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5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宁很奇怪的点点头:“对啊,就这三条,当初刘邦进关中就给关中父老来了一个最基本的约法三章,今日,在下就代表陛下也给诸位来一个最基本的约法三章,这三章要是确定了,那就可以接着往下谈,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了。”

冯盎沉吟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老夫还以为朝廷会狮子大开口,要很多条条款款,只是,没想到居然条件如此宽松。”

其他人接着点点头,苏宁放心了,原来这些家伙以为自己会狮子大开口给他们一些难以接受的条款,于是笑道:“既然是过来谈判的,那么,自然就要拿出诚意,朝廷的诚意就是这约法三章,这三章确定了,那么剩下来的,诸位就可以随意谈谈,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谈嘛,只要守法纳税不造反,其他的,都可以谈嘛!”

气氛顿时宽松起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些笑容,方才面色不好的张侗小心翼翼的询问道:“苏侯爷此话当真?”

苏宁点头:“当真。”

张侗询问道:“那朝廷会往岭南之地派遣多少官员?管理多少事情,除了海运,还有什么事情是要我等注意的?”

苏宁说道:“官员的问题其实诸位都不要担忧的,只要诸位守法,按时纳税,不造反,那么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就算朝廷派遣官员那也是主管政务的,不会对岭南之地固有的一些风俗做什么干预,只要不违反贞观律,在贞观律之下,什么东西都可以商量的。”

另外一个老头子询问道:“那我等财产,我等祖上的基业。朝廷都可以保证安全吗?”

苏宁点头道:“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朝廷是绝对保护私人财产的,只要来源正当,缴纳了赋税,那么那些财产都是干干净净的,没人可以夺走,没人可以干预,是你的就是你的,朝廷会保护你的财产。”

一个俚人询问道:“苏侯,我们这里也有不少人都不是汉人。冯公告诉我们。我们可以过来一起谈,苏侯爷好像也说到了关于我们这些其他部族的人一些事情,老实说,在下祖上是战国时楚国人。为避秦兵。逃难至此。和当地人杂居,一直到今天,之前和汉人的关系都不是很好。

大唐立国之后。并没有和我们起什么冲突,而这一次那个张无悔也杀了一些我们族内的人,这才让我们关心起来这些事情,如果苏侯爷说的都是真的,朝廷会如何对待我们这些人?会怎样对待我们这些不是汉人的人?”

这个问题终于提出来了,说实话,苏宁觉得这是今天第二重要的议题,第一重要的是关于冯盎的问题,冯盎没说,苏宁也不问,既然这个俚人把问题提出来了,那么苏宁就顺带着解答了:“这个问题啊,你其实也不用担心,不管是谁啊,这片土地上大家都生存至今,好多代人了,几百上千年了,没人赶你们走,没人会和你们作对。

这一次在下出来之前,已经想好了关于今后你们这些部族的一些问题,首先一点,和那约法三章是一样的,你们是否可以代表所有的部族接受大唐提出来的约法三章,这一点很重要。”

十来个俚人代表互相看了看,那个年纪最大的俚人点点头:“可以接受,但是前提就是大唐朝廷不能干预我们族内的事情。”

苏宁点头:“这就是我们可以谈的事情,只要你们发誓遵守约法三章,那么其他的都可以谈,生活在大唐的这片土地上,你们就是大唐的国民,只要接受大唐的约法三章,那么,大唐也会尊重你们的意思,我的最初想法呢,是在你们族人的聚居地,设立一些自治县,你们自己选择官员,各种各样的官员,选择出来,上报朝廷,朝廷予以任命,你们本族人管理本族的事情,朝廷不往你们的自治县派遣汉人官员。”

这话一出,所有俚人代表们就激动了,那年纪最大的老人一下子站了起来:“此话当真?”汉人代表们也是面面相觑,冯盎也是一脸惊讶,没想到朝廷居然会给出这样个条件,这个条件简直就是他们一直奋斗的目标啊!

苏宁很坚定的点点头:“只要你们发誓遵守朝廷的约法三章,按照约法三章办事情,那么我给你们的承诺也就是有效的,我们可以签订专门的条约,白纸黑字,盖上印玺,以示完全有效。

今后,你们就可以自己选举官员,自己管理当地,每一个自治县,给两百人的武装士兵名额,自己保护自己,抓捕犯罪的人,在你们所有的自治县之上,设立几个大一点的自治州,官员是朝廷任命的,但是不干预你们的内务,只是负责收税,还有你们和朝廷的沟通,除此之外,一切你们自己决定。”

这样的条件……

简直是闻所未闻啊……

冯盎相当吃惊,不仅仅行政自主,而且还给了两百个人的正规军名额,朝廷这次怎么是这样的大方了?真不怕他们造反?这真的是皇帝答应的条件?

