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朝之梦-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弟兄们,跟我冲!”

苏玉娘不知道自己一心效忠的朱大爵士在打什么主意,她的全副精神都在战场之上,看到底下的三连士兵都端着上了刺刀的滑膛枪开始向前,她也拔出军刀,快步走到队列之前,带头冲锋了!

“老爷,不好啦!咱们中计了!”

王金宝王大都司昏头昏脑的正往山坡上跑着,就听见自己的家人又吼了一嗓子,抬头一看,就见前方不远的树林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涌出三队大兵!一水灰色军服,灰色军帽(到了香港就不带草帽了),手里全都端着洋枪,还上了明晃晃的刺刀!

“老爷,往回跑吧!”家人抖着声儿道。“前面都是贼兵!”

王金宝带着哭腔道:“跑不了了,老爷我这回真要为朝廷尽忠了……”说着就要伸手去拔自己的腰刀,这意思是要抹脖子自尽啊!

“老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家人一把按住王大都司的胳膊,哭喊道:“这朝廷对您没多少恩,把命搭上不值啊!”

“我等投降!我等投降!好汉爷爷,我等投降……”就在王大都司要死不死的时候,跑在前面的老清兵们一个个都乖乖跪在地上求饶,听凭济世军的好汉上来拿绳捆了准备“卖钱”。还有几个济世军端着步枪就冲王金宝这边过来,这位都司大人见状,也不闹自杀了,一样乖乖跪在地上做了大明的俘虏。

第181章 弃清投明

公元1846年11月8日,大屿山。

东涌城内外,已经恢复了往昔的平静,原来守在这里的几十名大清绿营兵将,已经悉数当了济世军的俘虏。刚刚结束的战斗,只能用兵不血刃来形容,交战双方,除了几名在逃跑时崴了脚的老清军,再无一例伤亡。东涌所城之内,本就有监牢,所有被俘的清军,都被押了进去。韩四带了几个手下,对他们一一审问,弄清了身份官职报告给了朱济世。

朱济世正和苏玉娘还有左大军师一起在东涌所城的库房之内点算缴获,除了数量不多的粮食和十几箱子银元就是军火了。东涌所城毕竟是“抗英前线”,虽然兵丁大多外出谋生了,不过所城内储备的武器倒是不少的。根据绿营兵制,士兵需要自备一部分武器,但是大炮、鸟枪、弹药,还是由朝廷提供的,东涌所城库房里面的武器,主要就是这些。

“这些火绳枪太过陈旧,而且枪管的制造工艺不佳,很容易炸膛,不能使用。”

为朱济世服务的法国炮兵军官雷耶已经指挥部下,将所有的武器、弹药都检查了一遍,现在正好向朱济世报告。

“还有这种……很大的‘长枪’(其实是抬枪)也没有任何价值,正不知道谁能拿得动这种枪?”

左宗棠在一旁插话道:“这是抬枪,要架在一个人的肩膀上使用。”

雷耶耸耸肩,“真是挺有创意的,等会儿找两个人试用一下,看看这抬枪的射程和精度怎么样。”他又指了指另一边架在手推车上的六门火炮笑道:“这是我们法国的大炮,1826年式12磅铜炮,比我们现在使用的9磅铁炮要好很多,只是没有合适的炮架,估计是海军型的大炮。我建议立即将这6门大炮配上炮架装备部队。”

“这些大炮不是林穆翁在中英开战前购自澳门,便是这两年由耆英购自法国的。”左宗棠苦笑道,“可惜,满清的八旗、绿营都朽坏了,只晓得购械,却不会使用,这6门铜炮只怕运来东涌城后就一直扔在库房里面吧?”

雷耶又道:“明公,这里的黑火药有大约三四千磅,不过都受潮无法使用,需要晾晒一下,然后实验一下看看能否使用。炮弹有一千多枚,都是实心弹。我想,我们可以用这6门大炮替代城楼上的古炮,用来对付从北面靠近的满清战船。”

“嗯,可以,尽快把它们挪上城楼吧。”

朱济世心说,这6门大炮估计就是买来替换那些古炮的,不过东涌所城的清兵却懒得把它们搬上城楼,就一直扔在库房里了。

正想到这里,韩四和苏玉娘一起进了库房。

“明公。”韩四行了个抬手礼——看上去有点像纳粹!不过却是几个法国军官带到济世军的,这个军礼其实是罗马军礼,眼下欧洲许多军队里面还在行这样的军礼。

“俘虏都审过了,有一个都司,三个千总,十一个把总,还有三个外委把总,其他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兵。”

“还有一个都司?太好了,这可是大清朝正四品的武官啊!”左宗棠拍了拍手笑了起来。

“军师,咱们是不是要宰了这个姓王的都司祭旗啊?”苏玉娘柳叶眉一竖,摩拳擦掌似乎想要亲自操刀的样子。

“不用宰,不用宰。”左宗棠笑吟吟地道,“应该要招降,一个都司,三个千总,十四个把总,最好都招降成大明的武官。”

