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天子门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天子门生- 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谢陛下!”江逐流饮完酒,双手捧着犀角马上杯,恭恭敬敬地捧到小皇帝赵祯面前。

小皇帝赵祯大笑,说道:“江大人如此豪气,可是要再来一杯?”

江逐流吓了一跳,偷眼望去,却见小皇帝赵祯眼目中全是狡黠的笑意,知道小皇帝赵祯是在消遣他。

江逐流连忙躬身答道:“陛下,这一大杯酒已经让臣不胜酒力,若是再来一杯,恐怕陛下要找车子把臣运进汴京城了!”

第一卷 第三百五十七章 知枢密院事

小皇帝赵祯大笑,然后道:“既然如此,朕就不为难你了!”

赵祯对江逐流赐酒完毕后,大臣们这才开始对散开的四百多有功将士进行赐予酒。江逐流治军极严,军营中是严格禁止喝酒的,只有在大胜之后才会偶尔开禁,但是也是稍尝即止,除了把将士们肚中的酒虫勾引出来之外,并不能真正解除将士们心中的馋酒。如今大胜归来,陛下和朝中大臣亲自捧上皇宫的御酒,将士们谁能够不心动神移?那些酒量小的士兵和校官们两大碗酒下肚,便是面红耳热,有几个已经开始摇摇晃晃,眼看就要跌倒了。

小皇帝赵祯见状,立刻对秉笔太监陈琳说道:“着宫女把不胜酒力的将士们扶上缁车。”

陈琳迟疑了一下,低声禀告道:“陛下,如此怕有不妥吧?”

小皇帝赵祯勃然大怒,抽出身边侍卫的剑大声喝道:“他们都是朕的勇士,为了大宋在疆场上浴血杀敌,如今不胜酒力,难道宫女们就不能扶他们上一下缁车?谁敢阻朕,必剑锋以试!”

一时在场的文臣武将都愣住了,谁曾见过大宋皇帝如此敬重过军中将士啊?在大宋一朝,武将永远比文臣低上一等,如今难道要在当今圣上这里翻转不成。

小皇帝赵祯见没有人行动,眼中厉光一闪,手中的宝剑就举起了起来。

老太监陈琳连忙大声传道:“陛下敬重将士,尔等立即奉命!”

宫女们这才醒悟过来,躬身一声:“谨遵陛下之圣命!”

旋即上前,两人一组,将那些已经站立不稳的将士扶上路旁一长排挂着垂帘的缁车。宫女们向来都是侍奉皇上和宫中嫔妃,如何碰过皇上以外的男人啊?再说这些将士经过长途跋涉,十数天甚至一两个月都没有洗过澡,个个身上都散发着强烈的汗腥味和体臭味,再加上满身酒气。混在一起,既然让一些有洁癖的宫女吐了出来。她们恨不能把自己的手剁掉,侍奉皇帝的手碰到这些臭男人可真是遭了罪过了。

小皇帝赵祯哈哈大笑,说道:“这就对了,没有这些勇士们奋勇厮杀,安得我大宋国泰民安?”

说着赵祯又从身旁侍女手中端起一个天青瓷碗,对整齐肃立的将士们双手举起,大声说道:“今天你们就敞开了喝,谁人醉倒了。s都有朕兜着。来,朕敬我大宋勇士们一碗!干了!”

小皇帝赵祯一举手,竟然是汩汩饮干。

那四百多勇士在前面受了招讨使江逐流地敬酒。就觉得感动万分,江大人和麾下将士乃是一个心气。现在又见到当今万岁竟然如此敬重他们,心中得感动更是要超过前面江逐流敬酒几分,他们齐齐地一躬身。高声喝道:“陛下万岁万万岁!”然后自豪地挺起胸膛。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江逐流本来已经酒气上涌,头脑有点不怎么清醒了,可是看到小皇帝赵祯表演这一幕,一股寒意直冲脑门,胸间的酒意陡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老太监陈琳是小皇帝赵祯的最亲近的心腹,如何会不遵守小皇帝赵祯的旨意?刚才的那一幕明显地是小皇帝赵祯和老太监陈琳串通好有意表演出来的,为得就是收买将士们的心。小皇帝这一番表演,使得刚才江逐流在十里长亭出对四百勇士使用地收买军心的手段完全失效。

