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幻之盛唐-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家家尽踏还乡曲,明月街中不绝人。”

不愧是宰辅文章,文华沉韵。回味百般,纷纷称好,乃赐饮一爵。

就听另一列中有人起身道:

“秋来四面足风沙,塞外征人暂别家。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汉兵出顿金微,照日明光铁衣。百里火幡焰焰,

千行云骑騑騑。蹙踏辽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飞。

正属四方朝贺,端知万舞皇威。

少年胆气凌云。共许骁雄出群。匹马城南挑战,

单刀蓟北从军。一鼓鲜卑送款,五饵单于解纷。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

这是武臣班中,河西节度李嗣业的奏进官,行军司马李牺筠献词,亦见铁石荐骨。跄跄有声。唐代之官员多允文能武,名将之中多有文才斐然地辞家,这些之作为武将之列靠前的,照例也要代表各自的藩镇大员颂词一方。

由这两位抛砖引玉,顿时华章如潮,

不过这种锦上添花,制造气氛的工作,主要还是那些站班文臣。侍御学士的任务,我既不感冒,也没我什么事。

倒是借机,神游起天外,回味起几个时辰前,突然对那女班中。唤做黛黛的可人少女,用笑mimi大叔那种富含意味的语气,说上一句“我府上还缺几个女赞”,让她当即羞红透烧耳根地,那群少女象炸了笼的鹌鹑,唧唧喳喳地娇叫戏笑起来的情形,道是青春有梦想真好啊。

就觉得有人在扯我,习惯反手挣了一把,却不知哪个王八蛋,踩了我的袍脚。就跌出列班来。不由一阵喧然大哗,没想是我。旁边的礼官正是熟人姚恩楞了楞,还道见多识广,有急智,乃习惯性条件反射道“龙武将军同金吾将军,春内供奉、内苑行走,。。。。。行宫都部署,总宿卫使梁笑献词,恭拜圣安”

玉阶华廷上的老皇帝眉头一动,露出一点点表情,却似万年冰峰,又沉容下去。

左右列班中,却已经露出了诸如惊异、好笑、哑然、幸灾乐祸、看戏的表情。

还可以听到很隐促的口气低语“不会拿新白辞来献把”,

因为我剽窃地那些歌曲,多是白话文运动后的产物,语言直白通俗易懂,所以在通过乐工们在市井民间传唱引用,甚是流行,因为便于流传理解,又被当做类似“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类《北府谣》以后的变体,称之为“新白辞”。但对大多数士大夫之流主流知识分子阶层,这种下里巴人的表达方式,还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而我门下聚拢了不少文学之士,虽然因为不时的流露,在作诗评词有点名声,但显然还是有许多人颇不以为然,更愿意相信我这个武夫的才名,是靠门下的高级枪手们堆碰出来地。

这一会下来,我心念已经转了几转,还好自小唐诗宋词熏陶的功底扎实,已有了计较,义无返顾的将文盗的大刀,砍向几十年后的白乐天同学,你的大做《七德歌》我就华丽剽窃了把。

乃从容拍了拍衣服,朗声道:

“太宗十八举义兵,

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

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

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

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

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征梦见子夜泣,

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

死囚四百来归狱。

剪须烧药赐功臣,

李绩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疮抚战士,

思摩奋呼乞效死。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

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

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

舞七德,

圣人有作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

岂徒夸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

王业艰难示子孙。

(再次鄙视下贞观长割,拿贞观盛世。当大清风云开唰,行盛唐之名,复辟满请之实地吴子牛之流御用主旋律)

至少,歌颂老祖宗是绝对不会犯错地,已经盖棺定论的东西,

看这朝堂上再次一片,多有目瞪口呆的情形。心中一阵大快。

沉静了半响,针落有声。才听,老皇帝面如春冰动融,大赞一声“好,岂徒夸圣文,王业艰难示子孙,当是如此”显然正合其心。

这才,轰声哗然。

“昔有曹子建七步成诗,今有梁容若一跌成词”那余怀贞满面意味深长对我一笑,亦起身当先举杯呵呵道“这是陛下洪福,当是我朝之幸,当浮一大白”

我倒,这家伙拿我和曹植那衰鬼相提并论,这是损我,还是夸我啊。

“正是”

“当如此”

。。。。。。。。。。。。

不过。宰辅带头,底下也很给面子的捧场吹嘘,应声如潮,这突发事件总算揭过去,奉酒赐饮,还算给千秋宴上。留个佳话纭纭。

又连连举杯,敬说典故,妙语风声,辞章如珠的交谈中。

老皇帝终于暂时起驾离开,到后朝接受内廷后宫的朝拜,好让臣子放开手脚,大饱朵侩,不然在那位至尊的眼皮下饮宴,总教人吃地不自在,每句话都得反复思虑。不然就是乱言失礼。那位一开口,就要大家轮番辞颂上半天。任谁也坚受不了多久的。