“苏侯,这,陛下真的会答应吗?”冯盎不放心的询问道,所有人也都看着苏宁,等着他最终的回答,苏宁很自信的笑道:“陛下会答应的,本侯已经将这些基本上可以被接受的要求上报给陛下了,不日就会有结果,陛下既然给了在下先斩后奏的权力,那么,在下就可以做出这些决定,你们不必担忧。”

冯盎的心里面就开始盘算了,真是想不到啊,这一次朝廷居然如此做,居然打算给这些人真正的自主权利,这些人从汉代开始就不断被中原王朝压迫进剿,而且南部夷族多数战斗力不强,基本上很容易就会被中原王朝打败,征服,下场会很惨,但是臣服的大家就是被汉人统治,那结果更不好,没少出现汉人官员欺辱夷族人然后夷族忍无可忍杀官起事的事情。

这个时候中原王朝绝对不分青红皂白下令平定叛乱,就是尸山血海,长期以来这种宿怨非常严重,岭南地区的人对于汉人也是相当的防备,但是这一次大唐朝廷居然允许他们自治,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既然这一次朝廷的条件和要求这样宽松,那么,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呢?冯盎觉得自己的那些要求和小心思似乎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实现了……

七百二十四广州会议(三)

和这些部族首领还有当地汉人的谈判,仅仅是一个开始,苏宁也看出来了,不管如何,不管自己的条件多么诱人,如果冯盎并不能满意的话,那么绝对会引起一些不太好的事情,即使自己可以用利益有时这些部族和汉人领主全部都和自己合作,但是这是不安稳的,冯家在这里的根基太深厚了,不说那些利益可否打破他们之间的羁绊,就是灭掉了冯家,那么紧随而来的岭南权力真空就会引发流血事件。

苏宁不想再多死人了,三国,五胡乱华,南北朝,侯景之乱,隋末大乱,汉人的血已经流得够多了,从东汉末年的五千万人口顶峰值以后,似乎是上天有意不让汉人继续兴旺下去,一直到宋朝,这个五千万的人口数量才被超越并且维持,而五千万的人口,相对于这片土地而言,实在是太少了。

汉人的数量本来就不多了,这些年休养生息,汉人的数量逐渐增多,但是要说和周边的胡人比起来,最多也就是持平,和北方胡人不一样,南方的夷人多数都是华夏族融合形成过程中被驱赶离中原地区的人,还有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南下避难的华夏族人,比如楚国遗民,还有当初的三苗,山越人,在血缘和文化习俗上,并没有和汉人相差太多,在将来,也是确确实实的神州之地。

比起屡屡对中原王朝造成巨大威胁和有着血海深仇的北方胡人,南方的夷人战斗力不强。作乱也不激烈,无法和中原力量相抗衡,长期处于被压迫被欺负的地位上,自然而然的反抗也就不会少,可是他们终究不是心腹之患,而且他们所处的江南之地可是苏宁计划蓝图中大唐的钱粮仓库,他们作乱,对于发展江南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若是可以用和平的方式结束这种动乱,让江南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和平时代。扫平所有心怀不轨的势力。顺便还可以收复这些夷人,让他们建设他们的家乡,让他们为大唐纳税,大唐所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安全和国民身份。比起北方胡人。苏宁更愿意接受南方人。将他们提早一段时间融入华夏族的血脉中,不用等到南宋了。

稳定了大后方,才能接着向北向东向西进发。

那么。满足冯盎,稳定住冯盎,在削减他的权力,使他成为类似于吉祥物的存在的过程,就会有些长,冯家作为岭南最大的家族和最具权力的家族,想要将他的权力逐步剥夺,而变成一个仅仅具有财富和名望的家族,并不容易,英国人把王室的权力逐步剥夺掉的过程有好几百年,不过苏宁可等不到几百年。

“朝廷居然可以开出这样的条件,真是叫老夫很意外,看来朝廷的诚意是毋庸置疑了。”送走了客人之后,冯盎站在门前,对着一旁依旧坐在座椅上吃东西的苏宁说道。

苏宁一边吃一边说道:“既然冯公已经看到了朝廷的诚意,那么,是否也该让朝廷看一看冯公的诚意呢?礼尚往来,才可以有来有往啊,否则,可就不好看了啊!”

冯盎看着苏宁满不在乎的一张脸,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口气,说道:“明日我就下令,审计司和市舶司可以重新运转了,冯家会主动配合审计司和市舶司的办公,也会尽力督促其余的大小家族一起接受审计司和市舶司的安排,包括张无悔的安排。”

苏宁很满意的点点头:“很好,朝廷也看到冯公的诚意了。”

冯盎走到苏宁对面坐了下来,盯着苏宁说道:“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接着谈一谈了?”

