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御花园儿里头比起上一次来的时候要漂亮得多,这个时候毕竟已经快要夏天了,花儿开得很灿烂,很是美妙。在这里走走。到也挺不错的,就是不知道李二陛下在什么地方,苏宁一看到笑眯眯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赵琛的时候,就知道李二陛下已经在等自己了。

“苏侯。您可算是来了。陛下可是等候多了呢!”赵琛笑眯眯的看着苏宁。弄的苏宁浑身不自在,狠狠的瞪了一眼赵琛:“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赵琛笑眯眯的凑过身子来:“陛下听说您从醉仙坊里头把那三个花魁娘子抢了去。笑得很开心呢!”

苏宁一听这话儿就露出了奸诈的笑容:“嗯,那就好,只要陛下不生气就好,带我去见见陛下吧!”赵琛侧身一让:“苏侯请。”

苏宁拎着棋盘和象棋就和赵琛走了过去,李二陛下还是坐在那一次看到的时候的石凳子上,手上还是那只五颜六色的小鸟儿,很是开心的样子,看到苏宁来了,微微的笑了笑:“我还以为你得了三个美娇娘就在家里头享受了,就不来了,怎么着,这么快就来了?不去好好儿的享受一下?”

这里没有旁人,李二陛下的言行举止也就不那么严肃了,而且看上去他的心情很好,于是苏宁也就不忌讳的坐了下来,李二陛下这么一说苏宁的心里头就有了底,把象棋和棋盘放在了石桌上,笑道:“天大的事情都不如陛下的事情大,这不,臣才弄出来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玩意儿,这就拿来给陛下赏玩赏玩,看看陛下觉得这个东西如何。”

说着苏宁就把象棋摆好,请李二陛下鉴赏,果不其然,李二陛下见到象棋就被吸引了注意力,看着象棋,摸来摸去,还拿起来几枚棋子看了看,好奇地问道:“这东西看起来有些像象戏,不过象戏可不像这样,将,帅,炮?士?象?这都是些什么东西?”

苏宁笑道:“这就是象戏啊,不过这个象戏是臣综合了战场经验改进了的象戏,也可以称为象棋,臣觉得原先的象戏种类太少,难以涵盖整个战场,所以综合了一些别的东西,填填补补,这才有了这个新的象棋,这个东西是这样的……”

苏宁就慢悠悠的给李二陛下一个个的讲解这些新加入的棋子的意思,特别是说道楚河汉界的时候,尤其着重讲述了这个道理,双方就像是当初的刘邦和项羽在争夺天下,加入现时代的武器,再回到那个时代,到底谁是英雄,谁是狗熊?

李二陛下被牢牢的吸引住了,大喜之下连那只小鸟儿都不在意了,直接就把小鸟儿关进了笼子里,不管小鸟儿不满的叫唤,当场就要和苏宁大战三百回合,只是李二陛下没有想到的是,区区一个小棋盘,还就真的是演化出了千变万化的招式,区区三十二个棋子,却可以把当初的楚汉之争给演示出来,没有硝烟的战场一样恐怖,和苏宁的交锋之中,李二陛下隐隐约约听到了当年熟悉的金戈铁马,战场嘶吼。

争夺天下的楚汉之争,由苏宁的全胜而告终,苏宁完全没有给李二陛下面子的打算,一上来就杀招迭出,把李二陛下连连逼死,李二陛下好面子,还偏偏要执红,代表最终取得天下的赤帝子刘邦,结果被项羽杀的丢盔弃甲无路可逃,期间李二陛下还做出了许许多多为人所不齿的事情,比如故意引开苏宁的目光,然后偷偷的把棋子拿走,当然苏宁只是装作看不见,照样把他狠狠地收拾掉,李二陛下连败九阵,大怒之下冷哼一声就说不玩儿了……

这种输不起的人,而且棋品极差,连赵琛都看出来了那些猫腻,李二陛下却还厚着脸皮继续下去,眼看着暂时没有办法和苏宁在棋盘上争锋,只好灰溜溜的摆出皇帝的架子斥责苏宁:“这东西为何如此困难?没有一定的时候研究这象棋,根本就不是对手,你老实告诉我,你研究了多久?”

苏宁笑道:“没有多久啊。也就闲暇的时候吧,感觉原来的象戏非常无聊,少了很多乐趣,所以呢就添上一些东西,比如这个投石机和床弩,这就很有必要,攻城的时候可不要用这些东西吗?这一次大战回来,臣可是颇有心得啊!”

