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攻略- 第6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李二陛下阅读完整部《资治通鉴》的当天,也就是《隋卷》的最后一卷的时候,贞观十四年三月初一,天气凉爽的时候,大唐帝国改革后的第四次科举考试正式开始,开考当天,李二陛下把苏宁喊到了宫中,把整整一部《资治通鉴》还给了苏宁。

“都读完了,我已经把整部书都给读完了,苏宁,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总是觉得,你还有些东西没有写出来,对吗?”李二陛下瞪着苏宁看的眼神有些不善,苏宁心里面有些发毛,没错,的确是这样,他的确写了武德一朝和贞观朝直到如今的全部事件,他甚至打算自己活到什么时候就写到什么时候,只要不被人所知,怎么写都可以。

但是李二陛下的嗅觉太灵敏了,居然从自己在《隋卷》的最末尾处留下的一点点伏笔都给看出来了,隋之后,紧接着就是乱世和大唐崛起,这里面少不了李建成和李渊阁下的身影,苏宁不知道凭借李二陛下如今的心胸和功绩还有自恋程度能否接受苏宁秉笔直书的《唐卷》前一册半。

历史上,就是李二陛下开启了皇帝修改历史事实的恶劣先河,褚遂良做起居郎的时候还可以扛住李二陛下的压力,但是褚遂良的继承者显然不是什么高义之士,李二陛下也因此深为史家所诟病。

这种时候,当然是要打马虎眼儿的。

“今朝官不写今朝史,除非陛下有所需要,臣就会写,如果陛下不需要,臣当然会按照陛下的意思,什么都不说。”苏宁这样说道。

九百一十七张柬之闯门(上)

“娃娃,我不是都说了吗?你才十五岁,大唐规定不到十八岁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你还要我说几遍!不行就是不行!你……”负责科举考试报名的工作人员看着眼前稚气未脱的小娃娃相当的无奈。

“我虚岁十八了,为什么不可以参加考试!我就是要参加考试!我也是大唐子民,我有大唐的身份证,我凭什么不能参加考试!陛下不是说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吗!难道仅仅只是说说吗!”稚气未脱的小娃娃死死的站在工作人员的桌子面前,一步都不挪开。

“你虚三岁啊!这么多年了,什么地方的人我没有见到过?!就你虚三岁?什么地方的习俗?襄阳?襄阳的考生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我怎么从没听说过你们有虚三岁的习俗?还有,明文规定的,周岁十八,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你回去吧!不可能的!”工作人员捂着前额一脸的无可奈何。

小娃娃还是不愿意走:“凭什么!凭什么!就因为我才十五岁?苏宁苏侯爷十四岁就做了侯爷!杜荷杜侯爷十六岁就进了军事大学,十九岁也就出来参军了!还有甘罗,十二岁为相,自古英雄出少年,你为何不答应我!”

工作人员简直要哭了:“苏侯爷那是特例!战争途中被李靖将军偶然发现才加入了军中,杜侯爷那是特招!而且当年的军事大学考试没有规定年龄!现在不也规定了吗?不到十八周岁不可以报考军事大学!你还要怎样!”

小娃娃就是不愿意走:“我不管!我不管!我千里迢迢来长安就是要参加科举考试!我要去西域做官!我就是要去!你不让我报名我就不走!看谁耗得过谁!”

工作人员瞪大了眼睛,排在小娃娃后面的报名者也皱起眉头。周围准备报考的读书人和学子也纷纷围观,纷纷开始斥责这小娃娃:“小娃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是为你一个人坏了规矩,那还要律法何用?规矩何用?!”

小娃娃的双手紧紧握着桌角,低着头,身体不停的颤抖,那工作人员实在是受不了了,正准备站起来把他给带走,结果小娃娃突然抬起头。居然已是满脸的泪水……

所有人都给震惊了。工作人员更是大惊道:“小娃娃,你到底是怎么了!不让你考你怎么还哭上了?这是规矩啊!定下来的大家都遵守的,你十五岁实在是太年轻了,做不好职位的!就算让你考你也通过不了啊!”

小娃娃一边哭一边说道:“我……我……我爹爹重病……他……他说……要等着我考上科举……然后……然后才能瞑目……否则……”小娃娃说不下去了。一屁股坐倒在地上。捂着脸哭了起来。周围的人们心情沉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了。

这的确不符合体制,不符合规矩,但是,但是这也是一个孝子啊,大唐以仁孝立国,从古至今,孝就是一个人立于天地间最起码的道德标准,你要是不孝,再有才能人们都不会理睬你,哪怕是出于统治需求的朝廷都不会选择一个不孝之人做官,朝廷也是需要声誉的。

但是现在朝廷的规矩和孝道产生了冲突,那又该如何抉择呢?

