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步兵则是悲催了很多,只能是站在原地不动,一旦移动了阵型,阵型极有可能散乱,最后奔溃;想要追击骑兵,又是速度跟不上。唯一的胜利机会,大概就是将骑兵陷入到步兵的枪林刀山中,乱拳打死师傅。不过,那只有傻子才会犯的错误。聪明人往往不会干那样的傻事,往往是会不断在外围袭扰,不断用弓箭射击,不断消耗步兵体力,一战就是一天的时间,在步兵体力精力消耗了差不多,弓弩的箭羽消耗了差不多时,找准薄弱环节,一举冲破战阵。”

“而步兵虽然可以布置绊马索,陷马坑,鹿角,战车、弩箭等防御,可是注定是被动的。一味的防御,终究有失守的一刻。没有打不破的乌龟壳,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

赵朴道:“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也不要低估敌人的战力。野狐岭那一战,我军为何胜利?那是因为金军懈怠,又不耐酷暑,身上的战甲多数已经卸去,弓箭也为了防潮,变松弛,而摘掉。致使那一战,只有少量的弓箭参战,士兵多是不穿甲衣而战,而我军却是奇袭而下,出其不意,更是发挥了近战的优势,看着鸳鸯阵的奇妙,活活群殴死金军。若是金军有了防备,士兵穿上战甲,弓箭依旧上弦。靠着步兵近处抵挡,弓箭手远程打击,再派上一直骑兵袭扰突击,最后胜负之数难料!“

“不要在乎作战方式,也不要讲究光明正大,只要求胜利,胜利!总之一句话,树挪死,人挪活。开动脑筋,灵活作战,不要思维僵化,战术僵化!”

………………

而在赵朴布置作战任务的时刻,汴梁此时却再度炸开了锅。

陕西军,是宋军的精锐;种师中,更是西军的名将。三路大军,合计二十多万人,救援太原,结果却是三战三败,精锐尽数丧失,种师中殉国,姚古、张璟等人仓皇而逃,局势败坏到了极点。

此刻已经是六月份了,天气正是炎热的时刻,在讲武殿内,众多大臣却是死气沉沉,好似死了爹一样。

宋钦宗坐在椅子上,脸色有些惨白,局势败坏之严重远远是超过了他的预料,金军好似无敌的恶魔一般,西军仅仅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是尽数覆没,败亡的速度太快了,这还是那个击败西夏,平灭方腊叛乱,称雄一方的陕西军吗?

为什么同样是当皇帝,老爹是继承着太平盛世,而唯有他却是接管着这个烂摊子。

“官家,李纲书生意气,堪比赵括,先是在汴梁,命姚平仲出击夜袭金军,我军大败;又是命种师中出击,救援太原,导致兵败,致使局势更加崩坏,如今太原已经被锁城之法围住,里三层外三层,完全失去了突围的机会,太原可能旦夕之间陷落。请惩治李纲丧师辱国之嘴!”一个御史立时开口咆哮道。

“官家,太原救援是必须的,可是时机不对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三岁小孩才也知道的事情。那时种老建军已经说了,不可盲目出击,我军粮草缺乏,若是出击极可能大败。可是李纲却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更是说种老建军畏敌不前,拥兵自重。种老建军性子也是烈,那里能受得了这样的侮辱,率然出兵,轻兵出击,未携带辎重跟谁。最后与金军交战才大败!种老建军死的冤枉呀!”

“种师中建军死的冤枉呀!若是不明正典刑,如何能对得起阵亡的将士!”

“昔日有安史之乱,哥舒翰守着潼关,本可以保住潼关不失,只要是潼关不失,长安就可以保全。可是杨国忠,为了一己之私,强行命令哥舒翰出击,结果兵败,潼关失守。而如今李纲之罪,堪比杨国忠,请陛下诛杀此贼!“一个言官咬牙切齿道。

“陛下……“

言官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都是弹劾李纲。即便是平时间与李纲交情好的言官,也只能是默然无语。到了这一刻,一切都是枉然。

而李纲也是沉默不语,不辩解,只是静静的站立在那里,心若死灰。打了败仗,总需要有人承担罪名,而这个罪名自然不是当今的官家,而只能是他。这个替罪羊,他是当年当定了。况且他的却是有罪!当替罪羊不可悲,可悲的是这一战,他败了,西军二十多万兵马尽数丧失。若是再次围攻汴梁,汴梁真的是无兵可守,那还能抗住金军攻击吗?

宋钦宗看了看台下的李纲,问道:“李卿,你可认罪!“

“臣认罪!“

“中书省拟旨吧!“宋钦宗道。

很快中书省定下了旨意,李纲兵败辱国,被贬为福建路某地的团练使,一贬到底,从天上跌落凡尘,离开了宋朝的权力中心。

…………

“弟弟,他死了!”

