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幻之盛唐- 第5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大勇士之地的噶西嘉尼,在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抛弃了效忠的吐蕃,这让另外一些最是吐蕃军队作战的部众,开始出现茫然和慌乱的表情,这可是一个危险的兆头。

“马重进,带上我的卫队,惩罚这些临阵脱逃的叛逆。。”

达扎路恭叫着自己的亲卫部将的汉名。

虽然吐蕃人在达扎路恭的指挥下,娴熟默契的填上他们的位置,就这么一个短暂的缺失,唐人抓住机会取得了局部的突破,一个照面,就有三面代表千户部帐的旗帜轰然被斩倒,还有十几面旗帜在士气大振的唐人逼迫和挤压下不断后退。

看到吐蕃人的异动,我再次牵动脸皮,笑了起来,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礼尚往来彼此彼此而已。

突然战场的风稍稍打了起来,吹的金边紫绣的青龙战旗,发出猎猎的声响。

。。。。。。。。。

雄巴腊重新从地上爬起来,觉得身体像百孔千疮的水囊一样轻飘飘的,大小伤口中能够流的血液,似乎已经流尽,只剩下泛白创口。自己居然还没死掉,

冰凉湿润的东西不断的滴在他脸上,把他激醒过来,却不是已经浓重的让人麻木的血水,而是细细沥沥,还散发着草木清新的水滴

“下雨了。。”

“这是天意啊。。”

“老天庇佑。。”

“圣山之神显灵了。。”

吐蕃人的阵营中,欢呼雀跃的声音,如冰山崩落一样爆出出来,连一只严伟正襟的达扎路恭,也不免被感染露出了几分喜色。

要知道青海之地夏季凉爽干燥,素来少雨,全靠每年山峰融冰的雪水,滋养这一季的万物生长和繁衍,最后却在这夏末秋初的决战中,迎来了这一场降水,对在无休止的战斗中被折磨的疲惫不堪的吐蕃人来说,无疑是一场甘霖。

雨水,也意味着唐人赖以制胜的火器威力,将大打折扣,雨水还会让弓弦变得潮湿松软,这对弓射伤处于劣势的吐蕃人来说,又是一大此消彼长的助力,还有,在雨水当中,让吐蕃人的兵势一览无遗的妖魔之眼(观察用热气球),也彻底失去了效用,。

“动手。。。”

苏毗人也作出了自己的决断,

“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上天已经提我们做出了决定。。”

苏毗人的首领们大声叫喊着相互鼓励,争先恐后提领这直接的卫队,率先冲向唐人的方向。

在那里,雨幕中被血肉污染的刀枪,重新被冲刷干净,露出连绵如云的寒光来。

“贼老天,不带是怎么玩的。。”

我一把推开支起的打伞,在乙肝将士目瞪口呆表情中,跑进雨中吼出声来,随即又转身大喝道

“神机营。。还能用么”

。。。。。。。。。。。

雨水混杂着血水,唐军与苏毗人的照面中荡漾开来。大量战斗的疲惫不堪的唐军士兵,不得不重新站起来,掉转方向列阵,用使力过度还有些抽搐的手拿起刀枪,勇敢的迎向那些苏毗人

“唐人已经疯了么。。”

“对着天上发石炮和车弩。。”

“他们想向上苍泄愤么。。”

压阵苏毗各部首领们做如此道,然后一些冒着白烟的东西,落在他们周围,因为雨幕的影响,甚至还没多少人察觉,只有少数卫士发现并捡了一枚,献宝一般的奉给自己的主人。

“唐人的火器遇到雨水,果然就没有用处了。。”

话音未落,手中的火弹嗤的冒出一股奇怪的味道,然后是遮蔽视野和知觉的红光,天地似乎整个都颠覆了。

这场雨水来的急,走的也快,阴沉的云层仿佛是老天开了一个大大恶作剧,重新裂开一个大大的笑口,将斑驳碎金的阳光,重新扫射到这些刚被打湿的战场和人身上。

“死了死了。。”

这些苏毗人一下变象无头苍蝇一般的乱哄哄起来,冲在先头一部分人,已经与唐人的防线上激烈厮杀起来,但更多的人似乎不知所措的停在原地,在一声紧过一声的号角声中茫然的左右顾盼,与先头的同伴拉开距离。

乱哄哄的声音终于包围了大帐,论陵钦深吸了一口,重新顾盼和整理了自己的冠带,整理好心情,准备以一个比较体面的姿态,接受自己最后的命运。

却见到的是一些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他们惊慌失措的将论陵钦包围起来,又相互用刀剑对峙着。

“出了什么事。。”

论陵钦深吸了口气,大声喝道

“五部十七姓的宗长们,都被天雷被劈死了。。”

“一阵红光之后,贵人们都粉身碎骨,剩下一些飞出来的骨肉。。”

他们茫然无措的七嘴八舌的述说着

“各部发号施令的尊长都死了,大家一下没有领头羊。。”

“还请大人为我们苏毗人,拿出一个主张。。”

“天意啊。。”

