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巴比伦帝国- 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峄竦煤艽蟮奶岣撸溃褪窃诤笫溃涸餉IM7M导引头研制的雷锡恩公司在1975年1月就购买了“天空闪光”导引头的特许生产权,经过几年的捣鼓,在1982年试服役,直到1985年投入大批生产AIM7M的关键性能才真正全面超越了“天空闪光”。在北约90年代的演习中,携带这种导弹的英国“狂风”战斗机还曾利用数据链和雷达探测范围的优势击败德国空军携带AIM120B导弹的F4F

而现在,这款空空导弹还在由英国宇航公司与瑞典萨伯公司共同研制,希望可以开发出主动的中距空空导弹来,只可惜,在后世,这款主动的中距弹并没有服役。

而近程的空空导弹,库赛准备在法国的魔术2导弹研发完成之后,引进这种导弹,虽然还比不上R73的威力,但是,已经比魔术1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与苏联空军发生了第一次的接触之后,伊朗东北部的空域,出现了短暂的和谐的局面,苏联的空军,非常小心翼翼地在离伊朗边界一百公里以外飞行,没有靠近到边界地区。

此时,在国际上,已经有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北方的红色帝国。刚刚上任一年零几个月,年龄还不到七十岁的中央第一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同志,因为长期的肾病,不幸逝世。

这个消息,让整个苏联陷入了暂时的沉痛,他们深深地缅怀这位总书记,在他的任上。苏联的经济开始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农业和轻工业方面,面包开始不再紧缺,粮食已经能够满足人民的需要,社会的生产秩序,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再出现旷工,消极怠工等方面。

底层的人民,开始重新充满了信心。他们一直都坚信,自己生活在世界上最伟大,最幸福的国家里。

现在,他们的领导人英年早逝,这让苏联人民心中万分悲痛。

(安德罗波夫在苏联人民中有很高的声望,在苏联解体后,几乎所有苏联最高领导都遭人诟病,安德罗波夫是唯一的例外。2004年6月,卡累利阿共和国为他新立了一座3。5米高的不锈钢纪念碑,这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首次为前苏联领导人立碑。)

但是。西方国家却长舒了一口气,尤其是美国,如果安德罗波夫能够继续执政下去,很有可能,苏联会克服国内固有的一些矛盾,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那个时候,一个强大的苏联,又有着复苏的经济,对于西方国家。那就更是可怕的存在了。

安德罗波夫去世,让苏联的高层陷入了短暂的慌乱,因为,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总书记现在还很年轻,就已经不幸去世,而且。没有指定接班人。

几天之后,在苏共中央非常全会上,契尔年科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在两个月之后。第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上他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1911年9月24日生于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俄罗斯农民家庭,经历了一系列的高升之后,在50年代初结识勃列日涅夫,并且受到了他的赏识,从那以后一直随勃列日涅夫在一起工作,被认为是“第聂伯帮”的重要成员和勃列日涅夫的“总管家”之称。许多人早已认为他是勃列日涅夫的亲信和接班人。但勃列日涅夫死后,契尔年科未能获得党内多数派系支持,非常郁闷地看着前克格勃首脑安德罗波夫就任了党的总书记。

直到现在,在安德罗波夫逝世后,他终于就任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只是,此时他已经是73岁的高龄了。

在老人帮里,他的年龄不算是非常高,但是,他却是就任苏共最高领导职务年事最高的人。

望着颤巍巍的契尔年科在党的会议上发表讲话,下面的人都知道,这位苏联的领导人,恐怕也是暂时的,那么下一位,将会是谁呢?

戈尔巴乔夫信心满怀,因为,他已经获得了这位总书记的好感,他需要进一步地走近这位老人,在他的支持下,自己才有机会走上那个宝座!

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非常郁闷,他几次与新的总书记提议,在伊朗东部的军事行动,随时都可以开始。

但是,这位老人,根本就看不到南进给苏联带来的好处,他是个不思进取的人!乌斯季诺夫每次提起来,他都说得再商议一下,却从来都没有拿出来商议过,乌斯季诺夫看出来了,这位领导人,只是想保持好现状而已。

可惜,这么好的机会,都被耽误下去了,乌斯季诺夫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队随时都可以出动,但是,因为最高领导人不发话,却只能在边界上空耗着,现在,后勤物资已经全部备齐,又这样被白白消耗掉了。

一个有魄力,有远见的领导人是最重要的!乌斯季诺夫有些怀念勃列日涅夫总书记了。

库赛长舒了一口气,年老的契尔年科当上了苏联的总书记,也只是一个过渡的人物,他没有任何魄力,只是维持现状而已,所以,不用担心那些苏联军队会南下入侵。伊拉克终于可以获得一个喘息的机会,也是伊拉克大踏步地前进的机会。

