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幻之盛唐-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废话少说,你的分量还不够,叫史思明出来”

“若要见我,就不要藏头遮脸,如缩头乌龟一般”

这话一出,似乎早有预备。

那些黑压压的史军,如潮水般分开一条道路来,中间徐徐驰出一彪人马,虽然隔着极远,华丽地鳞衣绣銮,晃花了人眼,却压抑不住那种发自骨子里地森森肃杀。甚至让人生出,在华美的袍衣下是一种猛虎凶兽地错觉,而在他们的中间,众多虎、彪、貔貅、麒麟等山纹甲的大将,簇拥着中间一个龙磐高盔的人物。两旁甚至还有一些骑在马上地鼓吹、金瓜、斧钺、旗牌、旌节什么的。

只可惜他的头脸,都隐在华丽不象话的盔子里。让我想通过单筒望远镜看看这好凶名赫赫的第一叛臣,长的是什么样的打算落空了。

“这算什么,满城尽带黄金甲么,想不到史思明也有这种恶意趣味”看着满目地黄色调我感叹道

“这厮想做皇帝,想的发疯了,河北还没平定,就摆出了王家地行仗”那是司马岑参冷冷讥诮的声音

“所谓。沐猴而冠,也不过如此”

“威武”

“无敌”

哄声如潮的呼叫声中。

对方却前呼后拥的缓缓趋前。却刚好徘徊在弓箭最远能及的射程之外。

欺负我城中没有床弩、石炮么,居然敢站的那么近。我轻轻偏头道。

“那位就是史思明么”

“属下,也看不清楚”虞侯将鱼同回答道。

“算了,能赚到一个就算一个,总得给个永生难忘的纪念吧”。我在背后对他们做了手势。

“神机营,上家伙”

呼哧呼哧有声,挥汗如雨地义勇们抬上了一些东西。小心轻防在城头,斜斜摆好。

与此同时

城下队伍中,在末尾不起眼的地方,也在对着城头的方向耳语

“就是那位么”

“已经确认过了”

“好胆魄,不愧是让大王重视的人物,居然敢就这么站出来”

“皇上摆了这么个大战阵,就是为了赚他着几句话么”

“当然还有其他打算,你没看见。。。。”

“近了。。。近了。。。”

“准备。动手。。。”

却见城头上,突然腾起好几条烟柱一样的东西,

“小心”

“床弩”

一阵骚乱,那些史思明的卫士手疾眼快用身体和马盾,掩护着中间的存在,纷纷驱马而退。却随又见到那几只疑似床弩的东西,速度慢腾腾地,甚没有准头的散落在他们身前的不远处,歪歪斜斜的一头载倒,还在冒着烟气,另一些包裹一样的东西,则是飘飘忽忽的飞了半会,才扑一声落在他们先前站过地面上。

顿时哗然一片,随又哄声大笑起来,甚至还有人小心上前。拿枪戳了戳确认没有危险后。干脆纷纷挑起来,甩在枪头上。示威一般地轮流,对着城头大声的讥笑潮骂。

看到这场闹剧一样的表现。

一时之间,我只觉得血都涌上脸来,此刻的脸色,恐怕比猪肝的颜色好不了多少。

所谓精心准备的撒手锏,变成对方的笑料。咬着牙转头闷声道

“你们是在哪里找出来的”

“回军上,是在马料的库房底下里找到的”

我在心中哀叹起来。

显然河北行营那些不识货地傻蛋,保管不善,居然把这东西压在干草下面,现在又是雨季,拿出来多半有了潮气。。。。

“难道,你们没烘干一下”我有些咬牙切齿地低声道。

“回大人,这是您特意交代过,这东西要避明火”城中义勇的军目,一脸诚惶诚恐地回到道

我彻底无语了。

这就是刚刚他们在卞州城中库房里找到的,原来我从大老远从成都运来这东西,是准备用来对付邺城的高大城墙实验兵器,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东西未到外城已经破了,而西北军的那些家伙在上游掘堤灌城,让这东西最一片汪洋中,也没了用武之地。后来七转八送的居然就被载到这卞州。

这十几个铁皮圆缸子一样的东西,可是成都军器所最高机密研究的一部分,具体参照解放战争中,用汽油桶发射炸药饼的“土飞机”,用人工手段合成出类似硝化甘油的东西,并不太困难,困难的是给其找一个稳定的载体,还有发射药的配方。

通过练铁高炉的废气蒸馏二硫化铁凝结物,再提纯过滤沉淀杂质得到初步浓硫酸。虽然成本和工艺还没达到物美价廉的程度,但有了这个基础,重要地发射药——硝化绵也不是问题了,这时代西域大量进口棉花,在海南已经开始种天竺棉,等多样化的引进作物。有草木灰和钟乳石煅烧提练的碳酸纳作为中和剂,用井盐结晶的氯化纳做缓冲剂。至于从动植物油脂提炼的甘油就更容易了,在广州已经有大规模使用鲸脂的历史。让硝化甘油也不是很遥远的事情。

