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朝之梦-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快活。可是最近,不知道道光皇帝吃错什么药,居然异想天开地要振作八旗,连广州城里的废物八旗兵也要扩编,组织什么八旗新军!而且还看中了三元里这里的土地,要圈了去做兵营操场!

至于给价不过每亩二十块银元,还要扣除历年积欠!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大清朝的田赋正项并不算太重,一般农人只要勤俭一些总还可以付清的。可是正项之外的各种摊派、杂费、孝敬,可就没个准数,常常会比正项还高!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的这几年,广东这里的各种摊派更是多如牛毛,战前就开征了练勇银,战后又为支付赔款征报销银子,现在又开征海防捐,林林总总加一起,各种杂派加征都超过正项几倍了。

而三元里这里,因为在鸦片战争中“大败”过英兵,所以民人都牛哄哄的,广州官衙也惹不起他们。所以自三元里抗英之后,除了正项,一切摊派杂费都是免交的,当然不是真的免了,而是先欠在那里不提,或许就在等着秋后算账的时候儿。

韦二爷已经让村里面能写会算的陆举人的儿子陆思元给粗略算了一下,现在三元里每亩田地上面,各种各样的积欠加一块儿,就没有少于二十五块银元的。也就是说,扣除积欠,三元里的农人非但得不到一块钱的给价,每亩最少还要倒找五块银元!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正关着门在家喝闷酒的时候,忽然听见院子里面有脚步声传来,接着就是一阵敲门声,“二爷在家吗?我是陆思元。”

陆思元他爹陆培芳虽是被革了功名的举人,不过还是有别于一般的农人,在广州官面上还有些路子,因此三元里和周围几个村的保正是由他担任的。三元里一带的练勇,名义上也归他指挥,平日还负责征收田赋杂派。

“陆少爷,还是为征地的事情?”

将陆思元迎进屋子,韦绍光便问起来自己最关心的事情儿来了。

陆思元叹了一声,取出一小袋银元,交到韦绍光手里,“韦二爷,你的事情发了,赶紧出去避下风头吧,这些银元就当路费,记着,走得越远越好,别回广东来了!”

“什么?什么事情发了?”韦绍光一脸木讷地问道。

“还有什么事情?当然是道光二十一年的事情了!”陆思元咬着牙道,“你还不知道吧,朝廷现在正和英夷交涉,要驱逐朱皇爷离开香港,为了讨英夷的欢心,就打算拿你阖家老小的人头当个见面礼!咱们三元里村还有周围几个村子的民户,也都要跟着一起遭罪,起码是个田地抄没,哪家要是不服,就流放宁古塔给他们满洲人为奴!”

“岂有此理!这……这是朝廷出了奸臣啦!”韦二爷啪的一下就把手里一袋子银元都砸在地上,散落了一地都是银光闪闪。

陆思元摆摆手,正容道:“韦二,可不能这么说林大人,这次是道光爷其中下的圣旨,不干林大人的事。那朱皇爷要兴汉家天下,道光是满人,如何肯答应?于是便叫林大人卖国给洋人,据说还要开禁鸦片,任凭洋夷用烟毒来害咱们汉人!林大人不忍你这个忠良受害,才着人给我爹爹报信,叫你赶紧逃亡的。”

“逃?能逃到哪里去?”韦二爷低吼了一声,“这帮满狗,还让不让咱们汉人活啦!”

陆思元也跟着叹息道:“是啊!英夷打来的时候让咱们当炮灰,打了一半又投降,让咱们倾家荡产赔银子,现在……又要拿咱们汉人的首级去讨好洋夷!这日子当真是没法过了。”

“哼!一帮满狗又不能打!凭什么这么欺负人!”韦二爷本就是个受不得欺负的火爆脾气,要不然道光二十一年也不会打死英兵,惹出一场三元里抗英斗争。现在被陆思元三言两语一煽动,已经气得不行,当即就冲出门去三元庙敲钟召乡民去了。

第189章 使人自毁长城

三元里的陆家大宅里乱哄哄的挤满了人,这些人都是农人的打扮,衣衫破旧,大多打着赤脚,手里面握着锄头、粪叉。有的是一脸愁容,还不时四下张望,更有些像是几天没吃饱了,脏兮兮的手捏着陆家家人送的白面馒头就往嘴里面塞。而为首的,正是被陆思元挑拨起来的韦绍光。

再听听他们在嚷嚷些什么呢。

“活不下去啦!就这一亩几分养命的菜地,官府一个子不出就想要了去,还要咱们倒找几块银元的积欠,这还有没有王法啊!”

“王法?现在练八旗新军就是王法,咱们的地是被他们旗人圈了去,连陆老爷家的几百亩水田也一并归了旗人了。”

“狗屁八旗新军,道光二十一年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和英夷打啊!还是靠咱们三元里四下103乡的团勇才保住广州城的!”

