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你,陪伴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记录你,陪伴我-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给他烫怕了?其实那水温对大人来说也就算个热水澡,可对还不满一月龄的他来说,怕是相当烫了。

  记得那天慢慢将他放入水,刚一触脚,张锦东就哇一惨叫,立刻条件反射般弹了上来。。。。。。导致的恶果就是他至今不爱进澡盆。我和婆婆每天为了给他洗澡可谓煞费周折,经常是给他洗完也就给我们“洗完”了,就这还得要拜托人家情绪稳定状态好,若碰上哪天发脾气了,这澡,可别想顺顺当当洗完了。

  然而现在,老爸出马,顺利无比。当然,顺利的事儿还不止洗澡这一件。

  张锦东还有个奇怪的习惯——怕沙子,也从不敢站沙堆里玩儿,而且看到别的小朋友在那磊城堡、做游戏,他一点羡慕之意都没有。

  可昨天傍晚,我沿着湖边一路找过去,远远就望见沙滩上面再熟悉不过的两个背影,一大一小,悠闲穿梭在三三两两的人群间。嚯,看来小张已经战胜了对沙子的恐惧。

  还有他给他喂水喂饭,似乎都比我们来的容易。

  仔细观察,发现大张带他的秘诀其实就是最大限度地“放手”,他不会给他太多的约束,不会说这不能动那不能摸,让张锦东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当家做主的美妙体验。

  难怪。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王八蛋”不讨厌
周末,大雨倾盆,只好闷在家里。

  午后3时,家里能玩的不能玩的都玩了,玩具被散落在床上、地上,小盆儿被扔到阳台上,扫把簸箕被扔到沙发旁,大皮球小皮球碍事的滚来滚去。。。。。。张锦东的耐心已达极限,不停哼哼唧唧,他似乎不能再在屋里待1分钟。

  巧的是,张锦东最缠人的这一刻,大雨很和适宜地停了!窗外的空气如洗过一般,清新无比,二话不说,赶紧收拾出发。

  好容易到了周末,就跑远一点的地方逛吧,也算不虚度了。于是,大步推车,小步赶路,一家三口欣欣然去了市政府门口的新公园。

  这个公园娇小玲珑,精致雅观,但并不适合学步的“人们”,所以,大部分时间,张锦东只好无奈地坐在车里,当然,也不能一直坐。一路上,张锦东指指点点,告诉我们他发现了广告牌、景物标识等。

  三绕两绕,我们来到了一个颇有规模的人工湖旁。

  大张说,“知道吗?这里面不但有各种各样的金鱼鲤鱼,还有乌龟王八呢?貌似还有其他动物。”

  我说,“啊。”

  大张继续说,“你看,这湖很大,要捕捞这些东西还真不容易呢。”

  我说,“那是,人家那是给游人看的。”

  这对话看似很无趣。

  大张接着说,“你看吧,这些王八保不准还在这里产卵呢!”停顿片刻,又很严肃地补充说,“对,是产卵,通俗说就是下蛋嘛,那就是王八蛋。”

  我倒。 。 想看书来

羡慕开学,羡慕寒暑假
9月1日,开学的日子。

  自从2003年出了校门,就再也“想”不起来“9月1日”了,确切地说,是“忽略”。包括暑寒假、作业、方程式、单词、应用题。。。。。。对我来说都遥远到了陌生的地步。可是今年,我却猛地发现了学校的好,尤其是在学校任职的好,那怕去做卫生也好——起码“寒暑假”不用做吧!

  想着当年对学校那么不屑一顾,坚决不报考师范院校的幼稚丫头,真想笑。

  我说这话真不是矫情,实在是形势所逼。你想,才刚刚荣生妈妈这个职业不久,忙家里焦头烂额之余,还要兼顾工作!一天8小时,雷打不动;偶尔还得加个班、出个差,让我常常想做孙悟空,拔根猴毛多变几个自己:一个上班,一个带孩儿,一个睡觉,一个吃美食。。。。。。梦吧梦吧,既然现实让我如此狼狈,何不让梦更美一点呢!

  时间往回倒,我看到12岁的我,穿着红马甲白衬衣上初中报到,乌压压的人群里,找不到几个熟悉的身影,我和不认识的同学打着招呼,心里却不停想念着爸妈。心里千万次地默念:真希望不要有报到这一天,最好让我一进学校就一头扎进书里,来不及惆怅,来不及相思。

  让心惶惶的还不止这些。

  9月的晚上,很久很久睡不着,睡不着就特别想上厕所,可是外面漆黑一片,新修的厕所又在操场角落里,宿舍附近的厕所还没修好,一个人怎么敢去?只好躲在被窝里期盼有人跟自己一道去。

  记得毕业时让写愿望,我说宁愿再也不要度过开学这一天。同学以为我讨厌上学,我说,我讨厌开学,仅此而已。

  可是,我还有我的高中,还有我的大学。

  当漫长又痛快的大暑假过9月1日,我又重新经历了折磨人的开学——乌压压的人头、三五成群的同学、陪伴的家长、一张张陌生的面孔,看着别人都谈笑甚欢,我却很难融入进去。。。。。。

