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朝之梦-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毒品的危害,朱济世这个后世穿越而来的医生当然再清楚不过的,他在这方面的知识都可以写成一本大部头的著作,从生理、精神两个方面来阐述毒品的危害。然而,马克思的这部《鸦片贸易史》却仍然让他眼前一亮,因为这本书的出发点是经济和社会——而鸦片这个毒品所毒害的正是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而非吸食鸦片的国民。

说句不大合乎医生职业道德的话,眼下中国的400万到1000万鸦片吸食者,就是全部抽鸦片抽死了,对中国这个拥有四万万人口的国家又能有多大损害?

所以目前,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并不在于国民健康,而在经济、在社会。每年流出数百万两白银,持续十数年后的危害已经开始显现,大量白银的外流造成中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而中国农民的田赋、田租又早就已经实现了货币化,通货紧缩的后果就是他们的负担不断加重,最后难以为继,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另外,由于长期吸食鸦片所要支出的费用不是普通中国人可以承受的,所以吸食鸦片者必然是中国社会的中上人士——马克思将之归咎于中国精英阶层的彻底腐朽。鸦片在欧洲国家都是公开出售的,也有一些吸食鸦片上瘾者,但很少有社会精英染上鸦片烟瘾。然而从东方传来的信息显示,在中国,鸦片似乎成了贵族和公务员的最爱,这样的情况的确有些匪夷。马克思认为,由于鸦片加速了中国精英阶层的腐朽堕落,将会使中国发生内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也方便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而且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精英阶层领导,中国的改革同样很难取得良好的结果。

不过这样的前景还不是最可怕的,最让朱济世感到担忧的是中国在未来可能屈从于英国的压力,同意鸦片贸易合法化!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一文中写道:“……当吸食鸦片成为中国上流社会的风俗之后,这样的习俗也会向中下层扩散,但是由于中国政府的禁烟政策所造成的鸦片高价,实际上保护了中国绝大部分的人民免遭烟毒之害。如果有一天,中国政府迫于压力开禁鸦片的话,鸦片不仅将会从海上畅通无阻的流入,而且还会从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出来。这是非常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种植鸦片的收益既然远远高于种植粮食的收益,那么中国农民为什么不能去大量种鸦片呢?而这样的后果会有两个,一是东印度公司财源滚滚的鸦片生意成为美好的回忆,因为千里迢迢从印度运来的鸦片肯定竞争不过中国本土的鸦片;二是中国的鸦片吸食者将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吸食鸦片的上瘾者将不再是一千万而是一亿!到那时,鸦片将会严重破坏中国的生产力,造成工商业甚至是农业的萧条和衰落,而且还将进一步削弱中国抵抗外侮的实力。”

当然,中国政府还可以一边在国内禁种鸦片一边运行英国人肆无忌惮地倾销鸦片。而这样的后果又将加速白银的外流,从而进一步加重中国农民的负担。另外,白银大量从中国流出还有一个危害,将会使得国际市场上的白银价格出现下跌。这等于造成了中国社会财富的贬值,大幅削弱中国的财力,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会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

《鸦片贸易史》一书中还专门分析了白银下跌的问题,马克思写道:“由于在过去的数百年时间中,中国一直是贸易顺差国,因而积累了巨量的白银,欧洲人得自南美洲的白银大多流入了中国,总量估计高达20亿到30亿盎司甚至更多,折合成英镑达7到10亿,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准备进行改革,实行工业革命的话,他们就可以使用其中的一部分白银,从西方国家购入机器设备和工业原材料,还可以聘请西方的工程技术人员。相比穷困潦倒的奥斯曼帝国和埃及,这是中国改革的一个有利条件。

中国人不缺钱!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的,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买到一个近代化,虽然真正的精髓是买不来的,但也足够让他们有抵抗西方入侵的力量了。但是这些白银一旦出现大幅下跌,比如跌掉三分之二,情况又会怎么样呢?他们几百年的积蓄折合成英镑,将只剩下不两亿多到三亿。而用白银计算,中国人从西方引进科学技术和工业的成本,也将增加两倍,这对他们的财力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如果朱济世是一个历史系硕士的话,他现在的脸色恐怕就更加难看了,因为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的预言,在后来的几十年中,全部成真!而且实际情况比预言更加糟糕!因为满清王朝在后来的几十年中屡战屡败,欠下了巨额赔款和外债,而这些赔款和外债,大多都和黄金挂钩!白银的不断贬值,也就意味着外债的不断增加。到国民党反动派接手政权的1928年,用作对外借款、赔款抵押的关税收入,甚至已经不足以支付每年应该支付的赔款、还款!结果造成中国的国际信用破产,国民党想要再借外债都变得极为困难。借不到外债,作为中央政府最重要收入来源的关税又要全部用于偿债,国民党反动派的财力自然就陷于枯竭了。