大家伙儿都不把目光放在了那个工作人员的身上,那工作人员的面色也不好,知道这个问题上自己要是处理得不好,这个总负责人的职位就别想要了,搞不好还要受到处罚,唉!怎么总是自己遇到这种事情?当初的薛礼现在的薛大将军就不说了,也是自己负责登记的,结果碰上了苏侯爷,居然就弄出了一个威震四方的薛大将军……

从辽东回来之后,薛大将军被调往了波斯帝国那里和阿拉伯人大战,在重要的一场战役中率军一万突袭阿拉伯军队二十万大军的本军大营,造成敌军极大混乱,为杜将军率波斯大唐联军主力攻破阿拉伯大营创下绝好的机遇,战后薛将军受伤很严重,一万精锐只有一千多人生还,此战之后阿拉伯人就非常惧怕薛将军,薛仁贵的大名也彻底打响。

军校双雄之名彻底坐实。

谁能想到当初苏侯爷一个心软就让薛仁贵参加了考试,结果真的弄出来了一个那么厉害能打的薛大将军,现在薛大将军也封侯了,柴绍将军生病之后是杜将军接任远征军主帅,杜将军回京结婚之后就是薛大将军接任远征军主帅,现在双方处于对峙,战局稳定。

………………

工作人员似乎想到了什么……

这个小娃娃,难道,又会是另外一个薛大将军?或者,是未来的朝廷高官?对啊,他是要考科举,不是参军,如果,如果他真的可以……那么……

工作人员看了看他的报名表格,张柬之,很好的名字,不是一般的家庭可以取得出来的,一看就是个书香门第,再不济也是个耕读传家的子弟,肯定读书识字,要不然也没有底气来参加科举不是吗?所以说,如果真的可以促成朝堂里的薛大将军的诞生,说出去,自己也很有面子不是吗?

但是,这个事情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他皱了皱眉头,走到了张柬之的身边,蹲下身子,小声道:“小娃娃,我告诉你,你要是真的想参加这次的科举,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是你在这里耗着是没用的,我不可能让你参加考试,你想参加考试的方法只有一个,去找苏侯爷,苏宁,苏侯爷,只有找到苏侯爷,你才有可能参加考试。”

张柬之一听这话,立刻停止了哭泣,愕然的看着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神秘的笑了笑,然后站起来。高声道:“好了好了,大家都不要看着了,报完名的回去做准备,没有报名的继续报名,不久之后就要考试了,大家都注意着点儿啊!不要做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了!快点快点!”

众人随之散开,张柬之坐在地上坐了一会儿,猛然站起身子,朝着人们口口相传的长安城最大的传奇苏宁苏侯爷的府邸那儿奔跑而去,在长安城你可以不知道皇宫怎么走。不过苏侯爷的家你一定要知道。就像你会牢牢记住平康坊在哪儿是一样的道理,平康坊有男人的梦想之一,苏侯爷的家有男人的梦想之二,只要你被苏侯爷看重。飞黄腾达是迟早的事情。

最早的那些军校子弟。薛仁贵。王玄策,焦长河这些现在赫赫有名的将军,都是寒门子弟。被苏侯爷看重之后成为了现在的大唐顶梁柱一样的将军,不要说这些是没有用的,不要说科举考试和军事大学真的可以决定一切,有一个贵人相助,永远比自己独立打拼要好得多,至少少奋斗十年。

不过,苏侯爷一般都不看重别人,也根本不接受什么人的拜访,苏侯爷看重的永远都是机缘巧合之下的,而且苏侯爷可以一眼就分辨出谁是人才而谁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想糊弄苏侯爷?开玩笑吧?有人这样做了,结果苏侯爷看也不看,这个人就被撂在那儿,最后自己灰溜溜的跑走了,还不只是一个人这样。

张柬之不管了,他也听过这些传闻,他也曾经羡慕过被苏侯爷看重并且大力提拔的薛仁贵和王玄策等人,还有那个曾经被家族抛弃的纨绔杜荷,现在赫赫有名,名望功绩不下于其父杜如晦,这都是成功的典范,被苏侯爷看重的成功典范,自己会不会成为这样的人呢?张柬之曾经这样梦想过。

但是父亲的病重和在病床上气息奄奄的牵着自己的手费尽力气说出的那句话——看不到我儿官凭,死不瞑目……

这让张柬之所有的梦想和幻想全部破碎,他知道,自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作为一个孝子,张柬之绝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亲死不暝目,也无法接受,虽然他只有十五岁,而大唐的规定是十八岁,大家都觉得老爷子强人所难,但是他还是奋不顾身毅然决然的背上了行囊,准备报考今年的科举考试,据说,今年的科举考试是皇太子做主考官,公平性绝对可以保证。

