另一种甘薯干磨粉加糯米浆揉成皮,豌豆沙或绿豆沙加糖为馅,叫“豆馅”。两种坯都搓成小皮球状,抹上食用油,外用高粱叶包裹,蒸透即成。这种农家应时食品,可用于清明节祭祖和扫墓供品,也可充做点心或馈赠亲友的节日礼品。清明不必动锅加热,即可食用充饥,这也许是古代寒食的遗风吧。

    嫩饼菜

    清明节一大早,泉州家家户户忙于厨事,蒸炒炸炖,鱼肉鸡鸭,厅堂祖先供桌上摆满丰盛的肴馔,其中大多备有嫩饼菜。嫩饼菜这种泉州特有的风味菜肴,它寓意包金包银、招财进宝,对家庭未来寄以美好的祝福。

    泉州嫩饼菜类似春卷,但内涵比春卷来得丰富多彩。其饼皮一种是面粉加水揉韧,擀成直径(15…20厘米)的圆形薄饼坯,放入烤炉烤制而成,名曰“润饼”;另一种是将精面粉加水反复搅打成质韧的温面团,抓在手中,在文火小平锅上旋烙,拭成其薄如纸的饼皮,名曰“拭饼”。

    嫩饼菜的主料通常用胡萝卜、冬笋、青豌豆、豆腐干、包菜、球菜、猪肉、墨鱼、煎鸡蛋(切丝),蚝或蚝煎、虾仁等,分盘上席,或重油炒成大杂烩;辅料有油爆米粉丝、油焙海苔、糖拌炒花生末、麻蓼、葱白、蒜白、芫荽等佐食。食时以薄饼皮包裹馅料和辅料,卷成圆筒状,双手握着就食。节日全家人围席共餐,各自动手动口,别有一番情趣。

    踏青

    清明节正值暮春三月,春光明媚、花红柳绿、生机*发。人们把扫墓与踏青结合起来,到郊野春日之游,采百草,围坐饮宴,至暮方归。古往今来,*上留下了无数踏青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踏青的诗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插柳

    清明节,民间有家门上插有一两枝新柳条的习俗,有些妇女头上也插柳叶枝,民谚有“檐下不插柳,春神绕着走”之说。插柳相传是古俗,这样可以“消灾避邪”。

    吃清明蛋

    台湾人有清明吃蛋奇俗,俗称吃“清明蛋”。蛋有两种,一种是“画蛋”,用茜草汁作染料,在煮熟的蛋壳上精绘花纹,数日后会呈现红色,剥下壳,蛋白有蓝色花纹,可吃。另一种是“雕蛋”,仅供观赏,用笔在煮熟蛋壳上绘花纹,后用刀刻,将整蛋掏空,蛋白蛋黄依次取出,这种吃蛋习俗源自广东。

    斗鸡

    台湾清明行斗鸡,民间饲养一种体大色黑的“斗鸡”,俗称“军鸡”。清明日,城乡广场上常有斗鸡赌胜负活动。古人有诗写道:“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放风筝

    台湾人常携带风筝线轴,扫完墓,就在山间旷野放筝。随着徐徐春风,将风筝缓缓送入晴空,一线在握,眼望风筝在蓝天飘飞,其乐无穷。难怪古人作《风筝》诗夸赞:“纸花如雪飞满天,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白裤瑶族的蜘蛛图腾

    居住在贵州荔波境内的白裤瑶人,有保护蜘蛛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会轻易伤害蜘蛛。是白裤瑶人祖先们知道蜘蛛结网捕食害虫的道理而加以保护吗?尚无史料。

    相传瑶族人很早以前居住在今天的长江流域以南。当时是“苗众”的一个小支系,隋唐时期瑶王“义勇”率领瑶族子民从“苗众”分离出来,自己在长江中下游开辟了一方天地,由于瑶王治理有方,瑶民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狩猎耕种。天朝皇帝非常赞赏“义勇”,以“先有瑶瀛,后有朝臣”高度评价赞扬“义勇”并赐予他一枚方形印章,号令天下人们要以此为印信,免除白裤瑶的一切徭役,因此当时白裤瑶又被称作“莫役”。