此刻,卧病在床的种师道,听到了弟弟死亡的消息,脸上没有悲伤,只有平静。

种家的男儿没有怕死的,怕死的也当不了种家男儿。当参加军旅的那一刻开始,生命就已经不属于自己了,能够马革裹尸,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七十而亡,不算是早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能够马革裹尸,这是何等荣耀!只可惜我已经垂垂老矣,再也不能骑马,再也不能拿着刀剑厮杀,只能是躺在床上,静静地等待,等待死亡!”

“李纲虽说只是一个书生,不懂军事,又喜欢纸上谈兵,可至少忠君爱国。将这样的忠贞义士贬到了福建路,似乎有些过了。此战之败,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过错!”

床边的家奴又说道:“将军,姚古也被贬到了广东!“

“为何而贬到广东?”种师道问道。

“原本二将军,打算三路兵马,汇合在太原,彻底解去金军之围,可是姚古却是畏敌不前,错过了汇合的机会,致使二将军兵败身亡!”

种师道却是道:“这不是姚古的错误。姚家父子心胸狭窄,却不是不顾全大局之人。我猜测他不是畏敌不前,而是被金军铁骑狙击,失去了汇合的机会。不过他倒是精明,竟然从金军的包围中跑了出来!”

“如今西军大部分精锐丧失,难以守住黄河,也难以守住汴梁,希望皇上觉悟,迁都关中,凭借关中四塞之地,足可以保全住大宋社稷!”

“来人,替我执笔,我要上书官家,迁都京兆府!‘

此时,种师道病的厉害,无力动手写字,只能是让人代笔。

第79章今日的太上皇

“陛下,迁都吧!“

这是种师道的上书,上书的内容仅仅是五个字。原本种师道想了很多的迁都理由,内容写了七页之多。可是觉得字数太多了,字数太多意味着废话也多,容易产生不耐烦之感。

于是重写删改,又写成了三页;

可还是不行,最后写成了一页。

最后干脆写成了五个字。

迁都有迁都的理由,能够说出一箩筐;不迁都,也有不迁都的理由,也能写出一箩筐。迁都与不迁都的理由,当今的官家听了很多,说太多也没有用。只是重在取舍,重在官家如何选择。

选择比理由重要。

看着这五个字,宋钦宗脑海中立时闪现出了无数迁都的理由,比如避开金军锋芒,比如修生养息,比如借助关中的险要,比如借助陕西的精兵,还有忍辱复仇等等。

可是一想到迁都的害处,他就有些恐惧。

迁都之前,礼仪征伐皆出于天子;迁都之后,礼仪征伐皆出于诸侯。

若是在太平年代,迁都,不过是财政损耗,朝廷大臣不满而已。可是在战乱年代,迁都却是极为冒险,甚至是慢性自杀。

西周时,迁都之前,周天子威临天下,是真正的天子;可是在迁都后,谁还在乎天子,真正的群雄并起。安史之乱,唐天子逃离长安,也是迁都蜀中,天子威严尽数散去;最后军阀割据不断,知道唐朝灭亡。

若是迁都关中,迁都京兆府,好处是极为明显的;可是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天子威严不在,那时他还能镇压住那些骄兵悍将,心怀鬼胎的文臣吗?

宋钦宗有自知之明,他刚刚上台,刚刚当上皇帝,地位极端的不牢固。在大宋,有着不杀士大夫的传统,可是他却冒了打不韪,斩杀了六贼。看似汴梁百姓都是拍手称快,一副英明雄主的样子,可是却遭到了士大夫的厌恶,抵制。

在士大夫看来,他今天能借助着诛杀六贼之名,杀戮不断;明天也能借助诛杀“四贼“之名,再度开杀戒。

如今他借着是皇帝身份,靠着皇帝的威严,使朝中百官不敢轻举妄动。可是一旦迁都,那时朝中大臣必然再度发难,打击他的权威。那时极有可能将老爹宋徽宗这个太上皇,再度变为皇帝。

一想到昔日的父亲,今日的太上皇,宋钦宗心中那根刺就不断生长。

…………

太上皇历来是悲剧的!

第一个太上皇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秦国强盛。于是他于二十七年(前299年),勇敢地打破了历来国君死后始立新君的传统,主动将王位让给自己钟爱的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并让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老臣肥义为相国,而自号为“主父”。他从烦琐的政务中解脱出来,统率他亲手缔造的骑兵,准备从河套一带南下袭秦。为了稳中求胜,赵武灵王冒着很大的危险,化装成使者入秦,窥审秦王态势,侦察关中地形,认真研究袭秦战略。

正当赵主父雄心勃勃之时,赵国内部发生了政变。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四年,公子章“作乱”,先杀肥义,公子李成、李兑起兵靖难,败公子章。公子章兵败后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成、李兑围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宫,杀死公子章。他们害怕主父秋后算帐,就将主父围困在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赵主父就是这样在内讧中死去。

