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幻之盛唐- 第5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军虞侯的声音,远远的传过来

“所有参军、参事、副佐、材官,。。。到中军受命”

。。。。。。。。。。。。。。。。。。。

伊阙关龙门山大营,留守郎将令狐思,正咬着牙齿,面无表情的听着来客的游说,往事象打翻的酱缸,酸甜苦辣一股脑的涌上心头,“你是庶出啊。。”,

因为这么名分,无论他多么努力,无论他多么上进,逼别人更吃苦,更舍得付出,一句话,就能夺走他的一切,仅仅因为偏房,父母都不在了,他从小就不是废材,比人更早显露出出色资质,但是赢了又怎么样,连青梅竹马的女子,都守护不住,美名其曰的打磨。。。因为对方是前宰相令狐

自暴自弃的卖掉最后一点父母留下的什物,跑出来投军,正逢出生入死厮杀征战,希望能够忘掉这一切。有了权势和官职后,那些亲情人情,顿如台风呼啸的沿海,铺天盖地的汹涌而来。各种锦上添花的关照和渊源,也纷纷踏至。

“就算你是庶出,你也是令狐家的子弟啊。。”

来人自顾自得的说

“。族里供养你长大,又教养你学识,更给你前程。。。。。”

“什么叫豪门大族啊,根深蒂固,天下兵焚,改朝换代依然如故。。不是天子身边那些根子浅浮的新贵可比的。。。”

听到这里他不由嘴角抽了抽,若是家族谋求的大事已定,还用得着来找自己么。

“现在家里也不要求你额外出力,只要约束部属,不要轻举妄动而已。。”

来人突然口风一转。

“这些年她在家里过的不算如意,你如果还念着她,一封休书,让人回到你身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休书。。”

他听到这么字眼,心中不知道什么滋味,只觉得骨子里都抽搐起来,却是满心的酸楚,你们当她是什么,一件货物么。

话音未落,就听到一片鼓号声,不由怒喝道

“军侯不在,谁敲的升帐鼓。。。”

。。。。。。。。。。。。。。。。。。。。。。。。

待大小军将都赶到中军大堂的时候,却发现那些最先赶来的军将们,众人如众星捧月一般,大气不敢出,表情各异的环绕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六五岁的小女孩儿,正在饶有趣味的背着手,看着军帐中的什物,她一身金鳞彩绣的山河星辰裙,凤衔百鸟的盘身,相当的耀目,自有一种让然自惭的气度

有性急的不由想开口向大声质问,却被同伴按住,急切耳语道“不得无礼这是天子最宠爱的的幼妹,雍华长公主。。”

“参见长公主。。。”

“殿下万安。。。”

待到人到齐,纷纷见礼之后,才由位阶最高的几名郎将中最资深的崔军副小心发问,

“不知贵人突然光临鄙下,有何训示。。。”

她呶呶嘴,身后走一个身穿内官朱袍,满脸油渍和污泥的人,却皇帝身边的小内侍——静官儿,

大内派了好几路人冲冲去求援都没有消息,最后的关键,却应在他这个无关紧要的人身上,皇城大内失陷时,他正在膳房准备伙食,有人故意封锁消息,把他丢在乱军中,结果他自个机灵,借助一手厨艺装可怜,被那些乱军偷偷留了下来,然后寻个机会抢了马,跳进洛水靠一点水性游出洛阳城来。举目无助,想了想还是一路向西,千辛万苦招待天子的行驾,差点被当成乱闯行驾的不轨之徒杀掉,才最终找上正在行途的这位。

虽然是大冷天,他却正在冒汗,手中微微颤抖的握着所谓半截黄绢的皇帝临诏,墨迹新鲜的字迹被手心汗水浸的已经有些模糊了,他平定了下心情才道

“天子有事,急招列位忠勇将士前往洛阳会阅。。。诏书在此”

一片哗然之后,

“长公主殿下,您身为天家子女。。。”

崔军副动容,却沉下语气道。

“。。。应该知晓国家有体制,军中有号令,不得轻易逾越的。。”

“是么。。。”

她从手中拿出一个,造型高古的玉件,高高举起

“那这个呢。。。”

“平乱决。。”

顿时站得近的几人一惊喊出声来

“确是枢密使大人的平乱诀。。”

请过来对验真伪后,崔军副心中一惊,却咬了咬牙道

“不过这只是私人凭信,。。除非枢密使大人。。。”

“手书么。。。有”

她又变戏法一般,从袖子拿出一份文书

“内枢密使大人的制令,够不够。。。”

“我们是北军外驻的系列,调遣体制与卫军不同,请长公主见谅。。”

崔军副的脸色再度变了变,却硬着头皮道

“凡属兵器军缁调遣,须有兵部的连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否则无法开拔”