“这些废物有什么用?”苏玉娘一脸不解地问。

“废物自有废物的用处。”左宗棠唇角露出冷笑,“绿营虽然俱是废物,却是汉人晋身做官的一个门路,也是满清朝廷笼络汉人武者的手段。虽然满清的武官是以行伍出身为正途,但是武举出身者数量也不少,在军中占有很大比例,而且武举制度严密,录取相对公正,武举出身的武官又被科举出身的文官所重视,所以比较容易升官,民间也有不少习武之人趋之若鹜。如之前在虎门殉国的关忠节就是武举出身,二十三岁考取武庠生,五十三岁做到江南提督。虽然绿营武官在官场上的地位比不了科举出身的文官,然而绿营官职众多,得官、升官都比较容易,因而给了许多孔武有力之人晋身为官的路子,免得他们聚众扬旗,同大清朝为难。”

这左宗棠虽然没有做过官,但是对满清那里做官的路子却是门清儿,而且还有一整套理论。按照他的说法,满清便是用一个“官”字笼络住汉人精英,以维持自身的稳定。对读书人用科举牢笼,对习武之人则用武举拉拢,总归让想做官的人,都有个盼头,不要去造反。

“现在大屿山往外的交通已经完全封锁了吧?”左宗棠忽然问韩四道。

“岛上的渔港都控制起来了,延平侯的船队还在四下巡弋,说不上密不透风,却也能封锁住消息传递。”

“这就够了,”左宗棠笑道,“满清的反应慢得很,如果没人去虎门向赖恩爵报信,过上俩月他都不会知道大屿山丢了,这就给了我们用计的机会了。”

“军师的意思是?”朱济世问。

左宗棠捋了捋胡子,笑道:“要把咱们攻占大屿山变成大屿山的大鹏右营弃清投明!”

“弃清投明?”韩四晃了晃脑袋,不屑道,“这些废物要来作甚?”

左宗棠看向朱济世,朱济世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呵呵笑道:“一个营的绿营兵丁,由一个四品都司,三个千总,十四个把总领着集体背清投明,这个消息传到北京,道光老儿怕是连肺都要气炸了吧?”

左宗棠捻着胡子笑道:“这下道光该知道汉臣终是靠不住的!”

……

吱呀一声,东涌所城的牢房大门被轻轻打开。

牢房里面缩成一团的十几个沦为阶下囚的大清武官一下被惊动,阳光从门口射进来,那位四品都司王金宝眯着眼睛,一手遮光,同时把心提到嗓子眼,朝门口看去,生怕来人要拉他出去问斩。

“谁是王金宝啊?”一个黑漆漆的汉子在几个端着洋枪的兵士簇拥下走了进来,沉声问道。

“本官……便是。”王金宝颤着声儿道。他已经知道攻占东涌城的不是什么海盗,而是逆明反贼济世军了!所以也晓得生还之望渺茫。

“本官是大明锦衣亲军指挥使韩四!”韩四阴沉着脸道。他其实不是什么锦衣亲军指挥使,不过锦衣卫在清朝的名声不好,比较有威慑力,所以朱济世便嘱咐他用锦衣卫的名号吓唬人。

锦衣卫!王金宝倒吸口凉气,心中叫苦,这逆明反贼怎么还建起锦衣卫了?不知道有没有东厂……

“儿郎们,把这建夷反贼拖出来。”

几个大兵如狼似虎一样就冲上前,捏小鸡一样拎着王金宝就往外走。

“好汉爷爷饶命,好汉爷爷饶命,小的上有八十老母……”王金宝见到苗头不对,经典的求饶词儿顺口就出来了。

啪的一声,一个大耳刮子就上去了。

“胡说什么呢?老子是锦衣卫指挥使!知道什么是锦衣卫吗?”韩四的手重,打得王金宝满嘴是血,继续吓唬道,“大明十大酷刑咱们兄弟只是在秘籍上见过,没有机会练手,今天就便宜你了!你可是二百年来,第一个死在大明十大酷刑下的反贼。到了下面,记得给顺治、康熙他们报个信,就说咱们早晚要把爱新觉罗的子孙都捉了来和你一样剥皮抽筋的!”

第182章 离间之计

听到要剥皮抽筋,一牢房的大清武官都不约而同嚎哭起来,还有几个匍匐过来,哀求道:“韩大人,我等该死!求韩大人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放我等一条生路,我等愿献家产以充军资,今生今世,都做大明的顺民。但求免一死,就是世代为奴,咱们也心甘情愿!韩大人公侯万代,咱们后代,生生世世给韩大人您上长生牌位!”

王金宝被两个大兵架着,早就哭得跟泪人似的,软成了一团泥,连求饶都不会了。

韩四也不理这些软蛋,只是一挥手,“将这建夷反贼拖去刑房,待本官亲自施刑!”

