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殷商与腓尼基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难以置信:殷商与腓尼基人-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航海与外面的世界(2)
我认为西方与东亚之间最频繁有效的交流实际上集中在“后商”与“西周”时代大约500年内。这个时期长期沟通两地的人们我猜想是一个声名远扬的海上民族以及一个商业民族。而在这同期,中东也出现了一个神秘而强大的海上民族,他们屡屡在埃及和地中海东岸出击,对一些强国造成了极大的打击,甚至拖垮了埃及帝国。至今这个海上民族还没有被具体化,没有人知道他们属于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只知道他们善水而勇猛。这批人会不会与亚洲有关,他们是否混有太平洋东部以及东南亚的海上民族呢?他们是否加入到自山东起源的商朝统治集团了呢?他们是不是闻名天下的腓尼基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海洋与船舶航行(1)
一般传统认为,“从罗马文明开始,商人们就通过熟知的水路运送货物,从一地到一另一地,把货物运到市场。 ”确实地中海的意大利半岛是最富于航海的,但时间恐怕远远早于老生常谈的罗马时代。“对于一个国家的商船而言,航运就是他们的谋生之道。对于一些商人而言,这也是积累财富的资源。野心勃勃的商人总渴望能发现运输货物的新航线,正是源于这种渴望才有了航海探险,以及新大陆的发现。但是最初,海洋勘探也有一些宗教原因。”
  下面这个因素也是我想说的:“人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寻新大陆,想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一些特例独行的大侠走在旁门左道上,探索新的世界与新的道路。不安分是一种自古至今最值得赞扬的品行,我猜想正是一直有大量不安分的英雄觉得在俗常生活中实在无趣才想出了种种办法探险,今天也一样,比如今天的激流冲浪、比如极地探险,实在闷得要死你就去北京王府井街头交120块钱来个蹦极跳。王朔说:“活的就是心跳”。是的,许多人生来就是为“心跳”而存在的,你不能阻挡他们探索新世界的愿望,我们也不能想象荷马史诗中的那些英雄会满足于闹市街头的“蹦极跳”,在那个原始浪漫时代时代他们肯定更乐于聚合一帮志同道合的勇敢者去世界各地攫取“金羊毛”。当然,中国一旦有了儒教影响,似乎一切就被凝固了起来,中国没有探险的英雄。但在史前阶段,我认为中国人很可能是与其他地方一样生龙活虎的人。
  “在飞机问世之前,当两地被水域分隔而又无法架桥时,航海就是唯一的交通方式了。就算有了飞机以后,多年来船只也仍然是海上运输的主要方式。1881年到1920年间,保守的估计大约有几千万移民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到北美开拓新天地并在那里定居。……在早期,大多数人使用木头和芦苇制成的竹筏,或使用特殊木材、树皮、动物皮制成的独木舟做航海工具。航海中,最高级的船只不过是有木桁的木制结构,木桁上覆有一层薄木板。……虽然许多早期的单甲板平底船只有一个方形的樯桅,但大约在公元1000年时,帆船就成为一种赖以使用的交通工具了。公元前100年中国人就发展了船舵,但直到公元1200年舵才风行起来。航海过程中,用舵可以驾船在海上航行”。
  看来中国人在航海领域并不落后,这个历史基础让人怀疑中国东部人群是否来自一个海上民族。
  古人有关船舶起源的这两个猜测都是可以考虑的:“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刘向《世本》);“古人见窾〔kuǎn款,中空之意〕木浮而知为舟”(刘安《淮南子·说山训》)。也有人猜测,独木舟很可能起源于山洪暴发时,不会游泳的人们抱着树干原木得以逃生,于是,人类就尝试着改造这些树干原木:将其掏空,使之在水中更加平稳,并能装更多的人或物。
  早期制作舟船方法一般推断使用火烧与石器砍削结合。还有捆扎芦苇而成船,这个方法古埃及那里比较常见,而且有大量的壁画为证。葫芦渡海可能比舟的使用更早一些。
  航海技术到底成熟于何时,古人的航海能力到底如何,实际上我们并不能严格推定。我认为人类有了语言能力之后不久,人类就已经开始船舶与航海技术的探索,而不仅仅出现于新石器时代。
