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宁说道:“臣希望陛下答应臣三件事情。”

李二陛下问道:“哪三件事情?”

苏宁说道:“其一,乃是臣与齐备做的一个交易,齐备之家人三年来不知齐备踪迹,所以对于此事更是一无所知,齐备所犯之罪本来是谋逆之罪,按律而言齐备之家人应当连坐,但是鉴于其家人一无所知,以及臣所答应的,臣希望陛下赦免齐备之家人。

另外,臣将帮助齐备之家族脱离清河崔氏之控制,将其纳入西突厥商会之中,予以保护,并且对于齐备真正死因,臣不打算告诉齐备之家人,也不想对外公布,而是以执行秘密任务时不幸身亡对外公布,保全其在军事大学内之名声,也防止军事大学学生之间的互相猜忌,还望陛下应允。”

李二陛下思考了一下,点点头说道:“这倒也是人之常情,他既然把所知道的全部告诉了你,也就算是将功赎罪了,对于这个要求,也就答应了吧,我允许了,第二件事情呢?”

苏宁说道:“谢陛下!这第二件事情,就是希望陛下能够将宫中历朝历代的史书借给臣一阅,这个案子处理完之后,不论是军事大学,还是臣本人,都将和后面的事情没有丝毫的关系,那是朝政,不是军务,臣不能干预,所以,臣打算利用后面的一些时间,一直到臣及冠为止,可以静下心来读书,修身养性,达到陛下的期望之所在。”

李二陛下饶有兴趣的问道:“想法倒是不错,做得也很好,只是我很奇怪,你为何单独要史书?若论修身养性,读一读儒家的书籍和道家的书籍也是不错的,为何单独要史书?”

苏宁回答道:“回陛下,臣以为,从历朝历代之史书里面,臣可以看见先人们的种种经历和为人,以及他们的做事态度和方法,还有最后的结果,师尊告诫过臣,因果循环,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果,臣想全面的了解一下,臣会种下什么样的因,而得到什么样的果,这些道理,只有从史书上才能看得到。”

李二陛下皱了皱眉头,而后面色和缓下来:“你说的倒也不错。你的要求我答应了,凡是宫中有的史书,无论正史野史,都可以给你看,在你二十岁及冠之前,我是不会要回来的,你慢慢的看,你还有五年的时间,但是你要有个准备,人的一生可没有多少个五年。这个五年过去了。很有可能就不会再有下一个五年了。”

苏宁俯身谢过,而后说道:“谢陛下,陛下之言,臣铭记在心;第三件事情。臣已经写成了奏折。拟好了一些章程。是臣读书学习之前为陛下做的最后一件事情,还请陛下三思而行,缓缓而行。切不可急躁冒进,此事若成,必将是千古未有之功,陛下定会因此而流芳千古。”

李二陛下感到惊讶,低下头在那堆纸里面寻找着,不一会就拿出了一份厚厚的奏折,封面上写着几个大字——参谋总部设立章程。

参谋总部设立章程?

李二陛下有些疑惑了,看着苏宁问道:“这参谋总部是何物?设立之有何用处?你倒是给我说出个所以然来?为何设立这个就能流芳千古?比之军事大学和纵横司,它更加有效力吗?”

苏宁点头道:“陛下,臣请求陛下设立军事大学就是为了可以将朝政与军务分离开来,但是此法见效慢,虽然效果持久,可是目前大唐也是很需要的,单单是这样来做,恐怕难以达成最后目标,所以臣就想用更加直接的方式来完成军政分离的目标,若是此举达成,陛下也应当知道会为大唐带来何种好处。”

李二陛下面色大变,问道:“你是说,这所谓参谋总部只设立,就是为了完成军政分离之要务?设立此参谋总部,就可以达成此目标?”

苏宁说道:“是否真的可以达成,有待考察,但是这是臣可以想到的目前可以做的唯一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将战事指挥权赋予参谋总部,一切战事都归参谋总部调度,而不在朝堂议论,朝堂只负责处理政务,不懂军务的文臣将不再参与战事指挥和调度,而参谋总部可以上朝的人员也就是参谋总部的总长和两个次长,负责述职,向全朝廷报告战事,但是朝廷没有干预参谋总部的权力。

参谋总部的参谋人选也就是从军中文职选择,也就是过去所说的军师,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军师并不能成为一个常设职位,臣将其改头换面成为参谋,参谋制度就可以长期设立,臣的想法就是让一些深通军略、而又不善于战阵指挥不适合做将军的文人放到一支军队里面成为军师,也就是参谋,有参议军机的权力,最终决定权在军官手中,但是如果军官不听从参谋的意见而导致战败,参谋则是无罪的。