……

此时此刻,在白金汉宫内,相同的道理正由在广州生活了二十年的威廉·渣甸侃侃道来。

“……鸦片贸易不是普通的贸易,更不是什么有损大英帝国荣誉的走私行为,而是一场经济战!一场将大英帝国潜在的竞争对手扼杀在萌芽中的战争!中国这个国家拥有四万万人口,拥有惊人的财富,还拥有一个极有威权的中央政府。只要稍加整顿,就将成为大英帝国在东方利益的最大威胁!而鸦片,就是消除这个威胁的最佳工具。帝国应该将鸦片贸易合法化当成下一阶段的国策,不惜一切手段强迫中国政府接受!”

“没有想到鸦片贸易竟然有这样的作用。”阿尔伯特亲王恍然大悟,可转眼又沉凝起来,“可是我们能用什么办法强迫中国接受鸦片贸易合法化呢?渣甸先生,按照你的分析,鸦片贸易一旦合法化,中国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将会加速瓦解,我想中国人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抵制的吧?难道我们要再一次发动战争吗?”

他将目光投向罗伯特·皮尔和威灵顿公爵。

罗伯特·皮尔摇摇头,道:“亲王殿下,目前欧洲的形势不稳,法国和德国有爆发革命的迹象,俄罗斯正在寻求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就是本土的情况也不稳定,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同中国再打一场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战争。”

威灵顿公爵点了点头,道:“锡克帝国的皇帝兰季德·辛格死后,国内政局动荡,现在正是对锡克帝国用兵,最后彻底征服印度的最佳时机。”

“不,不需要打仗。”威廉·渣甸脸上微微有些失望的表情,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我们可以扶植中国内部的反清力量,让中国陷于内斗,然后再以我们所支持的反清力量为要挟,迫使清国在鸦片合法化问题上做出关键性让步。”

第91章 遏制满清崛起的棋子

“扶植中国内部的反清力量?渣甸先生,你指的是?”阿尔伯特亲王似乎有点明白渣甸的意思,笑了笑道:“可是我不大确定我的这位朋友到底有没有反清的决心?”

“亲爱的阿尔伯特,你说的那位朋友是谁?”

“是杰森。”阿尔伯特亲王笑着对妻子说,“他是200年前灭亡的中国明王朝的后裔,他的祖先是在耶稣会的帮助下逃到马尼拉的。”

“一个灭亡了200年的王朝还有能什么号召力?”维多利亚女王早就通过报纸知道朱济世的“真实身份”,不过却没有太当回事儿。

威廉·渣甸笑了下,道:“陛下,事实上中国明王朝的号召力还是非常大的。由于中国的鞑靼王朝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成是中国人!200年来,鞑靼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人的压迫和歧视,中国不过是几百万鞑靼人的殖民地而已!因此中国人也没有忘记那个200年前灭亡的明朝,目前遍布南中国的帮会组织洪门天地会,便是以反清复明为旗帜的,如果朱济世得到大英帝国的支持,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反清势力的领袖,香港也会变成反清势力的大本营。”

“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维多利亚女王蹙着秀眉,脑海里面浮现出那位“毒嘴神医”的形象,她可不认为朱济世当了中国皇上后会将大英帝国的利益置于中国利益之上。

“陛下,好处是十分明显的。”威廉·渣甸慢条斯理地说,“首先,朱济世将会一张同清国讨价还价的王牌,如果他在香港的活动对鞑靼王朝的统治构成威胁,鞑靼王朝极有可能会用相当优惠的条件来收买英国。”

这个优惠条件,当然是包括鸦片贸易合法化的。而被收买的英国要做的事情,可能是限制朱济世的行为,可能是将朱济世驱逐到南洋,也可能是除掉朱济世!维多利亚女王的眉头拧成一团,望着自己亲爱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却面无表情,只是仔细在听威廉·渣甸说话。

“其次,朱济世还是一个遏制清国崛起的棋子,如果清国在法国的帮助下锐意改革,我们不妨加大对朱济世的支持,让他挑起一场反对鞑靼王朝的战争。”威廉·渣甸接着建议道。

“在鞑靼王朝锐意改革的情况下,叛乱还会有群众基础吗?”女王再问。

“当然有基础了,”威灵顿公爵冷笑了下,接过问题,“因为任何改革都是有成本的,而承担改革成本的,往往是社会中下层的民众,所以改革的步子迈得越快,下层民众所要承受的痛苦也就越大,造反的劲头当然就越足了。”

