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咬着牙,纵声狂呼:“你杀啊……”

董卓声若惊雷,震撼大堂。

孙坚面对董卓地威逼,毫不畏惧。他昂首挺胸,舌绽春雷,再吼一声:“将军藐视上官,骄横跋扈,按军律,斩!”

这时大堂之外,吼声如潮,董卓的侍从得到消息,从外面杀进了大堂之外的院落。

更多守护太尉府的卫兵随后冲了将来,将董卓的侍从团团围住。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陶谦左看看,右看看,摇头苦笑,喃喃自语道:“这个孙文台,太蛮撞了。”

孙坚右手紧握刀把,怒瞪着董卓,恨不得一口把他吞了。

桑羊惊惶失措,跑到张温身边,凑到他耳旁,小声说道:“大人,大人,快制止他们,快叫董将军离开。我们还要用他,不能闹僵了。现在杀了董卓,谁去对付李中郎?大人,大人……”

但是现在任由董卓离去,张温这个太尉大人的颜面怎么办?

董卓怒火中烧,发指眦裂,举手环视,厉声狂吼:“谁敢杀我……”

“谁敢杀我……”

孙坚看到董卓站在大堂之上,颐指气使,气焰嚣张,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愤怒,他“咻……”一声拔刀在手,回首怒叫:“大人,按军律,斩……”

董卓的手放到了战刀的刀把上。

张温面如止水,默然不语。

孙坚双手握刀,缓缓地高举胸前,只待太尉大人一声令下,即刻发起凌厉一击。



皇甫郦低头猛跑。全然不顾大堂内外的紧张气氛,他飞一般地冲进了大堂,不待跪下,张口大呼:“大人,羌人正在老街口围杀李中郎……”

张温骇然色变,猛地站了起来。现在人人都想杀李弘,但张温不想让李弘死在槐里城。李弘死在槐里城,自己这个太尉立马就要被天子免职。

“快,快去救援……”

陶谦不待张温说话,已经拔剑在手,起身向大堂外冲去。张温刚刚说完,他已经冲出大堂了。

陶谦一边飞奔,一边举剑高呼:“亲卫屯士兵随我走,随我走,羌人杀来了,快,快……”

院内的卫兵茫然失措。因为陶谦是太尉府负责兵事的司马,是个大官,所以许多士兵下意识地放弃了对董卓侍从的围截,跟在陶谦后面飞跑起来。一部分士兵向站在大堂外的亲卫屯首领看去。

孙坚恨恨地望了一眼董卓,拔腿向堂外飞奔而去。

在孙坚和亲卫屯首领声嘶力竭地叫声中,太尉府的卫兵飞速向府衙之外冲去。

院内院外一片混乱。



李弘绝对没有想到有人敢在距离府衙一百步的街口杀他。

这个街口是个四叉路口,人流较多,地方也比较宽敞,尤其重要的是,这地方距离城门太远,守城的士兵根本来不及救援。刚才城门外的袭击,已经把城内的守军全部吸引到了城门处。

李弘紧急处理了弃沉的伤口之后,向城门附近的人家借了一块门板,抬着昏迷不醒的弃沉急匆匆赶往府衙。城中守将担心出事,准备派一百人沿途护送,被李弘拒绝了。槐里城是扶风郡的郡治所在,人多,城大,守兵也多,他认为刺客的胆子再大,也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他们发动第二次袭击。而且城内行刺,刺客们很难逃脱,必死无疑,刺客们无论如何不会做这种赔本买卖。

城外袭击他们的都是羌人,那个在远处突袭射箭的刺客虽然抓住了,但那人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自杀了,结果什么都没有问出来。除了弃沉受伤,自己被浅浅地刺了一剑,其他人都安然无恙,这让李弘很高兴。大家牵着马,一路说说笑笑,穿过几条街之后,就到了老街口。

李弘牵着黑豹走在最前面,弧鼎和赵云跟在他后面,黑豹义从们抬着弃沉走出街巷。

李弘看到了一个乞丐,一个跛腿的乞丐,但李弘一眼看出来那条跛腿是假的。

为什么自己会知道那个跛子是假的,李弘不清楚,但他一直以来都相信自己的直觉,这是他记忆消失后唯一存留的本能,从来没有失误过。随即李弘感到了危机,喧闹的街口好象突然之间充满了血腥。

李弘警觉地拿起了腰间的牛角号。那是弃沉的,弃沉受伤后,李弘把他的刀和牛角号都背到了自己身上。

李弘扫了一眼街口。

前面街道上的人不多,三三两两的闲逛着,远处还有几部马车,接着李弘看到其中一部马车上一个胡族女子拿着一张长弓站了起来。除了士兵,没有人可以拥有射程超过一百步的强弓。

