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满堂-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行人慢慢的走远了。
  大殿外面的另一头,站着几个等候宣召的官员,其中一个指了指,与同伴说道:“瞧见没有,那位就是鲁国公新进门的六夫人。”
  另一人努力看了两眼,可惜看不清,说道:“瞧着年纪还很小啊。”
  “不只是年纪小。”前头那人压低了声音,说道:“家里头……,嘿嘿……”悄悄摆了摆手,“算是命好,得了圣旨赐婚又封了诰命夫人。”
  “这是什么缘故?”
  “谁知道呢。”最先说话那人笑了笑,意味深长道:“听说是豫康公主的外孙女,别的就不知道了。”
  “原来……”另一人笑着点头,又道:“还是少说两句,少说两句。”
  江廷白站在旁边,看着远远消失不见的娇小身影,还有她身边的另外一人,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儿。只是听着身边这些人的流言蜚语,觉得十分烦躁,又不便轻易得罪同僚们,等到内侍出来传召,便一拂袖自己先进去了。
  回府下了马车,二门上又有婆子抬了软轿上来,玉仪上了轿,罗熙年则去父亲鲁国公那边了。进了六房的院子,刚要回自己的屋子歇一歇,便看见一个穿靛蓝比甲的丫头一探头,见着自己又缩了回去。
  段嬷嬷见了不由皱眉,喝斥道:“谁在哪里鬼鬼祟祟的?”
  静了片刻,那丫头方才一脸陪笑走了过来,模样儿清秀,十分的低眉顺眼,上前裣衽道:“婢子甘菊,给夫人请安。”
  玉仪略想了想,笑道:“老爷去国公爷那里了。”想来是自幼服侍惯了,每每都等着罗熙年回来,如今有了自己,反倒不好意思表现的太明显。
  甘菊的目光闪了闪,有些惊讶,又有些惶恐不安,嘴唇动了半晌也没说出话来。
  玉仪瞧着她身上的打扮,——比甲是暗淡的靛蓝色,且是素面,头上挽了一个很是老气的发髻,只戴了几支银钗装饰,素得不能再素。
  难道昨天端水的事,让这位姑娘有了什么想法不成?都不敢好好打扮,明明才二十出头的年纪,猛地一看,倒跟快三十岁了似的。
  心下不由苦笑,自己只是想留下一个美好的初夜回忆,——虽然并不怎么美好,更有一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但是真的仅此而已。
  推翻封建社会的三妻四妾习俗,这个任务的难度太大,那不是一般二般的人能做到的,自己还没有打算挑战的勇气。
  甘菊见她盯着自己不说话,更是一脸紧张,“夫人……”
  “你也穿得太素了。”玉仪淡淡一笑,招了招手,“你跟我进来吧。”
  进屋让彩鹃开了妆盒子,按照通房丫头的标准,挑了一对绞丝麻花的细金镯子,一对足金的梅花耳钉,一支鎏金的镶宝石粒的簪子,一并递了过去——
  看来是自己过犹不及,弄得好似夫人薄待了屋里人一样。
  甘菊心下更加惶恐不安了,忙道:“不用夫人破费。”陪着笑脸,“我也有些不值钱的东西,这就回去换了。”
  玉仪淡淡笑道:“哪有送人东西再拿回去的?收着吧。”
  甘菊只得接了东西,磕了头。
  昨儿夜里端水过去时,夫人的态度很是坚决的样子,似乎对屋里人没什么好感,今儿怎么又想着赏东西了?难不成是先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这也罢了,自己本来就是做丫头的。
  谁知道后来夫人也没服侍老爷,居然自己去沐浴了——
  到底还是年纪小一团孩子气,不懂得心疼人。
  可惜了老爷的一番情意,忙前忙后不说,还把那么些人都卖掉了。要不是自己服侍的年份日久,只怕也是逃不过,这会儿还不知道去了哪儿。
  玉仪有些累了,便道:“我先换身衣服,你下去吧。”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但看她惴惴不安的样子,便明白是对昨夜的事有些误会。既然对方心里存了陈见,那就只有日久见人心,急不得,且先随她去吧。
  因为彼此要分享一个丈夫,自然无法真心喜欢的起来,但是只要她没什么错,自己也不会无故去为难就是了。退一箭之地来说,——甘菊是罗熙年信任的人,自幼陪伴的情分,若不是自己的身份矜贵一些,只怕还比不上人家的份量呢。
  况且眼下自己新进罗家,脚跟还没站稳,多笼络体贴周围的人总是没错,六房和和美美的日子才好过,更显得自己贤惠能够持家。
