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幻之盛唐-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情势再次变的岌岌可危,还有守军不断的从墙头栽下来。

虽然没有床弩石炮这些重型的器械,但是。。。。。

“水龙上”

他号令一声,

驾在房顶长长的水龙,在军士交替推压下,顿时激出一条条长长的水流,浇洒向墙外方向,劈头盖脑的洒在密密麻麻堆驾上来的人梯上,

然后他高喊一声

“趴下”

向城下丢了一个火把,轰的一声漫天的黑烟和火炎撩着墙眼和墙头的缺口,喷吐进来,顿时烧着了几个躲闪不及的义勇,赶紧给扑滚在地,拖下去上药治疗。

再探头出去,那些匆匆搭就的简易云梯,变成了一大片筚拨燃烧正旺的火矩,火炬下是一大片仍然在滚动翻转嘶嚎或已经不能动的人形火团和一大片空白。

他心中有些自得地想起一位老前辈的评语,要说据守的本事。中垒营是全军第一的,

眼见天色放黑,对方似乎还没有放弃的意图,杂乱无章蜂拥而退的人群,被重新整队起来,执长槊矛杆的被安排到最前列,缓慢地清理起前方的破碎和燃烧地障碍。突然一声沉沉的嗡响,轰的一声。连片房顶的水泥瓦,顿时崩出一个大缺口,连带着附近一驾水龙和操作的军士,翻倒摔进房内。

“小型石炮”

呀的瞳孔顿时缩小了,虽然跟随的时间不算长,但他见识过这种东西地威力,这种小型石炮用了大量轻巧的铁件。用两匹马就可以拖动起来,只要四个人就能流利的操作,而且适应性很强,无论是滚木还是碎石,只要能投出去,就很有杀伤力,而且打固定的据点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准头,正是这种小型据点的攻坚利器。

又一声呼啸。却是一阵大小不等的砖石,如雨点一般挟卷着烟尘砸在了城头上,顿时左右不能视物了。虽然大部分很没有准头的落在墙外,但一片惨叫和跑动声后,可以看见十几个头破血流地守军被拖下去,还有另外一些滚锅灰瓶等器械。被砸破或压在碎石下,显然不能用了。

“该死。。。”

借助燃烧的余烬,推着几辆车一样的东西,直接碾过一具具焦碳一样的肢体,抵近了墙下,却是厚实的铁板冲车,显然并不是所有的粮院所,都有他这种运气,这些贼人从其他地方获得了这种犀利地器具。。

“义勇队准备斜板吊索,亲军队立即吃饭休息。入夜后随我滑城出袭。。。。”

“是”

墙下得到一片更坚决的回答。

。。。。。。。。。。。。。。。。。。。。。。。。。。。。。

过了已经有些人心惶惶的白马关。越往南走,就可以看到许多被突然被荒废的村落和还未收割完就被遗弃的田地。已经零星携儿带女北上的百姓,只有一些沿途的工程队,还在留守。但是连他们也说不清楚南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弥漫在队伍中的那种还乡的愁绪和急切,已经被一种紧张和凝重的气氛所取代。

因为,飞往剑阁地鹞子还没有飞回来,几支先遣队南下后也仍没有消息。

我也一直在思考剑南会发生地事情,究竟什么重大的变故,会让道路被封锁起来,难道是吐蕃军突破松州南下了,不过,不要说吐蕃南境现在正在闹内乱,现在地松州军也是八州六镇装备最好,储备最充足的军镇,光那里山路艰险,要打到平原上,还要一番周折,已经足够传出告警的消息,而自从蜀中三乱之后,已经加强了对地方军队的控制,如果是兵乱民变之类的紧急情况,出蜀的四条大道上车马往来,不应该一点消息都没传出来,要全面封锁消息,必须会有极大的能量才能做到。

难道与西北朝廷有关,或者是针对龙武军,而不得不去钻的陷阱,我心头闪过一个大逆不道的想法,

北方

郭子仪的部队,已经步步为营的推进到了幽州门户的西关,又称纳款关,也就是后世居庸关的前身,饥饿的守军几乎不战而降。幽州城内的守军也是人心动摇,正在与官军谈判,希望能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条件。岌岌可危的史朝清也再次降低了投降的要求,只愿意保留财产,解散部下,只希望官军加快进攻史朝义所部。

南方

自从永王倒台后,江陵水军东进,江西的动乱也再次进入低潮,第二次长沙保卫战,天平王袁晁的起义军,裹胁了号称十万的青壮,差点就打进了残破不堪的水门,却缺少预警,被三万装备精良,整好以遐的江陵水军自水陆前后夹击,农民起义各本没有象样的大船,连船工舵手都是沿江裹胁而来的,水战根本不堪一击,在战船上巨弩石炮的轰击下,连陆地的大营也崩溃了,大败而走,各种辎重旗帜缴获无数,许多人根本是贪心舍不得放弃抢来车载马驮的财物,而被官军斩杀于途或做了俘虏,随后天平军的残部退往大枧山的途中,又发生了严重的内讧,天平王袁晁及其亲信数百人直接被杀死,余部大半就地向官军投降,小半向南逃窜,在水军的追击下,仍然有少部分逃进了云梦大泽。随着大枧山天平军老巢的被围困一个月后,大量饿得实在受不了的老弱病残,纷纷逃出来束手就擒,天平军最后一点根据地也不复存在,江西长达半年的动乱算是告一个段落。只剩下战败后流窜各地的小股乱军,需要清剿。

