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8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是无奈之举。”

接着他感叹地摇摇头,“这头豹子在大漠上无人可挡,但到了中原他就不行了。如今在正面战场上,我们有六万大军。如果异度(蒯越)兄和孟玉(徐璆)兄能到,我们在浚仪、开封、雍丘一线就有将近十万大军。豹子哪里挡得住啊?”

“我们现在没有必要打他,把他挡在河南之外,拖在兖州境内就行了。”袁绍说道,“鉴于前年冀州大战的教训,我们还是保守一点好,免得损兵折将。”他指指沮授,对众人说道,“刚才他说了北疆的劣势,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北疆军的劣势越来越大。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

“大人难道不想利用眼前的有利局面,围歼北疆军主力?”王朗奇怪地问道,“荆州军和汝南军赶到战场后,我们拥有兵力上的优势。现在在正面战场上,北疆军的主力一部在攻打浚仪,一部在攻打开封。如果我们以一部兵力牵制和阻击浚仪城下的北疆军,以主力从开封、雍丘两个方向包围陈留,应该可以重创李弘,夺回陈留。”

“陈留对我们而言,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了。”袁绍笑道,“在第二道防线没有建立之前,我们希望利用陈留城的坚固迟滞北疆军的攻击速度,给我们在河南部署兵力争取时间。但由于南北两个侧翼战场的迅速形成,第二道防线已经牢固,陈留城的作用已经不明显了。至于攻击嘛,刚才我已经说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我们反攻的时间还没到。现在就是拖,把李弘拖死,把北疆军拖死。”

“要反攻,就要致命,就要把北疆军打得一蹶不振,这样我们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征伐河北,平定天下。”沮授长叹道,“再这样打下去,天下就算平定了,社稷也是一片废墟了。所以此仗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把李弘彻底解决了。”

中路战场上,由于双方兵力接近,地形对北疆铁骑又十分不利,短期内双方谁都无法打破僵局,对峙的局面已经形成。

联军想把战事一直拖下去,但北疆军不会答应,他们急于打破僵局,迫使联军尽快决战。为了早日形成决战态势,北疆军在中路无法打开局面,攻击重点随即就会转到两个侧翼战场上。这两个战场上的北疆军为了向中路主力大军靠拢,同时也为了配合主力大军打开僵持的局面,势必要发动猛烈攻击。

从当前的战场形势和双方兵力部署来看,北疆军的攻击重点肯定是北面的侧翼战场。

颜良的军队如果突破燕城,杀到延津、酸枣一带,将直接威胁河南。为了挡住颜良的攻击,袁绍就要从第二道防线抽调兵力驻防于第三道防线,这样战场上的僵局就被打破了。联军可能就此全线后撤,死守荥阳、中牟一线。

目前北侧战场上有曹操刘备的四万人马,辛评高干的一万兵,总兵力有五万人,挡住颜良的军队应该不成问题。但他们最担心的不是凶悍的颜良,而是刚刚从定陶撤回来的曹操。曹操和刘备在兖州战场上损兵折将了,但刘备还有徐州,还能东山再起,而曹操除了手上的那几万人马,就一无所有了。面对颜良的攻击,曹操的迎战态度可想而知。换了谁,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老本彻底拼光。

曹操是丞相,他到了燕城后,他的官最大,军队最多,刘备辛评高干都要听他的指挥,他说撤退就撤退,其它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们还有兵力北上支援燕城吗?”袁绍忧心忡忡地问道。

“没有了。”逢纪说道,“河内高柔朱灵还有一万多人,他们要护守京畿,不能动。洛阳还有刚刚从河内返回的赵睿、吕鸿的五千人。京城就这么点军队了,也不能动。关西的淳于纯大人还有近万人,关中的显思(袁谭)还有两万多人,都不能动。我们能调动的军队现在都在中原战场,五万多人,一万人燕城,四万人在中牟、浚仪、开封一带。”逢纪看看袁绍,苦笑道,“现在孟谦(袁微)在洛阳募兵,友若(荀谌)在豫州募兵,这些新兵至少要到本月底才能征募齐备。所以……”他摇了摇头,“我们只能警告曹阿满,叫他不要做得太过分了。”

袁绍冷笑,“这个时候了,他如果还敢和我对着干,我杀了他。”

沮授急忙劝阻。此次北疆军大兵压境,由于各州郡实力不足,只能结盟联手共抗河北,这正是重建天子和朝廷威仪的最佳时机。大人作为朝廷的大司马大将军,此次会盟的盟主,应该吸取当年讨董失败的教训,利用天子和朝廷的无上权威,妥善处理朝廷与各州郡大吏之间的关系,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到一起,击败河北叛逆,继而平定天下重振社稷。