  从昨天糟糕的初夜经历来看,自己的身体跟不上节奏,还太稚嫩,并不适合经常做体力运动,更别说怀孕什么的了。而且古代的医疗技术太差,女人生孩子就是一脚踏在鬼门关,拿这具稚嫩的身体以性命去博,未免风险太大。
  也就是说,自己在两、三年里都不想怀孕。
  没有孩子依靠的主母,在后宅里就只能依靠丈夫的宠爱,——不管罗熙年有多放纵不羁,但骨子里仍然是标准的古代人,认为三妻四妾是平常,肯定希望自己能够所谓“贤惠大度”,把后宅管理的井井有条。
  这种时候,深受BOSS信任的旧同事当然不能得罪,不光是甘菊,还有蔡妈妈和倚云、落英,至于连翘则不在这个范围。
  不过既然人家是从上层空降过来的,也得给她几分体面。


罗府(下)

  眼看着快晌午了,等下还要去吃一顿认亲饭。
  玉仪脱掉了沉重的诰命装束,换了一袭妃色的蹙金线牡丹花纹短袄,外罩姜黄色的对襟半袖,下着水蓝色的十二幅月华裙。
  看起来有些明艳,不过很符合新媳妇应有的鲜亮打扮。
  头上戴的珠钗之类也比较华丽,不过贵精不贵多,不然插得满头珠光宝气的,那可就成了暴发户了。
  到了上房,早已是满屋子的珠翠环绕、莺声燕语。
  小汤氏穿了一身枣红色的妆花褙子,显得年轻不少,朝着众人笑道:“我们的新媳妇儿来了。”指着旁边的一位中年妇人,与玉仪说道:“这位是你四嫂。”又指了另一位年轻一些的,“这位是你五嫂。”
  玉仪上前施了礼,“见过四嫂、五嫂。”
  “六弟妹无须多礼。”四夫人的微笑很标准,穿了一身青莲色的立领褙子,约摸四十出头的年纪,保养的不错。即便现在也算得上风韵犹存,而不是徐娘半老,想来年轻时亦有几分颜色,见面礼是一对嵌红宝石的金镯子。
  玉仪笑着谢了,交给身后的彩鹃令其收好。
  听说四房姬妾不少,——即便父亲身为一品大员的太傅,也一样拦不住丈夫一屋子的美妾,古代女人不论高低贵贱,终究逃不出一样的藤蔓命运。
  “我没有四嫂那么多的好东西,六弟妹不要见笑。”五夫人给了一对同心佩,看得出来,玉料和雕工都是极好的。
  玉仪一样道了谢,略微打量了一眼。
  五夫人一袭丁香色窄袖如意纹褙子,柳眉杏眼、粉面桃腮,原本应该十分娇俏的模样,却笼罩了一丝淡淡的忧愁——
  终归是没了丈夫的孀居妇人,即便整天过着锦衣玉食、呼奴唤婢的日子,也是难以抹去心中的孤寂。不过好歹还有一个上进的儿子,只要等到儿子长大成人,五房便有了顶梁柱,回头添了孙子孙女,自然就再度热闹起来了。
  总而言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
  小汤氏吩咐道:“老六媳妇,你也坐着说话吧。”
  玉仪当然没坐,笑道:“等下我帮着布菜、添碗筷。”——小汤氏再年轻,那也是自己现在的婆婆,内宅的顶头上司,哪里能够随意偷懒?没准儿还带累了自己的丈夫,让人闲话娶了一个没礼数的媳妇。
  小汤氏的笑意更浓了,朝着众人夸道:“瞧瞧、瞧瞧,小小年纪就这般懂事,可真是一个难得的。”
  这算是什么懂事?本来就是媳妇份内的工作。
  玉仪顿时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笑意,有好笑的、有象征性勾勾嘴角的、也有意味深长的,还有四面八方朝自己涌来各色目光,——在那些高贵的妯娌和侄儿媳妇眼里,自己就是一个乡下来的土包子吧。
  呃……,还是娘家败落上不得大台面的那种。
  此时此刻,玉仪更加意识到了外祖母家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外祖母依仗,没有自己在公主府十年的教养,只怕更会让人瞧不起。
  眼下既不能不自在,也不能再让人这么看下去,更不能心慌胆怯,否则就要闹大笑话了。于是只好装憨扮娇羞,又细声道:“从前听人说婆婆都是严厉的,还担心过,没想到娘这么和善。”一脸认真看向小汤氏,“我从小就没了亲娘,现今想来,亲娘也不过如此了。”
  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就不信你们还笑得下去。
  果然众人都敛了笑意,小汤氏说道:“真是可怜招人疼的孩子,这做了我们罗家的媳妇,上上下下疼爱着,往后自然都是享福的日子。”
  玉仪“嗯”了一声,静静的含着微笑站在旁边。
  “对了,倒把我们家的四小姐忘了。”小汤氏笑着侧首,看向一位穿藕荷色绣花褙子的少女,约摸十二、三岁,很是娴静贞淑的样子,“令姝,还不快见过你六婶婶。”
  四小姐便上来福了福,轻声细语道:“六婶婶好。”