而浙东浙南的动乱结束的更快,纯粹是随大流的豪强抗税之乱,淮西、河南军所过之处血流成河,才不管你是流民还是乱民,不降就死,这些各自为战,横行地方的私家武装根本无力抵抗,一大堆豪强被抄家破族发发配,又为夷州就近贡献了数万新鲜的劳力。

太平之世近在眼前了,西北朝廷也有空手抽出来解决一些内部的不安定因素。。。。。不过

就算是明摆的陷阱,也只能准备充足的钻进去,剑南的安危事关到龙武军存身立命的基础,不要说流民大营和众多的产业,就那位太上老爷子有什么差池,失去名分和大义的龙武军,也就是别人桌上的一盘菜了。擅自出兵的罪名,就不那么要紧了,就算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只是虚惊一场的远足,大不了事后请老皇帝补一个召唤的诰令,也就不没那么严重了。

再说以目前朝廷的掌握的力量和大势,还没有到需要彻底撕开脸针锋相对的程度才是。。。。

事情似乎变的扑朔迷离,或许真正关键,还要过了剑阁才能得到答案。

“报”

一骑突然停在了中军指挥车旁,

“前方道路受阻,开路的军工受到袭扰。。。捷步营和山林队已经掩杀上去了”

绵延的大山重峦叠嶂中,剑门关的方向,隐隐的可以到升腾起的烟云,袅袅在空中久久不散。似乎证明了我心中不详的预感。

作品相关 第三百二十九章 真相与疑惑

第三百二十九章 真相与疑惑

第三百二十九章 真相与疑惑

此起彼伏的冲杀嘶喊声,象一波*澎湃翻卷的浪涛一样回荡在前方群山溪谷里,虽然隔的老远,但还可以感受到空气充斥烟、火、血的颜色和味道。

很快象猿啼一样的啸声,突然在两侧的山林里呼啸滚荡而下,夹杂嗷嗷怪叫和角号的声音。

成千上万个矫健的身影冲出山林,从一些险要崎岖到不可能落脚的地方飞跃而下,象海浪一样向绵延在大道中间,被拖的老长的队伍,飞击扑卷而来。

“很好”

我不惊反笑,却有人打我中军的半道而击的主意,难道不知道这种伪装伏击,早就是龙武军玩剩下的把戏。

长蛇一样的车队刹那间顶板被掀开,露出一架架三联四联装的黑黝黝满弦弩机,搭板上落下的士兵,手持长槊象警惕刺猬绽放挺立的钢针一样散布在左右,与龟甲一样列阵的刀盾手交错掩护成一个个防御圈,最中心的站在射声兵旁的掷弹手,不慌不忙的将腰带上的发火管插进燃烧瓶中。

。。。。。。。。。。。。。。。。。。。。。。。。

几个时辰后就结束了战斗,最后一小队一小队手执陌刀挥斩如林的宪军,象银色的铁流一样冲刷,卷荡过并不算狭窄的山道,留下一地残肢碎肉,将苍黄古朴的山道土路用殷红地颜色洗了一遍。

踩满地狼籍和尸体,大多数都有些衣裳褴褛的。简陋而杂乱的兵器。。

“都是些夷人”

击退了袭击者,大部分四散逃进山林中,但还是留下一些线索。被缴获的鸟弩药箭,短衣梭镖等证据,很快被呈到面前。

袭击道路的是一些夷人,而且服色杂驳至少有十几个族类,难道是百夷叛乱。我与韦韬交换了眼神。他却缓缓的摇摇头,开口道。

“西川的山夷。什么时候有勇气袭击大队地官军了。。”

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地区,各族聚居,名号繁杂,《新唐书。两爨蛮传》所谓“群蛮种类,多不可记”,光戎州都督府下在开元时,就管羁縻三十六州。一百三十七县,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九十二侨治州之多,可以其族类之多、杂。一般统称为百夷诸蛮,虽然这些羁縻未必都真有州县两级郡治,很多地方只是一个较大地部落聚居地,也算做一州,羁縻的意思是来去任便,彼此不相干涉。除了名义上的一点称贡,其他算是高度自治。