李二陛下冷然道:“是啊,颇有心得,把人家西突厥的大可汗都给干掉了能没有心得吗?连说都不说一声就带着一千五百战士深入西突厥。这要是万一出了一点儿什么事情。你如何担待的起?昨日道宗对我说这件事情,都快没给他气死,你小子啊,胆子可真够大的。你说你是怎么想的?竟然直接就把西突厥的大可汗给干掉了。”

苏宁笑道:“没什么啊。只是想完成任务而已。臣的任务不就是把斛薛所部干掉吗?他们跑到了西突厥,眼看着就要跑了,大唐又没有做好和西突厥开战的准备。所以臣才会想到这个方法,正好,天赐良机,这个时候要是不能扶持阿史那泥书做西突厥的大可汗,那可就真的不好了。”

李二陛下说道:“所以你让他们签订的那些条款,都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包括你的那味仙居开办在西突厥里头?和军营一起存在的事情?你便如此肯定那些商人一定可以把西突厥给掏空?还有,你那个条款的最后面添上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什么叫最终解释权?你小子不做亏本的事情,这个道理你给我说清楚。”

苏宁笑道:“商人的力量绝对不可以小觑,钱财的力量就更别说了,几年之内,西突厥一定会和现在不一样,至于最终解释权,很简单,那就是什么事情都是咱们大唐说了算,他们可以质疑,可以提问,但是,最终,还是咱们说了算!”

李二陛下一愣,指着苏宁说不出话来,不过到底还是认了:“别的不说,你这个想法的确很新奇,按照你所说的,我都可以想象西突厥会变成什么样子,若是当真如此,我可以重新认识一下那些商人了。”

苏宁说道:“这个倒是后话,不过陛下,臣之前所说的那个事情,这一场大战下来,臣有了一些新的考量,觉得这个事情若是办成了,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李二陛下眼中精光一闪:“说,什么事情。”

苏宁点头道:“就是效仿弘文馆国子监此等文人学堂,开办属于军中人的武人学堂,文人学文,武人学武,定是要分庭抗礼的;此次出征,臣收获良多,一方面是征战的经验,另一方面臣也考虑到了很多事情,比如大战之时更多的并不是看双方的大将如何能干,而是看战场上的那些火长旅帅校尉之类的基层军官能不能干。”

李二陛下点点头:“这倒也是,大将运筹帷幄之中,真真的沙场厮杀,还是要看将士,所以士兵的训练不可懈怠,但是这和武人学堂有何关系?”

苏宁说道:“武人学堂的意义并不在于别的,而是在于培养出一群有比较高的战阵素养的基层军官,这些基层军官可以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坚定意志和战斗精神才是促使士兵奋勇杀敌的原因,当然武人学堂最大的好处还是可以不间断地向大唐的军伍里头输送合格的基层军官,大唐周边豺狼虎豹一个不缺,战事频繁,军队的战斗力保持就很有必要。

其实陛下可以让一些已经年迈的老将,比如臣的师尊,师尊已经年迈,不适合沙场征战了,那么就可以在武人学堂里面任教,教育那些年轻的军官,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军官,到时候放出去磨练,不出多少年又是不是多少个李靖,大唐名将甚多,战将的统兵之术也不同,往往战死了就没了,但是如果他可以在学堂里面教育那些年轻的军官,把自己的用兵心得传承下去,总会有人学到,然后继续运用下去。

那些上了年纪的将军都可以武人学堂里面任教,而不用参与朝堂的事物或者呆在家里头闷得要死,完全可以做老师啊,更重要的是,陛下,若是武人学堂办成,臣希望陛下亲自作为学堂的主管,这样一来,陛下其实也就等于是武人学堂的老师,而那些从武人学堂里头出来的军官,都会是陛下的学生,天子门生!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会忠诚于陛下。

在武人学堂里面,咱们可以面向整个大唐招收学生,只要有意图参军的,都可以进入学堂学习,请老将执教,老兵直接来训练,这些已经无法征战的老人们又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为大唐做事情,尤其是对于老兵而言,老兵的价值更高,让老兵直接带着新兵训练,大将予以指导,整个武人学堂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大唐军队输送很多很多的军官,那个时候,大唐军队的战斗力还用担心吗?”

二百四十一开启民智的重要性

苏宁对于武人学堂的一番论述让李二陛下看到了一副全新的崭新的画面,就感觉像是推开了一扇从没有推开的窗户,看到了从未看到过的景色,李二陛下看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苏宁,感觉自己是何其的幸运,竟然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惊采绝艳的小子,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对于整个大唐有莫大的帮助的策略。

就好比这个武人学堂,李二陛下已经明白了一些事情,这就是整个军方系统向皇家靠拢的作法,皇帝担任武人学堂的总管,那么从学堂里面出来的名义上都是天子门生,天地君亲师这一下就占据了两个,而且要是李二陛下真的担任了这个职位,他肯定不会甘于寂寞做一个吉祥物。

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大将,他的统兵之术和战阵心得并不比那些大将宿将要少,到时候直接来到学堂里头给那些年轻的军官上一堂课,那些军官还不要一辈子记着这个恩德,然后一辈子为李唐王朝卖命?而且听苏宁的意思,很有可能今后大唐的军官都是要经过武人学堂的训练才可以担任职位的,那也就是说,今后全大唐的低级军官和升级之后的高级军官,都会是他李二陛下的学生!

