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10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凭长公主现在的实力,凭她手中的武力,她完全可以在晋阳遥控千里之外的长安,但小天子能镇制长安吗?

如果小天子能镇制长安,如果长安各方势力都尊奉小天子,对小天子言听计从,那么过几年后,等到小天子十三岁或者十六岁的时候,长公主就可以把权柄全部交出来。

然而,今日的大汉是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大汉,今日的大汉是在北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汉,今日的大汉还存在分裂的事实,距离统一四海还遥遥无期。更重要的是,今日大汉朝堂上的矛盾正处于一个爆发的边缘,完全靠大将军的威力强行震慑和压制。如果大将军死了,镇制没有了,矛盾必然爆发,而首当其冲遭到打击的就是脆弱的皇权。

想想当年的长安兵变,当董卓被杀后,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李傕和郭汜的大军杀进了长安,朝中大臣们的鲜血染红了大道,天子和朝廷成为武人们涂炭生灵的工具,社稷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败亡。

今日的长安和十四年前的长安何其相似?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大将军尚在弥留之际,而朝廷各方都有了十四年前长安大乱的教训,都在迅速制定和实施对策。

大将军把吕布紧急调离长安,显然是担心吕布将军再像当年一样成为士人的武器,再次走上不归路,而大将军这种举措,说明了什么?说明他无力镇制长安,说明他对长公主遥控长安没有信心,说明他因为南阳惨败这件事对长安的武人和士人失望到了极点,他不再信任长安朝廷和长安的文武大臣。

大将军对朝廷和大臣们的不信任使他断然做出了决定,把北疆武力交给长公主,让长公主拥有北疆铁骑,同时让小天子南下洛阳,在傅干、贾诩等人帮助下,控制冀青兖豫四州和吴雄、高顺、雷重、臧霸等人的十几万大军。这样一来,即使在他死后,长安各方为争权夺利大开杀戒,甚至长安被毁,荆州和益州两支大军杀进关中,长公主和小天子也依旧有实力拱卫大汉社稷。

长安没有了,还有洛阳,长安朝廷没有了,还可以在洛阳重建。只要长公主还在,只要大汉天子还在,只要北疆铁骑和河北河南的军队还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长安呢?长安对大将军竭尽全力拱卫社稷的举措有什么反应?

恐惧,不是恐惧社稷的败亡,而是恐惧自身的毁灭。他们曾经背叛了大汉,出卖了社稷,结果遭到了董卓和西凉军疯狂的报复,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今天,他们再次背叛了大汉,出卖了社稷,侥幸的是,大将军不行了,马上就要离开人世了,他无法肃清叛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强悍的北疆军留给长公主和小天子。

长公主要报复他们,小天子长大了,也要报复他们。他们还有机会吗?有。

大将军死了,长公主和强悍的北疆铁骑被西北两疆和大漠牵制住了,短期内对长安形成不了实质性威胁。而大将军死后,长公主实际上操控着大汉权柄,小天子的权威不足,虽然亲政了但无法真正主政。在这种不利情况下,他的臣僚们为了帮助小天子,一方面要和南方叛逆作战,让小天子建立功勋以此增加权威,一方面利用长安局势掣肘晋阳,迫使长公主随着小天子权威的增加逐步交出全部权柄。

长安是什么局势?武人和士人之争,十四年前的悲剧再次上演。

南阳惨败,说到底是权力之争,是武人和士人的权力之争,是武人和士人联手操纵的结果,三万多将士成了权力争斗的牺牲品。虽然起因是改制,是以李玮为代表的官僚士人和以杨彪袁耀为代表的门阀世族之间的争斗,但武人坐山观虎斗,意图渔翁得利的心思也一览无遗。

士人现在有实力和武人对抗吗?有。在李玮的进逼下,在徐荣和张燕有意无意地退让下,陈好拜武卫将军,以执金吾的身份统领北军。右卫将军赵云离开陇南战场后,陇南战场上的军队就由陈好统率。北军四营、司马懿的虎威营和魏延的虎牙营都听陈好的,如果长安有变,这支军队完全可以以拱卫京畿的名义迅速回到关中。筱岚建议把赵云调回长安,正是为了方便陈好迅速控制军队。陈好过去是员悍将,曾在六盘山大战建功,后来一直担任北疆的监御史,在北疆文武大臣中也是赫赫有名之辈,以他的声望虽然驾驭于毒不足,但指挥司马懿、魏延等人还是绰绰有余。

门阀世族们控制的豫州叛军逃到襄阳去,但他们手里还有楼船将军杨华的水师,还有武锐将军领弘农太守张绣的军队。杨华是杨阀的人,当然毫无异议地支持自己的家族。张绣是老西凉军的人,部下都是西凉老将,虽然他有徐荣的照顾,但在北疆系和黄巾系的排挤打击下,一直很郁闷。尤其前年他在南阳战败后,差点被革职赶出了军队,后来他的部下联名上奏求情,徐荣又极力维护,这才降职留用,率军驻守洛阳,彻底失去了在南方战场建功的机会。张绣和杨阀有姻亲关系,他在军中的处境迫使他不得不投向杨阀以求保护。

