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朝之梦- 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宗贤的视力是很好的,他看到刚才杨乐儿枪指的方向上一个黑影应声扑倒!他也举起了手里的柯尔特手枪,颤抖着要去瞄准什么目标。

“六少爷,你的手枪打不着那么远的。”

刘宗贤耳边又响起了杨乐儿的声音,然后就是一声枪响,震的他耳膜嗡嗡直叫。再往前看,林子里面无数条黑影正往他这里涌过来,似乎有上千,不,是上万人!

“完了,要死在这里了!”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有人拉了他一把,把他拖到了一辆马车旁边,塞到了车轱辘下面,然后还把他手中的柯尔特手枪拿走了,这时他才发现那人是杨乐儿。

那个女人在战斗!她装填子弹的速度很快,装好就开枪,几乎不用瞄准!开完枪又马上装填。战场上面,那些穿着毛皮衣服的庄户都和她一个反应——他们不是军人,但却已经在东北战斗了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都知道,看到鞑子杀过来是不能逃的,因为逃不掉!周围是“会吃人”的老林子,不是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一进去准保迷路,现在可是近冬天了,在林子里迷路和死没区别,所以只能打下去!

刘宗贤抱着个车轮,嘴里念着阿弥陀佛,眼睛却紧紧盯着杨乐儿,看着她装子弹,看着她开枪射击。他忽然发现杨乐儿只是脸不好看,身材是很矫健的,比他四川家里的那个小脚娘们强多了……

林子里面的鞑子也不知道是毛子好像被这些集体农庄庄户的枪法给吓住了,不敢冲锋,而是躲到大树后面用滑膛枪打起枪战来了——如果他们能够多承受一些伤亡继续冲锋的话,刺刀一交,这些庄户多半也挡不住。可是要拼洋枪,就是朱皇帝的锦衣近卫军来,也未必能有这帮兼任猎户的集体农庄庄户那样的好枪法。而且这些庄户都是人手一支贝色麦来复枪,林子里面的鞑子(毛子)只有滑膛枪,这样的枪战要怎么打啊?

程学启这个时候已经在几个士兵的搀扶下站起来了,刚才那一摔真是够他受的,现在还浑身疼呢,也不知道是不是骨头断了?他四下看了看,战场上一片混乱,到处都在打枪,到处都是硝烟,根本看不清楚,只听见人和马的惨叫嘶鸣声,还有噼噼啪啪的枪声,有排枪也有乱枪。他松了口气,还在枪战说明敌人没有冲散自己的队伍,他手下有一个600多人的步兵营,至少还有200多个可用的集体农庄庄户,一共800多条贝色麦来复枪。对手就是有2000条滑膛枪也拿不下来!

“4连组成散兵线,用排枪把左翼的敌人逼回去;庄户依托马车护住右翼!”程学启大声下完了两个简单的命令,就大步向前方走去,亲自去指挥前方的三个连了。从枪声的密度分析,敌人的主力是部署在前方两个山头上的,只要挡住他们,今天这一战就胜券在握了。

刘宗贤还躲在马车底下,惊恐地看着前方,因为程学启的命令,庄户们都退到装着“粮食”的马车后面去了,所以他看不到杨乐儿了。更可怕的是对方的子弹扑哧哧在他周围打得更插花似的,烟尘溅起一股又一股,吓得他都快哭起来了。

程学启上到前方的时候,双方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射击线,相距大概六七十步的样子,正在用排枪对轰。战场上都是呛人的硝烟,根本看不清对面的情况。

“团长,他们的火药质量很差,烟很大!”三个连长发现程学启过来,立即都凑过来报告道。

“看不清,完全是在瞎打!”

“团长,敌人好像摆了个口袋阵。”

程学启用力挥挥手,驱散一点硝烟,“妈的,是西北风!”他又四下看看,“搞清楚敌人有多少人吗?”

其中一个连长道:“正在和我们枪战的应该有800人左右,很可能还有预备队。2连、3连本来想从左右包抄,结果他们人太多,冲不上去,只好和他们枪战。”

一发子弹嗖地掠过,正好从程学启的胳膊边上擦过去,落在了不远处的官道上面。程学启回头看了一下,笑骂道:“还不到80步就飞不动了,他们的火药也忒次了。果然是气数尽啦!”

接着他手一指:“再向前挪挪,靠近了丢手榴弹,不行就拼刺刀,先打退这一阵再说。”

三名连长都是猛的一个抬手礼,领了军令,跑步回各自的部队,大声命令道:“上刺刀,手榴弹准备!”

“散兵队形,前进!”

随着一声声扯破嗓子的命令,三个连的明军迅速拉出散兵线,装上刺刀,开始向前推进。

由于大威力手榴弹和远射程步枪的出现,步兵交战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横阵、纵队和方阵战术都已经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散兵战术和战壕战术。不过,帽子敌人的弹雨前进,用明晃晃列成一线的刺刀,向敌人发起排山倒海的进攻,还是每一支近代陆军必须拥有的素质!