“那八旗军就是用来对付咱们汉人的,没听广州城里是怎么传的吗?洋人怕民,民怕官府,官怕洋人……”

“是啊,咱们这些汉民天生就是被他们旗人欺负的苦命,现在只是要地,早个200年还要命呢!庚寅之劫,满洲人杀我广州汉民七十万!杀了整整十二天,杀完以后还要我们广州人谢恩!现在广州城里就有一个谢恩巷!”

“禽兽!都是禽兽!我们这些汉民就要世世代代被禽兽欺压吗?”

“莫乱讲,这是造反的话……”

“造反?咱们的地就要没了,还要倒欠他们旗人的银子,不造反,难道卖儿卖女吗?”

“可是造反,如何打得过?”

“打得过洋人,打不过清兵?现在朱家皇爷已经到了香港,正屯兵大屿山,随时就要打进广东,这帮满狗的好日子还有几天?”

陆培芳站在堂屋里面,透过敞开的窗户看着一院子吵得沸沸扬扬的民人,不住地叹气。身边他的宝贝儿子陆思元正不住地劝说。

“阿爹,您的功名早没了,还是永不叙永,道光二十一年立功的何玉成、王韶光都得了官,就您还是白丁一个!在这大清朝里面,是没有咱们陆家的荣华富贵了。还好您儿子我保了朱家天子,现在是广东复兴堂堂主!来日功成,不但督抚有望,还能图形功臣阁,不如阿爹您也跟着一起干吧。您是举人的学识,到了朱家天子那里,怎么都能有个大学士的……”

陆思元这些天来在三元里这里上窜下跳,拿了朱济世给的银元收买了不少无赖子帮他造谣。广州官衙里下来征购农地的吏员差役,或是被他收买,或是被洪门兄弟恐吓,总之都配合他一起造谣。硬是把35块给价,积欠全免,改成了20块给价还要扣除积欠。而且征地的面积也一再扩大,几乎已经包括三元里左近十余乡了。

不过这个时代中国农村的绅权极重,可不是后世闹土地革命的时代,三元里这一带也不例外,就是三家乡绅的天下,没有他们点头,什么事情都闹不起来。不过何家和王家的家主都不在家乡,何家家主何玉成在道光二十一年就是举人,得了保举,又在不久之前刚中了进士,去四川做知县了。王家家主王韶光在三元里抗英之后也被保举做官,眼下在山西当知县——幸好道光皇帝割地赔款购干脆,否则团练大开,战事迁延,还不知道有多少团练头目被保举上来做官呢!

可是偏偏这个被开革功名的陆培芳没有官做,只好窝在三元里生闷气,不过却成了现在三元里一带在乡士绅的头脑。是不是要跟官府闹事,就看他的意思了。

“造反可是杀头的罪过!”陆老头子阴沉着脸,好半天才吐出一句话来。

“咱们会杀头呢?”陆思元笑了笑道,“只要往香港一躲,官府能耐我何?阿爹,你儿子我在香港上环买了宅子,您老和几位阿妈这就搬过去,济世大学里面还能给您一份儒学总教席的差事,每个月有三百大洋的薪水!比您在三元里这里当土财主强多了。”

陆老头道“可是咱们三元里这一闹又何用处?朱皇爷要兴军来打广州了?”他摇摇头自问自答,“不可能,不可能的,广东一省现在有八旗新军六千,绿营兵丁不下十万,民团壮勇更以数十万计。朱皇爷才在大屿山屯了多少兵?要打广州……起码要有两万西洋兵法练出的精兵,没有一两年的准备,根本不可能行动。三元里现在闹事,恐怕没有什么前途吧?”

“有前途啊!”陆思元沉沉一笑,压低声音道:“阿爹,您有大学士的前途,儿子我有督抚的前途,咱们三元里陆家就是大明中兴的功臣,前程似锦啊!”

陆培芳指指院子里的农人,低声道:“他们呢?八旗、绿营的大兵碾压过来,只怕俱为飞灰吧?”

“一将功成万骨枯……”陆思元扫了一眼院子里面的农人,叹口气道,“或许会有一二名垂青史之将的。”

“可这又是图个啥?”陆培芳目光定定地看着儿子,一字一顿地问道,“明知道必败,朱皇爷还出钱出枪,所图为何?”

陆思元冷冷道:“所图的便是广东全省十数万团练壮勇!满清昏君道光素来不信汉人,对咱们汉人士绅所掌握的团练,是既用且防,就怕尾大不掉……若能有士绅鼓动团练起事,这道光昏君会如何应对?”

“原来如此!”陆培芳缓缓点了下头,嘴角浮出快意地冷笑,“是该让那昏君自毁长城,若无广东十数万团勇壮丁,就凭他的几千八旗,数万绿营,这广东真要姓朱了!”

