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烽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烽火- 第3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打得清兵不敢抬头,他们全都是缩到了箭垛上。他们的耳中听到的是欢呼声:“灌啊!灌进去啊!大家一起努力灌进城!”
    也有大西军的叫道:“我们可不能落在他们的身后,大家为自己争回一口气!我们才是最棒的!”如今两方形成了一股竞争,就看谁先全城。
    李定国见到此状,他是非常开心地,竞争嘛,只有竞争才能把将士们的斗志给调动起来呢!似此,才能最快地攻破此城。
    “啪!”最先把长梯给架到了城下的是张必武的士兵。这是武勋,他大叫:“快!继续!”
    “别想比老子要快!”李定国的将士也到了,同样也“啪”的一声,长梯也架到了城墙。
    “登!灌!灌进去!”城下的偏将不断地挥着手,他示意将士们快点地往上冲,登上城头。
    一个又一个的士兵飞跳,攀着长梯一路往上而登。一个个的从长梯上掉落下来,却又一个个的上前。
    “看我的!上刀山下火海,我都不怕!”一个狼兵首先是上来了,因为广西有一种是上刀山下火海的民俗,用竹子钉好锋利的刀,然后人就是踩着刀一路向上,拿着号角爬到顶端以吹响号角。下火海也是有人在火上跳。
    这个狼兵以前在家就是这样的受神所降的能人,他上刀山都能快捷,何况长梯并不是刀山呢?他的速度更快,广西人爬树爬山非常地快,这是李定国和黄起的将士所比不上,他们两方的将士往往就只能是看着狼兵像是猴子一样,像是在平地上奔跑一样,三下两下地就爬到了最上面,好个手脚并用,真是利索!
    这不,一个狼兵率先是登了上来,他大叫:“杀啊!”手中的刀是一挥过去,立即剁翻了一个清兵。另一个清兵想要想要持刀砍来,他却是一脚就正好踩在了刀上,反而把对方的刀给踢飞出去了。
    黄起的将士大叫着:“我们不能落后上!上啊!”武勋是跳到了城头,说:“大家快上!”
    同时,他也见到了李定国的部将也是登上了城头。乖乖!对方也不差啊!
    孔有德见到此状,他心惊了,他整个人都傻了,他所面对的人马,可不同啊!要是以前的,根本就没有这么强的战力!
    看现在的形势,孔有德就懂得桂林是守不住了,且桂林又被李定国给团团地围住,你想突围?根本就不可能!
    当初在李定国兵马刚到之时,走还来得及,可现在呢?要是落到了李定国的手上,那可是比死还要可怕的一件事啊!
    孔有德一想到这,他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举火**。孔有德便是奔回定南王府,以求**身亡。
    桂林人都知道定南王有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一男一女,孔有德大败回桂林以待援的时候,就害怕儿子和女儿会死,所以就让保姆把儿子和女儿放逃出去了,他对儿子吩咐:“【注】如果说你侥幸得到幸免的话,你就出家做和尚吧!要不,做个百姓,不要像你的父亲一样,背叛了祖宗,做贼一生,才有了今天的下场啊!不要从军,不要做官啊!”
    【注】:孔有德临终语:苟得免,度为沙弥。勿效乃父作贼一生,下场有今曰耳。
    孔有德让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逃出去,最后他的儿子孔廷训被李定国所俘获了,而女儿孔四贞则得以逃出了生天,最后还逃到了燕京呢。
    孔有德对于他府上的一百二十多人,全是让他们来陪葬,于是定南王府陷入了一片的火海之中。
    不想陪葬的人们只能是不断地叫着,有些只是府上的奴役,想活,他们在外面还有父母还有妻儿,或者是还有儿子、丈夫,可是对于兵败了,只求一死的孔有德来说,你们来我府上做事,那么你们就有责任陪我一起死!不管怎么样,都得一死!
    于是被封死的定南王府里传出了人们的哀号声,以及对生的期望,外面却没有一个人敢去救,也不能去救。火太大了,而里面的人出不来,等待的只有一死。
    黄起率军而来的时候,他见到了火势冲天的定南王府,以及哀号声,最后连哀号声也听不到了。
    黄起叹气了,说:“没办法了!孔有德和他的家人全都死了!”李定国也随之而来了,说:“可恶的孔有德!我本来还想生擒他呢!想要将他的部将等全部给网过来,要是能劝降他,拨乱反正的话,对于其他助清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鼓舞!可是他却死了!”
    李定国很气,他也未必想要致孔有德于死地不可,可现在的情形都这样了,还能如何啊?
    李定国便叫道:“孔有德,我要将你挫骨扬灰!以此来警戒世人!”李定国不但是这么说,他还要这么做。
    李定国随后在桂林大摆庆功宴,让将士们尽情地欢饮,让他们笑啊,跳啊。是的!我们有资格拥有,因为我们是胜利者!