李弘毫不犹豫地吹响了号角。

长箭离弦。

李弘随即就看到了更多的长箭,长箭破空的厉啸之声充斥了双耳。

赵云和弧鼎不假思索地扑向李弘的身边。

走在最前面的黑豹侍从们连打唿哨,纷纷向街巷内退去,以避开满天长箭的偷袭。

李弘愤怒了,怒火在心中剧烈地燃烧着。到底是谁要如此不择手段地击杀自己?一次不够,还要两次,好,咱们拼个鱼死网破。

李弘用尽全身力气吹响了号角,他要把心中的愤怒和仇恨随着这激昂而苍凉的号角声一起抛向天空。

李弘右手拿着号角,身形闪动之间,左手已经从黑豹身上拿下了皮盾。

长箭转瞬及至。几十条身影同时从另外三条街巷内冲了过来。

李弘右手松开号角,迅速从背后拽出了战刀。接着他左手举盾,右手举刀,仰首狂呼:“兄弟们,杀……”

随着冲天吼声,他丝毫不顾满天的如蝗长箭,迎着敌人飞奔而去。

“杀……”

弧鼎和赵云没有想到左右两侧的街巷里会杀出这么多人。他们就象从地上冒出来的一样,举着刀剑,拿着长矛,突然就站在了自己的眼前。

“杀……”

两人毫不犹豫,冲向敌人。



李弘披头散发,浑身浴血,状若厉鬼。刺客们疯狂了,他们完全不顾自身的性命,顽强而坚决地杀向李弘。

战刀递出,犹如黑夜里划过一道闪电。头颅飞起,溅起满天鲜血。

“杀……”李弘一刀剁进敌人的胸腔,左手盾顺势砸在一个大汉的头颅上。头裂,盾碎。三支长矛凌空飞来,矛尖吞吐之间,发出丝丝寒光。李弘招式用老,只能退,再退。

弃刀。拔刀。李弘一气呵成,探身再进。“杀……”战刀卷起满天风雷,霎时将右侧执矛大汉两人带矛劈成两截。中间执矛大汉躲闪不及,被鲜血溅了满头满脸,错愣间,李弘左手抓住他的长矛,右手战刀再起,呼啸间,再杀一人。

赵云的长枪在人群间呼号夺命,弧鼎的战刀风卷残云,黑豹义从们从街巷内蜂拥而出。战斗顿时惨烈起来。

李弘又看见了那个女子,年轻而有活力。她距离李弘三十步开外,再次举起了长弓。

李弘已经被她连射三箭,一次躲开,一次举起敌人的尸体挡了一箭,一次用敌人的长矛击飞一箭,这一次他被五个人缠住,根本无力抵挡。李弘再不犹豫,奋力将左手长矛戳进敌人身体,随即弃矛,伸手入怀掏出了小斧。

敌人的战刀呼啸而至。李弘躲无可躲,大吼一声,突然踢出了一脚。那人眼见自己的战刀砍上了李弘的肩膀,却发现自己的身躯已经不听使唤的凌空飞了起来,接着他就听到了自己胸骨碎裂的声音。战刀在李弘的肩膀上划过,顿时鲜血四溅。

黑色的小斧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就象黑色的鬼魅,一路发出厉啸,张牙舞爪地扑了过去。那个胡族女子一直在瞄准,完全没有想到一个黑色的幽灵会突然出现在她的视线内。她稍稍愣了一下,歪了一下头,想看清楚一点。小斧狂笑起来,挟带着惊心动魄的吼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咬上了她的脖颈。

她感觉自己被那个可怕的小东西叮了一下,就象被蚊子叮了一下,又酥又痒,还有一点痛,接着她就看到褐红色的鲜血象泉水一样从自己的颈项之间喷了出来。她的头突然失去支撑,垂了下去。

她最后一眼看到的是李弘的刀,在阳光下血淋淋的战刀。

“杀……”



陶谦毕竟老了,等他跑出府衙大门时,他觉得自己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他大口大口地吸着空气,一口等不及一口,但他还在顽强地飞奔着。

他不愿意李弘死,他想看到生龙活虎的李弘。陶谦总是觉得李弘和自己很亲近,这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情怀,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他,因为他是幽州人?因为自己曾经是幽州刺史?他不知道,但他就是喜欢他,不愿意看到他躺在血泊里毫无意义地死去。

孙坚带着几十名太尉府的卫兵在街道上狂奔。

陶谦突然站住了。他拄着长剑,剧烈地喘息着,脸上露出了笑意。

街口上,李弘手执双刀,傲然屹立,周围再没有一个敌人。



张温心痛地摸着李弘的头,小声问道:“痛吗?”