威灵顿公爵到底在军界政坛混了大半辈子,对政治事务的见解还是非常精辟的。除了极特殊的情况,绝大部分的改革都有高昂的成本,基本上不存在上面下几道圣旨,然后举国一致拥护的好事情。而承担改革成本的一方,往往是弱势群体,因为手握大权的改革发起一方,总是要优先照顾自己的利益。

而满清王朝将要推行的改革也必然如此,要引进西洋军事科学技术,自然是要有大把的银子花出去,无论是聘请洋员、开办学校、派遣留学生、购买西洋武器、编练新军、开设工厂,件件桩桩都需要大笔开支,这个银子从哪儿来?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是不大可能触动的,几百万八旗子弟的铁杆庄稼估计也不能动——直接拿中上阶层的利益开刀那不是改革,而是社会革命!

既然中上层利益不能动,那就只能从大清朝治下的苦哈哈的汉人老百姓的头上刮油水了,其后果自然会加大汉族中下层民众对清朝统治的不满,所以清朝的改革不仅不会消除反清复明的社会基础,反而会加剧社会矛盾。

当然,满清王朝的实力也会通过改革得到增强,普通的造反派都会被轻松镇压下去,但是朱济世这号高举明朝后裔,又有大英帝国支持的特大反贼就不一样了,即使不能成功推翻满清,也会给满清的改革带去无穷无尽的麻烦,从而大大拖慢满清崛起的步伐……

“可是那个鞑靼王朝为什么不收买杰森呢?”维多利亚女王看着威廉·渣甸,不解道,“这样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一个200年前灭亡的王朝后裔不应该成为鞑靼王朝和杰森成为死敌的理由。杰森是大科学家,还是百万富翁,他的济世行涉足制药、橡胶、军工等产业,而且都极为成功。鞑靼皇帝可以封杰森当亲王,给济世行在中国国内开办工厂、矿山的特权,请他担任中国的教育大臣或外交大臣,这样鞑靼王朝的改革岂不是容易多了?”

威廉·渣甸笑着摇摇头,说道:“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女王陛下,中国不是西欧,那里的政治斗争规则向来极为残酷,而且鞑靼王朝在过去的200年间还一直在执行‘独立’政策,许多汉族知识分子往往会因为一首诗歌触怒皇帝,而落得整个家族被杀光的悲惨下场。”

“因为一首诗歌就杀光一个家族!这些东方人还真是野蛮啊。”维多利亚女王吐了吐舌头,把头转向身边的丈夫,“亲爱的阿尔伯特,你觉得渣甸先生的建议可不可行?”

阿尔伯特亲王扬了下眉毛,看着罗伯特·皮尔,“首相阁下,我认为中国的改革应该在大英帝国的指导下进行,改革的结果应该对大英帝国有利,否则还是不要进行为好。这是大英帝国远东政策的基础,也应该让法国人了解到这一点,英法两国在远东应该采取一致的立场,并且在中国实现利益均沾。

另外,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是目前英国远东政策的重中之重,应该采取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实现该目标。”

说到这里,阿尔伯特亲王稍稍顿了一下,现在英国的远东政策好像和朱济世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了。

“至于朱济世爵士,他是我和女王的朋友,也是大英帝国的朋友(屋子里的几个人都明白,大英帝国的朋友就是用来出卖的,问题只在于价格的高低)。”阿尔伯特亲王加重了一下语气,“因此,我们还是要支持他在香港开办济世大学、济世书院,不过济世大学下属的军事学院,应该在陆军及殖民地事务部的控制之中,目前他也不能在香港公开打出明朝皇室后裔的旗帜。另外,我会亲自写信将以上立场告知朱济世爵士。”

亲王的话,自然就是女王陛下的旨意。皮尔首相立即站起身,躬身答了一个字:“是。”

第92章 干大事需与虎谋皮

深更半夜,朱济世犹自在玛丽亚别墅的院子里面缓缓的散着步。

他背着手,迎着东方最黑暗的夜空,静静地打量。

那是祖国的方向,辽阔、富庶、人口众多,却仍然沉睡不醒,即使大难将至,也毫无知觉。而自己,就是那个唤醒国家民族的人!

可是这唤醒国家民族的方式,恐怕会和自己原先计划中的大不一样了!不是用一支秃笔,一所学校,几本著作,而是用血用火用一场革命一场战争去扫荡旧帝国,然后,然后呢?

在旧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新帝国?英国人会答应?法国会同意?还有那个一直虎视中国北方的俄罗斯帝国会眼睁睁看着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帝国,取得那个年迈体衰的老朽大清朝?

阿里帕夏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