“大人奉天子号令天下,需要大臣们的拜服和遵从,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让大家在击败河北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不但没有既得权势利益的损失,还能得到更大的权势利益。”沮授拱手说道,“在曹丞相这件事上,大人应该三思而行,千万不要因小失大,白白葬送了击败河北的机会。”

袁绍望着沮授,若有所思。

****

五月上,邯郸,大将军行辕。

张燕接到大将军命令,即刻赶赴中原战场。

张燕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此刻中原战场的攻击已进入关键时刻,决战态势即将形成,自己亲赴前线指挥,的确比坐在邯郸行辕指挥好。

临行前,他和留守行辕的贾诩、傅干等人再一次就目前的战局仔细商讨了一下。

目前三路大军的攻击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顺利,两翼大军和中路大军之间的距离过大,容易给叛军以可乘之机重创中路主力。

“必须迅速在侧翼战场上取得突破,尽快打破僵局,”张燕对贾诩说道,“从阎柔的书信来看,南线战场的叛军兵力还没有形成优势。你立即书告阎柔,请他指挥铁骑火速插到汳水河,切断薄城、考城和襄邑之间的联系,把叛军逼到汳水河南岸去。叛军一旦南撤,他的军队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渡过汳水河和睢水河,占据滑亭和高阳亭,切断雍丘和襄邑之间的联系。这样,雍丘在主力大军的配合下,旦夕可下,然后阎柔就可以集中力量攻击襄邑,威胁豫州了。”

“北线战场上,双方兵力接近,但曹操刘备未必敢和我们对攻,所以你书告颜良,不惜一切猛攻。”张燕皱皱眉,担忧地说道,“曹操能从定陶成功撤走,非常不简单。颜良稍有大意恐怕就要出事。”

贾诩想了一下,提议道:“我亲自去白马。”

“事不宜迟,立即动身。”张燕想都没想,一口答应,“行辕由俊彦(傅干)负责。”

第四十五节

五月上,兖州东郡,燕城。

颜良看完行辕的急书,随手就把它扔到了案几上,鼻子里发出了一声重重的冷哼。

“地图,把地图给我拿下来……”颜良指着悬挂在大帐一侧的大地图,冲着站在大帐门口的两个卫士大声叫道,“铺到地上去,快一点。”

“怎么了?”正在伏案疾书战报的文丑抬头看看他,笑着问道,“行辕说什么?催促我们尽快攻击?”

“催,催,一天到晚就是催。”颜良一把推开案几站了起来,“前些天,为了催我们渡河攻击,行辕派王凌来了。这次,为了催我们攻击燕城,我们的长史大人竟然亲自来了。”

“贾大人来了?”文丑放下笔,惊讶地说道,“他怎么会来?给我们带什么东西没有?是新兵还是军械?”

颜良弯腰把案几上的竹简拿起来丢给文丑,然后大步走到大帐中间。两个卫士把大地图铺到地上,躬身退下。这时周山和王凌有说有笑地走了进来。看到面如寒霜的颜良正站在地图前,周山打趣道:“老虎肚子饿了,要下山吃曹操了?”

颜良瞪了他一眼,“传令各部将领,到大帐军议。”

“马上要打?”

“再不打,行辕要拿刀砍我了。”颜良冷声说道,“他们在邯郸吃香的喝辣的,哪里知道我们的难处?”

周山急忙走出大帐传令。王凌走到颜良身边,低声说道:“行辕又在催了?”

“贾大人要来了。”颜良看看他,摇摇头,“中路大军推进到浚仪和开封一带后,受到了顽强阻击,大军寸步难进,急需我们在侧翼战场打开僵局。但曹操、刘备逃到燕城后,叛军实力大增,如果强行攻击,我们损失非常大。”

“不打也得打。”文丑看完行辕的书信后,抬头对颜良说道,“行辕的担心有道理。目前中原战场还没有形成决战态势,而叛军的后援军队又在源源不断地北上。如果我们不能抢在叛军展开反攻之前推进到河南,占据兖州全境,我们极有可能在燕城、封丘、浚仪、开封、雍丘、襄邑一线和叛军形成僵持局面。僵持局面一成,战局的发展对我们就非常不利了。”

“赵云将军马上就要来了。”王凌说道,“铁骑一到,叛军的粮道就在我们的威胁之下,这时我们发起猛烈攻击,叛军惶恐之下,主动撤退的可能很大。”

“我们需要的是时间,是时间……”颜良一把扯开衣甲,烦躁不安地说道,“现在叛军有兵力,城池也坚固,粮草军械也充足,指望铁骑断绝他们的粮道逼迫他们急速撤退根本不可能。”颜良指着地图说道,“等到叛军在浚仪、开封一带稳住了阵脚,挡住了我们大军主力的进攻,他们的援军随即可以北上支援,双方便立即形成了僵持局面,战场主动尽数被叛军所控。这时叛军只要在左右两翼战场的任何一处集中兵力击败我们,僵持局面随即会演变成反攻,我们可能兵败如山倒。”