不一会儿,烟雾当中就传来一阵阵剧烈的爆炸声音,还有怒涛一般的喊杀声。接着就是变了调儿的惨叫和金属相交的声音。如果单是白刃冲击,这些在东北老林子里恢复了一些野性,还被俄国人调教过一阵子的鞑子或许还可以抵抗。不过几百枚淀粉手榴弹同时爆炸的威力实在不是闹着玩儿的!激烈的战斗只不过持续了短短一瞬,设伏的一方就很快崩溃,纷纷惨叫哭喊着向后退去。

这声音传到刘宗贤耳中时,已经是隐隐约约,难以听个明白了。一阵阵的剧痛从他的肩头传来,他的右手捂着左肩,殷红的鲜血还是不断从指缝中流出。

“真的死在北兴安了,真是不该来啊……”刘宗贤轻轻叹了一声,苦笑着向前方看去,似乎是想多看两眼这个人吃人的禽兽世界。在安仁镇,是他们刘家兄弟吃贫下中农,而在北兴安,他又成了被活活吃掉的对象。

此时硝烟已经散去,刚才发生激战的地方,横七竖八的到处都是尸体,林子旁边,更是谷子一般倒着不少黑乎乎的人影儿。战斗似乎已经结束,或者是暂时结束了。因为刘宗贤没有看到集体农庄的庄户或是明军士兵去砍鞑子或是毛子的人头。

一个人影噔噔噔的跑过来,脸上满是硝烟,跑到刘宗贤躲藏的马车旁蹲了下来往车底下张望了一眼。原来是杨乐儿,刘宗贤冲她苦苦一笑:“乐儿,我是不成了,要死了……”

杨乐儿却伸出手拽着刘宗贤的红袍将他从车底下拽了出来,在黑龙江边上打熬了两年多,这丫头还真练出一身力气了。这时又一个上了年纪的庄户过来帮忙,两人合力将刘宗贤抬到了一辆平板车上。

“肩膀上中了一枪,得把子弹取出来,还要多挖掉一点肉。”万念俱灰当中,刘宗贤就听杨乐儿在说话。

“乐儿,你行吗?”另一个声音说。

“行的,刘叔,你不记得我参加过医护训练的吗?”

“哈,就你那三脚猫的医术……”

“死马当活马医吧,刘叔,给我搞点白酒,我洗一下手,再擦擦刀子就给他取子弹!”

第854章 旗人的小英雄

在东北生活过几年的庄户,大多都会挖子弹——把子弹从死去的猎物身上取出,当然有时候也会给活人开刀动手术。黑龙江总兵衙门还派出过三脚猫的军医,给每个农庄里面想学医护的庄户传授过一些战场救护的常识。还给了一本据说是大明皇帝亲自编写的“秘籍”,名叫《简易战场救护》,或者叫做《杀人医生指南》也不错。总之就些最简单的手术和救护方法和理论,如果严格按照书上的方法操作,如果伤员的命也够硬,还不怕疼,禁得住折腾的话,还是蛮有希望可以活下来的。

不知道是因为受伤还是受了惊吓,刘宗贤现在昏昏沉沉的处于半晕半醒状态之中。只觉得自己被人抬着放在了一辆平板车上。耳边还有零星的枪声响起——战斗还没有结束呢!程学启的人只是击退了敌人的第一波进攻,毛子和鞑子们并没有离开,还在酝酿着新的攻势。

“刀子。”刘宗贤听到有人在说话,是杨乐儿的声音。他扭头看去,那个丑丫头正从别人手中接过一把明晃晃的匕首——也不知道是要捅人还是要割人头?刘宗贤这样想着,心里面还有点幸灾乐祸,这个女人还真凶,谁要是娶了她,可有的好受了!正想到这里的时候,杨乐儿就开始用刀子割他的衣服。

“这是……杨姑娘,你不要这样……男女授受不亲……”刘宗贤迷迷糊糊说着大道理,然后脑袋就被杨乐儿敲了一下。

“闭嘴!”杨乐儿用刀柄敲了一下这个胡言乱语的呆子。然后又道:“刘叔,能去问军医要几支吗啡针吗?”

“要过了,不给啊……伤员太多,只能给重伤员用。”

“真是小气。”杨乐儿瞅了刘宗贤道,“忍着点疼,一会儿就完!”

一会儿就完?怎么听着那么不靠谱呢?刘宗贤正想着,他的手脚已经被八条很有力气的胳膊给按住了。然后肩膀上伤口处的衣服就被杨乐儿用刀子完全割开了,真是斯文扫地啊!

“真是细皮嫩肉啊!”杨乐儿是这样评价的,“就是不大像老爷们。”说着话刀子就往伤口上面割过去。

“啊……”刘宗贤惨叫起来了。

“把嘴堵上!”杨乐儿有些鄙夷地道。

然后一块臭烘烘的布就塞到了刘宗贤张开的嘴里面,刘宗贤恶心的有点想吐,可是很快钻心的剧痛就从他肩膀上的伤口传来了。那个杨乐儿正在用刀子挖他的肉!