大将军倒下去了,武人失去了支撑,再想在朝堂上站住脚,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了。而大将军的死去,却给了士人把武人赶出朝堂的机会。

长安的武人为了重新得到长公主和天子的信任,只有一个办法,把该杀的都杀了,然后帮助长公主守住边疆,帮助小天子平定天下,继续享有荣华富贵。

长安的门阀世家们已经忍无可忍了,他们屡遭新政的重创,损失惨重,现在正是翻身的机会。历朝历代,都要士人治理天下,只要把武人赶出朝堂,长公主和小天子当然不会再杀他们。而且现在武人势力太强,杀掉一批,非常有利于长公主和小天子控制军队,稳定社稷。

不过,他们的力量不够强大,要想击败武人,还需要得到李玮的帮助。李玮正在进退两难之境,能够和门阀世家取得谅解,利用大将军病逝的机会重新分配朝堂权力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

门阀世家是想利用李玮杀了武人后,再杀李玮,而李玮则想利用门阀世家摆脱目前的困境,让武人和门阀世家先打起来,然后自己以戡乱为借口,和武人联手杀门阀世家。在他看来,社稷要想振兴就要改制,要想改制就要杀人。长安大乱,不但可以诛杀和自己作对的门阀世家,还能利用他们削弱武人的实力,一举两得。李玮念念不忘要杀人,如果不是大将军突然病重,该杀的早被杀了。他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即使老天不帮忙也没关系。这年头杀人关键不是靠武力,而是靠智慧。

“大将军,大将军……”杨凤痛声悲呼,“你走得不是时候啊。你现在走了,大汉也就彻底分裂了,再也没有可能统一了。”

“栖之……”张燕担心他急怒攻心坏了身体,急忙劝道,“你不要急,大将军现在还没死,我们还有时间。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必须想办法阻止李玮和门阀世家们联手。”

“杀了筱岚,派人刺杀筱岚。”杨凤一拳砸在病榻上,“筱岚死了,他们就没办法联手了,李玮势必发疯,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就是杀人吗?当年董卓能杀,李傕能杀,为什么我们不能杀?”

“栖之,冷静一点……”徐荣狠狠瞪了他一眼,“现在当务之急是稳定,稳定,长安不能乱,长安一旦乱了,叛军会从武关和大散关方向两路攻击关中,门阀世家如果整体倒戈,我们十几年的努力就算白费了,几十万将士就算白死了。”

“子烈兄,筱岚建议取消大将军的官职,目的是分裂军队,削弱我们武人的力量,给他们控制朝政提供机会,这么简单的事你难道看不出来?”

“不,不是这样的。你理解错了。”徐荣摇手道,“取消大将军的官职,目地是为了长公主最大程度地得到军队的拥护。大将军的官职没有了,隶属于大将军的兵事权就要转移到天子和长公主手上。筱岚这是想方设法阻止军队的分裂。”

“但我们呢?长公主是有军队了,我们呢?我的大军葬送在南阳战场上,我们手里只剩下虎头的两万南军。靠这么点人马,如何确保长安的稳定?”杨凤长叹,“燕无畏和姜舞的军队还在吗?”

“燕无畏已经急速返回晋阳了。”徐荣说道,“姜舞的军队在陈仓,我打算和他一起回西疆。”

“你去西疆?”杨凤剑眉紧皱,呆了片刻,然后仰天大笑,笑声里充满了悲哀和痛苦,“你去西疆?你就靠这种办法稳定长安?好,好办法啊……大将军死了,晋阳有长公主,中原有小天子,西疆有你大司马大人,而长安呢?长安任其自生自灭?或者把它拱手送给襄阳叛逆?”

“飞燕,我们要走了,也要走了……”杨凤指着张燕黯然说道,“太行山我们去不了,我们翻过六盘山,到北地去,到河套去。”

“栖之,你说什么胡话?”张燕不满地说道,“子烈去西疆,等于控制了数万铁骑,这对关中是个巨大的威胁,谁敢动?陈好和司马懿的大军只要越过大散关,西凉铁骑一天之内就能杀进扶风郡,谅他李玮胆子再大,也不敢征调北军回京。失去了陈好这支军队,杨华的水师和张绣的西凉军还能有什么作为?难道凭他们还敢打长安?”

“如果他们打呢?”杨凤嗤之以鼻,“当年王允杀董卓的时候,手上有多少人?这些亡命之徒有什么事不敢做?荆州军如果一面打颖川拖住洛阳和豫州军队,一面以主力攻打武关,我们怎么办?如果这时益州军北上再拖住陇南的军队,长安的南军是不是要出动?南军主力到了武关,你还拿什么戍守长安抵挡杨华和张绣的军队?难道你到现在还以为这些门阀世家的心里只有大汉,只有社稷,只有天子吗?”