    由于“义勇”的印信威力无穷,上至官府下至黎民百姓,只要看到印信,就如看到皇帝,一切难事都会迎刃而解,瑶民们的生活更加繁荣昌盛了,外族土司非常嫉妒“义勇”,一心想吞占瑶族人民的这方肥沃土地,更想拥有瑶王的这枚印信。

    于是土司唆使自己的儿子去接触瑶王的女儿,骗取了瑶王女儿的爱情,最后了成婚,并不断的取得了瑶王的信任。一次土司的儿子在瑶王熟睡时偷走了瑶王的印信带回交给了土司。土司见时机已成熟,就派兵侵占了瑶族的土地。瑶王想要召集族人,兴兵迎战,但是没有了印信,号令失去了威力,再也无法反抗土司的侵占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土地被外人侵占,而他们却被赶了出去。

    由于瑶族当时太兴旺,朝廷也担心有朝一日他们会反朝廷,于是趁着这个机会,朝廷也开始派兵*,上有官兵,下有土司。瑶族人逃亡到瑶山时,前有悬崖,后有追兵,走投无路之时,只好躲进一个山洞,立刻就有成千上万的蜘蛛在洞口织满了蜘蛛网,追兵和土司赶到洞口,不知瑶族人躲到了什么地方?有人说:“可能躲在洞里”有人回答说:“洞口都结了这么多蜘蛛网,不可能在”。他们没有找到瑶族人就返回去了。从那以后,瑶族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就地耕织,繁衍子孙于瑶山。

    自蜘蛛在山洞结网救了他们后,瑶族人就把蜘蛛当作保命之神来崇拜。如有人受了惊吓生病了,就找鬼师来“喊魂”。鬼师念经时一定要念到蜘蛛出现时,才会用树叶小心的包起蜘蛛带回病人身边,意为魂已招回,病人会很快康复的。小孩摔倒时,其母亲会念:“大兴鲁(瑶语)……大兴鲁……”瑶语“大兴”就是蜘蛛,就是灵魂,其表示的是让蜘蛛像救祖先一样,保护受惊吓的人有惊无险,平平安安!

    蜘蛛教瑶族人织布缝衣的传说也源于现今白裤瑶族服饰上的图腾,不分男女老幼,瑶族服饰上都绣有三到九个“米”字形的蜘蛛网,中央都绣上一个蜘蛛。传说白裤瑶族到瑶山时依然穿的是兽皮和树叶,高山的寒冷气候使得许多人都生病死亡了。蜘蛛看到这一情景,于是派来了一只最能织网的蜘蛛下到人间,教会了白裤瑶女子纺纱、织布制作衣物。于是瑶族才有了自己的民族服饰,穿在身上暖和了,生病的人也减少了。又得到了蜘蛛的又一次相救,瑶族人在瑶山才得以世代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于是白裤瑶人都很感激蜘蛛的每一次相救,都把蜘蛛视为神灵。到现在,瑶族人一样很供奉蜘蛛,不伤害蜘蛛。所以在瑶族的家庭里我们常会看到连绵的蜘蛛网。

    藏区的牦牛崇拜

    在如今的藏区,牦牛崇拜还是十分普遍的。如位于长江流域的四川甘孜、阿坝藏区、*的昌都地区等地都把牦牛头骨、牛角作为灵物供奉,把牦牛尸体等当作镇魔驱邪的法物,嘉绒藏区甚至要专门过祭牦牛神的年,其虔诚可见非同一般,邓廷良在《嘉绒族源初探》《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中就有这方面的描述:“在嘉绒地区,对牦牛的崇拜亦是多方面的,他们在石墙上面嵌上白石牦牛头,刚杀的牛头也要供于房顶。在寺院、经堆之上,也供有刻上经文的牦牛头,虔诚礼拜之”。嘉绒藏人还要过独特的祭牦牛神的年,名叫“额尔冬绒”,时间在藏历的十一月十三日,乃是传说中嘉绒先祖“额尔冬爷爷”的生日。