但真正问题是保存和运输地问题,地球人都知道,伟大的炸药先驱诺贝尔同学,是冒着屡屡被炸成残废,乃至没命地危险,才找到最合适的配方和原料的。但好在后世无数的穿越小说已经将这些概念琢磨的烂熟的不能再烂熟,网络上做简易炸弹的工艺。也是流传甚广。经过大量原料地浪费和相当人员的牺牲,确保炸药稳定的藻土替代物,经过反复的实验,也终于发现了,

这东西的射程非常的短,甚至连这时代未经改良的床子弩都不如。不过使用门槛低,不象车弩、石炮需要十数人到数十人的维护和调试。

另一些则是一些尖头柱子一样地东西,看起来类似后世放大版本花炮——穿云箭。说白了也就是个大爆竹,用的剑南特有的中空大竹,制成的土火箭。在近代历史上,还有另一个名字,康格里夫火箭,热兵器史上昙花一现的东西。属于19世纪英国军队的创举,本来原形是中国传入印度地花炮技术,在殖民战争中,被东印度公司获取并加以改良,大规模运用在了欧洲战争中,甚至在滑铁庐战役中也有它的身影,不过这东西射程不如大炮,重量也远高于炮弹,很快就被层出不穷的新式大炮所淘汰。

但在这个因为冶炼技术的缺陷,不太可能要用几千斤铁去铸炮的时代。还是一个不错的替代物。

可以推动十斤以下的燃烧囊。或者薄铁壳爆破头,达到几千步的距离。相对便携。一匹驮马左右可以各带八九只,立到地上只要一个作为道向的简单支架就可以发射,甚至用举着两面盾牌都可以搭成一个发射轨,成本贵一些,但射程要更远一些,但是准头就很有问题了,毕竟在这个既缺乏足够的精密工艺,又没有空气动力学等学科辅助地时代,不能指望有指哪打哪地效果。

黑火药的工艺更简单了,在古代之所以杀伤力不高,却是因为加工地精度不好,难以迅速充分的燃烧。为了实验和保密的需要,不但在山中圈了老大一块地作为实验,以发瘟疫为名,将附近的零散人家都迁走,虽然如此,但那一年民间还是在传说,有人屡屡在晴天听到平地打旱雷,来年怕有大旱纭纭。

最关键的是两军相遇时,一方人马已经习惯了这种爆炸,而另一方却是毫无防备。。。。

真所谓居家旅行,杀人越货、乃至毁尸灭迹的必备良选。因为数量少,本来想突围的时候用,既然他送上门来了,我也不介意给他个教训。

但没想到,龙武军苦心准备的大杀器,第一次出阵,居然就这么完好的送给对方,我真有一头找块豆腐撞死的冲动。

不过对方,没有就此罢手的意图,尽情的讥笑后,突然飞跑着靠近,掀开遮掩在马鞍下的东西,露出一张张的大弓,对做我的位置,吐气攒射起来。

就听纷纷响小心的惊呼,还在发呆我胸口猛痛一震就被大力向后掀翻在地,满耳一片叮当如雨和如肉的闷哼,显然是那些史思明的亲军,仗着胆大艺高,居然炫耀性质的,把箭大老远的直接射到城头上来。如此招摇自大,顿时城下又是一片的欢声雷动。

与此同时。

“这是什么东西”

“小心有诈”

落下来的东西,很快被送了一件到藏在队尾的某些人面前,小心的用短刀划开内胆的纸壳,露出一截灰绳和饼一般的东西。敲了敲声音很闷。

“放心,儿郎们已经试过了,没有机关暗器,都是些黑粉糊糊,也不知道什么用途”

“难道是毒烟么”

“据说龙武军很有一些奇巧之器,其中有一种特制的烧夷弹,沾上一些就附烧入骨,连水浇也难灭,难道就是这东西”

“我看不象啊”

“拿些试试便知”

兹的一声

。。。。。。。。。

于是,正因为主将遇袭的慌乱与沮丧中的守城将士,惊讶的透过垛口的小孔看见,敌军的后队突然升腾起一阵火光、黑烟。。。。。。。。。。。

再次集体陷入彻底石化和无语了。

。。。。。。。。。。。。。。。。。。。。。。。。。。。。。。。。

作品相关 第二百五十三章 河北篇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第二百五十三章 河北篇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第二百五十三章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该死的,居然还是龙武军的钢头破甲箭”

待到我抹着嘴边的血沫子,重新被亲兵扶起来,拔掉内钢丝软甲上的箭头,我正庆幸时刻穿了尼龙甲克,又心疼着东西被穿了孔,在这时代根本没法修补。

却见他们一片目瞪口呆的表情,有些人嘴角还在抽搐着。

转头向外,随即我也陷入石化和目瞪口呆中

“果然,不能乱丢东西,也不能随便玩火啊,后果很严重的滴”