“你不要说了。”张燕恼怒地一挥手,“还是那句话,大将军还没死,现在大司马到西疆,正好与晋阳的长公主、洛阳的小天子对关中形成了包围和钳制,这足够镇制长安了。”

“那大将军如果死了呢?”杨凤厉声问道。

张燕和徐荣互相看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长公主要镇制北疆和大漠,不敢离开晋阳半步。小天子威信不足,南方各路大军未必遵从号令,一旦有人叛逆挟持了小天子,中原势必大乱。中原一乱,关中一乱,南方叛军呼啸而上,大司马你就成了第二个韩遂,你在西疆等着饿死吧。”杨凤冷森森怒视徐荣,咬牙切齿地说道,“听我的,杀了筱岚,激怒李玮,让他出头诛杀门阀世家,让他们先打起来,然后我们从西疆调兵,把他们一锅端了。”

徐荣想了片刻,坚决摇头。张燕踌躇不决。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杨凤猛地掀开身上的薄被,摇摇晃晃坐了起来,“子烈,你立即离开长安,这里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和你无关。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天下可怜的百姓因为我们的愚蠢而流离失所,饿莩遍野,甚至重上太行山。你走,杀人的事我来干。”

“你给我几天时间。”徐荣拦住了杨凤,“我要求巡视西疆的奏章刚刚送出去,如果天子过了黄河,我很快就能接到圣旨。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丞相大人代理国事。这件事丞相大人知道,筱岚也知道,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肯定很清楚,如果丞相大人执意要和我们作对……”

“不杀人行吗?”杨凤气得眼晴都红了,“如果不杀人,大将军死了后,我们就等着掉脑袋吧。”

“长公主目前还不敢这样对我们。”徐荣说道,“我们还有时间。”

“子烈兄,当初是谁发动兵变威逼长公主的?是我们,是我们……”杨凤声音都嘶哑了,“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控制朝堂,等到大将军死了,那就晚了,什么都晚了……”

徐荣沉默不语,他实在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听从杨凤的建议一杀了之。如果杀了,和当年董卓的暴行有什么区别?各地门阀世家、商贾富豪们势必会因为恐惧而叛乱,到时烽烟四起,南方叛逆乘势反攻,社稷还能保全吗?社稷都保不住了,还能保得住可怜的百姓吗?

“再等等,再给我几天时间,我要知道晋阳的确切消息。”徐荣望着杨凤郑重说道,“如果大将军真的不行了,我们就动手。”

****

朱穆望着得意洋洋的崔琰,恨不得给他一个巴掌。

“大司马以为自己很聪明,要到西疆去,要拿西疆的铁骑威胁我们,要拿社稷的分裂恐吓我们,笑话……”崔琰鄙夷地摇摇头,“这些武人懂得什么朝政?现在的关键问题是长公主手里的军队。大将军死后,她凭什么掌控军队?所以我的意思是先杀黄巾贼,利用当年长安兵谏的事把黄巾贼杀了,这样矛盾就转移了,变成徐荣、赵云、张合等人和长公主之间的矛盾。这些人都是北疆武力的中坚,他们联手夺取长公主手里的兵权,长公主也抵御不住。小天子拿到了兵权,等于我们拿到了兵权,然后就可以慢慢把徐荣等人赶出朝廷,该戍边的戍边去,该杀的杀了。”

“尤其是那个匈奴人……”张承指着朱穆的鼻子说道,“你回去告诉丞相大人,叫他立即奏请天子让他滚蛋,不要再让这种蛮胡站在朝堂上,丢我们大汉人的脸。”

朱穆气得肺都要炸了,但他忍了,他倒要看看这些人还能猖狂几时。

荀攸轻轻咳嗽了一声。他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大家坐在一起本是协商联手合作的事,现在变成“讨伐”李玮了。

“该说的我都说了。”朱穆站起来掸了掸衣服,“南军不是铁板一块,大司马和太尉大人都把南军当作自己的精锐,这是他们失误的地方,所以我们肯定能成功。现在你们都祈祷吧,祈祷大将军早点死,这样你们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

十月中,豫州,龙亢,荡寇将军营。

雷重愁眉不展,在大帐内走来走去。从大将军病倒开始,天子的圣旨就从幽州接二连三地送了过来。天子不是催他击败叛军,而是命令他想办法寻找华陀大师。这个时候,大将军可不能倒啊,大将军倒下了,社稷也就摇摇欲坠了。

帐帘掀开,一个斥候飞一般冲了进来,“大人,我们找到了,找到华陀大师了。”

雷重狂喜,冲上去一把抓住斥候,“在哪,在哪?”

“在曹营。”

“你耍我啊?”雷重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