毕竟历来陪领导一起喝酒吃饭是一件麻烦事,而且这个还是全国最大地领导,什么叫做食不知味,什么叫做战战兢兢,少不得对肠胃消化能力和神经粗细程度,是一种考验,时间长了底下地官员,只怕多少要患上些诸如胃溃疡、肠梗塞之类消化不好营养不良等诸多职业病。

大家松了一口气,气氛就轻松自在多了。

除了那些位列三公三辅、三孤三少的师、保、傅们和内外三省台、寺监诸要,身边总是拥绕着人,比较繁忙外,其他席次并没有严格要求,我乘机到外头串串。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在大殿内朝上荟宴,老皇帝开宴前,登临玄英楼上致辞后,接受臣民山呼海拜之后,殿前空地上摆开地筵席,招待规格更低一些,更宽松一些,称之为“大酉甫”,为与民同乐之意,当然这里所谓的“民”,至少也得是有功名在身的所谓“高级人民”,也几是通常所说的,官士农工商地五民第二等的“士”阶层以上。

我很是做不惯这时代宴席,席地而坐的方式,可这年头凳椅这东西还没普及,也就军中有类似折叠凳,几根木棍支片布的胡床。我家虽然普及凳椅,但外面还不算流行。

喧声攘攘,人头簇落,淡化了品级阶秩,锦袍玉带混于布衣大胯,青蓝槠赫,散杂着朱绯葛褐,都在忙着套近乎,拉关系,乃至结朋纳党,在这种场合下,勿论是政治立场,还是排戏倾向,就比较容易的可看出些卯端来。

哪些是关陇外来的空降派的,哪些是蜀中的地方实力派,哪些是从龙保驾地旧勋,那些又是后来赴难的新晋,那些是地方传统世家大族背景的老蜀党,那些又是几次官场变动替换上来的年轻新秀等等。

按照出身的科班、承荫、保举、清望、累进等仕途不同,又可分做三六九类,然后加上同乡、同门、同学、同事各种干系源源交杂在一切。众生万象,暗流涌动。俗话说物以类聚,哪个人的活动能量最大,哪个人声望很高,哪个人最受欢迎,哪个人最懂得做人,那些人孤冷清高,那些又是热衷阿逢,耳热忘情之下,也轻易可以辨析出些来。

其中还夹杂着好些易装后地内团外标,和殿前班的人手。见了我纷纷让过目光,左右他顾了,所谓与民同乐,但也要防止被人混近来做一些破坏安定团结大好局面的事情。

比如这个胖呼呼,一看就象个那种贪官造型,就差没在脸上写,我是腐败分子的家伙,一身云地八断绫的浅朱袍撑的满满的。

对着案上一盆新鲜的瓜菜,象某种酣态可居的吉祥物一般的吭哧有声地奋力战斗着,口中还念叨着。

“希奇啊希奇,什么时节了,还有这鲜货”

“你就不知道了把,这是流民大营特贡地稀罕,据说叫什么暖棚菜”同席的另一同样奋斗不息地官人,嚼着满嘴的生脆,抬头道。“世面上可是寻不到的”

“这也不算希奇了,据汉时就有所闻了,无非燃碳暖屋以催菜熟”又有人插口道

“这不是逆转天时,那个不详的说”胖子一楞。“儒林那些老头子不说什么么”

“逆你个头啊,都说了这是我主圣德,天降祥瑞才是啊,难道你想触这霉头”

。。。。。。。。。。

我淡淡一笑,温室暖房这东西,其实不是后世人的专利。至少在东汉末年就有相关的记载,据说最迟在汉代,我国就发明了温室栽培技术。《盐铁论。散不足第二十九》描述当时富人的生活有“冬葵温韭”,这里的冬葵、温韭即是加温培育的蔬菜。《汉书。循吏传》说的更为具体:“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意思是当时的宫廷为了冬季培育葱韭等菜蔬,盖了屋宇,昼夜加温进行生产。这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温室栽培。

其最大的要决,就是用炭炉保温,却不一定需要充足的日照,只是经历了南北朝的战乱离散后就失传了,通过那些匠人,将这古老技术挖掘出来,我只是稍加了改进,都建造在在铁器工场的外围,用利用地下输送的矿治余热和活动式的开合棚架采光,就足以应付大多数需求了。当然成本满高的,还是做冬季奇货可居的打算,献给皇宫大宴上,就是最好的广告了。

