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4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感觉。没有看到老伯,看到郑信,看到砍刀檀奴这些熟悉的面孔,小雨伤心欲绝。

风雪这一阵子在黄达等医匠的精心治疗下,病情得到了控制。小雨的到来,给了风雪很大的安慰和喜悦。她一直想对小雨说句感激的话,五年前,如果没有小雨,李弘未必会冒险赶到画虹原救下自己。小雨比她大,风雪不停地叫着姐姐,笑容也越来越多,身体竟然奇迹般地迅速恢复起来。这让黄达很疑惑,难道小雨夫人有什么神奇的妙方?柯比熊和阙昆两人来得很快,他们一直担心风雪的病。看到风雪安然无恙,他们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里欣喜万分。两人心情一好,少年心性随即暴露无疑,不由分说缠上了小雨,说什么也要再认一个漂亮姐姐。小雨笑着说,大人是你们的豹子大叔,那我就是你们的长辈,怎么能做你们的姐姐,乱了辈份?两人大笑,阙昆说,我们已经不喊他大叔了,他是我们的大哥了。

白鹿王鹿破风很伤心,恒祭的阵亡让他失去了部落内最骁勇的悍将。他带来了恒祭十四岁的儿子祭锋,小家伙很壮实,长得非常英俊。鹿破风说,恒祭有两个儿子,一个做部落小王,一个我送给你。我白鹿部落是大人一生的兄弟。大人身边不能没有我白鹿部落的勇士,这个孩子从此就跟着你了。李弘很感动。五年了,白鹿部落的勇士追随自己南征北战,数千名将士倒在了大汉西、北两疆的土地上。他们是忠诚的大汉人,忠烈台上将铭刻下他们的名字,以纪念他们一生的荣耀和辉煌。

屯田校尉兼领朔方郡太守唐放,北地郡太守宋文联袂赶到。两人把河套屯田的进度做了介绍。期间宋文说到一件事,引起了李弘的注意。宋文说,安定郡的六盘山到清水河一带过去是养战马的牧马苑,那里的草场非常好,荒废了可惜。他问李弘,能不能上奏朝廷,以北疆的名义借用十年,将来马养好了,对戍守边疆还是有好处的。李弘说,你要是觉得行,你就上奏朝廷。现在北疆的牧马苑非常少,多建一个有好处。只是这件事务必要和安定郡的太守协商好。

晋阳行辕的赵岐大人不顾年迈,风尘仆仆地赶到了金雪原。老大人很兴奋,纵马于草原之上,流连忘返。他对李弘说,踏足大漠,这是我一生的梦想,临死前我竟然梦想成真了。现在我要是死了,我就把眼睛闭得紧紧的,我这一生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李弘笑道,老大人至少可以活到八百岁。赵岐大笑,那我就是彭祖老仙了。李弘说,这大漠风光极为壮观,老大人要是有空,可以经常来。赵岐笑道,怎么,你当真不过长城了?李弘坚决地摇摇头,不过了。

李弘接着问到蔡邕的事。赵岐说,伯喈走后,接任并州刺史的议郎是王邑。王邑是山阳人,前太尉王龚的孙子,前司空王畅的儿子,他哥哥就是大儒王谦。这个王邑是今文经学名士。赵岐接着叹道,我看晋阳学堂的事情越来越多了。李弘对他们学术的事没有兴趣,他小声问道,蔡大人的家眷……赵岐蓦然想了起来,他急忙说道,我接到你的急书后,和子将两人把伯喈的女儿留了下来。只是你拜托的事我还没有说出来,伯喈就南下了。李弘大喜,留下就好,我马上派人把她接到云中行辕。赵岐笑道,你这根本就是抢嘛。

临汾行辕的李玮和典农中郎将张白骑是最后赶到金雪原的。李玮对洛阳的事表示了极大的担忧。李弘说,远征大捷的事也许可以缓解一下洛阳的紧张局势。目前董卓和袁隗虽然为权柄一事争夺得很厉害,但董卓手握重兵,占据优势,袁隗和士人很难有致胜把握。北疆现在事情太多,我们自顾不暇,这朝廷的事只要不牵扯到我北疆,我们就不管了。

北疆诸事大议同时在三个大帐里进行,每天都有不同的区域长官聚议不同的事,争论非常激烈,进展也很快。

大漠胡族诸部的领地划分,诸道(相当于县)的设立,和内郡的互市,胡骑募兵制等等一一得到确立。诸部大小王,部落大人按照大汉律,穿大汉官服,佩戴各极印绶。

有关边郡的屯田、畜牧、互市,筹建牧马苑,安置灾民等诸事经过各郡太守的多番商谈,最后也定出了较为具体的运转之策。

隶属于车骑大将军府管辖的军屯、民屯在赵岐、赵戬、唐放、张白骑、唐云、谢明等人的努力下,诸多疑难之事也得到了解决。

北疆监御史府建立,首任监御史陈好。有关监御史的职权也遍告了北疆官吏。许多官吏对监御史职权过大一事颇有微辞,但天子已经下旨,现在就是反对也来不及了。

郎中令李儒日夜兼程赶到了金雪原。此时,犒军物资才刚刚到达晋阳。

李儒宣读天子旨。天子同意车骑大将军的奏议,于大漠朝天原之上建漠北都护府,主掌漠北军政。漠北都护受车骑大将军节制。

接着李儒宣读了天子为庆祝远征大捷而写的一份恭贺圣旨,这圣旨很长,辞藻华丽,没几个人听得懂。

最后,李儒终于展开了大家期盼已久的赐封圣旨。

转拜车骑大将军李弘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大将军,加节传,斧钺、虎贲,晋阳侯,食邑八千户,统领北疆十六郡军政大权,掌冀幽并三州兵事大权。