  中国和地中海国家是古代战船的发源地。公元前16~11世纪,据说商代就已开始使用舟船为军队运载工具。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率兵伐纣,参战部队中就有47艘大船,他们在孟津渡河直捣商朝都城朝歌,灭了商朝。
  最早的桨帆战船为单层桨,公元前1200多年出现于埃及、腓尼基和希腊人中间。公元前800年,单层桨战船开始装上青铜铸造的船艏冲角,用来进行海上战船间的撞击战。公元前700年,在腓尼基和希腊等国造出了两层桨战船。公元前550年,希腊最先造出三层桨战船。此后,三层桨战船成为地中海沿岸各国海军舰队的主力。
  中国战国时期就比较确切地有了“帆船”。但一个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商朝时期就有帆船,甲骨文的“凡”字( YIN108 )就是“帆”。英语里除了“sail”之外“velamen”也有“帆”的意思,其拉丁语为“vl3re”,另外英语的“帆船”为“sailing vessel”。或许我们可以把“帆”(fan)与“vel”进行比较,发现这两个读音接近,要知道在中国话里经常“v”“f”不分。
  《海洋世界》一书总结说:“用于海洋的航船类型有下来几种:1阿拉伯独桅帆船,可以抵御任何强风。2,中国帆船,东亚东南亚使用。3,欧洲帆船。4,混合帆船。”看来中国在其中占有一个很突出的地位,中国古代文明中的海洋气息很浓。并且,从另外一方面看,让我们抽取出来这几个地域:阿拉伯、中国、东南亚、欧洲,其实这几个“地点”正是古代一个著名海上民族腓尼基人行走的路线,它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凸显了古代海洋民族所经历的场所、背景与民族。并且,在今天已经消失的腓尼基人与阿拉伯人的联系也越来越大起来。
  “第一艘有重大意义的船只是由腓尼基人建造的大帆船,它是航行于地中海的标准船只。从公元前3000年到18世纪,人们一直在建造此种大帆船。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希腊人驾驶的船,它长约40米、宽约6米。尽管经常有一个方形的独桅,但浆仍是推动力的主要方式……。最早的船是在古埃及建造的,也可能是在地中海的其它地方。这种船是由一捆捆尖头的纸草杆捆绑在一起建成的,长约11米。”
  

海洋与船舶航行(2)
腓尼基人在世界海洋文化中渐渐浮出海面。但腓尼基人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
  《海洋世界》使用传统的语言告诉我们:“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城邦国家。大约公元前1200他们已经成为古时有影响力的头号商人。大约公元前800年,这个海洋民族建立了迦太基(新城的意思),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地中海的主要港口”。公元前1200年前后正处于中国“后商”,腓尼基文化在地中海突然兴盛起来。在中国具有海洋背景的“商人”与腓尼基人之间有因果关系吗?还是继续先把船的发展史讲完。
  “幸存下来的最古老的船,为公元前26世纪统治埃及的法老胡夫所拥有。这艘4600年前的古船被分为若干部分,埋在基沙的胡夫金字塔附近……。现在这艘船陈列在埃及的一所博物馆里。”实际上幸存下来的船很少,因为木头容易腐烂,但是通过许多材料人们推断:“公元前30000年:土著人乘着海上小船到达了澳大利亚。公元前1500年:玻利尼西亚人开始勘探太平洋,并在此建立殖民地”。
  “一艘被认为是腓尼基人的古老船只最近在地中海距水面近一千米的海底被发现。这艘沉船被人们称作“迈尔卡斯”,它是根据腓尼基水手神的名字命名的。……1954年在地中海发现了最古老的沉船之一,它是公元前12世纪沉没的。人们从这个小商船上打捞出许多铜块、石制天平以及加工制品”。另外一个被认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沉船,是1982年被一个潜水员发现的。该船是在地中海距海面43…52米处被发现的,此处位于土耳其南部乌卢布朗地区附近。
  《希腊神话》中的最大船只配备50桨,这就是伊阿宋去取金羊毛的大船,当然《希腊神话》里也不缺乏帆船类型。顺便解释一下,有人认为夺取“金羊毛”活动可能就是中亚流行的骑马叼羊比赛,而当地由于盛产黄金,并且他们有一种方式是用带毛的羊皮放在水里沉淀黄金,故而有远征夺取“金羊毛”的故事原形。
  进入近代,蒸汽机在18世纪末问世,19世纪开始用于商业航运。之后依次航船使用的的动力为:蒸汽机,气轮机,内燃机,核动力引擎。