    “额尔冬爷爷”在传说中的事迹,与《格萨尔王传》很相似,由于他神通广大,能上天、入地、下水战胜各种妖魔,嘉绒人才得以安处。而“额尔冬爷爷”的原身(法像)即为牛首人身,所以每逢过嘉绒年时,土司、土官、守备、大头人家都要用面做一个二尺多高的牛首人神像,供于家中神主位上虔诚把之。

    另外,四川西南部的冕宁藏区每隔十三年要在藏历的正月历举行为期三天的“祭牛王会”。可见这一古老信仰的生命力了。

    藏族的牦牛崇拜中有几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藏族把对牦牛的崇拜与对自然崇拜中的山神崇拜结合在一起。例如:雅拉香波、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阿尼玛卿、年保页什则等青藏高原上的著名山神,它们的化身都是白牦牛。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上面提到的山神的化身都是白牦牛。为什么在牦牛前都要加上“白”字呢?这就引出牦牛到底是不是藏族图腾的话题了。

    按说,“高原之舟”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产,成为藏人崇拜的图腾也仿佛顺理成章。而且视牦牛为藏族图腾的人也有他们的理由:藏族发祥地的部落中就有名为“吐蕃六牦牛部”的;而且一些汉文文书也记载,目前的藏族人种是牦牛羌系的一个部落,既然以牦牛冠之,则以牦牛为图腾。然而我们确实找不出牦牛是藏族图腾的印迹的充分证据。

    藏族山神化身的白牦牛的重点并不在牛身上,而是那个“白”字。这些有关白牦牛的传说,除了藏人本身从远古以来就有的白色崇拜以外,藏人尚白很可能还受了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印度、波斯等尚白的国度,传说中的佛祖入胎时,就有一只白象**的梦中,后而生佛祖。随着佛教的广为传播,佛祖形象的日益完美高大,白色更为神圣、崇高。接受了印度佛教文化的藏人是不是借这个故事的神圣白色,而以牦牛替换了象呢?这种可能性也许是存在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在色彩崇拜上的相同,加深加重了藏人的尚白观念。

    而且相对于白牦牛的神圣,有些牦牛在藏族的一些故事中又成了恶魔的象征。比如那则关于朗达玛的传说,有兄弟三人在祈祷时只为自己而忘了推荐牛,后牛知此事,发誓来生毁灭佛法,即转生为达玛赞普,头上长俩骨突,状如牛角。这一故事对达玛赞普是怀有仇恨的。但是,能在故事中运用牛这一点看,牛本身并不那么神圣,否则绝不会借牛去喻丑恶的形象。

    从藏文史书、神话传说等看,有种复杂而有趣的现象,有着两种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牦牛系列,两种牦牛形象:一种是以白牦牛为主的神的形象,并在藏族文化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种是以黑牦牛为主的魔的形象,它没有白牦牛那么引人注目,但它很可能早于神牛的形象出现,至少是同时出现,而且有着活跃强大的生命力。

    另外,甘、青部分藏区还流传着“什巴达义”(创世歌),说什巴宰牛时,将牛头放高处,就有了山峰;牛皮铺地下,就有了大地,牛尾放山阴,就有了森林,等等。综合上述材料和这首长歌考察,牦牛作为藏人的动物崇拜较为合适,尚没有上升到图腾崇拜。

    云南十八怪

    云南因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区,受纬度位置和垂直高差双重影响,气候类型多样,南方是热带季风区形成的河谷盆地,东部是被形容成“万紫千红永不凋”的冬暖夏凉气候。

    云南还是中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除了汉族以外还聚居着有彝、白、壮、傣、纳西、藏、瑶族等其他二十五个民族,占了全省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