转拜奋威将军鲜于辅为安北将军,兼领漠北都护府都护,持节钺,武泉侯,食邑两千户。掌漠北军政,受骠骑大将军节制。

转拜建威将军徐荣为龙骧将军,持节钺,武进侯,食邑一千户。受骠骑大将军节制。

转拜扬威将军麴义为镇军将军,持节钺,骆侯,食邑一千户。受骠骑大将军节制。

转拜扬武将军张燕为镇护将军,持节钺,箕侯,食邑一千户。受骠骑大将军节制。

转拜阎柔为建威将军,杨凤为扬武将军,赵云为度辽将军,玉石为折冲将军,颜良为虎烈将军,诸将假节,各封乡侯,均受骠骑大将军节制。

转拜鲜于银、杨明、卫峻(胡子)、燕无畏、姜舞、庞德、华雄、文丑、高览、张合、孙亲、王当等十二人为中郎将,封关内侯,均受骠骑大将军节制。其余张震、何风、高顺、徐晃、雷子、铁钺、孙风等二十多人皆被拜为校尉,陈践、苌弓、雷重等十几人被拜为都尉。其余将士均获重赏。

依骠骑大将军奏请,凡阵亡将领升三级,封关内侯,抚恤加倍,厚葬于忠烈台;阵亡士卒抚恤加倍,刻名于忠烈台。

依骠骑大将军奏请,于晋阳大龙山筑建忠烈台,以告慰大汉英魂。

第十一节

当天晚上,李弘、鲜于辅、徐荣、李玮和李儒五人围坐在火盆旁,商谈洛阳和北疆的局势。

李弘对北疆的将来非常担忧,一是河套和平城两地的屯田刚刚起步,困难重重,未来几年内戍边大军的粮饷很大一部分还要依靠朝廷解决;二是北疆疆域扩大后,戍边成了一件当前最棘手的事,除了粮饷受到制约外,还有兵力的问题,主要就是铁骑严重不足;三是滞留在北疆的灾民短期内很难回迁,这无形当中加重了北疆的负担和危机。

北疆虽然因为汉北郡的建立解决了许多矛盾,极大的缓解了危机,但同样也因为汉北郡的建立又增加了许多新的矛盾,刚刚缓解的危机好象又逐渐严重起来。李玮和北疆数位高官为此夜不能寐,苦思良策。

李弘对洛阳的局势还是非常乐观的,没有了奸阉和外戚,武人和士人之间无论怎么争斗都不会酿成大祸。武人也罢,士人也罢,大汉社稷的稳定永远是第一位,双方都不会做得太过份。何况现在远征大捷,朝廷可以从沉重的军资中摆脱出来,双方因此而产生的许多尖锐矛盾也会逐渐淡化,这有利于减缓和制约京中双方权势的争斗。李弘的乐观情绪影响了心事重重的李儒,他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李弘着重解释了北疆的困难,他对李儒说,我已经接到了冀州牧韩馥大人的书信,韩大人在信中说,冀州因为连续两年受灾,粮食严重欠收,赋税锐减,所以朝廷调拨给幽并两州的五亿钱粮,今年没有了。李弘冷笑道:“冀州遭受了多大的灾,你我都清楚。冀州今年没有爆发叛乱,太行山、黑山的黄巾军也没有下山侵扰,灾民也给当地的府衙北迁到了幽并两州,那冀州的粮食为什么还会欠收?赋税为什么还会锐减?我早在七月南下的时候就对朝廷说过,要想确保冀州的赋税能年年入库,能按时足量的调拨到北疆,必须要在冀州驻军。这样既能剿杀派驻在山上的叛贼,也能监察和威慑冀州诸府的官吏,但朝廷坚决不答应。”

“今天的事表明我当时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今年粮食欠收赋税锐减。那明年呢?后年呢?今年我能咬咬牙撑下去,甚至还能帮助一下幽州的刘大人,但明年怎么办?还有冀州四郡的屯田。我得到消息说,韩馥不但没有在河间、安平等地展开屯田的准备,反而开始卖地了,这有接受回迁灾民的意思吗?”

李儒笑道:“相国大人也知道冀州的事,但相国大人目前尚未在洛阳站住脚,国事上也受到太傅袁隗等大臣的掣肘,所以他无暇顾及,也无力帮助大人。不过,大人如果还想在冀州驻军,相国大人倒是可以奏请天子下旨……”

李弘要的就是这句话,他和鲜于辅等人立即交换了一个惊喜的神色,随即各自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董卓既然主动提出来可以答应李弘到冀州驻军,那一定有条件。他想要什么?