    李定国的目标将会转到湖南,他要让将士们会一次又一次地拥有像今天欢庆胜利的情形。
    由于李定国大破孔有德,还逼得孔有德放火**,故广西之地,人们自相起来驱遂清官,再次恢复明朝。
    这一消息震动了清廷!多尔衮整个人都是傻了,真没想到啊,孔有德就这么地败给了李定国!一个才三十岁的年轻将领。(未完待续。)


第二十九章 尼堪出动
    以前多尔衮总认为南方的战局只要有变的话,他就能对已盘踞于山西和河南之地的张必武进行攻击,可是现在广西丢了,湖广的沈永忠也难以久守,湖广也会丢的。那样在蜀地、与陕西一部的吴三桂就有可能再次反叛。
    吴三桂拥有重兵,他一旦反叛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西北没了,蜀地也没了,南方也有数省没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有利于满清的形势,在李定国占据广西之后全都变了。
    洪承畴和范文程等都来了,毕竟广西失守之事重大,蜀地的吴三桂就成了举足轻重的,要是吴三桂再在蜀地也再次打出拥护明朝的旗帜,那么一切都完了。
    多尔衮看着范文程,他想听听他们的意见,如今该怎么办才好。
    范文程和洪承畴互视,他们心中已是筹划好了计策,便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吴三桂素怀大志,他野心极大,可是有一点,他非常睿智,他知道现在的形势,他刚刚攻进了蜀地,在蜀地立足未稳呢!
    要是他仓促地举兵以表示拥护明朝的话,那样就受制于大顺、大西、永历、包括张必武。
    似此,他想要发展是很难的,说不定最后连他的本钱也会蚀光光,毕竟受制于人啊!人们对于他引大清入关,就是心怀怨恨的,他到了明朝那一边,就算是能保命不死,可是权力就会被剥夺,作为一名野心家来说,权力就是代表一切,没有了权力什么也不是!
    他只有通过剿灭各路的反清势力以壮大自己,最后才能一声吼,希望实现他夺取天下的野心。
    为了表示朝廷没有放弃他吴三桂,朝廷只能是先以出兵剿灭李定国,恢复广西为主,再度打通到达蜀地的道路。吴三桂一听,他就不会做出背叛的行为来。
    可是现在的张必武蠢蠢欲动,大有一番想要乘乱而起的架势,就不得不先布置重兵以对付张必武了,能派出的悍将就十分有限了。
    在蒙古派兵出击陕西,以威胁西安,从而让贼军向张必武求救,张必武与李自成残部是关系密切的,他就不得不出兵以救。似此,就不能让张必武把战火烧到北直隶了。
    不说能恢复陕西,就是拖住张必武也是好的。如果上天保佑能恢复陕西,这更是好中之好!
    这些南明和贼人的残余势力,并不团结,集中就表现在孙可望和李定国之间。如今孙可望能指挥各路军队来抗击我大清,无非是因为他挟天下以令诸侯,很多人都不服他呢!
    孙可望与李定国有仇,这是世所皆知的一件事,如今李定国立下大功,要是再得大功的话,他的地位更高,声望更高了。就会威胁到孙可望的地位。试想,仇敌的强大,孙可望又怎么能坐得定呢?
    挑动孙可望和和李定国狗咬狗,这就是我大清反戈一击,最终能获得胜利的关键啊!
    ……………………
    这就是范文程和洪承畴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是切中了要害!
    多尔衮一听,他是接连点头:“对!要想让形势好转,我们绝对不能放弃吴三桂,也不能放弃广西和湖广之地!
    多尔衮想了想,说:“豫亲王不能率军去攻打,就让英亲王去攻打陕西吧!以前就是他办到的!豫亲王毕竟这段时间,身体有些小病,不能动用他啊!而南方得派谁呢?”
    多尔衮想到这,他是头疼了,他在考虑着想要一个合适的人选呢!李定国能逼得孔有德'***'而死,就不简单,要是派了个差的人,反而会坏事,更壮李定国的声势呢。
    对于选将,范文程和洪承畴可没有决定权啊,还是看看多尔衮怎么决定吧!
    多尔衮想了好久,他便是拍板决定了:“九老,就劳烦你立即率军到南方去,以为我大清镇住南方!而讨伐李定国的大将,我就决定是敬谨庄亲王尼堪了!他屡立战功,这一次,他也不会让人失望的!我将任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率领三贝勒、八固山共十五万精兵以克期讨伐李定国!同时,广东一带的尚可喜、耿继茂等都听从他的调遣!”
    范文程和洪承畴听后,他们也不敢再多说些什么,毕竟多尔衮已是下了决定,谁又能出声呢?只能是希望这一战真能战胜吧!