“啊啊……”眼泪从刘宗贤的眼睛里面流了出来,他觉得自己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大明朝廷六品文官,而是一口正在被宰掉的大肥猪!而且是一个才入行的新手在宰,真是活受罪啊!

杨乐儿真的在割刘宗贤的肉,是割伤口的烂肉。圆形的铅弹的穿透力虽然不强,但是杀伤力却不小!由于铅弹柔软易碎,集中人体之后往往会变形和粉岁,还会将一些衣服的碎片带入人体。非常容易造成后续的感染,而伤口感染在这个时代仍然很难医治,有效的抗菌药不多,供应量最大的就是价格不菲黄连素(另外还有熊胆,西医和中医早就知道熊胆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两边都有猎熊取胆的事情发生),不过黄连素用来治疗外伤感染的效果实在很不理想。所以这个时代的医生在了解到一定的细菌学知识后,在处理伤口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多割掉一点肉,一刀一刀慢慢地割……

“呜呜……”刘宗贤都快疼晕过去了,可是偏偏还没有真晕,只能活生生忍受着一个毛手毛脚的女人在割他的肉!

“取出来了!”杨乐儿很仔细的用手(也不怕得败血症),将一碎成几块的弹丸从刘宗贤肩膀上取了出来,和一团黑糊糊的血肉一起,扔在一个铁皮饭盒里面。不过刘宗贤的痛苦还没有结束。杨乐儿取出一枚纸壳定装弹,咬开了蛋壳,将里面的火药倒在了刘宗贤的伤口上面。

“还有药,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刘宗贤想着,就看见杨乐儿将纸壳弹的纸壳捻成了条形,在那个叫刘叔的半老头子手中的旱烟杆上点了火,然后就往刘宗贤的伤口上一戳。

轰地一下,刘宗贤就看到自己的肩头闪出一团烈火,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钻心刺骨的剧痛,还有烤肉的香味就一起传来了。然后,然后他就真的晕了。

……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是旗人,内务府正黄旗的毓贤,我有重要军情报告……”

此时此刻,树林深处。一个大腿上正留着学的少年大声地喊着。如果刘宗贤见到这少年,一定会大吃一惊。他正是刘宗贤几日前从明军斧头下面拯救下来的汉军旗少年毓贤。刚才枪声响起的时候,毓贤也和其他一些才来东北不久的移民一起,往林子里面跑去,结果被埋伏在林子里的一队鞑子兵的洋枪打中了大腿。不过他却没有像其他中弹未死的人一样往明军盘踞的官道爬过去,而是往林子里面鞑子兵所在的位置爬过去……

“毓贤?”一个脑袋很大的还长了对水泡眼的鞑子官儿几步走了过来,看了毓贤一眼,“真是啊!毓贤你怎么和明狗子在一块儿?”

“刚毅大人!”毓贤认的这个鞑子官儿,他是满洲镶黄旗塔塔拉氏的刚毅,现在是个营长——这个官儿不是奕欣封的,而是俄国人封的。他所在的部队在战争开始前就进入了黑龙江北岸,编入了俄国人的部队。

看到刚毅毓贤大哭了起来:“大人,咱们连被明狗子打败了,死了几十个弟兄,有十几个是被活活砍了脑袋,有一个明狗子官儿看我年纪小,就没有杀……”

刚毅哼了一声:“这个仇咱们早晚得报!”

毓贤哭着又道:“大人,咱们赶紧撤吧!这是个圈套,真的……大车上装的根本不是粮食,是泥土!小人偷偷查看过……大人,咱们上当啦!”

“什么?”刚毅的脸色一下难看起来,“小毓子,你说得可真?”

毓贤哭着道:“大人,小人敢用性命担保!如果大人不相信小人,小人现在就死,殉了大清!”

刚毅点点头,“我信你!你们家是内务府包衣阿哈,世受皇恩,如果不是明狗子和洪杨逆匪,你也不会家破人亡!”他看着毓贤正在流血的大腿,“你还能动弹吗?要不要先治伤?”

毓贤是内务府汉军旗人,但他不是汉人!而是能让满清皇帝们花几十两银子吃个鸡蛋,花几千两银子打个补丁的内务府汉军旗人!大清王朝让他们大捞特捞了200年,自然换取了他们中间一些人的忠诚。而毓贤,就是这样的大清忠良。

他看了看自己流血不止的大腿,摇摇头道:“不用了!带小的去见俄国老爷吧,小的一条腿算不得什么,现在军情紧急,耽误不得片刻啊!”

“好,来两个人驮上小毓子跟我走。”

此时已经昏厥过去的刘宗贤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一时心软做的好事,居然会让好几千已经咬了钩子的鞑子和毛子逃脱一场劫难。虽然他们最终的结果仍然是覆没,但那是好几年后的事情。整个北兴安省,还会因为他们这些人的存在,而继续混战!

不过这对刘宗贤的仕途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北兴安的明军并不知道真相,对他们来说,不过就是诱敌失败,打了一场混战而已……

第855章 乐儿和刘宗贤

大明光复七年十一月二日的这场不成功的诱歼战之后,北兴安的俄人和鞑子都退入了山林,躲到他们隐秘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