论陵钦强忍着心中的狂喜和激荡,努力让自己表情严肃而富有威严,以上位者的语气下令道

“马上进攻,不要停。。”

“进攻。。”

“进攻。。”

一片乱哄哄的应和声,似乎没有比刀枪见血的残酷战斗,更能让这些少了主心骨而失魂落魄人,摆脱那些贵人悉数阵亡带来的冲击与震撼。

“回来,都给我回来。。”

随即他有大喊起来,看着一班不明理就有些混乱的军将,他用更大的声音怒吼道

“前队变左队,左队变前队,立刻掉头攻打吐蕃人去。。”

“诺。。”

一名心腹将领,当即福至心灵的率先带着少量骑兵冲向最近的吐蕃军,在他的带头上,更多的苏毗人调转刀枪,狠狠撞进那些从侧翼逼迫上来,试图在苏毗人身边捡便宜的吐蕃士兵之中,重新把拉长了战线和阵势的苏毗军队,硬生生的满满扭转过来。

浓稠的血花,再次从唐人岌岌可危的侧翼,爆发出来。

这时天边也出现了一面血红战旗,最后的预备队,安西军终于出现战场,紧随在他们身后的是,代表曾经土谷浑王家的熊虎龙蛇旗。

显然慕容部为首的拓揭军,也终于赶到了,他们甚至放弃了夏季的抢种,把所有的男丁都拉出来,连同进入青海垦拓的藩部,组成一支援军。

。。。。。

“请暂时退避吧,囊论”

“不,我们还有机会,我还有援军,一定要给我撑住。。”

一路败退到河源水下游,在一座戍堡下,试图重整军队的达扎路恭,已经失去了最后的从容,他红着眼睛,嘶哑着声音,对着左右用身体护卫者他,并擎扯后腿的衷心护卫们怒吼道

“又要下雨了。。”

“唐人没这么快追上来的。。”

达扎路恭实在是不甘心,唾手可及的胜利就在眼前,连上苍都偏向了吐蕃人,但最后还是没能撑住。

只要能战胜唐人,就能拉回已经生出异心的孙波茹和西羌众,对外慢慢的图略青海部和吐谷浑,让不敢全心全意的倒向唐人。

对内则以大胜之势,和前所未有的武力集中,强势压制那些不合时宜的顽固而保守的传统宗贵们,大量释放庸奴为臣民,对那些因为战乱而无主和绝嗣的领地,进行重新分配和丈量,以邀买人心;进一步打破被四大内族把持和垄断的军队和官职上的出身限制,破格选拔各族的俊才勇士,以充实国家的实力。

乃至效法唐人的国家制度,建立起更有效率的常备军队,推行与唐人交战中领会的战术和经验教训,改良吐蕃的军队编制和装备,建立力量更加集中和更有威势的王权。

但是现在这一切都已经随着苏毗人的加入,而渺然远去了,连战剑身边这些历次战争而视死如归的勇士们,都失去了信心。

“不会的。。”

想到这里,达扎路恭捏紧拳头,

“我还有一路援军,只要能回纥他们,我们就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吐蕃的俄健儿,可没那么容易倒下”

。。。。。。。。

柏海西部的深山之中,已经属于唐人战线的后方,出现了一只风尘仆仆的军队,他们是从遥远的卫茹赶过来的援军,走的是山中猎人才知道的密径,就是为了这一刻。

他们都是正宗的悉补野士兵,属于多磨川一只禁卫东岱中的山地骑兵,可以在狭小而崎岖的山间,像最灵巧和岩羊和麂子一样,追逐和猎杀他们的敌人。

他们的任务是赶到星宿川的战场,伺机截断唐军本阵和后方的联系,因此在水泊边上短暂的休息后,再次出发,但他们不得不再次停了下来。

“这是什么。。”

。。。。。。

作品相关 第五百八十章 十七日城与按军衔上

第五百八十章 十七日城与按军衔上

第五百八十章 十七日城与按军衔上

柏海边上,杠铃一般的双子摊中,出现的一座散发着新鲜泥土气息的城,让这些长途奔驰,赴援而来的吐蕃健儿大吃一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特别是带队的将领,仅仅才不过离开十七个白天黑夜的功夫,唐人就在星宿川的要道上出现这么一座城。

哪怕它只有一丈高,连像样的垛口都没有,墙上糊的泥浆还没完全干透,哪怕他规模很小,小到周长只有几百步,但丝毫不影响它堵在吐蕃人可以通过的洼地前,要想绕过去,就得下马毫无遮掩的暴露在唐人石头都能丢到的距离内,在浅滩和泥沼中奋力跋涉,