在这一刻,江逐流陡然觉得小皇帝赵祯长大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单单纯纯的赵三弟了。他已经开始有自己独立地思想了和行为方式了,即使是太后也不能控制他了。

江逐流深信,方才小皇帝赵祯所表演的一幕绝对没有经过太后的授意。以刘太后保守的性格和作风,一定会坚持大宋祖制,绝对不会费尽心机去收买武将和士兵地军心。在大宋。文臣永远是处于第一位地,是大宋权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江逐流眼神复杂地看着赵祯。从现在起,江逐流再也不能以小皇帝对赵祯进行称之了。

赵祯这边抚掌大笑道:“好!郊迎礼毕,将士们随朕入城参加皇宫大宴!”说罢就亲热地玩起了江逐流的胳膊,笑着说道:“江大人,来,你与朕同车入城!”

赵祯一副不由分说的样子,拉着江逐流就往辇车上去,江逐流此时再要辞谢已经来不及了,便无可奈何地被赵祯牵着手上了辇车,在两旁大宋百姓的欢呼声中车声辚辚地驶入了汴梁。

辇车到了皇宫,赵祯亲热地挽着江逐流下车进了皇宫,身后缁车中那些烂醉如泥的将士们就失去了参加皇宫庆功宴的机会,那些还清醒着的将士则跟在后面进到了皇宫之内。

皇宫内早就摆起了规模盛大的庆功宴,正中摆着长长地一条龙案,龙案后并排摆放着两把龙椅,刘太后面罩轻纱高踞左边那张龙椅上。

江逐流抢步上前,躬身施礼道:“臣江舟参见太后!”

刘太后笑道:“江大人请起。”

赵祯拍了拍江逐流的肩膀,笑吟吟地对刘太后微微躬身说道:“参见母后。”然后移步到龙案之后,和刘太后并排坐下。

见江逐流还立在案前,刘太后就笑着指向赵祯下首那个坐席说道:“江大人,请到那边就坐。”

在大宋一朝,文臣地位比武将地位高,所以文臣居左,武将位右。刘太后下首为左边,应该是文臣的坐席,近挨着刘太后的当然是当朝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吕夷简吕大人的坐席,以下依次类推;皇帝赵祯下首是右边,是武将地坐席。江逐流此时身份是大宋二路平叛军招讨使,是武将,坐在右边是没有错,只是右边第一个座位本来应该是枢密使钱惟演地坐席,江逐流怎么能够去坐呢?

于是江逐流连忙躬身辞谢道:“太后,率军平叛乃是武将的份内职责,臣江舟虽然薄有微功,但是却不敢居于武将之首,还是请钱大人入座,江舟退居次席吧。”

按照江逐流地职位,此时退居右边的次席也不够资格。但是因为这个庆功宴是为大宋二路平叛军摆的,招讨使江逐流是主角,所以坐在次席也不为过。

刘太后笑道:“江大人,今天是为你庆功,你就是主角,没有那么多虚礼。哀家让你就坐你自管就坐便是。”

赵祯也笑道:“江大人,既然太后有命,你当遵从便是。”

江逐流唯唯诺诺,不好再推辞,只好转身向身后的钱惟演道了个喏,然后缓步走到赵祯的下首,入席坐好。

江逐流竟然入座,其他文臣武将都按照各自顺序入席就坐。狄青由于官职微小,就敬配在武将的末席。

至于那些有功的将士,则是在距离太后和皇帝有近百步之遥的地方设有酒席,他们坐在那里能远远地看到太后和皇帝一眼而已。即使如此,已经是莫大的恩宠了!

