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二陛下没有动弹,只是微微笑了笑:“你觉得,还有多少人可以成为我的学生?天子门生?足够一千人吗?”

苏宁说道:“一定足够。”

李二陛下转过头看着苏宁笑着说道:“那就好,我只是担心我的学生不足一千,让别人看我的笑话,既然你这样有信心,那我们便去瞧上一瞧,这些天子门生都是些什么模样吧,从哪里开始?”

苏宁指着正南方:“那里就是最近的一处,校长,我们去看一看吧!”

的确,这个时候距离宵禁鼓敲响只剩下不到半个时辰了,也就是不到一个小时,大局已定,只有那些还在奔跑的并且距离终点不远的考生才有机会冲过去,而那些现在还在一步一步挪动着身体想要通过河道的考生,已经没有那个机会了,考到现在,整个队伍已经变成了稀稀拉拉的一长条,每一个点都有稀稀拉拉的小猫两三只,刚开始那万人冲锋的场面恐怕只有在梦里面才能见到,损失太大,损失太大,加在一块儿通过的考生有没有两万人都很难说,就别说再往上了。

每一支队伍的主考官大将都是感慨万分,他们这个岁数的时候,要是一起参加这样的考试,能不能通过还是个未知数,毕竟难度太大了,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他们骑在马上都觉得屁股酸麻,就别说正在跑的这些人,他们是在跑还是在走还是在梦游都已经分不清了,哪怕是一个神识清醒一些的人都找不到,大将们都已经到了队伍的最前列,只有队伍的最前列的一批人才有机会通过第一场考试,而其他的人,几乎没有机会了。

虽然他们还在坚持,可是坚持的意义已经不大了,留给他们的是荣誉,是骄傲,却不是大唐军事大学学子的身份证明。

苏宁和李二陛下绕着整个长安外围查看着每一处考场的情况,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五十分钟左右来到了南边考场,查看了一下,没有一个人抵达。又往东边儿去,还是没有一个人抵达,甚至看不到队伍的影子,距离考试时结束还有四十分钟的时候,还是看不到一个影子,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转过了四个考点了,文武官员都开始窃窃私语,这是军事大学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考试弄得这么难,要是连一个人都回不来就好玩了。到时候看苏宁怎么收场。弄了这么大的阵势,却一个人都通过不了,这岂不是荒天下之大谬?

李二陛下也有些担忧,看着苏宁。但是苏宁面色如常。连李靖都是面色如常。这一对儿师徒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他们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幕了吗?

李二陛下猜得没有错,早在考试之前三天,苏宁就通过预测。预测出按照目前的情况,最优秀的通过者最早也要到距离考试结束之前半个小时,也就是四分之一个时辰之后才能抵达,超过了这个数字,苏宁反倒觉得奇怪,按照唐人目前的体质,除了那些极好的,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抵达。

十万人里面刷掉这么一大批,并不奇怪,若是能保留下一大批,苏宁倒要费费脑筋加大一下考核的难度狠狠地刷掉一大半走,而目前看来是不需要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抵达。

距离考试结束三十五分钟时,李二陛下率队抵达了第五个考点,停留了三分钟,可惜,还是没有看到通过的考生,情况不妙,文武官员议论之声更大,文官幸灾乐祸,武官忧心忡忡,这小子还是太年轻了,办事情不牢靠,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真是真理!

距离考试结束二十八分钟,李二陛下率队抵达了第六个考点,他们的眼帘里面赫然出现了一批步履蹒跚的考生和骑着马漫步的骑兵,文官闭嘴,武官张嘴,双方有喜有忧,李二陛下更是喜不自胜,苏宁点点头,这才对嘛,二十八分钟,差不多,差不多可以出现第一批抵达的考生了,也不知道这第一名是何人,按照苏宁的吩咐,工作人员会把时间精确计算下来,虽然只是一个大略,但是苏宁也可以大致得知这一场考试的具体情况。

这里,好像就是薛仁贵和王玄策的考场吧?牛进达和段志宏主考的一队,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李二陛下显然也很想知道考试情况如何,所以不等苏宁上前,李二陛下就一马当先策马赶过去,他想和这里等工作人员还有文武大臣一起,等待着第一批抵达的考生,然后给予他们额外的赏赐,让他们明白什么叫皇恩浩荡,顺便,他也很想看看这些坚持到了最后的考生,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抵达了考点,所有工作人员都焦急万分的看着不远处那些步履蹒跚的考生,甚至没有人注意到李二陛下的到来,李二陛下也不以为意,他最想知道的还是那些考生,至于其他的不重要,所以当那些工作人员看到了李二陛下抵达之后大惊失色行礼的时候,李二陛下只是挥挥手,全神贯注的看着那些考生。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苏宁已经看到了最前面的两个人,其中有一个就是薛仁贵,可惜苏定方不在这里,苏定方带着机动兵马到处巡逻,同时也是为了避嫌,但是苏宁清楚地看到了薛仁贵面色惨白的跑在第一位,身后还有一个面色惨白的人紧随其后,也不知那是谁,但是一众文武大员的眼光已经全部集中在了薛仁贵的身上,无他,薛仁贵手里拿着的大戟实在太显眼。

“那是大戟?”