伊拉克投入了大笔的资金。

在军品上,伊拉克的幻影4000和F20战机,都在稳步地生产之中,逐步换装自己落后的战机,同时,伊拉克也在努力提高这些战机的国产化比例,让更多的零部件可以在伊拉克国内自己生产,而超七这种外销型战机,也在源源不断地通过伊拉克的改装,再出口到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利用从美国引进的少量的F16与大量的超七战机,构筑起自己的天空的防御伞,抵御西部的苏联和东部的印度。

伊拉克的导弹工业,也在飞速发展之中,利用C801导弹改装的巡航导弹,经历过两代的不成熟的红鸟1号和红鸟2号,已经发展到了红鸟3号,先进的小型涡喷发动机和加大的弹体,终于拥有了五百公里的射程,而成熟的惯导加地形匹配,让这种导弹的精度没有因此而变化。

在从苏联进口的OTP23地对地导弹的基础上,伊拉克的技术人员正在积极地吃透这种导弹的技术,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制。

而空对空导弹的生产线,正在组装之中。

在地面武器上,改进型T72坦克也在持续生产之中,除了装备伊拉克北方军区的又一个坦克师之后,也开始向沙特出口少量的改进了人机工程的坦克。两条重卡生产线也开始落户伊拉克,新式的步兵战车,在研发之中。

与推进工业化相对应的基础工业,也在兴建之中,来自国外的专家帮助伊拉克在巴赫塔兰和库尔德斯坦省寻找矿产,在合适的地区兴建金属冶炼厂。

伊拉克已经普及了初等教育,在库赛阁下的指示下,伊拉克的高等教育也开始发展起来,除了在巴士拉的海军学院,伊拉克在巴格达兴建了几所现代的综合性大学,聘请国内外的知名教授任教。

在基础建设火热朝天进行的时候,在军事上,两伊反而沉寂了下来。在德黑兰的伊朗民族解放军,已经在伊拉克的支持下,发展到了三万人的规模,他们一直都在接受伊拉克教官的训练,甚至伊拉克淘汰下来的一个装甲旅的装备,也被充实到了这支军队中。

这引起了外界的猜测,伊拉克不想再动用自己的力量了,他们想让伊朗民族解放军去继续进攻,以避免自己的部队出现更大的伤亡。

库赛对此一直都在否认,他只是说,两伊进行了这几年战争,对双方的人民,都是一场很大的伤害,双方现在要和平解决这些争端,不过,这些话,恐怕没有人相信。

库赛的确是想要和平解决,他也在尽和平解决的努力。只是,在和平解决的过程中,还是会伴随着流血的。

库赛的另一件大事,就是伊拉克首次进行的核试验。

现在,在伊拉克核武器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伊拉克的第一枚核武器,终于制造了出来,但是,由于外部的国际威胁已经消失,伊拉克的核武器如何引爆,却成了困扰库赛的一个难题。

这个东西,大张旗鼓地拿出来,那不是显摆,而是自杀,所以,开始本来打算在希贾拉沙漠引爆,后来库赛却改变了主意。

不实验,永远也不知道成功,而实验,又不能被发觉,即使发觉了,也要死不承认,不能让人找到证据,这样的话,地下核试验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580章 技术员瓦努努

地下核试验是指把设计的核装置(即核弹头)经过多种复杂的环境考验后,放到一定深度的地下进行核爆炸,以验证所试验的是否满足要求,验证理论计算和工程设计是否正确,以改进设计和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等。

常规在地面上进行核爆炸,虽然爆炸产生的蘑菇云非常壮观,但是,随着爆炸,核辐射会扩散到各处,给环境带来影响,所以,地面核试验都选取在沙漠等地进行,远离城市,对于伊拉克来说,本来希贾拉沙漠是伊拉克核试验的理想场地,只是,如果在那里发生了核爆,用不了几分钟,美国和苏联都就知道了,接着,全世界也就知道了,伊拉克面对的,恐怕就是全世界的愤怒和随之而来的制裁。

核武器,是一个很有魔力的东西,没有核武器而又有抱负的国家,都在绞尽脑汁地想钻进核武器俱乐部里,哪怕受到制裁,受到谴责,也在所不惜,虽然在刚爆炸的几年内,会比较难过,但是,只要熬过去了,全世界已经知道了,那就再次风平浪静了,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而有核武器的国家,则会拼命地限制这些国家发展核武器,又是制裁,又是威吓,就是限制你发展,这个东西,是潘多拉的盒子,是恶魔,你们不能有!