  “好。”玉仪早备了东西,笑着应了递过去一个荷包,又拿出一些,给贤哥儿几个最小辈的分了。另外四房前不久才添了一个孙女,是罗世弘的通房丫头所生,现今还不到三个月,故而没有抱出来,因此荷包也是让人送过去的。
  恭二奶奶笑道:“昨儿我们已经见过六婶婶,早就认得了。”
  小汤氏笑道:“数你手脚快嘴又伶俐,哪儿都少不了。”又对玉仪笑道:“你的大侄儿媳妇人稳重嘴笨,不似眼前这位……”很有几分戏谑的意思,“一张嘴,能顶得上别人十张呢。”
  玉仪笑道:“人稳重也有稳重的好处。”转眼看了看弘大奶奶,面上含着淡笑,但却显得十分礼仪性,神色根本就没有丝毫起伏。
  心下突然觉得,四夫人和弘大奶奶这对婆媳很般配,不过一个是嫡长媳妇,一个是嫡长孙媳妇,大约都是出于身份才会如此罢。
  恭二奶奶故作委屈,叹气道:“小婶婶怎么不夸夸我?莫要偏心才是。”
  旁人听了倒没什么反应,四夫人的眉头微不可见的蹙了蹙,看了庶子媳妇一眼,不过并没有开口说话。恭二奶奶也感应到了,脸上露出失言后悔的神色,又有些尴尬,好在外头来了一个丫头传话。
  “国公爷和四老爷、六老爷,还有弘大爷、恭二爷和良三爷,都已经入席了。”
  “走吧。”小汤氏便起身笑道:“咱们在这儿说笑话,倒是迟了。”
  玉仪才刚把这一屋子的女眷分清,马上又要转移战场。
  因为国公府的人口太多,前厅中间摆了一张又大又长的红酸枝木桌子,——这便低调的奢华了。酸枝木本来价格就贵,寻常富贵人家用来做点太师椅、花架什么的,还宝贝的不得了,罗家却用一大堆木料做张吃饭的桌子。
  即便不是最贵的黑酸枝木,但是这长度、宽度和厚度,至少也得一千多两银子,还不算上面的装饰花费,以及木匠们的手工银子。
  鲁国公自然坐在了首位上座,小汤氏笑吟吟的坐在了旁边,左侧挨次是罗晋年、罗熙年,以及四房的三位爷们儿罗世弘、罗世恭、罗世良,然后是五房的罗世晟,至于贤哥儿几个都还年纪小,由奶娘抱在旁边单独开了一小桌。
  右侧以四夫人为首,接着是五夫人、玉仪,然后是弘大奶奶、恭二奶奶和四小姐罗令姝,——原本玉仪是打算立规矩的,但鲁国公说了,今日大家先坐下一起吃饭,规矩等三日回门后再说。
  片刻功夫,热汤热菜很快陆续端了上来。
  这是玉仪第一次见到罗晋年。
  这位传说中的未来国公府世子,正当年富力强的壮年,面容有些严肃,举手投足间很有一种掌握实权的气势。相比起来,罗熙年的神色则有点随意懒散,眼神也带着一丝不耐烦,似乎不太喜欢这种一家欢的氛围。
  至于侄儿一辈的爷们儿,都是很标准的世家公子哥模样,处处透着养尊处优,一副从小就是含金汤匙长大的气质。
  其中印象深刻些的,便是五房唯一的男丁罗世晟。
  小小年纪,却是一副丰神盈秀、面如冠玉的长相,然而却并不像母亲,那么只能是肖似已故的五爷罗煦年了。然而罗世晟祖父鲁国公并不像,由此看来,年轻时候的蔡氏容色极佳,故而才会遗传到孙子身上。
  今天这一顿宴席是认亲宴,玉仪给罗晋年见了礼,得了东西,然后是几位侄儿见过六婶婶,给了见面礼。这一番热闹弄完下来,鲁国公又说了几句话,再象征性的吃了点东西,便带着儿孙们出去了。
  罗家摆了整整三天的流水宴席,还得出去招呼外客。
  临走的时候,罗熙年看着小妻子交待了一句,“好生陪着母亲和嫂嫂们吃饭,多说说话。”又看向小汤氏,“她年纪小不懂事,还请太夫人多教导她几句。”
  小汤氏慢慢的笑了笑,说道:“老六你就放心吧,别看你媳妇年纪轻,可是人却乖巧伶俐着呢。”
  恭二奶奶笑道:“六叔只管去忙,小婶婶最是和善好相处的了。”
  玉仪怕他再说下去,让别人觉得太偏袒自己的媳妇,忙道:“你去忙吧。”见罗熙年跟着走了,起身给用干净筷子夹了菜,亲自送到小汤氏面前,“听说娘喜欢吃清炒的竹笋丝,今儿做的卖相十分好,要不要尝一尝。”
  小汤氏笑道:“便是做的不好,有你这份心也是好吃的。”——
  当初她进门的时候,四夫人和五夫人早已是罗家妇,且四夫人还要大十来岁,实在是端不起婆婆的架子。底下诸如弘大奶奶、恭二奶奶等孙子媳妇,却又隔了一层,况且人家还有正经婆婆要服侍,孝敬太婆婆也是有限。
  以小汤氏的年纪,还是玉仪这个儿媳妇比较合适。
  玉仪见婆婆没有厌恶的意思,便有按照脑子里的资料备份,拣了好几次菜,还盛了一碗热热的鸡皮汤,就只差亲自吹吹喂了。
  小汤氏看着她忙了一阵,方道:“先坐下吃饭罢。”
  恭二夫人凑趣道:“六婶婶还是歇一歇的好,不然太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