入座之后,太后对江逐流说道:“江大人,圣上想封你为辅国大将军、知枢密院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辅国大将军是的武散官军阶,是表明武将品级的,是正二品的武官。知枢密院事则是正二品的职官,是仅次于大宋最高军事长官枢密院使的军事官员,相当于枢密院副使,这对江逐流来说无疑是一步登天了。从一个小小的招讨使升任为大宋军事副长官,这个步伐迈得可真够大的。

江逐流连忙欠身说道:“臣江舟多谢太后和圣上的美意,只是臣江舟出身卑微,一战而据此高位,实在是担当不起啊!”

刘太后显然是事先和皇帝赵祯商量过了,她笑道:“江大人莫要推辞,你若担当不起,大宋还有谁人能担当的起?”

然后刘太后目光转向赵祯,说道:“圣上……”

赵祯立刻知道该怎么做了,他高声喝道:“传朕的旨意,大宋二路平叛军招讨使江逐流率领大军剿灭党项,战功赫赫。特封为辅国大将军、知枢密院事;二路平叛军先锋官狄青扶助江逐流功不可没,封为宁远将军,左义卫马军指挥使。其他二路平叛军有功将士按照功劳大小由枢密院列上条陈,一并封赏!”

江逐流和狄青连忙离席到中间躬身答谢,口中说道:“谢皇上圣恩,谢太后圣恩!”

远处平叛军将士也离席跪倒高声叩谢。

第一卷 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房偏房

谢过皇上和太后,江逐流、狄青并将士们重新入席。

刘太后微微一笑,对龙案右边的赵祯一抬手,轻声道:“圣上,可以开宴了。”

赵祯点了点头,对司礼太监下令道:“开宴。”

司礼太监迈前几步,站在九尺高的御阶上扯着沙哑的公鸭嗓子喊道:“庆功御宴开始,钟鼓乐舞起…………”

自从先皇真宗签订了澶渊之盟之后,皇宫之内从来没有摆过大型的庆功宴。这次江逐流平了兴州,灭了党项,不单是皇帝赵祯继位以来第一次大胜仗,也是自从先皇真宗澶渊城下被迫结盟之后大宋朝的第一次在军事上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所以无论是刘太后还是皇帝赵祯都非常重视这次庆功宴,让宫中司礼太监精心布置了这场前所未有的钟鼓乐舞盛典。

殿外广场上早把皇家礼乐中最大的洪钟巨鼓摆放出来。

御阶上司礼太监的一声号令,“钟鼓乐舞起”的声音便被一个接着一个的黄门官特有高亢尖锐的声音传到殿外广场。殿外广场上的洪钟巨鼓顿时如春雷一般遥遥地从地平线上滚了开去,跟着汴京城中大相国寺的钟楼里两口巨大的铜钟也悠扬地响和起来,随即开封四门朱雀门、景龙门、梁门和曹门城楼上的钟鼓声都应和着响了起来。

于此同时,整个汴京的百姓听到钟鼓声传来,仿佛得到统一的号令一般高声呐喊:“天佑我皇…………!兴州大捷…………!大宋万岁…………!”

一时间,呐喊声惊天动地,竟似要超过雷鸣一般的钟鼓声,整个汴京城仿佛都要淹没在这一涛接一涛的呐喊声中去了!

大殿中本来一片肃静,但是听闻着宫城外传来的一浪接着一浪的呐喊,上至太后皇帝,下至文武群臣都兴奋不已,在百步之外饮酒的将士们更是扯着喉咙应和着宫城外的呐喊:“天佑我皇…………!大宋万岁…………!”

