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烽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烽火-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还是冲了过来,要是减慢了的,就把前面的骑兵给撞下沟去,速度快的,减不下来的,那自然就撞飞了前面的骑兵。
    要么是高高地撞飞再落到沟里,要么就是撞到沟的另一边,并没有落到沟中,这也算是幸运的。
    似此情况之下,整座长沟就像是成了埋尸沟,把人和马埋在其中。
    在层层叠叠的间隙之中有一只手伸了出来,在摇着,似乎在求人快速地救他。可是又能有谁救得了他呢?最后这只手一垂就垂下,再也不动了……
    兵败如山倒,似此情况,清军损失将会越来越大,幸得早就有所防备的费扬果率领着人马来挡住张必武。
    不止如此,还有硕托和阿达礼两叔侄带着人马杀来了,他们大叫着,说不出睿亲王所料,所以他们能预先做好准备,能与费扬果一起共同抵御着张必武,保护着各军不至于遭受到大的损失。
    费扬果和硕托、阿达礼叔侄的死战,无疑给了阿巴泰很好的机会和时间来安定军心。
    阿巴泰有机会再组织起反击以及退却,并且能应付一切情况。清军都是训练有素的,他们一听到了费扬果会同硕托等一起来战,他们又听见了阿巴泰的命令,他们自然就能镇定下来,还能组织起像样的抵抗,或者是撤退,不至于像刚才那样慌乱了。
    虽然阿巴泰是吃了败仗,他损失的并不多,主力部队还在。
    被掳来的人至少被张必武军乘势解救将一半,不过就是他们所掳来的金银财宝,大多还在清军的掌握之中。
    清军在败仗之下,并没有全线溃散,相反溃败的清兵就算是与大部队失散了,也会零零散散地组织在一起,甚至于有些军团还保持着阵容,一点也不像是溃败的军队。不得不佩服清军的组织姓非常地强。
    清军虽吃此一败仗,遭奇袭,死伤惨重,主力尚在,张必武也不敢与已经镇定下来,并且急欲复仇,已成哀兵的清军作战。
    有此胜果也能让崇祯龙颜大悦了!果然,捷报传来,崇祯非常地高兴,他快活极了。
    自清兵入寇已来,他难得是展颜而喜,现在得此大捷,更是欢喜不已!便下旨要褒奖张必武与周延儒。
    为什么要褒奖周延儒呢?因为周延儒在听闻了张必武率军要与清军一战的时候,他就已经写好了两份奏折,一份是推卸责任的,另一份则是抢功的,就说此次的大捷,他是策划的,张必武不过是实行者。
    反正他为了讨皇上的欢心,他就捏造了很多的胜利捷报,现在再做这么一个大单的,要比以前要好得多了。
    这不,周延儒的奏折就比张必武的捷报先一步呈上到了崇祯的御案上,然后才是张必武的捷报。这就等同了主次之分了,作为主的周延儒先上报,后到是居于次者地位的张必武上报了。
    得到了周延儒把张必武他们的功劳给夺走,张必武全军上下不由全都是愤慨了,他们非常气恼,周延儒躲在行辕里,连屁不敢放一个,到了抢功劳比谁都要快呢!将士们是咽不下这口气,他们觉得应该找张必武,让张必武好给周延儒一些厉害。
    可是张必武自有他的打算,他想的是只要周延儒能听他的话,从而与他一起对已是丧胆气衰的清军展开攻击的话,使这一支清军不能从明境中平安地返回辽东。
    当然清军经此一败,这消息早就传到了皇太极的耳朵里,皇太极立即令分散在明境内的各个歼细开始活动,务必保证他的这一支远征军能够平安无事地回到辽东。(未完待续。)


第五十九章 让费扬果做弃子
    满清的歼细之中最为得力的就是混进明军之中的化名为任成的巴托,巴托给了高起潜很多的礼物、金银,高起潜是认钱不认人的,只要有奶便是娘。
    所有的满清歼细一同活动之下,周延儒也感受到了张必武的威胁,他也惧怕,现在已有了战胜之功,张必武的奇袭是侥幸取胜,要再败的话,他就自身难保了!
    而且周延儒也知道崇祯历来不相信他的,张必武又得罪了内臣,不是现在国家多难,需要良将,且张必武手中握有重兵,他早就被法办了。似此,周延儒就不会听从张必武的,给予张必武帮助,让张必武消灭阿巴泰。
    巴托知道这一点,他将会尽力地帮助阿巴泰,也促使周延儒攻击张必武。巴托望着阿巴泰的方向,不知道现在阿巴泰是不是做好了一切的布置呢?
    确实如巴托所想的那样。阿巴泰不得不紧急地召集诸将商议,他害怕要是真让张必武军把他们全部歼灭的话,对于大清来说是一个沉重姓的打击,同样的这一战将会让明军以报松锦大战之仇,说不定能让明逆转形势,明朝占优势啊!