两极是严重对立的,所以,想要发展核武器的国家,全部都是在悄悄发展的。

库赛本来是打算,若是苏联大规模入侵伊朗东部,那就明目张胆地引爆核武器,小国与大国的区别。那就是大国出于各种考虑,虽然有核武器,但是,却因为相互制衡,绝对不敢轻易使用。而小国,只要急了,该用的时候,绝对不会吝啬。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光脚不怕穿鞋的。

伊拉克是小国,苏联的大国,对抗他们的机械化部队,伊拉克没有实力,但是,伊拉克会表现出足够的意志来,如果苏联真的敢出动部队。那么,伊拉克也绝对不会吝啬向他们头上扔核弹,而且,用的就是他们给提供的OTP23导弹。

只是,那样一来,伊拉克以后的日子会很难熬,虽然在开始阶段,出于对抗苏联的目的,美国可是暂时不会对伊拉克制裁,但是。只要一过去,伊拉克肯定会被美国制裁得很惨。

现在,这个威胁消失了,库赛知道,相应的,己方的政策也就得随之发生变化,由示威性的引爆核弹,变成悄悄地进行,而且,死不承认。

想要在地下进行核试验。那么,希贾拉沙漠绝对不可以,因为,在沙漠里,是挖不出一个足够深的坑的,在沙漠里挖地道,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山地才行。而山地,有两个地方,可以是伊拉克北部。也可以是伊朗西部。

库赛将目光,投在了伊朗西部巴赫塔兰省,在那里,现在已经发现了铜矿,正在进行开采,从奥地利和德国先期进口的重卡,正在日夜不停地从那里将铜矿表面的石头运走,以这个为掩护,在这个矿山附近同步进行一次挖掘,搞出一个足够进行核试验的地洞来。

接到库赛的命令,负责核武器计划的工程师,重新开始了设计,他们原来是按照地面核试验进行的,现在,改为地下核试验,那么,还有许多数据需要重新计算,实验所需的地洞的深度,仪器,都需要重新设计,这样,还得推迟几个月的时间。

库赛不知道,另一个国家,以色列,它的核计划,也已经进入了关键的时候。

在以色列内盖夫地区北部城市,迪莫纳。这座建于1955年的城市东距死海西南岸塞杜姆47公里,人口2。8万。这种城市在以色列并不出名,但是,却有无数目光悄悄注意着这里,因为,这里是以色列唯一的一座核反应堆所在地。

迪莫纳反应堆是,以色列在五十年代就开始制造的一座核试验反应堆;它的功率仅有75兆瓦;所以,这座位于非洲板块边缘;处于沙漠区的核反应堆根本就不是提供电力的核反应堆,对外界来说,这是以色列和平研究核能的一座实验反应堆。

只有以色列的高层才知道,这座反应堆,一直都在为他们提供核原料,以色列的核计划,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以色列从来都没有在核不扩散条约上签字,这意味着,他们的这个核反应堆,不会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这样的话,这里的一切,都只有以色列自己掌握。

以色列想要成为大国,那么,就必须拥有核武器!

以色列在迪莫纳核反应堆旁边,建立了一系列的秘密的研究机构,在这里,以色列的核武器专家,为了以色列的强大,一直都在默默地工作着,在这个四周都是敌对势力的眼睛中,他们的核武器,是保护犹太人的一把有力的大伞!

但是,他们不知道,同为犹太人的同胞,在这里工作的一名技术人员,莫迪凯瓦努努,他的心情非常不好。

瓦努努1954年出生在摩洛哥的一个犹太家庭,60年代初在那项运动中,全家迁居以色列,从此定居在以色列。受到了当局的感染,瓦努努毅然投身军队,在当了几年工兵后,瓦努努退役,去特拉维夫大学读书,但是因为物理考试不及格被退学。1977年初,瓦努努得到了一个工作的机会,在内格夫沙漠的迪莫纳核工程任技术员,来了之后,他才知道,这里是一所以色列研究核武器的基地!这份工作属于秘密,他和其他新来的人被要求在一份保密誓言上签名。它规定,泄露秘密者将被判15年徒刑。本来,他也是一个坚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他对能够参与以色列研制核武器的这项计划感到无比的荣幸,充满了自豪感,工作异常刻苦,在新来的人之中,脱颖而出。

但是,瓦努努的思想,却在慢慢改变,以色列现在的面积,比当初联合国决议的面积要大很多,而那些巴勒斯坦人,却在流离失所,双方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

尤其是,在前年,以色列居然可以置联合国决议于不顾,悍然入侵黎巴嫩,更让他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