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5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晋风骨,却不曾想到汉人几近亡族之危,每到此时,无一不是寒门子弟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华夏之将倾,士族有何作用?

无论是武悼天王冉闵,还是北府军统帅刘牢之,或者是击灭侯景之陈霸先,无一不是寒门子弟,士族子弟中,除晋室南渡之初一批名士之后,可还有何建树?宋齐梁陈四代,士族子弟有何建树?那些人妄图将华夏再一次拖入无底深渊,在下怎能容忍!必除之而后快!但是也仅仅止于此,江南士族只要没有那种想法,不去那样做事情,在下又何苦费心费力除掉他们?”

冯盎也没办法反对苏宁的话,说的也就是这个理儿,他冯家虽然现在显赫,但是显贵不过三代而已,还属于暴发户一类的,虽然权力大地位高,但是江南那些延续了不知多久的久远世家根本连看都不看冯家一眼,从这一点上来说,冯家和苏宁的苏家是统一战线的,根本不算是世家,只能算贵族。

寒门子弟打拼出来的新贵族和士族子弟延续下来的旧世家,这是完全无法调和利益的两个团体,而且听着苏宁的意思,似乎有那么点儿味道在里面,冯盎试探着问道:“小子,你此去庐江,怕是又要大开杀戒吧?”

苏宁笑了笑,耸耸肩膀:“我不想杀伯仁,但是伯仁却逼着我杀了他,没办法的事儿,我也不想多做杀戮,可是,有些事情,不下杀手的话,就是解决不了,江南和岭南不同,岭南那是彻彻底底的蛮荒之地,就算是冯公家族在此经营数十年,却也改不了岭南蛮荒之地的印象,可是江南士族,尤其是江东之地,绝非蛮荒之地啊!

不说楚霸王出生于江东之地,江东子弟多才俊,丹阳强兵早就名震天下,吴越之地也集齐于此,吴越二国接连称霸。可都是靠着江东之地,东吴孙家的小霸王们凭江东之地抗衡强魏强晋数十年,若不是孙皓昏招迭出,东吴其实可以不亡,拥兵三十万死守长江,坐看晋室永嘉之乱,或许可以改变华夏历史也说不定。

冯公,整个江南,只有蜀地和江东是例外,蜀地我已经清扫了一遍。脏东西已经被清扫干净了。剩下一个干干净净的天府之国,可以尽情的发展,剩下就是江东之地,潜力巨大。临近海边。还有金陵港口。冯公,岭南可以靠广州港口发家致富,江东也可以靠着金陵港口成为鱼米之乡。前提就是,把脏东西洗干净。”

冯盎听完以后沉默了许久才开口说道:“苏宁,苏三明,你可不要把江东弄得面目全非啊!”

苏宁笑了一下,点头道:“冯公的话,在下铭记于心!”

数日之后,苏宁带着张无悔还有薛仁贵的二千肉食军离开了岭南,北上庐江,给庐州刺史和庐江县令都发去了通报,和岭南的友人们依依惜别,留下了马援统领审计司和市舶司继续工作,掌管海运和贸易诸事,并且随时和苏宁保持联络,共商破敌之策。

与此同时的长安城,李二陛下接到了苏宁的密奏之后,也开始暗中部署起来,尤其是针对苏宁重点提出的严密监视在长安所有外族人的动向的事情,还有宫中内鬼之事,李二陛下直接下了死命令给纵横部,要求下属血滴子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任何一个外族人哪怕是内裤是什么颜色的都要弄清楚,特别是行踪和接触了什么人。

内鬼的话,李二陛下觉得自己解决比较好……

苏宁建议李二陛下着重监视高句丽、新罗、百济、倭国四个国家,其中最需要重点监视的,倭国第一、高句丽第二、新罗和百济可以放在最后,倭国和高句丽那些混蛋一定要严密监视,说梦话也要知道!还要赶快找翻译,把他们说的一切都给记录下来,监视起来,这一点都做不到,血滴子就不要继续存在了!

李二陛下对苏宁把倭国放在第一位而把高句丽放在第二位表示不解,因为在李二陛下的心里面,高句丽是一个必须要消灭的国家,不说它所占据的领土是前汉故地,也是大唐一统八荒的最后一荒,而且高句丽因为种种原因曾经挫败了前隋的三次进攻,数十万前隋军人葬身高句丽,更有消息称高句丽将前隋将士的头颅全部砍下做成京观!

这一点让李二陛下上火上的很严重,李二陛下也曾经试图用非战争手段要求高句丽听从命令把京观毁掉,把阵亡将士遗骨送回大唐,不过高句丽的王似乎并不怎么鸟大唐,李二陛下当时忙于背面东西二突厥和薛延陀,再之后忙碌于吐谷浑、西域和吐蕃。

现在北面和西面都收拾完毕了,只要苏宁把江南给理顺了,免去后顾之忧,同时大唐彻底收拾西突厥和薛延陀,不用一年,就能结束任务,然后集结重兵,从北平出兵,沿着东北向击灭高句丽,一雪国耻,一统八荒,成为独一无二的圣君,这将会成为李世民远比杨坚杨广更强大更伟大的标志!