百夷有许多部,除了相当部分与汉姓杂居外,大部分散布在西川的崇山峻岭中。过去鲜于仲通治蜀时,对这些百夷采取残酷的高压政策,后来为文饰其过。又有纵兵掠杀夷人以充军功,因此百夷之中,早年时有叛乱发生,后来龙武军入蜀,大量组织南逃的北地流民,四处开荒开矿,不可避免的进一步挤压到一些夷民地传统生活空间,而在关于水源和土地的冲突中,军队多数总是站在汉人的一边,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压力下。接受并且尝试了与汉人共处的方式。还是有相当部分固守传统和存在,在无力抵抗的强势下。不得不离开世代生聚的栖息地,而退进更远更偏僻的大山中。

虽然证实了对方的身份,我心中那种沉甸甸地,却尤然未去,如果是百夷的叛乱,并不足以构成道路阻绝的理由,更不能成为公然主动袭击朝廷的正规军的动机。

再说剑门附近虽然勉强算战略要地,但并没有太大的占领价值,并不算富庶或者重要地储备,因为他是进入成都平原的最后一关,防备相对松懈,平时也只有维持数百兵,如果是为了抢劫和掠夺,出动的人也未免太多了。

如果是有计划的为了阻止南下的官军,那这个局中的图谋也未免太大了,起码是个席卷整个北川的动乱了,但是山夷历来是各不统属,局于深山艰险老死不相往来,要他们一直都有这种眼光,也不用在历次与官府的交锋中,屈辱的退进深山了。

很快,被称为剑门的那个在悬崖巨石中直劈地裂缝,出现在眼前。还有满地战斗过地痕迹,一路破碎的兵器和丢弃地旗帜,却是地方团练的标志,道路两边的草木烧的只剩下一些根茎,徒手的山林队,已经攀上了剑门的悬崖石顶,用小旗和镜子,打来没有发现敌人,暂时安全的旗号。

剑阁的关城里是死一样的寂静,连城头的血迹和烧毁倒塌的灰烬,看起来都没有人收拾。

大军的铁流继续向开进,直到传来遇敌的警号。

残破的城头上突然升其了一杠旗帜,素底羊首旗,却是松州军羌营的大旗。

一色的无缨环边盔,铁叶甲缀子的军人,站在关城下,是典型山地军

“松州防御使衙前兵马都知关沐苍,率镇下一千四百员,参见北军总府大人”

为首的臂纹羊头骨,镶一个银月的军将,跨剑鞠身一礼道。

“松州军怎么在剑门。。。”

在剑南八州六镇边军之中,龙武军与松州军算是关系最密切的,那里不但有北川最大中转口岸,还有军属的山地训练营,也是对付吐蕃的一个重要基地。

“属下是应魏长史之邀,前来赴援的。。。”

他解释道。

十几天前,松州突然受到吐蕃人以象雄军为首十数部联军,准备充分的强攻,陷没了十几寨和哨所,战场一度打到松州城下。才被城头上密布的床弩石炮等军械稍稍打退。仅仅这几次冲锋,先后付出伤亡近万,却徘徊相持不去。还有增兵地迹象,不过附近的松外蛮和山羌众的援军,也奉命前来松州应援,目前暂无太大的危险。

如果说这仅仅是吐蕃发现了前期松州军的小动作,而进行的反报复。付出的代价也未免太儿戏。越是大规模地战争,越都是有长远的目地性的。因此长驻长史魏方进为保证后方安全。特地要求派出一支健于山地的精锐部队,对后勤补给线进行武装搜索。

这一搜索,却搜索出问题来,有人在假传官府的命令,散布各种的谣言,沿着线索一路追击过来,才发现问题十分严重。身为蜀中第一门户的剑阁,居然陷入不明敌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背后反袭了这些突然冒出来夺关的夷人,又于关城为饵,已经陆续消灭了好几股试图入关集结地夷人武装。

关城中粮院军的据点已经不冒烟了。

层层叠叠满地的尸体由外向向内放射壮的分布,越往内越密集堆的越高,火焰烧灼过的尸骸交错堆压在下面。越上层越是的带着触目心惊的刀枪甚至是撕咬伤痕新鲜。尸体一直绵长地堆到墙头上崩塌的缺口。

露出里面熏成黑色的残垣断壁,显然经过了一番惨烈的战斗后,其中能烧的都被烧掉了。

“难道整个北川的山夷都反了么”

踩着满地沙沙做响地灰烬,看着被清理出来的粮院所的废墟,我心中更加疑惑了。

象这种大规模的动乱,不应该一点前兆都没有。这些山夷何止成百上千个部落山头,居住的地方又偏僻,一下子要联动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其实”

突然站在附近警戒的山林队中有人开口道

“属下以为,这些不是普通的山夷,。。。”

山林队是属于中军敌刺军的序列,平时也按照需要配属在营下,尖刀和斥候性质部队,在水网密布的南方,则是精通枭水地水鬼队。在沙漠和草原。则是针对性地游骑队和骆驼队,来源就是左右虞侯军的六大特种营。山字营和林字营这类中军直属营,还有相互之间有轮换性质地人员交流。

“什么人。。。”

韦韬喝令道。

“上前说话”

“是。。”

一名年长的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