他曾经是大将,他明白军队里面的系统,更何况如今这个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时候,基层军官才是统领士兵真正掌握直接军权的人,那些个军府的校尉才是才是真正的掌兵之人。如果那些人都是自己的学生,那么,皇帝的权威和形象将会直接越过统兵大将深入人心,那些军队将会无比的忠诚于皇帝,而非大将,到时候,皇帝一句话,将军就没有了统兵的能耐,应为所有的基层军官都是他李二陛下的学生!

这是一点,还有一点。李二陛下明锐的察觉出了这一点。这小子,真是聪明,为了向自己表示他绝无二心,现在就开始表示要准备后路了。武人学堂。说白了。就是那些军功太盛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的大将的最后栖身之地,他们也将成为那些军官的老师,当然。这样的权威毕竟不如李二陛下,但是他们可以保住性命,这一点不单单是李二陛下受益,整个军方都会为此受益。

这是一条让李二陛下没有拒绝的理由的后路,李二陛下不会犹豫,完全不会犹豫,哪怕这是军方大将的避难所,这也不重要,让他们可以保住性命,然后为大唐继续出力,自己坐着接受好处,今后每一任大唐皇帝都将是武人学堂的总管,那样的话,何须担忧军权旁落?

这小子,为了表忠心,可是煞费苦心啊,但是无论如何,这个武人学堂也一定要办,综合一下这小子最近的做法,看来,他是意识到了什么,准备好了什么,要准备和那些人对着干的资本了。

苏宁终于说完了所有的构想,李二陛下笑眯眯地说道:“说完了?”

苏宁点头:“说完了。”

李二陛下点点头:“你成功的说服了我,明日,明日你去写一个折子,后天大朝会的时候,你把这个折子给我,我看一下,没有问题的话,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若是干得好,记你一次大功!”

苏宁大喜:“谢陛下!”

李二陛下笑着点头,然后说道:“好了,饶了这么多圈子,现在可以说一下你最关心的事情了,你可知道你这一回子可算是干了一件大事了,醉仙坊背后的东家,你可知道是什么人?和他们作对,就算是我,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更何况是你?”

苏宁点头:“这一点臣自然知道,那群道貌岸然之辈,狼心狗肺之徒!”

李二陛下笑道:“这句话若是被那些人听到了,估计得气死,你今日又是献上象棋又是献上武人学堂的策略,也就是为了此事吧?这个事情可不好做啊,你断了人家的财路,他们肯定要弹劾你,而且方法很多,无论那一种方法,都会是很危险的,你根基尚浅,难以应对此事。”

苏宁说道:“所以臣还有一些事情想要和陛下讨论,很多事情,这个时候都已经可以开始着手去做了,不知陛下利用造纸术和印刷术已经刻印了多少书籍?速度如何?成效如何?若是差不多可以了的话,就可以着手准备一下更重要的事情了,如果说武人学堂的事情可以敲山震虎,那么若是把造纸术和印刷术亮出来,足以把那些人给吓死。”

李二陛下得意地笑了出来,这是真的,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垄断,若是无法垄断文化,他们也就是学者:“这个你自然不用担心,当初去看了看,效果很是不错,但是光有这些也不是很好,有了书籍,还需要优秀的师者,没有师者,一切都是枉然。”

苏宁点头道:“陛下可知为何前隋会使用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李二陛下说道:“自然知道,朝堂上官位被大量世家子弟把持,隋帝虽有想法打破这种情况,但是民间可用人才太少,所以科举也不过是个幌子,就算是到了如今,却也还是,哎!”李二陛下颇有些苦恼的摇摇头。

苏宁很认真的说道:“陛下,如果有一天,所有的官员选举任命都必须要经过科举考试才可以实现,陛下愿不愿意看到这一天?如果有一天,大唐的所有读书人都有做官的机会,而不用看家世门第,择优录取,陛下愿不愿意看到这一天?”

李二陛下看着苏宁,说道:“有什么话就直接说,不要吞吞吐吐的!”

苏宁点点头:“为何我等不能自己教育人才,自己培育人才,自己培育所需要的人才?民间不缺人。民间所缺乃是书本和老师,若是朝廷可以负担书本和老师,那么便是全大唐的所有人都可以读书,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都有机会做官!大唐千万人,那些世家子弟又有多少?如不是因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