说实话,我也没有想到,通过黑火药二次爆发的硝化甘油,会有这么大的威力,一连串的蘑菇云下,人马就象纸糊的一般,喷泉一样血雨,乱飞的残肢断体,随着开花一样的烟云四处散落。

乱了乱了,全乱了,彻底安静的史军围城营地,随即又象捅过的马蜂窝一般,沸腾起来,无数前列的军将象汹涌的潮水,激动的连兵器旗仗都顾不上,不分番号和编制,发疯一样的扑上前来,

目标却不是那群被气浪掀翻的“史思明”和他的部将,而是乱哄哄的聚集在队尾,最先爆炸过的土坑,还有人当场一边扒土,一边在号啕大哭。其声喧之大,远远可闻。

不就炸死几个殿底的,用的着这么夸张么。

不过他们虽然吃惊,但也回过神来知道这是个大好的机会。

一向冷静沉稳地让觉得是不是天生有抑郁症的副将韦韬。大吼大叫起来

“出击,出击”

“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然后是崔光远,岑参,纷纷激动的高声附和。。。。。。

这一片群情激扬中,反而我成了最正常的人了。

号鸣不绝,随着传令小旗随着四散的中军虞侯。飞奔而去。

城中也似沸腾的滚水,全力运转起来。早已待命的预备队。纷纷执盾拔刀,飞身跳上战马,按照马步弓射地战阵,纷纷洋洋的排成进攻地序列,

先头是李处崟的夜袭队,然后是韦韬率领着突骑队和虞候马军,紧随着是刘昌周的跳荡营、闻少名的中军教导营。吕希用、高千里的左右前三部老军模范营,严武的商州义勇团,鱼同的锐字营。。。。高声呼喊着,“杀死史贼头”。飞快地穿过半升的门洞,象箭一般浩浩荡荡的杀出城去。

。。。。。。。。。。。。。。。。。。。。。。。。。。。。。。。。。。

谁也没有想到轰轰烈烈艰险异常的卞州之战,会以这种近乎滑稽的方式,虎头蛇尾上演了最后的尾声落幕,凶名昭著的史思明。才登上他人生和成就的最高顶峰,还没来得及享受威凌天下地,就很快就象小丑一样,栽在这小小卞州城下。

其中峰回路转让人咋舌,我本来没指望史思明回亲身犯险,能赚一两个重量级的人物就算不错的。

而史思明也实在无愧他狡计多疑的名声。虽然名为出来交涉,那些前彪卫士和将领簇拥中的只是个形似的替身,他自己十分安全地藏身在前阵史军的重重保护中,便于暗中指挥操控。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战场中没有真正安全的地方,当那几个玩火自残的傻蛋,将自己和大半前彪卫士炸的粉身碎骨的同时,连环爆炸的气浪也波及到攻城的前阵,将队列冲的人仰马翻七零八落,很不幸的是。史思明也在其中。虽然没有被气浪直击,却被促不及防地巨大声响。震地耳鼻出血,当场被惊马乱蹿被掀翻在地,乱中很是挨了几下,拖抢下去已经不醒人事了。

城中杀出的人马,乘着史军正处于耳目失声,新逢巨大变故地慌乱和无助,轻松的击溃了史军整个的前阵,毁掉大部分的攻城器械。

于是第二天,围城的大军就不得不退兵了。

其实也不由他们不退兵,随后当天晚上,一场大水就淹没了史军的营地。

卞州的历史,就是黄河河道上的历史,屡屡被淹又屡屡重建,在原址上沉积了许多个朝代的城池,此时虽然还没有后世开封市,就是空悬黄河底之下十几米那么严重,但也是以低洼的黄泛区著称的,在唐朝同样也修建了足够高度的河堤,来防止水患。但整个城市及周围,依旧还是处于在古代河道的范畴。

史军虽然想到了派人巡守河堤,但是没想到我有崩开河堤的利器,连大致流向和破坏点,都已经勘测好了,虽然每年定期的汛期,还要一段时间才会到来,但是河道里已经积蓄足够的高水位了,特别在史军花了大力气,以土垒断开汴水支流后,想断绝城中水源,更是加重了这种趋势。

乘着混乱中,一部分人换穿史军的衣甲旗号,带着剩余的爆破物,穿过营地营地,破坏了上流的河堤。

可惜毕竟不是在汛期,看似来势汹汹大水,在卞州平原散开后,最多是淹过半身的流量而已,只要跑的快很难淹死人的,但是营帐辎重什么的就完蛋了,在最初的计划中,我只是用来给围城的大军制造麻烦,配合火器的震撼力,方便突围而已。毕竟,既然要想水泻不通的围城,在扎营选址上就没有太多的选择,总有足够的人会中招的。

现在正是最容易霉烂的季节,粮草营帐衣甲一被水浸过后,就很容易长毛发霉,泡在水中也是士兵坚持战斗的意志大打折扣。

更关键的,史思明暂时无法视事了。被软禁地史朝义得以在部下的拥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