参谋从一支小军队里面做起,比如从一团当中开始设立参谋,两百人就要有一个参谋,和团校尉一样,参谋也有等级,从团级参谋一直到大军总参谋,到了一定的级别,就会是大军参谋长,成为主帅的参谋,到了这一级别,比如一军的参谋,可以独当一面了,就可以进入参谋总部,为全军征战出谋划策。

也就是说在进入参谋总部之前,至少要有五年以上的戎马生涯,没有十年以上的经验是不可以成为参谋总长或者次长这三个主要职位的,行军之时,参谋要和大军在一起吃一起住,必要的时候也要一起作战,就算是文职,也要有军队的气息,这样的话参谋总部就会是一个非常精干的部门,完全可以将那些腐儒排除在参谋总部之外,这样,就可以从律法上将军权完全掌控在参谋总部和军队大将手中,文官再也没有参议军机的权力。

如此一来,任何单纯的文臣都不可以参与到军事指挥当中,今后发生了战事,就可以选择一名主将,和一名参谋长,进入军队进行指挥,参谋总部全权规划战事,当然,战场战机瞬息万变,遥控指挥乃是兵家大忌,陛下戎马一生,也定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战场大将和参谋长有权力根据真实情况制定战术,不按照参谋总部的制定去打。

当然这样也是要负责的,按照谁的战术去打,就要谁负责任,这一点无可争议,除此之外,臣建议改革兵部职权,兵部就不再负责军事指挥和军队统帅了,今后兵部的责任应当就是后勤保障和军官士兵的升级处理,也就相当于是后勤总管,而非军队统帅。”

苏宁的一番讲解将李二陛下说的连连点头,苏宁一边说,李二陛下一边翻看,很仔细地看着,苏宁说完之后,李二陛下抬起头,说道:“这个事情我会仔细考虑的,你要的书我很快就会送到你府上,这段时间里面我不会再让你做什么别的事情了,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我希望二十岁的你,会和十五岁的你大为不同。”

四百五十五着书立说

苏宁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靖,又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了杜如晦,分别表示了歉意,自己在短时间内不打算离开家里面,而是打断韬光养晦,读书修养,为今后做准备,所以今后军事大学和纵横司就要拜托了,希望师尊和杜伯伯可以恪尽职守,为大唐多做贡献。

除此之外,苏宁却是没什么可以嘱托的了,李承乾那儿和李泰那儿还是要去的,李二陛下没有答应自己的这个请求,只是将每天都要去改为了两天去一次,饶是如此也让李承乾和李泰大为不满,但是苏宁已经无可奈何了,这父子三人真会折腾人,想腾出点时间真正的读读书写写书都不行。

写书的计划,苏宁暂时定下来了两本,一本是三国,一本是《资治通鉴》,苏宁要史书和五年的时间就是为了这两本书,三国好说,通俗演义,故事性丰富,而并非探讨深刻的道理的学术之作,所以多花些时间写三国估计也就半年左右,苏宁不打算写《三国演义》,因为那里面谬误太多,要是写出来肯定有大麻烦。

而且苏宁很欣赏曹操与周瑜,但是这两人都是被罗贯中丑化的,所以苏宁不能接受《三国演义》的部分说法,苏宁要用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去写一本三国小说,当然大体的脉络还是离不开《三国演义》的脉络,只是关于人物的注解,苏宁不会像罗贯中那样偏向刘大耳朵和诸葛亮。

三国是好说,可是《资治通鉴》不好说。之所以要五年的时间也是为了掩人耳目,要那么多史书也是为了掩人耳目,但是仅仅五年的时间写出这样一部史书巨著也太假了,要知道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可是用了十九年的时间,自己要使用三分之一都不到的时间写这本书肯定要被广泛质疑。

司马光是何等大儒啊,还有那么多助手相助,也用了十九年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把这本巨著写完,几乎是用生命在写书,奠定了他的文坛地位,而苏宁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少于十年写完这本书。所以苏宁的打算是先写一些。慢慢来,反正资治通鉴也是很多朝代的单独卷,一卷写完还有另外一卷,好多朝代。自己可以慢慢来。但是不必等到全书写完之后再说。可以写个五六卷就拿出来给李二陛下掸一眼,好好重新给自己定个位。

三国什么的可以立刻就开始动笔写,玩一回连载。至于资治通鉴神马的要等一等,缓一缓,就算是抄写,也需要了解一下相关的历史知识,很多历史知识苏宁自己也具备,而且也有和司马光不一样的历史想法,有些地方可不能顺着这个老家伙来,资治通鉴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完美,但是至少,要把已知的不完美的地方改过来。

