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幻之盛唐- 第6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泰兴宝钱。

各国各部送来的美姬珍玩宝货,在这座作为行台总帐的宫殿里已经占满了不小的位置。所谓河中之富,富甲连云,并不是空穴来风。

因为他也姓高,因此有传闻将他与之前的山地之王,列国保护者高仙芝,联系在一起,因而害怕他的报复和清算,而无不曲意逢迎的讨好之,从这方面说,他职衔上尚有不如,但是兵临的疆界,已经超过了高仙芝的成就。。

虽然他已经年近花甲并且老态明显,但那些前来觐见外邦的君王贵姓们,却只能在座前卑微的低下头颅,用谦卑的笑容和战战兢兢的心情,揣摩着这位岭西总管的心情和好恶。

这些王公贵姓的所求和动机或许不同,但只要高适一句话,就可以让他们付出身死国灭的代价。因为他坐拥带甲数万,仆军连云,还有整个安西及大唐作为后盾,人生和事业的顶峰,莫过于此。

他生于武周久视元年,历经中宗、睿宗、玄宗三朝,自小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却为朝中大臣所轻,始终不得志,不得不弃官游学,也结交杜甫、太白等一众当代名士,四十七岁才做到一个小小的封丘县尉。

改而从军入幕受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任掌书记,才在军队中得到人生的第一次转机,安史之乱朝廷起复哥舒翰,他也水涨船高拜左拾遗,转兼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

潼关之败让他失去了信重的恩主和前程,却也迎来人生第二次转机,以权龙武军右郎将的身份被征召从军随驾西御,这时他已经五十岁了,然后在那位大人的麾下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短短数年辗转天下战剑南战关中战河南战河北战河西战安西,直至官拜节副,总管一路,所谓大器晚成,莫过于此。

现在他还有一个机会,让自己的最后人生更进一步。

所谓岭西、河中之地。既富且饶,户口人民亦广之,既有大漠高山之险固,亦有草原山林之骏马良材,要说史上也曾出过几个带甲万乘之大国。相较古之安息,今之大食,虽然略有逊之,但只要能合作一力,也力拒抗衡一隅,是以有曲波底(古太白)之强横,亦有断路群起攻之忧患。

可偏生这片地方自古族类繁多,变迁多种,民俗风物各异而矛盾丛生积怨连年,大多时候根本无法统合起来,而只能任由大国侵攻鱼肉,而各自摇摆辗转侍奉于门户之下。

当时唐军的强势介入改变了这般局面,以朝廷王师为主心骨,以摆脱大食烦苛役使为诱因,争相附骥于旗下,遂成一个有共同目标的初步整体,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王师兴难,借势而行,不过如此,是以大军西进,如雪滚崩,可用之兵愈多,而全无就粮境外之困,凡钱粮犒赏器物用度多自足而富有广大进退之地。

如今来自国中新锐将士,热血健儿,沙场老军,纷纷聚集在旗下,国中出产的精甲良仗,新锐军器,被服、缁粮,用具也优先出现在这里。这是一场惩强凌暴的国运之争,所谓红旗一卷,各国景从的局面莫过于此。

但正因为如此,相比那些轻车急进,势如破竹的军将们的乐观,他有更清醒的认识。他们甚至因为没能参加多少大战,而只能从事一些碾压性的地方清靖行动,或是因为更习惯类似恶劣季节的藩军,在接下来的冬季攻略中扮演的主要角色,而有所抱怨。

因为唐军之胜势,其实至少有四成的功夫实在这战场之外。不过说到这里,他不得不无比佩服那位总府大人的深谋远虑,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在这位身上得到很好的诠释。

他居然在多年前就策划了对大食的攻略和对策,要知道那是他还是一个驻留剑南一隅的北军将领而已。并且前后投入人力财力无算,暗中经营了这么久,才在一朝王师出安西的最关键时刻,恰达好处的派上了用场。

无论是长久如一日的扶持和培养地方上的情报网和眼线,还是联系地方豪强贵姓,以厚利名位诱使之,以武力暗杀胁迫之,使西征大军轻入异境屡得襄助而势如破竹;或是护商剿匪靖道练兵,乃至遣人出境袭掠附敌藩国,致其不能安于境内,或是收买和资助那些大食国内的叛臣,使其不暇内乱,以拖延牵制大食人的对应措施。。。

更别说使人通可萨,结国盟好,以分河中商旅之利,又富安西之境而强备兵甲,且削弱敌国可用之资;在国中经略诸边输供安西,驱使藩胡、回纥为之西向所用;窥略北天竺、吐火罗情形,以为大军后备之选,这种战略层面上的长远布局,。。

或许,攻灭吐蕃,使其不以为西路之患,也只是这些宏伟目标的一个里程和环节而已。就如那位韦阁老无意间说过的,他们是追随在一位数百年难得一遇的名将麾下作战,他的征途,不仅仅是世人的眼界所能拘束的。