  航海并非只需要勇气。“航海需要具备观察能力、科学知识、技术要求、甚至艺术细胞。……与现代海员相比,早期海员的航海是很困难的。他们的航海只是从海岸的一点到另一点的简单移动,当时的技术也仅限于依靠风力这种自然“仪器”来导航。后来海员们尝试在公海航行”。
  在辽阔的公海航行中有一些对于我们旱鸭子来说很新奇的一些文化。例如,玻利尼西亚人早期在太平洋航海中会利用这样一些线索判断陆地:鸟儿的出现、云彩的形状、大海的颜色、甚至气味等。
  在航海仪器方面,“早期的海员利用天体导航在公海航行。他们把天空想象为环绕地球旋转的中空球体,根据这个球体天空上的太阳、月亮、行星、恒星来确定船的方位。而且在这个球体天空上还有一个类似于地球经度(时间角度)和纬度(磁偏角)的重要系统。……许多有伟大航海文化的民族,诸如腓尼基人、诺斯曼人、波里尼西亚 人,都懂得利用天体航海。……但这种方法也有缺陷,即要求可视性强。如果天体被云雾遮盖,这种体系对于海员在白天航海就不起作用了。……古希腊人发明的星盘是最早用语航海的仪器之一,它一直用到了大约18世纪。星盘是一个金属圆盘,用铜制成,上面有一个小环起悬挂作用。圆盘上安一活动指针,称作照准规。轴心在圆盘中央,能够绕圆盘旋转。圆周刻有刻度。观测时,照准规在圆盘上所指的角度也就是星体(或太阳)的角度。12世纪欧洲发明的指南针可以为海员提供确切的方位信息 。”
  “大多数精密仪器都是在15到7世纪被发明出来的,如四分仪、八分仪等”。
  从中世纪开始确实欧洲人在航海方面加速了发展,很快他们以航海征服了全世界。从宏观的角度看很有趣。似乎在新石器晚期,农业文明逐渐击败了海洋文明;但是到了1000多年前,海洋文明重新在一个更高的文明平台上重新攻占了全世界。100年前,万里之外的欧洲战船带来与中国总人口不成比率之少的一些海军,他们竟然把大清朝的皇帝赶得鸡飞狗跳,使他们逃到了3000年前周人所在地陕西。这个历史事实提醒我们,只要有发达的文明做后盾,完全可以做到以少胜多。所以,有人反对“三代”外来文明有关人数上的担心是不必要的,文明程度是最关键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腓尼基与商人(1)
我认为商业活动是新石器时期文明传播交流的主要动力。换句话说,那些带动各地文明交流的人群应该是商人,中国“三代”的建立者也可能是西来的商人。
  已故台湾女作家苏雪林女士也是“西来说”的支持者和研究者,她主要研究“昆仑”现象与“屈赋”。她在《屈赋研究》一文之第七节《我国古代人民通商沟通文化之伟绩》说:
  远在洪荒时代,亚洲的黄种人便曾举行大规模的移民,向蛮荒僻远之地,寻求新世界,建设他们的新家园了。瑞典学者安特生曾发现我国河南渑池仰韶村出土陶器的形式花纹,与意大利西西岛及希腊北部启罗尼亚,波兰的格雷西亚,俄国西南几富城附近脱里波留,俄属土耳其斯坦等地所发现极为类似,断定同出一源。又我国河北北边石像与里海西岸旱地所掘出者亦同一作风,这均在新石器末期。可见极早的时代,我国与欧洲西亚均有交通。立国西域的大夏,据已故历史家吴其昌氏考证说便是我国历史上的夏朝,商民族崛兴,夏战败,只有率族西迁,另建王国。盖《史记·大宛列传》,《汉书·张骞传》均言“天子闻大夏、大宛、安息之属,土著颇与中国同俗。……故吴先生谓大夏之先当是中国人。北美洲的爱斯基摩人自称‘殷人’。今日人种学者谓其人面貌与中国酷肖,有许多言语与中国同源,疑是一部分殷商民族于白令海峡尚未断时迁徙而往的。不过这一部分商民族或系文化本低的边疆人,到了美洲极北又因天候过于酷烈,原来带去的那点文化,亦澌灭无余,变成完全的野蛮人了。一般人均认哥伦布为发现美洲第一人。但今日竟发现哥氏之前中国人到达美洲的痕迹。近亦有人在美洲掘出地下木质神像有类我国南极寿星,计其年代实在千数百年前。
  说到商业活动的作用,苏雪林说:
  这(商业)无非出于民间私人的行动,规模既小,经历时间也甚绵长,但以构通中外文化的效果而论,反比政治力量为巨伟。因为移民仅能将我们文化带往别处,而通商则能将别处的带回本国。我们都知道商人贩贱卖贵,追求赢利,万水千山,无远不届;走私的时候,漏税偷关,又是无孔不钻,他们的足迹决不是政治力量所能阻止得住的。他们是货物的贩运者,同时也就成了文化的交互运输者,好像蜜蜂采取花中甜汁作为自己食粮,足上所沾花粉,传播于别的花上,却于无意之间替植物尽了雌雄花蕊交配的义务。古代立国地中海边的腓基尼民族专以航海经商为事,商船往来各国,成为古代民族相互间的介绍人。他自己虽未曾创造何等文化,然能取此族文化传之他族,成为文化的媒介者,地中海一带国家文明进步,实受腓人之惠;即欧洲古代蛮族之开化,腓人亦与有功。至其采取埃及象形与草书文字创造字母,一变为希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