走看四逛,欣赏他们情态各异的面孔,这些外官品级并不高的,在其中并不怎么显眼,但得益于我来蜀做的那些事情积累的“良好名声”,许多能够认出我的,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极端反映,和精彩纷呈的表情,或受宠若惊,或殷切热忱,或浅言笑笑,或避口不言,或讳莫如深,或虚笑告走,敬而远之,或干脆如见瘟神,避尤不及。

。。。。。。。。。。。。。。。。。。。。。。。。。。。。。。。。。。。。。。。。。。

烦啊烦的,猫也要进围城,春运结束这些日子,都在上街看家具,买壁纸,无数任务排列中

作品相关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攘攘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攘攘

第一百六十二章

这些都是中下品的地方官,往往多是治理一方的小父母官,或是州下实权司曹的属官,对世情也接触的多,混在他们中间听讲起那些官场传闻民间逸事,也是不错的。

我的手下的安抚司、将作、太府之流,也借机在其中挑选一些勘为己用的,首选当然是那些累进出身官吏,从最底层一步步做上来,相比那些科班出身的也许学历和才华不如,但胜在底层上来的,做事经验和阅历之丰富,更不是那些承荫的二世祖,自德高洁的清望官,乃至花钱堆出来的捐班官可比的。而且数量庞大,

选择的余地也大。再说他们的起点比较低,仕途上不如科班出身,往往更加珍惜机遇,同样的职位和代价,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经历的升迁磨砺的多,不用怎么历练,就可以投入使用。

从郑元和到温哲、乃至赵胖子身边都聚集了这么一群人,穿了一身云地青、缎蓝的官袍,皆是一副小有得色的成功人士姿态,凑做一个小圈子,带着殷切和小心的表情陪着说话。

转了几转,就听一个熟悉的声音,正口灿若花的在说什么“天下美女,扬一益二楚陇四”

引的一片哦喔的感叹不已。

一身白纱金翅武欹装,赫然是我那号金牌小弟之一,奉威将军李祁。身边还围拢了一群同样可以称的上年轻少俊地听众,显然想把他的品花同好会的规模,继续发扬光大的趋势。他现在也是勋、翎、策三卫子弟中半公开结社,青年禁卫军的总召集人,时常组织点活动,日子也过的滋润。

“这淮扬自古烟花盛地,地理滋养。女子灵秀,道是*光芙蓉面。绿柳小杨腰,那西子就是吴人。”

“哦”“呵”一片的赞和声。

“这益嘛,自然便是这蜀地,山川迭秀,自成天地,精华之聚,又在这锦官城。

当世杜子美有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楚就是云梦之地,古有王嫱,。。。。。今尤以江陵为最,好称做:种花如种田,琵琶比饭钵多。。。。。。。。。。。”

“那三秦之地自有银州(米脂前身)这般,著名地佳丽产地,史上可是生养过貂禅这等的秀色。今号做银州女,妻半陇。。。”

历数下来,已是两眼放光,魂兮神往地,之让人想起某种酷爱羊肉,喜欢披羊皮的动物。

我心道是虽有几分夸张和渲染,但是并非无道理的,生活环境好能养人,这几处多是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富庶之地,常年环境耳嘘目染的熏陶培养,自容易比其他地方多出美女,成为地方的特色,这也是除了杨太真外,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他沉鱼、落雁、闭月什么的。还真能对号入坐地重要原因把。

“话说眼前。如今这成都十秀佳人,又有了化。。。。。。。。”他又掏出本图彩纤毫的册子。

突然一眼撇见我。顿时做大惊状,迎了上来。

“老大您可出来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那思慕心情,好比那滔滔江水,滚滚黄河。。。。”

“得了,天天这么淹,黄河之水早给你抽干了”

“您老的教诲,就好比那红太阳。。。”

“别乱叫,真正的太阳在里头呢”

“每想起您的音容笑貌,就。。。。。。”

“停停,再念就成悼词了”

这一番话下来,左右早一轰而散,隐约还可听到“汉中王家那浪形无状的老2,又开始发标了了”议论纭纭,相视了一眼。为我介绍起剩下的人来。

什么新任成都团结营使卢元裕,南充防御使杨齐鲁,还有姚州军调过来的剑南兵马使席元庆、临邛太守柳奕等本地军将官吏,都算是经济利益上有些勾连乃至牵扯到仕途地关系户。也是老皇帝临蜀后,新提上来的,分别代表某些方面的实力派。

虽说官场几经动荡,但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看来,有人觉得是灾难,有人觉得是机遇,但不论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少投机者的。就似那崔圆,行事虽然不免为人所垢,但是他站队表忠地及时,不但转正,现在还是总领三道兵马的一方大员。只怕羡慕人的更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