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烽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烽火-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乡遇故人好不欢洽。靳公公得知故人已去世是活活地饿死的,活下去的故人之子宋义现在是当兵了,而且还在张必武的帐下当亲兵!曾经与张必武一起亲赴济南立下大功。
    故人之子一听靳公公是宫中的公公,他就急忙求靳公公一定要救他的主将,他的主将是无辜的,是被冤枉的!要是主将死的话,那么他也不惜一死!他拼尽全身力气,也想要把主将张必武给救出来!
    最后靳公公灭不过情谊,他只好是答应了,并且说明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呢!
    靳公公答应了宋义,不管怎么样都会救张必武的,这是为了朋友之谊!同时,靳公公觉得张必武也是个人材!他知道高起潜是专会害人的,张必武未必与贼私通,只是高起潜诬陷他罢了。
    怎么救张必武呢?靳公公只能是想到了只有靠公主了,坤兴公主是崇祯的掌上明珠,不靠她还能指望谁来救张必武啊?
    靳公公和王承恩还算有些交情,他也从王承恩那里知道了皇上想要查清楚张必武是不是通贼,他便与王承恩相联合在一起了。
    靳公公的话,坤兴公主是言听计从的,因为在坤兴公主的眼中,除了父母之外就是靳公公最值得信任了。
    王承恩和靳公公是密谋在一起的,他们想着怎么救张必武。有了这些证据证明张必武是没有通贼的,还不行,还得有一个人来说才行!这就是坤兴公主。
    所以当王承恩向崇祯呈上了证据,证明张必武并没有通贼的时候,靳公公是怂恿坤兴公主来了,坤兴公主在先前就已经是听了靳公公的话,她便替张必武说好话。
    崇祯因为是最心爱的女儿所说的,他又怎么会不听呢?他便决定放张必武一马,只是恩威并重这是必须的。
    王承恩则是一再地表示,他会让张必武对他感激涕零的。崇祯便是让王承恩去救张必武了,这就是事情的来龙去脉。
    ;


第一百章 返回领地
    王承恩便一再地说:“张必武啊,你应该是感谢坤兴公主,坤兴公主也是有意要救你的!不是他在皇上的面前为你说好话的话,你也不会能得脱此难!你一定要感谢皇上和坤兴公主的大恩大德啊!”
    张必武一听,急忙应道:“是!我一定会誓死效忠皇上的!坤兴公主对我的大恩大德,我不敢忘记!”
    王承恩又一次说:“张必武,你可要记牢了你说过的话啊!”张必武便又说:“王公公,我想当你刚来的时候,高起潜听到要释放我,他是不是想要派人来杀我啊?而后来又有一人来阻止,这是怎么回事啊?”
    王承恩看了一眼张必武身上的伤,他知道张必武要是能见到皇上的话,一定让皇上看看他的伤!由此可知东厂的诏狱都是在干什么,都是在屈打成认,制造冤狱啊!这会让皇上不高兴的!加上王承恩又不想张必武与高起潜是势如水火。
    而且就算是崇祯看到了,那又如何?东厂还是会依旧我行我素的用酷刑来屈打成招的。
    王承恩先笑了一声,说:“哈哈!告诉你吧,我刚来传旨的时候,高起潜的手下就怕你出来后他们会不利,所以就急着想要害你!不过高起潜可没有想害死你哟!幸好皇上睿智早就料到了高起潜的手下会乱来,事先吩咐我,必须要保护你!所以我才又急对高起潜说,不要害你!不然高起潜也受责!所以高起潜又急速派人来保护你了!”
    王承恩说的并不全是真话,因为他在来传旨时,他就见到高起潜向手下使眼色,他就明白这是要害死张必武,所以他便又追加一条,要是张必武死了,那么皇上就会追究,包括高起潜也死定了!
    高起潜这才不敢害死张必武,不然他是打算,以张必武自杀为名,就算是皇上特恩赦免也来不及了。听到自己要担责,他不敢怠慢,急忙派另一人去阻止,这才令得张必武得活一命了。
    只是王承恩不想张必武与高起潜斗个你死我活的,他想的是大明内部各臣之间能相互的精诚团结,这样就不会耗费大明的实力了!大明内忧外患耗不起啊!所以他就是为高起潜说话,掩盖了真相。更说全是崇祯的意思,这样也好让张必武死心塌地崇祯效力。
    张必武心中是怀疑王承恩所说的,他并不认为高起潜会这么好说,不过他想到王承恩也有他的难处,他想的是大明内部团结,他苦苦地经营这一切,他是崇祯最为忠心的人,这也就不奇怪了。
    于是张必武便叹气了,说:“好吧!王公公放心好了!那么我向皇上谢恩……”
    王承恩又打断了张必武的话,说:“不用谢恩了!你可以离开这里,回你担任守备的地方去吧!如今河南处处闹饥荒,你可要管好你的地方,到时也要小心贼寇,最好是能练出一支能征善战之军,从而为皇上剿贼分忧!”