洪钟巨鼓声方自平息,礼乐之声顿时大作。一群宫中少女迈着轻盈的步伐飘进了大殿中央,在红色地毯上旋转着散了开来,身姿在乐曲声中摇曳着如春日地杨柳一般,只把征西回来的将士们看得如此如醉。

盛宴从下午开始,到了深夜方才结束。刘太后年龄大了,身体支持不住,一个时辰之后便退回宫内歇息,皇帝赵祯和一众、文臣武将陪着江逐流和众将士一直到深夜。

宴会结束的时候,所有人的眼神迷醉。赵祯兴犹未尽,摇摇晃晃地拉着江逐流要和彻夜谈心。江逐流连忙辞谢,说要此次征战将近一年,要回去向母亲请安。赵祯这才放过了江逐流。

江逐流回到家里,家门口正***通明。冬儿和崔筝扶着江母,在遥遥向宫门方向张望。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开封城的百姓拥挤在这里,白天江逐流和皇帝赵祯坐在辇车中。他们没有看到百胜将军江逐流的风采。心中感到非常不过瘾,所以此时就来到江逐流家门口,陪着江逐流的母亲和妻儿一同等候江逐流,希望能够亲眼一睹百胜大将军的风采。虽然现在已经是深夜,人群并不散去,兀自兴致勃勃地等着江逐流。

远远地看着一群人簇拥着江逐流过来,中间几个是江逐流的亲卫,周围的却是从皇宫外就开始跟着江逐流奔跑地汴京百姓。江逐流连连拱手告饶:“诸位乡亲,诸位乡亲。天色不早了,你们回家歇息去吧。江舟以后在汴京城内日久,你们随时可以过来看我江舟。”

江逐流回到家门口,没有想到这里聚集的人更多,他遥遥地看着冬儿楚楚可怜的身姿。恨不能扑上去把冬儿揽在怀里。可是周围这么多人,他有再多话也必须忍住。到家里门再说。江逐流目光一转又看到崔筝幽幽地目光,仿佛是嗔怪地他为何这么久才从塞外归来,但是那嘴角一抹笑意透露出了崔筝对他归来是多么开心。

至于江母殷切的目光,江逐流早已经看到了,他内心也是非常感动,在这个时代中,他早已经把江母当成他真正地母亲。

“参见母亲!”江逐流纳身便拜。

江母颤巍巍地迈前两步,把江逐流一把揽在怀里,口中叫道:“舟儿,你终于回来了!可想死为娘了…………!”两行浊泪夺眶而出。

江逐流跪在地上抱住江母的腿,抬头望着江母,口中叫道:“母亲莫哭,母亲莫哭。舟儿不是好端端地回来了吗?”

崔筝和冬儿也在一旁劝慰着江母,可是她们的眼泪却不争气地流了出来。好一阵,三个人才止住了啼哭。

江逐流赶忙站起来,用衣袖替江母擦干眼泪,又低声对冬儿和崔筝说道:“冬儿,筝儿,你们先扶着娘进去,我稍后就到。”

冬儿和崔筝扶着江母进去,江逐流回身对周围看热闹的百姓拱手道:“江舟多谢诸位父老地抬爱。现在天色已晚,江舟要回去侍奉娘亲,诸位父老也散了去吧!”

周围百姓目睹了江逐流地风采,心愿已了,此时看江逐流要回家,随也各自散去。

江逐流回到家里,冬儿和崔筝就扶着江母在院中等候,江逐流上前亲自扶着江母,进了正房。然后江母上坐,江逐流坐在下首,崔筝和冬儿在一旁陪着。江逐流简单地把他这次西征党项的经过和归来后皇帝的封赏说了一下,江母和崔筝、冬儿对江逐流得到的封赏已经漠不关心,她们宁愿江逐流没有什么封赏,能够平平安安地陪着她们在家里。

等江逐流讲过一遍后,江母就说道,天色不早了,舟儿一路劳顿,冬儿你扶着相公回房休息吧,筝儿今天晚上就陪着为娘吧。

江逐流拉着冬儿的小手回到厢房,把门插好,把蜡烛移到床头,看着冬儿娇艳的脸庞,江逐流不由得食指大动,他搂着冬儿纤细的腰身,大嘴就去寻找冬儿可爱的樱唇。冬儿骤然间又嗅到江逐流身上那熟悉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