  。。。。。。

  毕业之后,我庆幸再也不用经历忙乱尴尬的开学了,谁知,才6年而已,我又开始羡慕开学的人们,转变的还真快哪。

  如今,那怕让我天天经历9月1日,我也愿意。不为别的,就为了每年诱人的寒暑假。。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以感恩的心看待婆婆
小梅长相温柔,脾气跟相貌有点不相符,她老公因爱而忍。

  小梅婆婆看起来就是个厉害角色,很短的剪发头,一身干练利落的装扮,不苟言笑。

  为了“避战”,两人从没在一起久住过,这个久的意思是一周。

  后来有了孩子,小梅夫妻俩都有工作,小梅妈妈又无法帮忙,为了孩子,双方都认为住在一起是上佳选择。结果3个月不到,战争爆发。

  小梅因此奶量急剧下降,她说,“实在是没有办法,你跟你婆婆能处到一起么?”

  她正在气头上,我不知咋回答,只好含糊其词,“还行。”

  其实我想说,俩个人处不到一块儿绝对不是一方的错,没有一个婆婆是故意来找媳妇儿的茬儿的,只是老人一般比较倔强,总爱拿自己的经验当令箭而已。

  好在我婆婆还挺开通的,不像别的长辈那么一根筋,单单这一点,就让我对她有几分好感。加上现在过来带孙子,饮食起居,悉心照顾,我更加从心里感谢她了。

  本想当面对她说这句话,可我怎么也说不出口,索性就写在这里,权当已经说过了吧。

  婆婆是个急性子,走路蹭蹭的,身后能生出一阵风,即便是抱着20多斤的孙子,那步调也不带调的,搞得我们跟在后面隔一会儿就要小跑两步,否则准跟丢。有次刚赶上体育场搞车展,我推着婴儿车紧随其后,无奈人山人海,我连人带车再怎么快都还是慢,好容易穿出去,嚯,哪里还有这婆孙俩的影子。

  婆婆还是个高嗓门。说话像带着喇叭喊,用她的话说,这么多年,成习惯了。夜里照料宝宝让我没睡过囫囵觉,待到天亮他跟爷爷下楼晒太阳的空挡儿,我总要抓紧时间眯一会儿。急性子的婆婆生怕我迟到,总是在我睡得最香的时候催促“快点起床,跟不上了”,她那声音比闹钟好使多了,我一下就清醒了,尽管我一万个不愿意。

  婆婆做得一手好菜,就是味儿有点儿重,偏偏她还是高血压。我总是旁敲侧击说老人盐吃多了不好,尤其是高血压老人,盐是大敌,菜味儿轻了才能吃出菜本真的香味儿。。。。。。婆婆嘴上反驳说好厨子一把盐,可实际里却慢慢慢慢地减少了盐量,现在要是去外面吃饭,她会觉得饭馆菜烧得过咸了。

  婆婆喜欢孙子,但却从来没说过。她这样说,“男孩女孩都是宝,我都帮你们带。”后来,有了张锦东,婆婆满心欢喜,眼睛眯成一条缝儿。也许她也不能免天下之婆婆俗而喜欢男孩吧,但是即便如此,又有什么关系?那是她的自由。

  婆婆媳妇由两个不同的生活环境聚到一起,必然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生活习惯脾气秉性都需要磨合。如果婆婆能够不倚老卖老指手画脚,那么,年轻的媳妇才没那么“笨”呢,您老人家面色红润身体健康,那是我们的福气;如果能再接再厉自告奋勇带孙子,我们求之不得。

  至于婆婆的那一点点看得到看不到的小缺点,我们就潜移默化地改造吧,能改最好,不改也无所谓。如果遇到比较难解决或相当棘手的问题,那就向中间人你的老公她的儿子求救,有些话咱不好说,他们可是亲娘俩儿呀。

别让男人受夹板儿气
都得理不饶人!一边是漂亮可爱的老婆,一边是生他养他的亲娘,夹在中间的男人,该怎么办?除了闷不吭声,他还能做什么?本身就不怎么会哄女人开心,更别说遇上这等清官都难断的婆媳纠纷案了。

  可怜他每天在外面汗流浃背地开计程车,回到家本应好吃好喝好心情“伺候”着,没想到还要反过来";伺候";两个正在气头上的女人。

  这个曾经漂亮可爱的女人,您不看僧面看佛面,别在辛劳一天的老公面前数落婆婆的“不是”了!更何况,你眼里那些所谓的“不可容忍”,无非是婆婆出去说了你的“坏话”、婆婆没有按时给小宝宝喂感冒药等等比鸡毛蒜皮能稍稍大点儿的小事儿。