“相国大人说,北疆这几年的确困难重重,如果再遭遇几场天灾,北疆就彻底完了。北疆的安危直接关系到大汉社稷的安危。所以相国大人不但答应大人派驻军队到冀州的要求,还愿意奏请天子,把冀州五年的赋税,包括盐铁之利全部调拨给幽并两州。五年后,晋中和冀西北的屯田已经基本见效,而河套和平城两地的屯田也初步见效,这时,朝廷再适当考虑减少对北疆的赈济,但五亿钱粮是一定给足的。”

李弘狂喜,他急切地等待着李儒说出董卓的条件。看来,董卓执掌权柄要比那些士人好多了。大家都是武人,干什么事都能互相理解,做事也爽快。如果现在是太傅袁隗大人主政,自己就是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也不会答应的。

李儒还是没有说出条件。他又说到了洛阳的形势,说到了董卓和袁隗等门阀大臣之间的权势争斗,说到增加赋税和增古文经学为官学的事,预测洛阳局势在未来几个月里可能发生的险恶变化,最后,李儒终于说出来董卓的要求,“相国大人为了维持洛阳的权势平衡,为了确保大汉能迅速稳定下来,为了让百姓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他打算征询一下骠骑大将军的意见,看看能不能让北军在河东驻军?”

李弘、鲜于辅、徐荣和李玮四人立刻明白了董卓的意思。

董卓最担心的大概就是洛阳有变,李弘会率军南下直接切断他退回长安的路,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结盟李弘,以确保自己后路无忧,而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在河东驻军。这样即使将来李弘南下,大军也可以先在河东抵御一下,给自己腾出足够的撤退时间。河东对董卓的作用就象汉北郡对李弘的作用一样,只是为了争取一个缓冲地带,一条黄河远远达不到缓冲作用。将来董卓即使退回到长安,他向北还可以抵御和攻击李弘,向南也可以抵御和攻击洛阳,所以河东对董卓来说,的确需要控制到自己手上。另外,这也是维持洛阳权势平衡的一个基础。李弘的势力直接延伸到京畿,这无论对董卓还是对朝廷,都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

其次,董卓在河东驻军,等于告诉洛阳的门阀士族,大汉国最有权势的两个武人结盟了,大家进退如一,大汉权柄尽在武人的掌控之中。

目前河东的盐铁可以说是北疆的命脉,如果李弘攻击董卓,战场必在河东,这对北疆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不过现在董卓把冀州的五年赋税全部给了北疆,还让李弘到北疆驻军以确保赋税。那么河东对北疆的重要性随即下降,李弘好象没什么理由拒绝董卓在河东驻军了。而且,大汉国现在是董卓主政,送给李弘的都是天子的圣旨。李弘如果执意不从,这个骄纵枉法,抗旨不遵的罪名算是背定了。

李弘稍加迟疑后,立即问道:“北军如何驻军河东?”

李儒看到李弘脸带喜色,知道李弘已经心动,急忙解释道:“大人无须担心,仅仅就是驻军而已。两万军队驻扎于河北城,蒲坂津、风陵渡、茅津渡三地由我们共同驻防。大人以为如何?”

李弘笑道:“我们商量一下,明天一早就答复你。李大人回到洛阳后,请代为转告相国大人。相国大人如此厚待我北疆,北疆将士日后必将报答。”

这话其实就是告诉李儒,我已经答应了。李儒大喜,告辞离去。

李弘和诸将议事完毕后已经是深夜了,他轻手轻脚地走进后帐,却发现小雨和风雪还没睡。两人偎在一起,小声说着话。好像正说到什么开心事,小雨不停地低声娇笑着。

风雪已经好了许多。脸色红润,如云金发慵懒地披散双肩,眼睛里的悲哀和忧伤随着时间的消逝正在渐渐淡去。李弘搂着小雨坐在她身边,伸手摸摸她的额头,关心地问道:“没事早点睡,不要又弄出事来。子兼说,如果病情反复,他就救不了你了,要到南方去请他老师张机先生了。”

风雪抱歉地笑笑,抓住了李弘的手。

小雨轻轻捶了李弘一下,笑道:“不能乱说话,小雪快好了。等到春天,我们就到沙陵湖去,那里比这里漂亮,也比这里暖和些。”

李弘笑道:“我听子龙说,弓弦沙漠里有一片七星湖,风景也非常好。明年春天我带你们去看看,叫子龙带路,把文姬也带上。”

小雨拍拍李弘的脸,不满地说道:“你不要再惹子龙将军伤心了。他这段时间情绪不好,上次和无畏、阙昆、柯比熊在一起喝酒喝多了,还哭了。”

风雪神情非常庄重地说道:“我们去把文姬抢来。”

李弘失声大笑,“看样子,我抢亲算是抢出名了。子龙的事我正在想办法,到时给他一个天大的惊喜,哈哈……”

三个人正在说笑着,帐外传来李玮惊慌的喊声:“大人,洛阳出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