李弘摇摇头,笑笑。

他想起了远在幽州的刘政。去年,当他带着队伍离开卢龙塞拜辞刘政的时候,刘政顺手给他理了理乱发,那种慈爱之情,让李弘永远都不能忘却。现在,他从张温的眼睛里再次读到了这种关爱。李弘心里一阵激动。

“我想让你去金城。”张温沉吟了一下,望着他,缓缓说道,“如果你不愿意,我也理解,也同意,我可以让桑大人和皇甫校尉一起……”

“我去。”李弘大声说道,“我愿意去。”



第四十节

第二次遭袭,黑豹义从折了七人,伤了十八人。

这批刺客总共有五十多人,汉人、胡人都有,胡人里不仅有羌人还有匈奴人,他们抱着必死之心围杀李弘,却均究没有得手。李弘一人阻杀十九人,其强悍的武功让支援而来的孙坚瞠目结舌。

弃沉昏睡了一天,第二天才醒了过来。

李弘受了几处伤,不妨碍行动。当天夜里,陶谦来找他。

陶谦安慰了他几句,然后直言不讳地告诉他,这次刺杀的时间,地点安排的恰到好处,背后肯定有一位高手在指挥。现在奸阉,西凉以及关中的世族官僚都有可能花钱雇人杀他,猜测幕后之人没有意义,重要的还是要保护好自己的性命,让刺客们从此以后无从下手。

陶谦神色凝重地说道:“在老街口行刺你,对方显然是想嫁祸太尉大人,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刺客是由奸阉指派,但我觉得,这个事情可能没有这么简单。如今真真假假的事太多,很难说得清楚?”

李弘笑笑,感激地说道:“谢谢大人的关心。我得罪了这么多人,杀了这么多人,人家来杀我,很正常。我不想追究这些事。虽然我的兄弟们死了几个,但我知道怎么替他们讨回这笔血债。”

陶谦注意地看了他一下,点点头。

“子民,你为什么要答应去金城?槐里城这么安全的地方,你都差一点被人杀死了,更不要说去金城了。你是不是找死?你难道不知道太尉大人背后的动机吗?”

李弘低首不语。

陶谦愤然说道:“你凭什么去金城?叛军派人来递请罪书了吗?谁有把握叛军会投降?这么好推辞的事,你为什么要答应?”

“好,就算敌人愿意投降,但你两仗击杀叛军几万人,和叛军仇深似海,你怎么能去?西凉官吏这么多,怎么轮也轮不到你去。叛军那边,想杀你的人比这里还多,你想不死都难。”陶谦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即使叛军不杀你,此去金城,来回路上八百多里,安全怎么保证?你带一支军队去吗?”

“这是借刀杀人啊。”

陶谦同情地望着李弘,说道,“我看不到你有活着回来的希望。”

“大人如此关心我,实在令人感动。”李弘对陶谦拱拱手说道,“我愿意去有我愿意去的理由。”

“我认为太尉大人还是想把西凉的问题早日解决,杀我,毕竟是一件次要的事。”

“太尉大人虽然有借刀杀人之意,但仔细想起来,我去招抚,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此次朝廷主动招抚,所要显现的就是强悍的实力和血腥,而我就是最合适的。董将军因为和他们相交多年,难免有各种各样的恩怨。但我没有,我初来咋到,凭的就是一把杀人的刀。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恩怨可言。”

“这就是你要去的理由?”陶谦想了一下,点点头,说道,“我很少上战场,对这种事很难理解,也许你是对的。”

“这不是我要去的唯一理由。”李弘轻轻地说道。

陶谦立即感兴趣地望向李弘。

李弘微微笑道:“很抱歉大人,我不能说。”

陶谦很谅解地点点头,然后关心地问道:“你真的有把握活着回来?”

“当然。我没有把握我就不去了。”李弘笑道。

===

太尉张温和朝中大臣虽然化了不少钱,纷纷上书,劝谏,但天子铁了心,就是不让李弘西上金城郡招抚叛军。

中常侍赵忠、段珪、小黄门蹇(读jian)硕等宦官也相机进言。

天子看到一直以来都是和朝中世族官僚唱反调的宦官们也荐举李弘上金城郡劝降叛军,顿时警觉起来。他私下对心腹亲信小黄门蹇硕说:“你们和朝中的大臣们向来是两个声音说话,这次竟然一个腔调,肯定有名堂。”

他随即下旨太尉张温,严禁李弘踏足金城郡。

现在,李弘就是天子发财的工具,他怎么舍的让李弘出事。李弘给他的那批涉嫌贪污官吏的名单,让天子大大的赚了一笔,以至于他连下手诏,催促李弘再给他一批名单。这钱赚得实在太容易了。

看到李弘非常强烈坚决地要求去招抚叛军,张温心里反倒有点不踏实。他反复问了李弘几遍,但他实在看不出来李弘到底是真白痴还是装白痴。他拿出天子的圣旨给李弘,告诉李弘说,现在,除非你亲自上书陛下,详细陈述自己要求去的理由,否则天子不会答应的。李弘看到天子的圣旨,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当然知道天子为什么不让他到金城郡去,天子已经在给他的手诏中说得很明白了。

李弘让赵云替自己写了一封奏章给天子。

李弘首先说明了自己主动要求去金城郡劝降叛军的理由。他在奏章中一再向天子保证,从金城郡回来以后,他一定能给天子带来更加丰厚的收入。其次就是俘虏和粮食问题。

那天,太尉大人虽然没有和董卓就调拨军资一事谈上半句,但因为双方闹僵,张温认为这个时候再拖欠董卓军队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