  你应该知道,老太太们在一块儿聊天,聊什么?无非就是家长里短,自家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什么的,也许顺带说出了她心里那点不乐意。你应该相信,她绝没有揭你短说你坏话的意思,说你就等于在贬低她儿子,难道想暗示她儿子没眼光?怎么可能。

  至于忘了喂药,那多半是年迈的婆婆忘记了,下次你完全可以电话提醒她。

  婆媳之间也需要沟通,不能互相“猜测”对方的“心思”,往往很多时候,双方根本都毫无用意。那些所谓的不孝不顺,多半是自己虚构出来的。

  下次,再想发火的时候多想想婆婆为你做饭带孩子的艰辛,那火估计会小一半儿;再想想老公在外面辛勤工作的身影,那火应该就压下去了。

  至于婆婆,除了会偏向儿子孙儿一点,一般没其它事儿,唠叨偏心那都是人之常情。有些婆婆年纪大了,带不动孩子,不带就不带吧,咱也犯不着为这事儿犯病。毕竟,她照顾好自己,不给她儿子添麻烦,这也算是帮了咱大忙了不是吗?

  不过有一点得说明,婆婆们应该体谅媳妇的“懒”,现代年轻人,没几个会想你们那样早睡早起的,周末睡个懒觉不是啥坏毛病,衣服没有及时洗也不会影响地球自转,不要整天为这些琐事儿唠叨不断,有时间你帮着做一下不更好吗。

  婆婆媳妇,凡事若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那矛盾绝对会越来越少,那样的婆媳关系才会良性发展。

  那个每日为生计奔波的大老爷们,再也不用身心交瘁地面对她最爱的两个女人。无论在外多苦多累,他都不会有怨言,甚至乐而为之。这个温馨和睦的家,就是他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带孙子好比坐监狱
“带孙子好比坐监狱”,这话乍一听挺怪的,可这确是一个带孙儿的奶奶亲口说的,并且此言一出,周围带孙儿孙女的众爷爷奶奶无不点头称是,估计她说出了大伙儿的心里话吧。一位年过花甲的爷爷,憨憨地笑说“比在家养十头牛都累,操心哪。”

  我原来以为爷爷奶奶带孙儿是拦都拦不住,争着抢着要来的,不说有“隔代亲”吗?现在看来,老人家只喜欢“抱”孙儿,但不喜欢“带”孙儿,累哪!您是觉着跟着成家的儿子女儿住着不自由吧,可小孩的成长就那么几年,不在妈妈身边怎么行?再说了,哪个妈妈不想带自己的孩子呀?那都是没办法的事。

  中国目前经济水平还没达到欧美那种可以补贴全职妈妈的程度,在中国,大多数女人,生完孩子若不上班,只靠男人一个人工作养家,那也仅仅够“糊口”而已。

  且不说上学之后怎么样,单单在婴儿期,奶粉、体检、防疫、医疗、尿不湿、玩具。。。。。。一个月下来就是不小的数,这还要保证小家伙健健康康。如果再来个感冒什么需要住院,那至少又得一小笔。现在的医院也不知怎么了,就是那么贵,患儿越小医疗费越高,任何东西只要沾上婴儿二字,价格立马翻一翻,也许人家知道父母肯花这个钱。

  所以啊,这样的高消费,单靠一个人上班是远远不够地,妈妈们必须去,休完产假立马去。事业单位还好点,休假期间工资照发,而好多私企,都是人走钱留,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发工资,这导致有些新妈妈为了挣钱早早就上班去了,孩子只好交给年迈的父母亲带了,没办法,他们是最放心也最尽心的人。

  父母再不愿意,也会给带的,父母甚至认为给孩子带孩子是他们的责任,不管愿不愿意,必须带!这似乎也是中国的国情,几乎是不成文的规矩。

  不过,也有例外的,当期待十月的结果是个小妮子,婆婆就有话说了,“家里忙,走不开。”“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吧,我们没办法帮你们忙了。”要不就来几天就嚷嚷着要回去。真搞不懂所谓的男孩女孩在老人心里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还是改不了这个观念?

  有时甚至想,如果生男生女能自己定,那所有的准妈妈都商量好,全生女孩,看那些重男轻女的老太太怎么办!

  其实,孙子孙女都一样,都是亲孙儿,虽然带他们累一点苦一点,可远比坐牢好多了吧!等过几年长大了,“爷爷奶奶”地喊着多幸福啊,人老了不就喜欢儿孙满堂吗?想想那些,你还会觉得自己带孙子是在坐监狱吗?!眼下这些甜蜜的负担,您就帮着多担待点吧。

  您一定要相信:带孙儿这工作,可比坐牢有意思多了。

遭遇爱“扬家丑”的“好”婆婆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可如果你的婆婆是一个爱“扬家丑”的人,你该怎么办?

  小勇小两口都在私企上班,没法照顾孩子,请保姆又不放心,无奈之下,只好请他妈妈来帮忙带孩子。

  带宝贝孙儿,这是很多奶奶都很热衷的事儿。小勇妈妈也不例外,整日带着孩儿买菜、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