那个时候,大唐才是真正的盛世降临,高句丽和新罗百济等国的大量人口将成为大唐彻底实行劳动改造废除徭役的不二劳动力之选,大唐的民众就可以成为一等民众,只用生产生活接受教育和服兵役,其他的都不用他们管,甚至税收都可以降低,因为很多粗活重活根本不用朝廷支出费用了。

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盛世啊!

李二陛下很渴望那一天的到来,所以,为了那一天的到来,无论任何人,都不能成为阻碍者,谁阻碍,谁死,这些外族人居然敢勾结叛徒,窃取华夏技艺,简直就是找死!大唐早就颁布施行了保密法令,外族人不可以解除大唐的核心技术,只有大唐子民才可以接触,就算是有大唐国籍的外族人也要第二代第三代人才可以学习核心技术。

可是,现在,极有可能,宝贵的技艺就已经被外族人所窃取,或许其他的技艺李二陛下不是很在意,但是炼钢炼铁之术,制造火药之术,以及改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这四种最重要的技术,李二陛下在看得非常重,他很清楚这四个技术给大唐带来了什么,以及这四种技术一旦被将来会成为敌国的国家掌握,那会是什么样的灾难。

高句丽,新罗,百济,倭国,这四个国家简直是在找死啊!西突厥已经奄奄一息,薛延陀已经乱像丛生,大唐的商团在草原上面到处“肆虐”,拼命的搅乱已经到了极限的草原人的忍耐之心,不用多久,不用多久……

朕就腾出手来收拾你们!哼!

七百四十五苏侯碑

苏宁离开岭南北上庐江的消息传到了庐江,整个江东之地都被震动了,大家有事儿的没事儿的统统都开始四处运作起来,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位钦差大臣三原县侯纵横部左侍郎苏宁实在是让他们深为忌惮。

苏宁在民间的名声还是不错的,因为他所主导的一系列的改革行动都让最基层的百姓们得到了不少实惠和好处,大家都很满意,自然也对苏宁有好感,但是作为这场改革运动中最大的输家——世家大族,那是对苏宁恨之入骨也不为过,谁都不会对自己的仇人有好感,哪怕这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仇人。

山东士族这庞然大物轰然崩塌之后,仅剩的士族代表江南士族就觉得唇亡齿寒了,江南士族在大唐而言并没有山东士族那么显赫,因为无论是隋唐都是以北方为基业继而南征打下江南之地一统天下的王朝,他们的根本都在北方。

而南北朝分裂之后,随着晋室南渡南下的一批中原士族又在历次政治军事行动中被扫平,不是死了就是被北方异族掠到了北方洛阳之类的城市为奴为婢,到了陈朝,随着晋室南渡的那批衣冠士族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光,“魏晋风骨”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扎根于北方山东之地经受住了异族肆虐的悲惨时代,迎来少数民族不断汉化,从而不得不依靠汉族治理地方时代而蓬勃发展的山东文化集团和关陇军事集团。

而南方的士族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代之后,原本的谢家万家桓家之类叱诧风云的大士族都已经灰飞烟灭。不是被北军南侵杀掉抓走就是在侯景之乱中被斩草除根,江南士族力量大为衰退,而如今存在的士族都是从东汉时期就一直居住于江南的本土士族,融合了中原文化,扎根于江东之地的士族,虽然不喜欢士族的理念和高傲,但是苏宁还是要赋予他们一个光彩的称谓——汉文化顽强的守卫者与传承者。

也正是因为那场悲剧的侯景之乱,随着羯族这个和汉族有着血海深仇的野蛮民族的最后一支军事力量被陈霸先消灭,羯族也随之被灭族,然而江南本土士族也损失惨重。力量不复以往。虽然地位依旧,可是实力上财力上政治力量上都已经远远不如山东士族和关陇军事集团,只能屈居二等贵族行列,并没有实际上和如今消灭了山东士族集团的关陇军事集团相抗衡的实力。

所以苏宁并不担心那些江南士族能翻起什么大风大浪来。他们应该知道。他们若是反抗。下场只会比山东士族更惨,更别提再来一次侯景之乱,最高门第的谢王两家几乎被灭族。其余士族也是损失惨重,早就没了魏晋时代垄断政治军事经济地位的绝强实力,士族与庶族之间的斗争,永远是庶族获胜,然后士族与庶族之间的界限消失,再无士庶之分。

可是行走在江东大地上,苏宁总觉得有种悲凉的心情挥之不去,这和当初从襄阳南下经过长沙等地直达岭南的时候不一样,江东之地,东吴故地,乃是侯景之乱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地区,而襄阳这些原荆州地区所遭受的摧残相对较少,晋室南渡之后中原文化也主要是在江东扎根,东晋时期繁荣一时的江东之地,现在,却是无尽的荒凉。