一再推搪糊弄,众将之中,已经有人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还有些人已经察觉到些许不对劲了,开始稍稍向后退却。。

“这样不妥那样不行。。。你这算是抗命么”

小姑娘气鼓鼓的瞪起眼睛来的样子,还是十分的可爱。

“皇帝哥哥可还是在等着啊。。。”

“当然不是。。”

崔军副谦卑的笑了起来,

“毕竟事关体大,还请殿下在军中稍盘恒几日,待臣下火速派人探明情形再说。。”

“我偏不要。。。”

小女孩儿似乎发起飙来,一些人嘴角开始露出一丝微笑。

“召集众将士,我倒要看看有多少人肯和我走。。。”

“这是在军中,请殿下不要儿戏视之。。”

看她扭身就走,崔军副脸上有些挂不住,忍不住伸手去拦阻,

突然高大垣柱背后刀光一闪,就见崔军副死不瞑目的脑袋,随着喷溅的血泉,飞起来,有咕噜的滚落在人群中,伧琅琅的一片拔刀声中,一个人像影子一样,从黑暗中矫捷的落在地上,几乎没有发出一丝声音,如果不是地上的影子,几乎要怀疑这是一个鬼魂。

“鬼小杨。。”

在场军将骚动了一下,认出来人的身份,手中一柄青黑如霜色的长刀,未停,双持飞错,晶莹暴溅的刀光,耀花了大多数人的眼,崔副将的三名亲兵,已经喷血捂着侯口,栽倒在地,翻滚了一大滩血迹,才断气。

“冒犯。。死”

他面无表情的侧头道。

“铁甲依旧在。。两学三附分属、速成、士官、学军、见习、出身者,出列。。”

刚才还是肆意任性小女孩儿,表情突然一变,声音清脆响亮的道

“铁甲依旧在。。”

霎那间,几乎是条件反射的将官中,响起一片呼应声,大步推开左右站出列来,全是一些年轻的面孔。。

“长安攻略、邺城反攻,汴州死战。。荣誉勋章获得者,出列。。”

“与子同袍,荣既吾命。。”

顿时又有一些人,稍稍迟疑下了,轰然也走了出来,虽然没有那么整齐,却是伤痕累累,气度彪悍的多。赫然都是资深老军出身的军将。

眼看去了一大半,自己变成少数,剩下的那些军将面面相觊了下,还是抢在对方发话之前,将少数几个人打倒按压在地,由剩下两名郎将领头,赶忙躬下身来,

“我等愿追随长公主吩咐。。。”

“回禀殿下。。”

帐外突然走进一名刀疤脸的年轻校尉,手中拎着一串滴血的人头。

“企图擅自出营的,都在这里了。。”

然后又有几个人被指认拖了出来,捆绑在地。

看到众人的表态,她点了点头,随后又拿出一份东西,

“这是兵部梁宰大人的钤印。。”

“现在你们还有什么疑问么。。”

看到这个东西,众将中有些人才庆幸了起来,好在没有强出头,否则就变成人家局中的死棋了。最后才把这些东西拿出来,显然人家借机诱出剪除军中的不安定因素。

皇帝密诏,枢密院,平乱诀,再加上兵部首脑的钤印,再推三阻四,就有当场处决的理由。

随后中军大帐变成发号施令的所在,信使不断的汇集而来。

“李(萼)副院已经与第五相公汇合,正在召集洛口和龙门的粮台军,工程军,漕军诸营,沿水路截船,最快一日内就能赶来。。。”

“派往河东道天平军的李正己,云中道成德军的李宝臣的使者还没有回音,”

“平卢道相卫军的梁崇义,泾原军的高晖回书愿出兵响应,最近一路的河北道魏博军田承嗣,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众人心中凛然,最后一点投机和试探的蠢动也被彻底扑灭下去。

。。。。。。。。。。。。。。。。。。。

洛阳,定光门下,几只远到而来的队伍,小心翼翼的识别这对方的身份,慢慢的汇合在一起。

“奉枢密均令,武平、当阳五城武装城管,计四千一百员。。。“

“奉枢密院均令,巡漕水营十三船团,共计水军两千四百人。。。”

“奉枢密院均令,都畿道预备府兵二十五庄军屯户,共计一千带甲团结兵,三千执兵义勇,前来报备。。。”

。。。。。。。。。。。。。

小东西终于出场了,感觉总有点意犹未尽啊

作品相关 第五百一十章 斩首

第五百一十章 斩首

第五百一十章 斩首

随着枢密使回来的消息。是各地军屯庄按照人口比例分畜的消息,带回来大量的马牛羊,除却在路上死掉,被加工成各种肉制品外,大豆抵达了上受降城,然后按照人头分到出征的北军、边军将士名下作为红利就地蓄养外,