张柬之知道这是唯一的机会,也是唯一可以让父亲瞑目的机会,医院里的名医张大夫说,父亲最多还有三个月的活头,要是可以来得及的话,父亲是可以看到官凭的,但是如果稍微耽搁一点点,那么可就来不及了。

张柬之拼命的奔跑,拼命的奔跑,向着人们口口相传的苏侯爷的府邸冲过去,一路上也不知撞到了多少人,撞翻了多少东西,多少人怒喝怒骂,但是他始终不停下来,直到他冲到了苏侯爷所居住的坊门前,他终于停了下来,气喘吁吁的看着坊门,还有里面的一切,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他知道,这里就是他唯一的希望所在。

他进入了坊门,询问了苏侯爷的府邸到底在什么地方,被询问的人好奇的询问他找苏侯爷做什么,还有人告诉他若想做官的话不要来找苏侯爷,苏侯爷不会见你的,当初有个人在苏侯爷府门前等了七天七夜苏侯爷都不见,更别说是你了,小娃娃,身体那么单薄,就不要想这些了,老老实实去考科举,不是很好吗?苏侯爷是考官,这个时候更要避嫌,你一点儿机会都没有。

张柬之充耳不闻,只是径直来到了苏宁的府邸之前,看到了偌大的“苏府”二字,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刚要走上阶梯,就被门前看守的两个家仆给拦住了:“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张柬之一愣,然后喘了口气,说道:“襄阳学子张柬之,求见苏侯爷!还请二位代为通传!”

两个家仆互相看了看,左边一个家仆开口询问道:“来参加科举的?”

张柬之点点头,说道:“我……”话没说完,就被右边的家仆打断了:“小小年纪,不去走正道,老老实实的考试,就知道歪门邪道,谁告诉你的要来找苏侯爷?我家侯爷是副考官,科举期间,不见任何考生和相关人等,你回去吧!”

左边的家仆很不满的看着张柬之:“那么年轻的年纪,不知道好好读书学习,争取自己考科举,怎么就知道找这些门路?谁告诉你的?你们现在是多有福气啊,可以读书,可以识字,那么好的机会给你你居然还要走门路,你对得起你的家人吗?对得起当今陛下的隆恩吗?小小年纪,如此不求上进!”

九百一十八张柬之闯门(下)

“我……我不求上进!你们……你们这是从何说起!我不是来走门路的!我……我是……我……”张柬之现在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长满嘴也没地儿说理去,要说自己不是来走门路的,那也的确不是想通过苏侯爷求得一官半职,要说自己是来走门路的,那也的确是想通过苏侯爷求得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

这还真是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那啥也是那啥,说不清楚了都,所以张柬之很生气的指着两个家仆,却一句反驳的话也说不出来,千言万语缩在肚子里面,往日里在家乡就连先生都说不过自己,自己只要一开口,绝对的满场安静,谁敢和自己辩论?这才是自己参加科举的底气,但是,现如今……

“不管了,让我见苏侯爷!我要见到苏侯爷!让我去见苏侯爷!苏侯爷!张柬之求见!张柬之求见!苏侯爷!苏侯爷……”张柬之开始耍无赖了,希望靠着自己的嗓门儿可以让苏宁听到自己,注意到自己,他也大概清楚这两个人是不会让他进去的,当然他也不知道此时此刻苏宁是否在府中,只是他的直觉告诉他除了这样做没有别的方法可意见倒苏宁而已。

他猜对了。

苏宁此时正在家里面监督苏庆仁读书,上午的时间是用来读书的,下午的时间是用来习武锻炼的,他苏宁的儿子怎么可以文不成武不就呢?苏庆仁小小年纪就如此顽劣,这让苏宁深切的感受到了教子的不易。那些公务繁忙的父亲那里有功夫教导自己的儿子呢?所以虎父犬子就是这样来的,苏宁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是犬,就算不是虎,也得是条狼!

所以苏宁针对苏庆仁的特训计划就开始了,有些时候公务繁忙,早出晚归的,那就早上布置任务,晚上回来检验,有些时候轻松些,那就一整天呆在家里面。盯着苏庆仁读书习字练功习武。让这小子见到苏宁就苦着一张脸,苏宁也感受到了当初自己小的时候不希望父母在家,而希望自己一个人在家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的那种小孩子心态。

谁希望被大人管得死死的呢?

可家教真的是为孩子一生打下基础的时候,一个人是否优秀成功。往往要从他的童年追根溯源。一个成功且优秀的人。他一定在童年时期有过不同于一般人的经历或者是兴趣爱好之类的,这很重要,这人往往能否成功就要看这个。成功不是偶然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平庸更不是偶然,一切都是必然。

以后苏庆仁的成就止于何处,往往就要看他的童年时期苏宁给他打下了多么深厚的基础,他未来的成就一定可以追溯到他童年的基础,以及为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