第二个悲催的太上皇,是唐太祖李渊。李渊本是英明神武之人,奈何在处理儿子继承人问题上,也是纠结不断。他努力的调和二者矛盾,可是失败了,反而是在玄武门之变后,被幽禁,退位成为太上皇。他的运气很好,没有背饿死,一直是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死去。

而第三个悲催的太上皇,也是最悲催的太上皇莫过于宋徽宗。

没有最悲催,[汶Zei8。电子书小说网//。 ]只有更悲催。

金军南下了,宋徽宗恐惧了,于是把皇位让给了大儿子,带着亲信大臣向南方跑去,胆小如鼠。若是他一直呆在南方,可能避开靖康之耻,避开汴梁城破的危机,只是这货在汴梁解围之后,回到了汴梁。

为什么要回到汴梁呢?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想要争夺名利,最好在中原。中原之地,好似棋盘的天元,位置关键。若是一直在南方,一直偏安一方,不久之后,可能失去名利,谁还记得他这个太上皇。为了争夺失去的名利,宋徽宗回到了汴梁,想要夺回失去的权力。

可是,回到汴梁之后才发觉,人走茶凉,谁也不记得他这个曾经的皇帝了!

而他逃跑的恶名,更是让汴梁百姓心寒不已,没有人喜欢逃跑皇帝。一看争名无奈,争利不行,宋徽宗提出了前往京兆府,训练西军,拱卫汴梁,可是立刻遭到了宋钦宗的拒绝。

一个逃跑皇帝还说招募精锐,拱卫汴梁,这谁信呀!十九八九是想到掌控一部分军权,京兆府搞政变。

于是,宋钦宗干脆,撤换了宫人将老爹幽静起来。

…………

夜色如水,这是一个写诗作词的好天气。

可是一向才学惊人的宋徽宗,却是有气无力的看着天空,心中沮丧到了极点,一点作诗的心境也没有。

他一生做到最错的一件事情,是把皇位传给了嫡长子赵恒;第二个错误,是放弃汴梁逃离到南方;第三个错误,就是再度回到汴梁。

未回到汴梁时,他还是太上皇,所到之处众多官员都是礼敬有加;可是在回到汴梁之后,心腹纷纷被隔离开,宫内的宫女太监,也纷纷的更换,被幽禁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难以动弹一丝,想见到熟悉的人,也不可能。

这时,宫门打开,一个男子走了进来,正是今天的天子宋钦宗赵恒。

“父亲,我来看你了!”宋钦宗走了进来,随意的坐在了旁边的石凳上。

“如今我们是父子,竟然这样的疏远!”宋徽宗没有好气的坐下,愤恨的坐在石凳上道,“截断东南的赋税,不是我的主意,是那些臣子背着我做的。我既然把皇位传给你,就没有想再夺回来!”

宋朝的大半赋税都是仰给予东南,而在经过半年之久的围困之后,汴梁的财政极为窘迫,急切的需要东南输血。可是在这关键的时刻,东南的财税被截留了,一切都是这位老爹。那时,宋钦宗杀人的心都有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就是打的粮草,只要粮草足够,即便是打不过也可以坚守,与敌人形成对峙的局势,不断袭扰敌人,缓解太原的压力。“

“可是因为东南的财税被截留,致使三路救援太原的陕西军,出现了粮草不足的窘迫。因为粮草不足,种师中只能是率领仓促之兵救援太阳,仓促交战,结果大败。若是种师中粮草充足,足以坚守,即便是难以金军,也可退而坚守,牵制金军兵力,那会像现在这般窘困,二十万陕西军尽数覆没在河东,种师中老将军也阵亡了!”宋钦宗恨恨的道。

“不会吧!”宋徽宗脑袋嗡嗡直响。二十万陕西军,尽数覆没在河东路,这可是惊天巨闻。

宋钦宗又道出一个爆料的消息:“十三弟赵朴,随军出征,也失去了消息,可能已经阵亡了。这一切都是你截留东南财税造成的恶果!”

“我儿死了!”宋徽宗有些失魂落魄的道,“不可能。他不是刚刚从金营当人质回来吗?怎么会随军出征,死在河东路?”

“父亲,你的消息太滞后了,我那个弟弟性子太傲了。似乎吃了金军的亏,心中极度的不舒服,发誓要参军,要报仇。我以祖制为由,阻拦他不去。可是他坚决要去,甚至说了,宁肯抛弃爵位,也要参军。宁可被宗人府削为平民,也要参军。不求成为名将,只求成为一个小兵,拿着长矛杀敌。我只能是答应,让他做了种师道军中的监军,满足了他的心愿,心中想着,十三弟在军中玩够了,吃够了军中的苦,自然会会心转意,可是没有想到种师中老将军,竟然阵亡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