还有大量剩余,就做成实物军票,让那些有余力饲养的军属赊买去,从事运输劳作的经营,或是借贷给那些傍户,作为发展畜牧的生产资料。

如此分摊下来,每个庄子最少可以分到十几匹回纥马或牛,一百多只羊,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一年是下来如果侍弄的好,虽然孳息半数交公,也可以大大改善肉食的比例。

一时间边境各州回纥人入侵带来的伤痛和破坏,似乎都被减轻了许多,对出使草原满载而归的枢密使一行,交口称赞道到一个让人发指的程度。

作为这次草原之行的额外收获之一,还新式的军用口粮的普及。

这种新式口粮。是地瓜和土豆磨浆的淀粉提取物,热量和口感都有很大的提高。

现在军屯所推广种植的地瓜、土豆、槟榔芋、玉米、大豆号称新五谷,集体种植下来产量很大,各种剩余产品也很多,因此发展出这个时代相对丰富的加工手段。

作为军用口粮的配方选择,也多多益善精益求精。甚至在灾荒时期,作为以工代赈口粮,发放给那些蜂拥而至的流民。这种相对高端的配方加了足够分量盐糖油肉松果脯蔬菜碎什么,已经接近后世军转民标准,就算当作零食也没有问题,只是还是一样费口水。

于是在草原的部队,发明了一种类似做法,掰碎了用**煮成糊,味道还不错,量重伤病员也能吃的营养餐。

而在草原上损失的人手,很快被踊跃而至的志愿者所补充,只是要想把他们变成合格的战士,需要足够时间和磨练。

因为军管的保障体制和农产品的富余,能够让他们从看顾年幼子女等家庭琐事里摆脱出来,有足够的时间从事副业生产和季节性零工,再加上内部的配给和流通渠道,因此作为军屯户的生活品质,始终是远高于地方普通百姓。

因为他们缺少长远而严谨的组织性和大农场式的生产规模效应,对各种天灾人祸和意外事件的抵御能力也很差,还要承担官府以各种名目摊派下来繁重的徭役和赋税。只能靠祈祷难以预期的年成,来混口饭吃。更别谈的上足够的教育和营养了。因此许多人宁愿作为傍户,附庸到军屯庄的名下。因为仅仅附庸这个名义,可以让官府盘剥起他们来的时候,多少有所顾忌。

这种存在,也被批判成破坏朝廷的体制,造成地方官府的赋税流失,地方双头管理的混乱,纵容不法之徒逃避罪刑,乃至形同国中之国,图谋不轨。

这种差别,一方面让那些军屯户充满了优越感,一方面又让他们格外珍惜这种身份,对外充满了排斥感,由于他们能够养活更多的孩子,但是只有一个能够继承这种身份,其他的要在体系内寻找出路,不会再轻易让外来人加入,分走他们的资源。

因此除了从军再退役,否则加入军屯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作为普通人,多少有些亲缘族人什么的牵扯,想要从傍户提升到庄户,最快的途径就是打战。然后随军出役,只要能回来,就自动进入考察期。

因此龙武据的那些附属外围,对从军的积极性很高。

。。。。。。。。。。。。

看着伊阙关前遮天蔽日的旗帜,林林总总部下十余个军号,既有地方团结兵,也有节度所辖的防镇军,更有北军和卫军的旗号,从远处汇集而来,青龙旗、朱鸟旗、飞黄旗、貔貅旗,城头上令狐家的说客,也不免脸色发难说,

“阿思啊,你要想清楚。。。”

“令狐一族从龙定鼎之功就在此一举,只要你能拖住他们一天半会。。。”

“大事一定,你就是首义功臣,不要说蔓儿可以回到你身边,就算老七他们是曾经的宰相公族之后,也要对你俯首帖耳了,。。。”

“家主已经老了,儿孙辈里有没有几个出色的,将来令狐家的前程也要指望你了。。。”

这名说客可谓苦口婆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诱之以理,痛陈厉害,关说的十分直白到赤果果的诱人了。

“阿叔为什么要对他这么客气,”

重新退下之后,一名随从突然开口道

“许了这么多不可能的东西。。。”

“兵为将有。世系军职。。。”

说客看了他一眼,开口道

“他正好奇货可居而已。。”

河北河南一路,自古高门大族林立,那些军中的中坚力量,往往是由主将的亲兵、家将、族人充斥其中,就算离职后,这些人随着军职的进迁,依旧保持着足够的影响力,成为一笔宝贵的遗产,无论从军还是仕政,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崛起的各路兵马,几乎都是自募自足,这个纽带也更加密切,换个人来不是那么轻易掌握的。

就如朝廷一度想换掉李光弼,河东军几乎酿成兵变,朔方军郭子仪去任的时候,还要逐一给安抚各路部下,然后轻骑入营,防止军心动荡什么的。

“新朝天子正是想改变这个状况,才激起那些将门的反弹,才给了我们可乘之机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