再远一些,这些吐蕃健儿就得学会在海子里游泳了。

许多吐蕃勇士不信邪的念着法器,高喊着祖先和守护神名,勇敢的冲向这座城垒,仿佛用尖刺的长毛一戳,就能轻易戳穿这个虚假的幻想。

随即折断在坚硬墙体上的尖枪,和前后堆拥,撞的人仰马翻,血肉模糊的事实,证明了人体对城防工事的脆弱,据守的那些唐人甚至还没开始反击。

然后才从墙头探出长槊,将这些撞的头晕脑胀的吐蕃人,连人带马戳杀。这象是一个信号,根本不用号令,更多的吐蕃山中健儿,策马冲向了城垒。

他们谨慎的压低身体,和马首保持一线,减小遭受箭矢的面积,知道逼近城垒,才争先恐后放开缰绳的踏着鞍子,从马背上一跃而起,口衔马刀信手攀上城头,然后被雨后春笋冒出的唐兵挥舞着兵器剁翻手脚,或是戳穿身体,象断线风筝一般的跌落下来。

唐人甚至有功夫,用整好以暇的用几轮急促连射,遮断了他们的后队,然后收拾那些躲在城壕下的幸存者,

但随着吐蕃人的一次次进攻,更多放弃战马的吐蕃人踩着泥水,堆簇在城壕下,用他们最拿手的投枪和短弓,与城上露头的唐军抵近对射,并且用战马携带的木桩,撞击和捣挖起墙根来。

然后几个火把落在人群中,烫开几个空洞,随即被点燃的壕沟,断送了这些勇士最后一线生机。

着一定是唐人的妖法,像九地幽泉的妖魔借助了力量,而凭空在这片平坦草原上,早出这么一座城来。

领军的吐蕃大将脸色铁青的吹响了退兵的鸣号,

吐蕃人丢下尸体和伤者退去,刚刚消失在旁晚的雾霭中,随后小城的正面,大片的贴石,吃不住力量,崩落下来,粮院军大队校尉安小狼确实长长的吁出一口气。

就算这些将士和民夫紧赶慢赶拼死劳作,这座城垒的四面城墙实际只修完了一面,其他三面都是用大车做支架,拆下的板子做墙面,用连营支的木架子撑起来的假强,除了泥糊的表面之下,只要稍微卖力刺几下就可以轻易戳穿。

因此只要吐蕃然冒险绕道两侧,这座坚城就是个毫不设防的笑话,但是那些吐蕃人显然没有,

但是吐蕃人就是错过了这个机会,也输掉了某个战斗的结果,在担惊受怕中熬到天明的时候,并没有如期迎来吐蕃人的攻击,因为他们已经偃旗息鼓,悄悄的从海子更远的另一端绕过去了。

纠缠在城下的再加上绕道,当这一路吐蕃军队紧赶慢赶,来到星宿川战场的时候,一切已经结束,见到的只有满地狼藉的战场,和被折断践踏在泥泞的吐蕃旗帜,虽然他还不死心的沿着河源水而下,终于在一个弯道

无数战死的吐蕃人被扒的赤条条被抛进河源水里,泡得发白的尸体塞满了很大一片河面,浑浊的河水都溢到岸边草地上来,到了这一刻领队的吐蕃大将不由自主的落马下来,跪倒在河边大哭一场,在巡曳战场的唐人斥候游骑跟上来前,急匆匆的黯然退兵,连长途驱赶而来的牛羊辎重也丢下不少。

但真正给了退往伍茹首府达巴蔡途中,试图重整旗鼓的吐蕃残部最后一击的,却是来自山南另一个消息。

“山南之地的部众反了。。”

确切的的消息是,继苏毗人之后,退守山前的吐蕃南路主力当雄部,不但没有响应大弗卢的征召,举起叛旗,杀死留守当地吐蕃贵人、军将、官员及属民百姓,多达数千人,

达扎路恭再次眼前一黑,满腔的咸腥味涌上喉头,猛然吐出一口血来。当雄部的叛乱,后果更甚于苏毗人

那可是终年气候温宜而降水充沛,号称吐蕃麦仓,丰饶之野的山南之地(包括后世的林芝和那曲地区),其中又分为山前和山后。

其中山后则分布在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氏族手中,他们既兼在山中放养牲畜,也在肥沃的平地上耕作,甚至还有几个泊子里捕鱼。而相比山后,更加平坦而富饶的山前,主要分布着王族和附庸臣属的庄园领地。是常年向罗些川为中心的卫茹,输送粮食和牲畜的重要来源。

当年在山南蔓延奴隶之乱,差点就让小半个吐蕃陷入饥馑,也间接引发了佛苯之争的矛盾激化,更糟糕的是,以当雄为首的叛乱各部,只要从山前越过群山之中的峡谷,就可以威胁到吐蕃根本的卫茹腹地,首当其冲对策就是达扎路恭家族所在的领地,达波之域的觉木岗城,比这还糟糕的是,达贡家的领地内现在是最空虚的时候。

无限制从地方抽兵的恶果,终于在这一刻爆发出来,南路可以说是吐蕃军队保持最完好的一路,但是退守当地王军,东岱,以及向雄兵,还有各只附族的青壮,先后被抽调到青海和孙波茹的战场后,吐蕃人对地方统治终于开始失控。

而显然当雄部的叛乱,不过是吐蕃王国这个庞然大物穷竭力尽之后,崩解离席的一个前兆而已。那些久蓄异心举起叛旗的臣属,当雄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随后达扎路恭在牛毡车围成临时帐子中,招来了亲卫部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