……

“涤生啊,依老夫为官治军多年的经验来看,绿营武官多不堪用是实,不过还不至于倒戈,这大屿山之变,多半另有隐情。”

九龙洋务衙门,林则徐捋着胡子对前来拜访的曾国藩说道。曾国藩是陪广州将军穆特恩一同来九龙视察水师大鹏左营的,顺道也拜访一下林则徐这位士林领袖。

曾国藩叹口气摇头道:“穆翁……不过这十八个绿营官附逆确是事实,如果来广东梳理绿营的是赛中堂,或许可以周全一二,而下官是汉臣。”

林则徐呵呵笑了,“打板子是得重些,不过挖墙角还是要轻一点的。”

曾国藩眯着对三角眼细细品着林则徐的话,半晌才道:“广东绿营的确是腐朽不堪,若不严加整顿,来日朱逆进犯,只怕要坏国家的大事。而且……穆军门也没有用广州八旗的将官充任水师,而是从陆路绿营调了些颇能任事的将官到水师来,其中大半都是武举出身的,较之行伍之员,无论学识、操守,都胜一筹。眼下广东水师,已经颇有振奋之气象。”

林则徐微笑摇头,“那广东绿营陆路的缺又是谁补了去?”

曾国藩默然不语。穆特恩借口八旗兵丁皆以弓马为先,不熟水战,没有用广州八旗的将官填充广东水师。而是从广东陆路绿营调来了大批武举出身的武官,补了大批水师武官被开革后留下的缺,至于他们这些人在陆路绿营的差事,自然都由广州八旗的武官补了去。

半晌后,曾国藩才道:“经下官开革之员,皆系劣迹斑斑,实难当保卫社稷之重任……下官但求问心无愧尔。”

林则徐捻着胡子点了点头,笑道:“好一个问心无愧,我等为官之人,现在也只能求一个无愧了。”

正说话的时候,外头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想起,接着就见洋务衙门总文案兼九龙铁厂总办魏源推门也不通报便推门走了进来。

“穆翁,广州出状况了!有人密报三元里民壮预备闹事,抗税抗捐,还反对八旗新军在他们那儿建兵营。穆军门已经准备启程回广州坐镇了!”

第190章 变起三元里

就在广州三元里变起的消息传到九龙的同时,朱济世正和左宗棠一起,在香港的远东大饭店内给前来投靠的陆培芳摆酒接风洗尘。

“明公,满清的广州将军穆特恩已经启程离开九龙了。”一名锦衣卫走进餐厅包厢,恭恭敬敬地将一张纸片递上。

听到这个消息,正在和朱济世低声谈论广州官场情形的陆培芳忽然想起什么,拍了下大腿就道:“啊呀,忘了林穆翁了,可不能让他回广州城!要不然以他的声望,平乱只是几句话而已!”说着就一下站了起来。

坐在他对面的左宗棠却依旧摇着扇子,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儿,“没事儿,林穆翁回不了广州的,明公已经请戴维斯爵士去九龙的洋务衙门同林则徐谈判用银元缴纳关税事宜了。”

眼下银元早就在清国国内开始流通了,无论官民,都很喜欢这种大小规格一致的货币。交易起来也方便,不像用白银那样,还得用剪子剪,用小称来称。可是满清的海关偏偏只认库平白银,这给做进出口贸易的洋商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兑换成本。因而身为香港总商会会长的朱济世(香港一半的买卖是他的,而且他又是所有洋商当中爵位最高的一人,商会会长自然非他莫属),日前便代表香港商会向戴维斯总督提出要求,请他代为交涉了。

其实这等事情,在商人地位很高的西洋是屡见不鲜的,如果香港现在要成立立法会,朱济世铁定是立法委员。不过在陆培芳看来,朱济世居然还能驱使港督,这个神通实在大得有些不可思议了。

“明公,这戴维斯爵士真能留住穆翁?”陆培芳还是不大确定。

“没有问题的。”左宗棠捋着胡须笑道,“穆翁虽能任事,但也不是傻瓜……要不然是当不上督抚大员的。他现在已经是誉满天下的士林领袖,如果还能一言而平上万团勇之变,这个威望都快超过皇帝老子了。”

“这穆翁若能投靠到我们一边就好了……”朱济世轻轻转动手中的酒杯,试探着道。

“忠臣不二主……林穆翁是不会背清向明的。”左宗棠摇摇头道,“不过他也不会和明公为难的,穆翁是聪明人,看得清天下大势,清弱明兴已经是明摆着了。而且满清又讳医忌药,只晓得重用旗人,防范汉人。这次三元里之变后,道光皇帝该下旨裁撤各地团练了,这满汉必然会愈加离心,到时候穆翁的心就更冷了,早晚会回福州隐居去的。”

“真不会站在大清朝一边?”

左宗棠摇摇头,笑道:“侯官林家是大族,又在福建,恐怕很快就是咱们的地盘了……穆翁激流勇退就是大清忠臣,保全林氏一门就是孝子,忠孝两全,不就是这样吗?”

的确如此,有林则徐这棵清誉满天下的士林领袖当大树,林氏子弟在大明这边的前途不会差到哪儿去。而且朱济世提出的“中学为本,西学为用”,比之“八旗为本”更符合汉族士子的利益,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