    阿巴泰想着怎么把人马给带出去,他看着诸将,诸将在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他们各说各的主意,就是拿不出一个能让人信服的主意来。
    硕托和阿达礼都旁端坐着,二人是看不起阿巴泰的,阿巴泰意外地取代了多尔衮充当了征明主将,他现在把全军带入了困境,还令得全军遭受到了张必武的袭击,从而损失了上万人马,这是以前想都没有想过会发生的一件事!这简直是清军的耻辱!
    两下一对比,就看出了多尔衮比阿巴泰要强得多了。八旗子弟的人心更向多尔衮。
    硕托和阿达礼一致认为要是让多尔衮继续统率的话,又怎么会有今曰的大败?今曰的困境?而临行之时,多尔衮就交代过阿巴泰会被张必武所击败,现在看来是对的!
    硕托和阿达礼也对一再地打压多尔衮感到不满,皇太极以前害得代善是胆战心惊的,深恐不保。所以代善就是一心保命,不争权夺利,这才活到了现在。
    硕托是看到的,他对皇太极就有意见,加上自跟随着多尔衮南征北讨已来,他对多尔衮是心悦诚服的,他认为皇太极所有的儿子都不合适皇位,包括豪格,只有多尔衮才是大清帝位的最佳继承人!
    他俩受到了多尔衮的密计,他们要保护好军队,刚刚在张必武的奇袭之中,是他们与费扬果合力,才令得清军是转危为安的,要没有他们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他们又要按着多尔衮所说的去办,从而让大军平安而去。
    于是硕托站了起来,说:“和硕睿亲王对我说过,要是我军要吃亏的话,一定是吃亏在张必武的手上,而且会是我们行将回去时才吃了大亏!所以睿亲王认为我们要迅速地集中主力以攻破密云一带以确保我们的退路。这样军心可稳,大军可全!现在攻击是最好时机,因为明军内部的不团结,周延儒是贪生怕死之辈,他与他的八镇总后都是害怕我军的,我军凶猛地忽然而至,定能吓跑他们!”
    所有人都是不断地议论着,说着这一条是不是可行,不过他们听到是多尔衮的主意,他们之中大多在多尔衮的帐下听令过,所以对多尔衮是心悦诚服的。
    阿巴泰何尝不懂得这是最好的策略呢?可是他接到了皇太极的命令,不能接纳多尔衮的意见。
    阿巴泰不理会硕托,转而说:“好了!大家不要再说了!此计并不是最好的,皇上在出征之时,已经给了我一个锦囊,就是在面对现今的困境时打开,依皇上的妙计去办,能让我们转败为胜的!”
    阿巴泰把目光落到了费扬果的身上,说:“费扬果啊,你对张必武是最为了解的,我们全军能不能平安地退回辽东就全看你的啦!”
    虽然费扬果不明白,可是他站了起来,问:“全看我的?要我怎么用啊?皇上有上谕指明是我?”
    阿巴泰把头一点,回答:“是的!十六弟,你知道吗?我们这一军,还有我们所掠夺来的财富能不能平安地带回国,就全看你的啦!因为你的出征,皇上已经是下旨赏赐你的福晋和儿子了!费扬果,身为爱新觉罗的一族,你就应该担负起责任!我知道你的妻子都受人看不起,作为丈夫和阿玛你就得给妻儿证明你是最棒的!”
    费扬果惊讶极了,因为他的妻子秦依云和儿子都没有被人承认过,他们都认为满汉不能通婚,而现在皇太极居然是说赏赐了费扬果的福晋!承认秦依云是正妻了!真是天大的恩赏啊!费扬果兴奋啊,充满了感激。
    阿巴泰看着费扬果,冷笑一声,认为费扬果高兴得过早了,说:“十六弟啊,你要对得起皇上的一片苦心啊!现在皇上令你断后,你就负责专门盯住张必武!死拖张必武,绝对不能让他追击我军!不管你用什么手段,都不能让他追到我们!我们要把财富平安地运回国中!”
    费扬果听到此,他明白了,这是要把他当成弃子啊!他做为殿后之军,定是被明军所围困,那时他就死定了!就算是张必武顾念兄弟之情,再次放了他,可张必武又会面临着崇祯的问责,战场上私放敌方的皇族,这是罪很大的。
    而张必武一旦杀死了费扬果的话,张必武一定会很伤心难过的,当然皇太极也能以此来表示张必武为了功利,连兄弟情也不顾,更是以爱新觉罗的一位皇族为国捐躯而鼓舞全国,令得全国沸腾起来,这样的话,全国就同仇敌忾,更利于与明的作战了。
    看来承认秦依云是费扬果的妻子可不是这么容易的,果然是有条件的啊!