决定下来之后,苏宁就让四大护卫出去购买大量的笔墨纸砚,为自己的写作做好万全的准备,也要打下一些舆论基础,让大家都看到,等自己写出来之后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质疑了,更多的应该还是惊叹和敬佩才是……

说做就做,苏宁回到了阔别多日的家中,拜见了母亲和大伯母刘氏,还有大嫂秦梓月,还有小侄儿与小侄女苏庆云和苏庆仪,两只小肉球越长越快,已经渐渐脱离了肉球的局限性,开始向人的样子发展了,这一点苏宁很是欣慰。

至于剩下来的一个就是苏小妹了,一直以来都没什么空好好的陪一陪苏小妹,这一下子可就有足够的时间了,抚摸了一下苏小妹的头,和苏小妹好好儿的说了一会儿话,苏宁这才进了屋子,喝了一点儿水,把一张大白纸平铺开,提起毛笔吸饱了墨汁,落笔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堵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临江仙》是苏宁最喜欢的几首词之一,尤其是那最后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简直是把千秋万代都给写活了,让人产生无尽的感慨,更无处抒发,宋人把词写得差不多了,却没能写完,明代的杨慎才是真正意义上为词收了一个漂亮官的人,至于纳兰性德和太祖,暂且不提。

三国,金戈铁马,人才辈出,中华大地上的英才在那个时代出了不知道多少,但是随着三国归晋,一切终归于尘土,多少叱咤风云执天下牛耳者,终归还是倒在了历史的车轮之下,曹操,刘备,孙权,一时英豪者何其众多,到头来,不还是一场空吗?当真是是非成败转头空,只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看完一本三国,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无穷的回味,复杂的心情,更有一种难言的叹息,一声喟叹,恍若凄凉的古战场,仍能找到折断的金戈,却再也找不到那些一时英豪,再也找不回那个时代,古今多少事,多少英雄豪杰,只有在后人的笑谈中,慢慢回味了……

三国,三国,当真令人叹息不已啊!

对的,就是这种感觉,就是这种触动!

抓住这一瞬间的感动和灵光,提笔就写,不要停笔,不要停止思考,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一气呵成,不能停顿,绝对不能停顿!一口气写了数千个大字,写到刘备和张飞关羽把酒言欢之时,纸都换了好几张,苏宁根本就停不下来,完全停不下来,马上就要写到刘关张桃园结义了,结果苏小妹推门而入,一阵风吹来,一张纸扑到了苏宁脸上,感动没了,灵光灭了……

苏宁那个郁闷啊,写文章啊,写文章啊!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偶啊!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啊!小妹啊,你真是我的姑奶奶啊!

苏宁欲哭无泪,却只好放下笔,把纸拿了下来,郁闷的看着苏小妹,有气无力道:“小妹啊,你有何事啊?二兄不是说了,没有事情的话不要突然进入二兄的房间,就算是进入,也要先敲门吗?你都忘了吗?”

苏小妹笑眯眯的走进来。一脸贼兮兮的笑容道:“二兄莫不是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差点儿被静儿撞破是不是?”

苏宁真的很想给苏小妹跪下:“小妹啊。二兄在写文章,这是正事,正事啊!”

苏小妹一愣,然后摆出一副崇拜的样子:“果然。这才是二兄啊。照儿。你看到没,这就是二兄啊!”

苏宁一愣,照儿?什么照儿?这里只有苏小妹一个人啊。哪里来的照儿?看着苏宁疑惑的表情。苏小妹也一愣,转过头好像在找着什么,然后就看到她郁闷的喊道:“照儿,你不是一直都很想见见二兄吗,这不就是吗?你躲什么躲,快过来!”

苏小妹转身就跑,苏宁更是一头雾水,小妹莫不是得了病,没吃药,所以才这个样子的?不行啊,身为我苏宁的妹妹,怎么可以放弃治疗呢?再说了孙思邈这尊大神就在同一个时代,你又何必自我放弃治疗?苏宁起身打算好好的给苏小妹诊断一下,谁知道苏小妹很快的就出现在他面前,手上还牵着一个矮了她一个头的萝莉……

这个……

好吧,满脸通红含羞带怯站在苏小妹身边紧紧抓着苏小妹的手不松开不敢直视苏宁的萝莉……还真的是女皇帝啊……

武则天为毛会在我家啊!为毛会出现在这里啊?刚刚回家的时候明明还不在的说,为毛这么快就出现了?好像还和苏小妹的关系非常好似的……这尼玛是什么情况?我才离家不到一个月啊,火星撞地球了?!

“二兄,你们不是认识吗?照儿,你又不是没见过二兄,何必那样?都结拜为姐妹了,你还怕什么?我的兄长,也就是你的兄长,不用怕,二兄虽然有的时候很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