颜良接着一脚剁在了地图上,“左右两翼大军如果能抢在叛军完成集结,利用兵力优势把战线稳定下来之前,竭力推进到鸿沟水、浪汤渠一线,我们就和中路主力大军形成了合力,彼此可以互相支援和保护。如此则决战态势可成,中原战局将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颜良双手在空中一挥,冲着王凌大声叫道:“我们需要的是时间,时间……”

张合、王当、张绣、张辽、高览、徐晃先后到达中军大帐。

文丑把行辕的书信读了一遍,大致述说了一下当前的战局,“目前,大将军统率大军主力杀到浚仪、开封一线,阎柔、姜舞、高顺三位大人的军队正在向防东、薄城一线挺进。具体战况如何不得而知,但从行辕一再催促我们加紧向延津、酸枣一线进攻来看,他们对利用南面侧翼战场打破目前的僵局并没有信心。因为叛军的援军比如荆州军、豫州各郡的军队大都集中在颖川、梁国一带。即使阎柔大人率军突破了薄城,杀到襄邑、雍丘一线,他们也很难对豫州造成太大威胁,无法调动正面战场上的叛军。”

“当前的突破口就在北面战场。大将军急调赵云大人率匈奴铁骑北上支援,行辕贾诩大人亲自赶到白马,都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我们只有四万五千人,赵云大人即使来了,也只有五万五千步骑,没有兵力优势。如今曹操、刘备、辛评、高干以燕城为依托,在燕城、胙城、嘉亭之间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如果强行攻击,我们损失太大,肯定杀不过去,而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充足的时间。”

文丑把情况介绍完后,颜良指着众人问道:“除了强攻之外,诸位大人可有什么更好的攻击之策?”

没有人说话。战局变化太快,这些统军大将们也是束手无策。本来以为大军在平阳亭击败辛评、高干后,可以一泄而下,谁知突然冒出个曹操、刘备,硬是把大军挡在了燕城城下。

“既然大家都没有主意,强攻又没什么希望,行辕又催得紧,时间也不等人,那就分兵河内,从河内郡的汲县、获嘉城方向渡河,直杀延津、酸枣吧。”颜良说道,“分兵攻击虽然风险很大,但没有办法,只能试一试了。”

“分兵攻击?”诸将吓了一跳。这个时候分兵出击,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孟森,你具体说说。”颜良指着周山说道,“解释清楚了,看看诸位大人还有什么补充。”

周山走到地图前,面对诸将担忧的目光,神情凝重地说道:“颜大人认为正面抢攻没有任何胜算,所以他打算以一部兵力在燕城城下拖住叛军主力,以一部兵力北渡黄河返回河内,从河内的汲县、获嘉方向渡河南下,直杀延津、酸枣,以最快的速度冲进河南,夺取原武、阳武两城,逼进鸿沟水,威胁荥阳、中牟一带,迫使叛军从浚仪、开封一线回撤,打开正面战场上的僵局,以便在中原战场迅速形成决战态势。”

这个计策的风险很大,主要是延津、酸枣距离燕城太近,只有一百三十多里。尤其是屯有重兵的胙城,距离黄河渡口只有三十里,距离延津小城也只有三十里。我大军在延津渡口南渡黄河时,需要时间。叛军闻讯后,会迅速分兵回撤。如果叛军以一部兵力把我们挡在黄河河面上,同时集中主力在燕城城下展开攻击,我大军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很可能被迫后撤白马。这样一来,分兵偷袭之策便失败了。

我们撤回白马后,中路大军的侧翼完全暴露在叛军的攻击之下,中路大军的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如果叛军的后续援军及时杀进战场,中路大军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只能后撤。如此我大军则在中原战场陷入困境,战局的发展将对我们越来越不利。

为了确保偷袭延津成功,颜大人决定派三万人返回河内。这支大军由文丑大人统帅,张合、张绣、张辽、徐晃四位大人率军随行。三万大军将在今夜急速北上黄河。

燕城距离最近的黄河渡口清水口有八十里,渡河后再急行一百二十里赶到汲县、获嘉两城。两天后的凌晨,你们将对延津渡发动攻击,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夺取五十里外的延津和酸枣两城,以求在黄河岸边稳住阵脚。

这时战场上会发生两种情况。一是我们夺取了延津和酸枣,叛军担心自己后路被切断,断然放弃燕城,全力后撤到阴沟水西岸的原武、阳武两城坚守。一是叛军及时回援阻击,你们未能占据延津和酸枣,同时他们乘机集中兵力,猛攻燕城城下的我牵制大军。

“此计能否成功就看两天后的凌晨了。”周山面显忧色,望着诸将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按时间推算,两天后,赵云大人的铁骑将赶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