侯景带着那群未被冉闵剿灭干净的羯人余孽在江东之地犯下了滔天大罪,不说屠戮江东士族使之十不存二三,宋齐梁陈四代都城建康,也就是南京城,十二万汉人到侯景被陈霸先消灭之后只剩二千余活人,仅是建康一地就是十一万八千汉人被侯景屠戮一空,长江下游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当初支撑起吴越二国霸业的江东之地,支撑起楚霸王霸业的八千江东子弟故乡,支撑起东吴力抗强魏强晋数十年的江东之地,东晋宋齐梁陈数百年之间汉文化最后的栖身之所,到现在,却成了这副模样,千里不见人烟,苏宁所挑选的路线是从岭南往东北部行走,打算从柴桑会稽之地再往北走,感受一下这里曾经的辉煌。

这里曾经有吴越二国争锋的古战场,曾经有大秦五十万大军南下征服岭南的步伐,曾经有楚霸王誓师反秦的豪气,曾经有孙策的金戈铁马,曾经有周瑜悠扬的丝竹之声,曾经有东吴主将征伐山越的往事,也能看到衣冠士族登山望远畅谈千古兴衰之兰亭,还能依稀望见王羲之挥毫时的潇洒身姿……

可是,如今的江南,却是让人无法正视的荒凉,见惯了长安的繁荣,也见识到了岭南的快速发展,到处都是人,举目望去都是人,可是,江南,江东,为何却看不到人烟?

一路上,苏宁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抑,就算当初北上灵州之时,也从未感受到如此的压抑,无论是几百年前,还是几百年后,江南都不是这样的荒凉,但是如今,江南就是这样的荒凉,就是这样的千里不见人烟。

这里曾经的人呢?

薛仁贵就这样惊讶地询问苏宁,就算是当时顺着苏宁的脚步南下广州的时候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幅荒凉的景色,和荆州故地的荒凉还不相同,荆州故地的荒凉更带着的自然之色,并没有悲怆的感觉,可是在这里,随处都能感受到距离今时今日时间并不久远的战乱遗迹,现在,距离那场浩劫,也就是八十年吧……

荆州的荒凉是自然的,荆南四郡更是如此,尚可言之为美景,从长沙往南走更是如此,可是这里,这片土地,却像是被凶残的野兽蹂躏过后的惨况,苏宁甚至可以感受到当初在这片土地上被杀死的人们的绝望,苏宁询问薛仁贵是否知道梁朝末期的侯景之乱。薛仁贵说他没有听说过此事,张无悔说只是依稀记得似乎和梁武帝的死有关。

薛仁贵则是兵家,喜欢读兵书,限于家庭条件,他也只能读兵书,至于张无悔则是沉迷于鬼谷子,对于史书的兴趣不大,他们尚且如此,就更不用提那两千肉食军了,苏宁深深叹了口气。开口道:“那个时候很乱。非常乱,侯景之乱,聚离咱们现在,也就八十余年。当年。梁武帝暮年。北朝鲜卑魏东西二分,侯景原为东魏将领,羯人后代。就是当初在洛阳建立伪赵的石勒族人。

冉闵干掉了绝大部分羯族人,但是还是有一支羯族人逃走了,冉闵死后,胡族重回中原,一段时间的混战之后,鲜卑魏统治了如今关中和山东等地,北方总算是平静了一阵子,鲜卑魏分裂为东西二魏之后,东魏大将侯景南下投降梁武帝,后来在战争中梁宗室被东魏俘获,梁武帝打算用侯景交换回宗室子弟,侯景大怒,随之造反。

惨啊,惨啊,梁武帝早先还是英明的,梁也曾经强大过一阵子,但是越到后来,梁武帝越来越迷信佛家,数次出家要求朝臣筹钱把他赎回去,以此来为佛家筹钱,一个人这样搞无所谓,可是一个皇帝这样弄,岂不是找死?梁就这样慢慢衰落,侯景的军队都是凶残的羯人,造反之后势如破竹,一路打到梁首府建康,就是如今的金陵城。

打了一阵子,打下来了,侯景进去了,侯景的兵也进去了,杀吧,杀,杀,杀,十二万汉人给杀的救剩两千多活人,嗯,和咱们如今差不多,就是咱们这样数量的人活到了侯景被干掉,十二万呐,还不止如此啊,侯景造反之前还向王谢二家求婚,王,王导王敦王羲之王献之的王家,谢,谢安谢逸谢道韫的谢家,那在当时可就像之前的崔卢郑王一样,高不可攀,侯景一个羯人,哪有资格娶我汉家女儿?

当然就没成,侯景造反之后,就拿王谢二家开刀,近乎灭族,繁盛一时,却终究免不了灭族之火,连带着宋齐梁的繁华江山,毁于一旦,江东之地被侯景肆虐的血流成河尸积成山,最后,侯景自然是被杀了,善恶终有报,陈霸先建立了陈,但是,江东故地再也没有当初的繁华似锦了。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基本上就是当年的惨迹,前隋灭陈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