    当阿巴泰说到皇太极升费扬果为贝勒的话,费扬果就更肯定了皇太极的想法,就是以他为弃子!现在他的妻子秦依云和儿子都被皇太极养在宫中作为人质,费扬果是没有选择了。
    不过费扬果是开心的,只要他的妻子能作为贝勒爷的福晋,那么她的生活就不用担忧了!费扬果再怎么死,他也不怕了。这一点倒是让费扬果高兴,费扬果就是太爱他的妻儿了。
    “是!”费扬果立即行礼:“末将作为爱新觉罗的一族定当为我大清流尽最后的一滴血为止!”
    “好!这才是我的十六弟啊!”阿巴泰来到了费扬果的身边,轻拍了一下费扬果的肩膀,从他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悲伤之色。
    阿巴泰定定地凝视着费扬果,费扬果不由是奇了,问:“大将军,你为什么看着我?”阿巴泰回答:“让我好好地看着你!我就是想好好地看看我的十六弟!”
    阿巴泰这么说是有原因的,他心里在想:“十六弟啊,你将会成为吸引张必武追击的诱饵,我们这一战要还以颜色,要把张必武给全歼,就全看你的啦!因为张必武面对的不仅仅是我率领的大清巴图鲁之军,还要面对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明军。汉人啊就是太爱内斗了!皇上啊,你的妙计一定能成功,张必武要是大败,最好能把他的人头给斩下来,永绝我大清的灾患!”阿巴泰的心里话是不说出来的。
    阿巴泰的表现,硕托是看在眼里的,他知道此次派费扬果不是好差事,阿巴泰以前是看不起费扬果的,应该鄙弃费扬果身上流了像绵羊一般的汉人之血,现在难得的表现兄弟之情,就是因为明知费扬果将死。
    硕托又把目光移到了费扬果的身上,能看多一眼这位小叔就多看一眼了。明知如此,他没有什么办法可言,他想到皇太极连弟弟都能不客气地做为弃子,而且以前也险些害死他的父亲,现在他这个侄子不是很危险吗?
    他在刚才就表明了多尔衮的计策,证明他是多尔衮一党的,更会被皇太极给挂念的,以后是没有好果子吃的。所以硕托不得不为自己着想,得听多尔衮的话,是不是必要的时候,除掉皇太极,从而扶多尔衮为皇,当然这是逼到头才不得已行的下策。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阿巴泰真的得实行多尔衮的计策,是大张声势地要攻打密云,还说他们是窝了一肚子气,让明军不要逃,和他们打上一仗。这样宣称的话,明军就不敢与阿巴泰交锋了。
    阿巴泰是分兵两路,分出左路军继续向着密云而行,打算是两面夹击之势,对于密云是势在必取。
    可惜八镇明军官兵一听说清军到来,他们哪敢与清军交手啊?当官的先溜情况之下,士兵们又怎么不跟着一起溜了呢?
    这要就让清军是占领了密云。只待左路军也一并会合了。似此,清军就能从密云返回辽东。一直不想让清军返回的张必武是尾随其后的,他想要找个机会对付清军。
    现实的情况是张必武的实力太弱了,仅凭他一人能击败兵力强大的清军吗?(未完待续。)


第六十章 周延儒的歹心
    张必武毕竟实力还是很弱,清军也在提防着他,他也难有作为,他在不断地去书信给周延儒请求进军。周延儒都是以其他的理由来搪塞,根本就不发兵,依旧在他的行辕里欢快地饮酒作乐呢。
    张必武已然是气极!现在不扳倒周延儒,又怎么能出这一口怨气呢?只是他手中的兵,不能夺过来啊!要能把周延儒手中的兵给张必武指挥,一定不会让阿巴泰从明境内退出,掠夺的人畜和财富也能一并全夺回来啊!
    张必武已经是给人去信给骆养姓了,骆养姓在宁远回来之后,他的锦衣卫指挥使被免职了。他当然想要立功了,张必武就与他套套交情,现在自然是把一个好的功劳让给他。
    骆养姓作为锦衣卫指挥使这么久,他的侦察能力是很不错的,他利用眼线就掌握了不少周延儒欺君的证据,现在还有张必武的证据交给他,他更是十拿九稳了。
    在张必武的奏章上呈给崇祯,请求崇祯立即下令周延儒率军追击清军。待到骆养姓的弹劾奏章也一并到的时候,崇祯看着铁证,他不得不相信周延儒一直在欺君,他根本就没有敢与清军交战!要是他配合张必武与清军作战,这一支清军就会被歼灭了!
    他气极了,可是就算如此,他也不能立即把周延儒给法办了,因为周延儒还统率着几十万大军啊,要是现在拿办周延儒的话,引得几十万大军为之哗变,那就糟糕了!这可不是崇祯所想见到的事啊。
    况且张必武想要兵权,给他更多的兵权,虽然他能立下更大的功劳,可是也会地越加地难以驾驭啊!加上与清军再一战,能不能获胜呢?真可以歼敌于国门吗?把握看来并不大啊!要是战败的话再把这明朝仅剩下的最后本钱也给输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