苏宁放下了筷子,喝了一口酒,舒了一口气:“那是自然,冯公的诚意既然看到了,那么,冯公就可以提出条件了,当然,要以约法三章为前提,约法三章没得谈,不管是他们,还是冯公,或者是任何人。”

冯盎说道:“这一点老夫自然是明白的,也不需要你说,这已经是最低的限度了,老夫不会得寸进尺,但是,老夫也需要确定一些事情,老夫知道,仅凭岭南一地,根本无法对抗大唐,所以武德初年就拒绝了裂土称王的建议,贞观五年入朝面圣,老夫从来就没有想造反的意思。

但是,这个世道上,有些东西必须要有,如果没有的话,不就是任人家搓扁搓圆吗?这个道理老夫也懂,当然,苏侯,你也懂,对吧?既然如此,老夫就不得不确认一下,这些条件,是否会让老夫失去那些东西呢?”

苏宁摇摇头:“冯公是个聪明人,这些事情若是做了,肯定会让冯公发觉,冯公虽然不是朝廷的对手,但是岭南若血流成河,朝廷不想看到,更不能接受,所以,朝廷不会削减冯公以前具有的权力,仅仅是要求冯公在使用这些权力的时候,更多的,和朝廷站在同一条线上,帮助朝廷,稳定住岭南,岭南稳定了,发展了,朝廷愿意看到,冯公也愿意。”

冯盎询问道:“这就是朝廷的要求?朝廷要求老夫遵从命令?”

苏宁点头:“没错,冯家在岭南的威望朝廷也明白,岭南需要冯家,需要冯公,没有的话,很多人都会起来争夺冯家原本占据的位置,那么,避免不了流血事件,大家都是大唐子民,扫平山东士族之后,在下就不想看到大唐子民自相残杀了,可以用谈判的方式解决,就不要动刀兵,兵马是万般无奈的时候才会对大唐人动用的。

更何况冯公也并不是就失去了什么,很多事情上,冯公需要做一个姿态,冯家是岭南共主,朝廷下达一项指令,如果大家都愿意遵循,那自然最好。如果产生了分歧,就需要冯公相助朝廷,让朝廷政令得以实现。”

冯盎没有点头答应,而是皱了皱眉头,问道:“什么政令?这个,应该很重要。”

苏宁笑了笑,说道:“没错,的确很重要,这件事情上,如果没有冯公带头。估计朝廷很难在岭南办成这件事情。但是,这又非办不可,所以,在下希望冯公深明大义。帮助朝廷完成此政令。那么其他的事情。海运上的事情,乃至于两三座海岛的专门开采权,都是可以商量的。”

冯盎皱眉道:“说吧。老夫需要做什么。”

苏宁说道:“冯公想必也清楚,关中之地,山东之地,河北之地,蜀中之地,已经渐渐开始全面普及均田之法,均田之法乃大唐国策,至关重要,不得不察也,但是,此一国策却在江南难以推行,几乎是完全见不到均田之法在江南有何实施。

朝廷打算在开发江南的过程中,逐步逐步在江南推行均田之法,其中有两大难题,第一,无主土地不多,第二,民户不多;按照均田之法,一男丁分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共计一百亩,若此家有两男丁甚至三男丁,那么就需要二百亩甚至三百亩土地,江南之土地大多被地方豪强、部族和世家大族占据,朝廷几无良田在手。

此乃一者,二者,朝廷在江南没有足够的民户,大多数人为逃避交纳赋税,或是祖上传下,一直都在某一大地主手下当佃户或干脆为部曲,一家一姓往往部曲上千,佃户上万,但是朝廷州县民册中的民户数量却少得可怜,虽然自北魏以来,朝廷推行三长制以试图增强朝廷对民户的控制,但是,战乱不休,天灾**之下,却没有太大的成效。

如今大唐建立,天下承平,三长制得以充分推行,加之关中为大唐起家之地,无论是均田之法还是三长制都推行的很好,如今关中发展极为昌盛繁荣,其他北方诸地和蜀中也逐步推行,可是,江南偌大之地,却几无均田,几无三长,这却如何是好?

冯家不说在全国,在江南也有相当的名望,若是冯公带头响应朝廷政策,相比对于朝廷在江南推行均田之法和三长制,会有很好的效果,不知冯公意下如何?”

冯盎仅仅盯着苏宁说道:“苏侯,你应当知道,土地,部曲,佃户,这些都是家族之根本,家族之产业,更是祖宗基业,一辈一辈传下,苏侯难道想凭一两个海岛和香料就想让老夫让出祖宗基业?那可不是老夫巧取豪夺,乃是前朝诸多帝王和冯家自己出钱购置,每一块地都见得了光,朝廷若要抢夺,怕是没那么容易吧?”

苏宁笑着摆摆手道:“在下的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