    “是!”张必武一抱拳,表示明白,他便和黄起一同离开了,现在有如是龙脱枷锁,不走快干嘛?而且他也怕高起潜会再加害。
    宋义已经是通过了靳公公知道张必武被释放出来了,他不由是很高兴,他与张必武接头了,而此时靳公公在这里了。
    靳公公是有话对对张必武说的,这不是提醒张必武:“张必武,你还记得吗?我以前和你说过你千万不能做对不起公主的事,今天你能不死,也是因为公主的大恩啊!千万不能忘!”
    张必武便一再鞠躬,他表示明白,坤兴公主对他有活命之恩,他当然是感怀在心的,有机会的话,他一定好好地报答坤兴公主。
    张必武并不知道,他与坤兴公主的关系真的是扯不断,理还乱的,以后他与坤兴公主还会有很多交织。
    最后张必武再与一百人会合在一起,他们就立即启程离开京师,直奔灵宝。
    毫无疑问,秦怀玉一见到张必武无事,她不由是兴奋地一扑就扑进了张必武的怀中。
    张必武轻抚着秦怀玉的秀发,说:“傻瓜!我是不会有事的!安心好了!”
    顾炎武过来,说:“主公,你能平安归来实在是太好了!”张必武看着顾炎武说:“忠清,谢谢你啊!在我不在的时候,要没有你的话,这些地方是守不了的!按现在的形势,你认为该怎么办才好呢?”
    顾炎武回答:“现在各地饥民众多,就连一直已来都是统治巩固的以富裕著称的南方也出现了大问题。在5月13曰,苏、松、湖等府的吴江、归安等地昼夜倾盆大雨,水势骤发,霎时汹涌,不分堤岸,屋宇倾倒。而米价腾踊,斗米至银三四钱,富家多闭粜,民食草木根皮俱尽,抛妻子死者相枕。强横之徒三五成群,鼓噪就食,街坊罢市,乡村闭户人情汹汹。江南所谓的太平盛世也变得不再太平了!我们购粮更难了!现在我真的是没办法!”
    张必武叹气了,他知道三县境内的大户已被他榨取得太多了,再榨下去只会逼得他们走投无路。不能再逼他们。
    况且朝廷也不向张必武发练饷和军饷了,就连张必武以及三县的官员、官差的俸禄都被克扣呢!
    张必武便说:“那好!我们剿贼!看哪里的山贼势力大,就去剿灭他们!从而获取他们的钱粮。李自成在没有实力攻城池的时候,他不是专门攻击富户聚集的大寨以此来获得钱粮吗?现在我们也可以用他的这种方法!要是这里没有了,我们越境又如何?反正各地官府也管不着!真要管,他们倒要管管怎么让百姓有饭吃,这才是实际的!”
    顾炎武点头了,现在除了和李自成一样的方法外,真是没有其它的法子可想。
    张必武便是要立即去实行了,他多派人去侦察,哪里有山贼,他就立即是率兵前去端了这些山贼的老窝,哪怕是离得再远,穿越到了别的县境,或者是别的府州,那也不用在意,张必武现在要的就是多多的钱和粮。
    而其他的府州县也不理会,他们没有能力来剿贼,现在张必武来帮他们剿贼了,他们也会把张必武的功劳给夺去,反而还要感谢张必武呢!所以各地的府州县从而就任由张必武去做了。张必武不需要功劳,最重要的是钱粮,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就在这时,张必武探得了消息,在六、七月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率领一千多人,由湖北房县地区出发,取道陕西平利、洵阳、商州进入河南的淅川、内乡一带。
    这一件事可是非常巨大的!张必武觉得要是越级上报崇祯的话,必定会招至河南巡抚李仙风的仇视,所以得把这一消息告诉李仙风,至于李仙风会不会上奏朝廷,这就不知道了。
    张必武是在有意地训练他的士卒,他想要教练勇们一首歌,他想到的是秦军!对!就是千年前那一支秦军的战歌。这一首战歌据说是诞生于秦战西戎求生存之时。这首歌能表现出秦风的豪迈,倒是同袍之泽!
    张必武便找来了原本是榆林卫的人,让他们教人以唱这一首无衣,可是他还想改动一下,从而是谱写出。
    张必武看着秦风。无衣这首古诗,他随之加以改进:“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乱世催征尘,共赴家国恨!岂曰无衣?与子同泽,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将金戈磨砺,让战火洗礼!马蹄疾疾,旌旗滚滚!烽烟起,酬壮志,展武勇!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利剑长矛在手,凛然气吞山河!与子血染天空,谱就英雄黎明!千秋仰雄魂,万代任凭吊!”