“不会是真的吧?”

“应该是真的,看得出来很有分量。”

“这起码得有二三十斤的重量啊,此人是何人?坚持到如今?还是第一位?”

…………

李二陛下显然也对薛仁贵产生了兴趣,开口问道:“那手持大戟跑在第一位的人是何人?”

苏宁没有回答,上官琦站了出来,说道:“回陛下,此人乃是绛州龙门人薛礼,表字仁贵,今年十八岁,此人是臣负责记录姓名的,一开始闹出了一些小事情,报名之时他还有二十四日方才满十八岁,臣不让他通过,他不愿意,最后还是苏侯出面让他二十四日之后再来报名,正好赶上最后一日报名,所以印象颇深,之后,似乎是随着苏侯一起离开了。”

李二陛下看向了苏宁,苏宁点点头:“臣观此人不同寻常,又是远道而来,没有住处,便带着他回府中居住,这里头发生了不少事情,最后被大兄苏烈看中,收为弟子,现在也就落脚在臣府中,那杆大戟乃是大兄所赠,重,四十斤。”

二百八十一你们都是赢家(上)

“四十斤?这薛礼的气力是有多大?能让定方这般的悍将看中收为徒弟,这薛礼一定有他过人的本事吧?”很明显,李二陛下被苏宁的话挑动了兴趣,苏定方收徒弟的事情他并不知道,就算是目前也只有少数军中大将知道,这是私事,不需要像皇帝禀报,除非,是到了李靖那个级别的。

不过即使如此,苏定方的能耐李二陛下是清楚的,所以,能够让苏定方看中,这薛礼到底是有什么出众的地方,难道仅仅是力气大?

“陛下,薛礼自幼便有些地方异于常人,他的食量和气力都是常人的四倍有余,他一个人能吃四个人的饭,一个人也能干四个人的活儿甚至更多,那一日他一个人一顿就吃了十二碗米饭,真正的日进斗米,对于武艺一道也颇有些天赋和底子,识字,喜欢读兵书,祖上乃是前朝国公,可惜家道衰落以致贫贱于此,还有,他就是柳氏的女婿。”最后一句话,苏宁压低了嗓音。

李二陛下显然注意到了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河东柳氏的求救消息他是看到了,绛州刺史的消息他也看到了,对于卢氏的情况他也是了解到了,那个恶少的确是罪有应得,而眼前的这个薛礼竟然就是那手刃卢氏子,点燃了朝廷和卢氏之间的间接冲突的人,当初李二陛下得到了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喜忧参半,而最好的证据就在眼前,到时候。这就是一段血泪史啊!

卢氏,猖狂了太久了,就拿你们做榜样,杀鸡儆猴!

李二陛下的眼睛里面闪露出了一点点寒芒。

“看来,定方很看好这个薛礼啊,苏宁,按照你的看法,薛礼日后会有何等成就?”李二陛下也很关注薛仁贵本身的情况,毕竟能够让苏定方这等人看中的年轻人,定然不会是等闲之辈。大唐的老一代正在逐渐老去。新一代还没有成长起来,现在唯一看得上就是苏宁,可是他一个人怎么行?要用,更要在他长大之后有很好的制约手段。感情是一方面的。帝王心术更不能少。

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就注定是高处不胜寒的,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友谊的,皇家说来也挺凄惨的。从来就没有善始善终的皇家,哦不对,柴家,被赵匡胤夺了皇位的柴家,宋代也是个奇葩朝代,算是古代皇朝民主之最了,不杀文人言官,传说这是赵匡胤给他的后代子孙留下的戒律,其中有一条就是善待柴家子孙,就算是谋反,也不能弃市斩首,而要准其自尽。

不过赵家皇室自己倒没什么好下场,北宋皇室被金人掳走,男的做了杂役,女的都成了婢女妾侍,被金人肆意凌辱,算是悲剧至极,也不知是造了什么孽,南宋皇室,倒是死得壮烈,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了海,随行大臣文人十余万跳海殉国,华夏知识精英毁于一旦,惨烈之极,悲壮之极,让人心痛流泪不止,却也愚蠢之极……

李二陛下不知道这一切的根源,也不知道如何改变他,估计也没有想要改变他,当局者迷,皇家需要威严,威严和神秘就是保持威权统治的必需品,亲民举措可以有,但是必须是以恩赐的形式下放,永远要让百姓保持敬畏,而且比起敬来说,畏更重要。