刑房是现成的,东涌所城里面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镣铐刑具挂满了整面墙壁。王金宝早就吓尿了裤子,只是嚎啕大哭,被人捆上了个老虎凳。

“先垫八块砖,再给他灌两桶辣椒水!”韩四说着话,就脱了灰色的西式军装,里面是个短褂,露在外面的都是腱子肉。瞧着就极有力气,要是挥鞭抽人,估计能把人活活抽死!

“哎哟!哎哟!腿要折了……”

腿已经折了!八块砖垫上去这腿要是不折才是怪事儿呢。剧痛之下,王大都司历时就昏厥过去,接着便是一桶冷水浇醒。睁开眼睛便看到眼前是个穿着长衫的中年人,光头,极有威严,似是什么大官。

“本官是大明军师左今亮,替我家天子来问你几句话。”这人正是左宗棠。

“军师老爷救我,军师老爷救我……”王金宝只剩苦苦哀求的劲儿了。他本就不是什么人物,也非武举出身,不过是绿营的世袭兵丁,因为善于溜须拍马而混到都司衔,不过也到了头,赖恩爵不喜其人,给打发到大屿山守岛,没想到还遭了现在这样的大难。

左宗棠瞧了他一眼,笑道:“事到如今,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了,我家天子不是嗜杀之人。你是绿营,想来不是满人吧?”

“我是汉人,只是祖上被迫当了绿营兵才误入贼营的。”

即便是从小接受满清忠君爱国思想教育的王金宝同志,也是知道大明才是天下正统,满清不过是大逆不道的反贼,所以已经改口称满清是贼了,这态度倒是颇为端正的。

左宗棠哈哈一笑,“那现在有弃清投明的机会,你愿意抓住吗?”

王金宝自然点头如捣蒜,“愿意,小的愿意,只是小的腿已经瘸了,不能侍奉天子驾前……”

左宗棠哼了一声,“那就是不愿意了?韩指挥,这个人就交给你们锦衣卫继续整治吧。这建夷反贼,该施用何种刑罚?”

“该剥皮实草!”韩四冷着脸道。

王金宝连忙大呼:“小的愿投大明,愿投大明,就是爬也要爬到天子驾前……”

这话真不是随便说说的,王金宝很快就拖着两条断腿,匍匐在我们朱大公爷跟前了。

“王金宝是吧?”

朱济世现在就坐在东涌城内原先大鹏右营都司老爷的官衙大堂上,目光阴沉地看着下面跪着发抖的大清四品武官王金宝。

“小的正是王金宝,小的愿降,小的愿降……”被打断双腿的王金宝已经知道锦衣卫手段的厉害,不再存什么幻想,是真心要投降保命了。

“既然愿意投降,那便要一心复我大明江山。王金宝,我大明现在是赏罚分明的,你虽然附过逆,但是打断你两条腿便算罚过了。今后不会有人再当你是贰臣,你能当到什么官,就看你能为大明立多少功了。”

说的倒是像真的一样,不过却没有给这位王金宝安排任何官职,也没有一文钱的俸禄,当然饭是有的吃的。

“小的知道,小的谢皇上不杀之恩。”王金宝心中大松口气,腿断了还可以续,只要命保住就行了。

一旁的左宗棠温言道:“王金宝,现在就有一个立功的机会,你愿不愿意抓住?”

“小的愿意,小的愿意。”王金宝哪里敢说不愿?

看来这大清的武官多是没有骨气之人啊!朱济世心里面鄙视,面子上却愈加温和,笑道:“王金宝,你家世代都在广东水师当官?”

“正是,不过小的对大清,不,对建夷早就存了异志,翘首以盼着皇上可以从海外打回来复我大明江山啊!其实皇上本不必大动干戈,只需遣一使来招,小的就可领大鹏右营上下一举反正的。”

“这个想法是好的。”朱济世笑吟吟地点头,“我带兵到此,你也没有反抗,显然是存了这种想法的,不如就算你们大鹏右营反正吧。”

“这个……”王金宝一愣,他知道天下没有这等好事!

“王金宝,还不谢恩!”韩四沉声催促。

“谢……谢皇上。”

朱济世笑了笑道:“王金宝,你既是世代将门,在广东水师里面当有不少故旧吧?何不投书招他们一同弃清投明呢?”

“可是广东水师上下都被建夷酋长道光所蒙蔽,只怕小的书信不管用啊……”

“无妨!”朱济世笑道,“我给他们一个归附的机会,他们若不珍惜,来日天兵一到,必灰飞烟灭!”

“那小的就勉励而为。”

“先不忙作书,还是写信招家人到大屿山来吧。”朱济世温言道,“免得鞑清拿他们开刀!你说是吧?”

“是是是……”王金宝哪敢说不。朱济世见他态度不错,便着军医替他把断腿治了下,想要恢复如初是不可能的,不过却不影响走路。

王金宝既降,这东涌所城牢房里面的其余各大清军官当然是无人不降了。这满清的文官,倒还多些愚忠之辈,可是这些绿营的下级军官,就多无耻厚颜之徒了,其实他们不降朱济世也有特制劝降药可用的,现在就免了这麻烦。

东涌所城这里的十八个绿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