    张必武写完了,他就交给顾炎武希望快点谱出一曲歌来,一定要是慷慨雄壮的,似此才能体现气慨来。顾炎武便点头了,他开始创造了。
    这时,又探得一个消息,在南阳府气管辖的嵩县的地方有一支军队是由外号称为老当当的人所带领的。而南阳府又有另两支贼寇,其军名分别为一斗谷和瓦罐子,两支军的实力也非同凡响。
    张必武知道得去剿灭这一支称为老当当的贼寇,从而是获得大量的粮食和金钱,可是这一次却碰上了硬骨头!因为老当当与一斗谷和瓦罐子是称霸南阳的,而南阳又有很多的饥民涌来,因为饥民们大多是聚于南阳府,从而靠湖广来获取食物。
    当时的南阳聚集的民众是相当的多,整个南阳人满为患了,这也利于李自成在此发展。
    当张必武的这一支练勇到来的时候,一大群的人开始逃难了,他们大叫:“不好了!官军来了!乡亲们快逃啊!小心官军杀良冒功啊!”
    这不,一大群的人跑得有多快就有多快,尤其是妇女和女人们更是跑得快呢!当然这些逃跑的女人都是特意把自己给扮丑了,以此来逃脱污辱。
    ;


第一百一章 哀民之多艰!
    张必武见到此状,他叹气了,官军的名声太差了!整个大明在天下百姓的心中已失去了人心,要如何去拯救它啊?
    “呜呜呜”一声声地婴儿的啼哭声,在草丛中有练勇拣到了四个婴儿,四个婴儿还带着体温,看得出,这是他们的母亲在急忙地逃跑之中抛下的。
    婴儿的母亲可能是因为太急匆忙之中顾不到这婴儿,也有可能是想回来救,又见到张必武所带领的练勇大队到了,生怕会遇难,所以才不敢回过头来去拣回掉下的孩子。
    张必武长叹一口气,他想找人好好地安置这些婴儿,最好能还给婴儿的母亲,可是谈何容易啊!他们的母亲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而张必武他们见到路旁有人躲着,这些人是饿得跑不动了,要是他们能跑的话,他们也会跑的。他们都睁着惊恐万状的眼睛凝视着张必武以及练勇们,只能是无奈地接受命运对他们的安排了。
    他们发现张必武的这一支军和官军是不同的,因为这一支军是没有绵甲的,一律全是布衣,只是在胸口有一个正方形中绣着一个斗大的金色“明”字。与明兵的装束又有所不同。
    “呜呜!”有一个女孩子的哭声,断断续续的,看得出是气力不济的。女孩哭诉的是:“不要吃我啊!千万不要吃我啊!求求你不要吃我!”
    这声音是从搭起的棚里传出来的。张必武便跳下马来,他要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他进到棚里,见到一个小女孩在棚下,稻草堆中,她想走,可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挪动一下步伐都是极其艰难的。
    张必武蹲在小女孩的跟前,小女孩瑟缩着,以极其畏惧的目光望着张必武,同时,她的眼中射出的是仇恨的目光!这是因为小女孩看到了张必武身上的装束,知道了张必武是官军,她充满了戒备的心态。
    张必武叹气了,他知道自己是无法消除小女孩的仇视心态,他把烧饼给了小女孩,小女孩一见有吃的,她就立即是伸手抓了过来,狼吞虎咽起来,狂吃吃得非常地快,一下子就吃完了一只烧饼。
    吃得太快,这不出事了!小女孩咽住了,她说不出话来了,她只是轻拍了拍,又以可怜巴巴的眼睛望着张必武,希望张必武能再给她吃的,同时眼中的仇恨之火并没有熄灭!她依旧是极其痛恨张必武的!
    张必武又给了小女孩吃的,他就转身离开了,张必武的心中有东西如噎在怀,无法排泄出来。
    张必武见不远处有一个饿得发晕的人,张必武又命亲兵给他吃的,他同样也是狼吞虎咽地吃完了。
    张必武便问:“里面的小女孩是怎么回事啊?我看出她的眼中流露出对官军的无比仇恨之情啊!”
    此人回答:“军爷,你不知道啊!她的父母是被官军斩良冒功所杀的!她成了孤儿,就跟着我们一起逃荒,逃到了南阳。被一个女人给收养了,因为那个女人的孩子都活活地饿死了!那个女人听到有官军来,她还跑得动,便快速地跑了。”
    张必武便问:“那小女孩为什么说不要吃了她?”此人又回答““眼看着就快没有吃的啦,小女孩也会被饿死的,饿死之后,女人,也就是小女孩的养母就会把她煮来吃。所以小女孩叫道不要吃她!”
    说到这,此人不由是抹了抹眼泪,说:“军爷,你知道吗?饿死的小孩,就算你不吃,埋起来,也会有饿疯的人挖出来吃的!呜呜……”说到这,此人哭了,说:“我的儿子就是,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