    满清把洪承畴给放出去,并且还让尼堪来率领大军出征,还从蒙古由英亲王攻打陕西的消息传到了张必武这里。
    张必武听闻了,他就知道这是满清要应对李定国所造成的声势的影响,如今他要的就是扩大战果,可是陕西这一边的大顺军又不能不帮。黄起等还在继续地协助李定国呢!
    张必武想到一点,要能劝说吴三桂反清的话,整个局面都活起来了,他立即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给吴三桂,但愿当初的交情能让吴三桂幡然醒悟,迷途知返,不再为满清效力了。
    张必武在这上面还是想得太过于天真了。他派去的使者被吴三桂派人囚禁起来,并且要押解到燕京,他表示故主已去,只会专心地忠诚于新主。当然使者并没有被解去,因为吴三桂说路途遥远,且被隔离。
    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吴三桂虽然是表示忠于清廷,却没有最终地与反清势力划清界限,他还是能回到反清这一边的。
    张必武知道这一点,他就得再次偷偷地派人再送信给吴三桂,不求吴三桂出兵和反清,最起码呆在蜀地不乱动,不添乱,这就是最好的。不然的话,他们就要与吴三桂兵戎相见了。
    吴三桂是鬼灵精的,他当然不会出兵,把自己的实力都给耗光了,他只会坐山观虎斗。况且谁也不帮,他既能给满清一个交待,又能对张必武有个交待,两边都讨好,又能保存实力,何乐而不为?
    可接下来,要如何是好呢?满清在北方的兵力还很强,要是张必武出兵,未必能占得了多大的便宜,他是被满清给严密地监视着。
    如今张必武能做的就是盼望着李定国能大破尼堪,要是破了尼堪,张必武就能再度出军,整个声势又会大起来了。
    相对于希望李定国能胜的张必武,孙可望可不这么想了,他认为李定国大胜了,声势大了。他也得做出一些举动来,让他的声势也大。
    他做的却是一件蠢事,孙可望去逼永历帝,非要让永历帝封他为秦王不可。
    以前张献忠有过一段时间是称秦王的,虽说主体还是以大西,八大王为主,可是称过秦王,现在孙可望便又走回张献忠的老路也就不足为奇了。
    永历帝可不想封孙可望为秦王,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孙可望非逼着你封不可,加上永历帝是在孙可望的掌控之下,你又能有什么资格不听孙可望的呢?
    永历帝在逼迫无奈之下,只好是册封了孙可望为秦王。孙可望得到了秦王的封号,他还不满呢!
    因为李定国的声望是越来越大了,要破掉李定国才行。如今尼堪起兵来攻,要是让李定国被尼堪所击败的话,那么李定国就死定了!
    虽说让满清得势,可是能除掉李定国远比丢掉湖广和广西还要有利得多呢!
    孙可望想到这的时候,他阴笑起来了,他可不想再理会那么多了,是说干就干了。
    孙可望是密令冯双礼,只要李定国有什么计划的话,就立即是飞马回报于他。
    这不,冯双礼便把李定国对于来势汹汹的尼堪的对敌之策制定战略告知了孙可望。
    原来李定国是进行了周密的布署:大西军暂退出长沙,引诱清兵渡湘江,将冯双礼、马进忠部埋伏白杲市,待清兵过衡山,李定国从蒸水(衡山西南)正面攻击,冯、马二将背后出击,两军相夹,合歼尼堪。
    孙可望就电令冯双礼立即退出埋伏,这样的话,就能令得李定国的计策不成,李定国极有可能会被敌人所击灭的。
    李定国根本就没有料到这一点,他反而还按着原定的计划前进着。跟在他身边的是黄起等部也是与李定国紧密地会合。
    尼堪快速出兵,他踌躇满志的,因为长久已来,尼堪都是作为部将或者是副将,很少有机会能独当一面,现在他可以独当一面了,他就非要立下一个大功,以显示自己的才能不可!
    其实尼堪也不是傻瓜,他也多处派人以侦探情况,他也得到了情报,李定国和黄起部合在一起,在蒸水一带。而其他各部的人马早已退去,似此,李定国就危险了!要歼灭李定国并不是一件难事呢!
    尼堪不由是笑了,说:“李定国啊,你万万没有想到马进忠和冯双礼二将都弃你不顾了吧?只要我的大军迅猛进军,就能将你给全部消灭掉!从而为定南王报仇雪恨!同时,我也要把黄起的人头给取下,从而送给张必武,让他知道我尼堪不会再是以前在襄阳坐困之时,被他玩弄的尼堪了!”(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杀尼堪
    尼堪是急于取胜,并且要立下大功的想法下,加上他听闻有黄起在,想讨还以前被黄起等玩弄的耻辱,他更是发了疯似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