直到亲兵前来更换火盆余烬的响动,才让他从深思和回忆中惊醒过来,却不由摇了摇头,毕竟是年纪大了,变得越来越喜欢感怀思古了,随即将视线重新回到大幅的沙盘上,

相比正面战场的缓步推进,呼罗珊境内南北两路偏师,亦是捷报连传,

被称为河中诸城之母,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呼罗珊东南的重镇巴里黑,昔日大月氏王朝的首都,已经被唐军接管,他们将和吐火罗人一起组成新的羁縻州;

呼罗珊更西南的沙赫里布兹,则成为蒙面者白衣军的新根据地,;

河中北方的花剌子模,城市归于行台管理,咸海河洲低地,则成为附庸的回纥人及突骑师部众的牧马地。

南下越过没烂山的一只前锋,甚至与远征大昆仑的海外藩,取得初步的联系。

在中路直插呼罗珊首府木鹿,小旗插满的长龙的尽头,还有数万敌人在等待着他们,经过这个冬天的准备,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或许,可以见一见大食来的使者了。。。”

高适自言自语道

“塞利斯人准备过年?。。”

“类似于当地的岁首节,按照他们的风俗是塞利斯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为了过好一个隆重的节日庆典,正在收集各种物资和奢侈品,香料和调味品,活畜和肉类价格正在飞涨。。所有的当地居民都被召集起来,为之进行相应准备”

木鹿城,总督卡塔赫,听到密探送回来的消息,不由松了口气,总算前线没有遭遇塞里斯中央军团的报告,显然最接近事实的判断是,这些塞里斯人远道而来长途跋涉,无论水土还是气候原因,都迫使他们需要休整和过冬的时间。这样的话呼罗珊的军队可以稍稍喘口气,暂时不用面对塞里斯中央军团,那些可怕的武器和强横的战术。

。。。。。。。。。。。。

泰伯里斯坦,康纳罗布欲哭无泪的看着远去的船队,他被泰伯里斯坦的新政权留了下来,作为亚美尼亚方面的联络人和商贸顾问,不得不要在当地呆上很长一段时间,与心爱的美少年楚白重逢愿望,再次变得遥遥无期。

好在塞利斯人已经控制了他的家乡,他出身的康氏一族也及时改弦更张,投向了新统治者,对这位卓有远见的家族成员寄予厚望。

正文 第六百四十五章渐进

蒙至高至大之幸,我们已经成功解除了大不里士之围,至少有近一万叛乱者被杀死在乌尔米耶城外,整个湖畔都是浸泡在血水里的尸体,另有数千人称为我们的俘虏,他们将被打上烙印送往没绥尔(摩苏尔)的奴隶市场。

在胜利的鼓舞下,我们的军队在亚美尼亚平原势如破竹,其余的那些暴*者几乎不堪一击,在呼罗珊骑兵的铁蹄下,他们就像一团散沙各自为战,被逐一击跨或者不战自溃逃归乡里,但这决不是他们最终结局。

作为加害真主子民的代价,所有怀疑藏匿叛逆者的地区和村庄,将按照十抽一的惩罚令处死一批青壮男子,大军所过之处道路两旁的柳树和柏树上挂满了叛乱者的头颅,士兵们称之为“呼罗珊葡萄”。

受到鼓舞的各地穆斯林守军纷纷聚集在我们麾下,共可以组成五个联队的生力军,此外还有上万名武装起来的穆斯林男姓,可以作为我们后备的兵源。当地的亚述和斯拉夫部族头领们,也争相惶恐的重新献出人质和士兵,追随在新月旗帜之下。

城市里的希腊人和希伯来人也献出财产来犒赏我们的军队,

只有少许库尔德人还不肯降服,依靠山丘的掩护零星的袭击我们的后路和辎重队,但这不是问题,当我们扫平他们的部族,将只有女人和孩童被允许留下来。

《至首席大臣的书信》,亚美尼亚总督叶海亚。

。。。。。。。。。。。。。。。

寒冷的海风中送来咸腥的味道和海鸟的叫声,怪石嶙峋的山道上,高举着银白色马蹄铁的旗帜下,一只军队正在缓慢的行进,大量的步兵跟随着少量骑兵。

大多数人的表情都很沉重。。

随着拜占庭人的收缩,和可萨汗国援助的锐减,让这些轰轰烈烈收复家园的亚美尼亚人忽然觉得自己成了被抛弃的对象。特别是作为亚美尼亚独立运动的主心骨,古老的马克米扬氏族更是首当其冲。

缺少了来自比邻亚美尼亚的小亚细亚军区的军事压力,阿巴斯王朝重兵陈于托罗斯山脉一线的要塞群防线,可以抽调出更多的兵力投入到北方的军事镇压中。

缺少了来自高加索山脉以北的金钱和雇佣军的支援,无疑让亚美尼亚南方平原地带的起义军后力不及,无法再进行有效的牵制,而让那些被分隔在地方上的穆斯林军队,重新集结起来。