但是想用薛仁贵牵制苏宁?恐怕可能性是不大的,况且,苏宁本来就没打算做什么大官权臣,一切搞定之后,游山玩水,多么自在?长安是好,但是政治从来都是肮脏的,苏宁为了保全自己和家庭可以再政治漩涡里面奋力拼搏,可是这是有限度的,权力好,但是生命更重要,为了权力苏宁会付出很多代价,唯独不会拿家庭做代价,急流勇退也是一种大智慧。

“仁贵大将之才,其勇猛仁义不下翼国公秦琼,其智略奇谋起码也不下臣,若是得到很好的教育,必然是大唐新一代将领之中的翘楚,臣不及之。”苏宁老老实实的说道,说实话,苏宁也觉得,若是单论战场上的用兵之术,薛仁贵日后肯定比自己要厉害,虽然自己走的是军方路线,但是自己做的事情无一不是对大唐产生深远影响的变革,自己的行事作风可能在更多的人看来更像是一个法家,主张变革的法家,但是,又要温和一些。

而且又被唐俭老头儿莫名其妙的安装了一个纵横术传人的头衔,很明显,自己已经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军中新贵升级为了一个少有的掌握着先秦诸子百家之术的全才,法家之变革,纵横家之雄辩诡辩,兵家用兵之术,儒家教育之精神,农家耕种之术,道家天理循环,墨家机关术等等等等,陡然间,苏宁发现自己似乎展现出了很多很多的才能,这些才能是属于自己的,还是属于别的什么的?

摇摇头,暂且不管这些,管他是兵家法家纵横家,我是实用家,只要实用,什么都可以用,自己的目的不也就是这些吗?诸子百家,乃是中华历史上一次惊天动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物,它所产生的智慧是直到现在中华后人都没能超越的,乃至于不能理解和运用,重新拾起来,去他的罢黜百家,去他的董仲舒,儒家里面不需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将来的中华,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中华。

李二陛下笑了笑,不置可否,只是紧紧地盯着薛仁贵,这个时候距离考试结束只剩下不到半个小时了,薛仁贵距离终点也很近了,苏宁都能看清楚他惨白的面色和呆滞的神情,那就是体力消耗到了极致的表现,回去以后一定要泡一个热水澡,然后睡上一天一夜,醒来大吃一顿,接着睡,否则。绝对没有办法恢复体力,甚至有可能一病不起。

坚持到了最后的不止薛仁贵,还有很多人,紧随薛仁贵之后的好几十人,还有后面陆陆续续出现的一大片人,虽然人数比起来出发时那万人大军的数量已经是天壤之别,但是坚持到了这个程度的人,都是万人里面的精华所在,他们,就是第一场考试的目标。真正可以进入正式选拔的一群人。

这一关都过不去。就不要想着其他了,甚至对于军校里面的生活可能都没有办法接受,早上六点起来,晚上十点钟准时睡觉。中午十二点半到两点钟午睡。这是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其他的还要加上早上起来的万米跑操,军事技能培训,基础的军事素养。包括步战马战和弓箭,这些都是未来的将军,他们必须要会这些。

接着就是下午的体能训练,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等一系列现代的体能肌肉练习,还有障碍跑,有击打练习,有抗击打练习,还有种种惨无人道的训练方式,充斥着他们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他们的空余时间,可能就是在早餐的半个小时,中午和晚上的那十个小时里面,不过一开始的几个月适应训练时期,恐怕他们一上床就能睡着,就别提什么交流感情互相插科打诨之类的了。

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一直要到他们完全适应之后,才会开始较为正规的进阶型军事教育,比如实际战况讲解,经典战例解说,兵法的教育,文化的教育等等,度过魔鬼的地狱三个月,才是他们真正迎来大学生活的时候。

军校的日常教育和生活过程苏宁也在紧急修订当中,这是专门为那一千人所制定的,可以从十万人里面脱颖而出的一千人,这一千人,就会在眼前的这些人里面出现……

薛仁贵身后的人摔倒了!

突然之间,出现了一个变故,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惊,唉?怎么就摔倒了?这就摔倒了?这也没多少路途了啊?这,这可如何是好?

“都到这儿了,就凭着一口气吊着了,这一摔倒,一口气没了,站不起来了,浑身上下一丁点儿劲头都没有,哎,真可惜啊!”上官琦抚掌大叹,他询问过苏宁相关的事宜,也亲眼目睹过试验期间的试验跑步,这种情况出现过一次,可惜,实在可惜,这考生坚持到了这儿,只要在有几分钟就可以抵达终点了,可惜,可惜啊!

李二陛下包括文武大臣还有苏宁都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