这种最直接的后果,将体现在马克米扬家族为首的地方独立武装,所要面对的强大军事威胁上。再加上来自阿巴斯王朝中枢的讨伐军,已经北上解除了大不里士的围困,并乌尔米耶湖畔的会战中,将两万余南方起义军联合打的大败而溃。

而作为当地主要居民,阿塞拜疆境内众多松散的部落联盟,被称为丘陵与低地的游牧民族,并不是一个坚定的盟友和下属,在阿巴斯王朝强大的军势前,就算出现摇摆和反复是毫不足为奇的。

好在事情还没有糟糕到最坏的情况,亚美尼亚起义军,还有一个指望,就是来自东方塞里斯人的援助,虽然这个后援有些遥远,但却不是不可接触的。通过里海沿海群山庇护的八百多里泰伯里斯坦走廊,亚美尼亚人可以得到很多那些正在进攻阿巴斯王朝东方的塞里斯军队的消息。

比如他们已经逼近了呼罗珊诸省的腹地。

作为塞里斯人的代表的马克己,他正在带着随从,饶有兴趣的记录沿途的山川地理形貌水文气候等资料。

因为他的努力下,可萨人在亚美尼亚最大的一支部队,由少量塞里斯军官和斯拉夫士兵组成的兵团,倒有大部分愿意留在当地,继续为新雇主作战。

有足够分量的背景作为担保,亚美尼亚和泰伯里斯坦也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军事行动和讯息上的呼应。

这位塞里斯顾问甚至提出一个相当大胆的建议,通过没收和重新分封那些倾向穆斯林王朝的人们的土地,可以短时间内将大量平民和部族百姓,聚集在马米科尼扬家族的旗帜下。

“马米科尼扬家族受到伍麦叶王朝和阿巴斯王朝的压制和削弱太长时间,就算我们倾尽所有并日夜赶工,也无法为家族的士兵配齐武装。。”

一个声音在马克己身边道,却这只军队的首领,凡湖黑石教堂隐修的老教士之子,联队长马苏里克。

这位号称马伏波后裔的亚美尼亚人,褐色卷发和削长凹挺的面廓,带有明显波斯化血统,只有纯黑的眼眸还有带有那么一丝东方的遗存。

“亚美尼亚不缺乏英勇的战士和骑兵,但是却只有最基本的武器,各支联队都严重缺乏武装,他们的只能凭借自己的勇气和简陋的武器敌人厮杀。。”

“我们有七千名骑兵,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有像样铠甲和矛枪。。”

“我们新组建的轻步兵联队,甚至一半人仅有木棒和石块。。”

亚美尼亚在历史上深受罗马的影响,军事编制上也和阿拉比亚人一样,都采用类似罗马的军团联队制。

“我需要更多制甲所需的皮革和铸铁来打造武器。。还有大量的粮食。。”

“传统的山口贸易已经难以满足我们眼下的需要。。”

虽然亚美尼亚与山脉另一端大平原上的好几个马扎儿大部落都有紧密联系,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通往高加索山脉以北的东欧大平原,还有好几个古代形成的贸易山口,但是这些依靠河谷流域形成的狭窄盘山路,只适合运送轻便贵重的商品和人员,难以适应大宗物资输送的需要。

“受惠于波斯人的余泽,亚美尼亚有工匠也有技艺,但却缺少足够的原料来武装我们的人民。。”

“至于代价不是问题,我们可以用黄金和珍贵皮毛来支付。。如果可能的,我们还有一些宝石原矿。。”

由于攻灭了亚美尼亚另一大势力——巴拉克图温家族的众多领土和庄园城堡,马米科尼扬人也得到了大量财富和粮食物资,并获得部分原属巴拉克图温家族附庸中小领主的宣誓效忠,而实力大为扩充。

因此,短期内从财物上说,是相当充裕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阿塞拜疆获得马匹和染料。。不过需要时间来筹集。。”

“土地的产出需要时间和经营,工房盛产也需要时间来恢复。。如果能等到明天春天,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特产。。”

说话间,他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一座略显凌乱的港口小城,几乎没有像样的城墙,各种窝棚和木质建筑在栅栏后面堆成一块块街区。门口持矛的士兵,殷切的为他们驱赶开各种围观的当地居民,直接将他们穿过城市引导港口的方向。

取得了阿塞拜疆大部分地区后,亚美尼亚人不但获得当地的部族士兵和马匹,也拥有了阿普歇伦半岛以及一段可以进行海上贸易和运输的海岸,随着古波斯港口小城巴库的降服。马克米扬家族由此也得到一个不受阿拔斯王朝干涉的出海口,以及发展更多海路贸易线的可能性。

毕竟,从这里距离可萨汗国都城,位于伏尔加河出海口三角洲上的伊迪尔,不过八九百里的直线距离。南下前往泰伯里斯坦地区首府阿穆尔,也不过六七百里海路。。

这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